Bölümler
-
提到台南戲劇你會想到什麼?
是否曾想過讓劇場紀錄你的故事?
成大人聲 ✖ @劇浪 合作單集 .ᐟ.ᐟ.ᐟ 🌊🎭🎧
說到臺南戲劇,就不得不提解嚴前後最受矚目的在地劇團一一 #華燈劇團 。本集節目邀請華燈劇團( #台南人劇團 的前身)創團成員、現任國立臺南大學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的 #許瑞芳 副教授,分享創團緣起及後來出走台南的心路歷程,帶我們一窺臺南現代戲劇與華燈劇團一同成長的歷史,並分享 #應用戲劇 在臺南蓬勃發展的原因。
⋆⸜ ⚘ ⸝⋆
1987 年
由紀寒竹神父點亮的華燈
在時代洪流中仍熠熠生輝
讓我們在迎來府城四百之時
將說不完的故事解構、重組
藉由充滿魅力的臺南戲劇
拉近你我與這城市的距離
⋆⸜ ⚘ ⸝⋆
主持人:劇浪團隊
對談人:許瑞芳老師(曾任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現任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副教授)
🔗 府看府城官網:www.tainan-400.com
🔗 劇浪滔滔Podcast:https://reurl.cc/WDAlvk -
百年來的臺南,從廟會節慶、劇場表演、電影播映到城市空間裡的 #現地演出,戲劇的內容、形式與風格都經歷了諸多流變,臺南的影戲也從豐厚的歷史背景中發展出非常多元的風貌🍃
本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國立臺南大學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的 #厲復平 副教授,在 #府看府城 一系列探索百年民生的視野中,為我們提供戲院、劇場和城市空間的觀看角度👀
1:50 戲劇化的跑道轉換💥 投入臺南戲劇研究的緣由🎦
8:24 從傳統風格到昭和摩登✨ 戲院的命名與位址📍座、台、館差在哪?
20:50 寺殿式的宮古座🏮趕上世界潮流的世界館🌐 戎座→戎館→新戎館?
26:10 新劇、外國舞團、甚至少女歌劇?💃🏻 戲劇內容的變化和戲院的多元功能!
34:25 城市裡的故事!戰後的戲劇發展 ⏩ 戲劇✖️臺南的城市空間
🔗 府看・府城:https://tainan-400.com/ -
Eksik bölüm mü var?
-
💥「府看・府城」系列 Podcast,在迎接臺南建城四百年之際,帶您發掘百年的食衣住行育樂,與各行各業的在地嚮導走入歷史街區,感受府城的百年文化魅力。
本集節目中和我們一起 #府看府城 的,是臺南在地創業家楊子興。子興不只是 #錦源興布莊 的第四代負責人,更身兼設計師、策展人、文史工作者和 podcaster。
我們特別邀請子興從他的 Podcast 節目 #小南生 轉移陣地來到 #成大人聲,和我們聊聊百年布莊的歷史,聽小老闆談老字號如何走上新路,以及他對於文化藝術產業的想法與願景。
🔗府看・府城:www.tainan-400.com
🔗小南生 Podcast:https://reurl.cc/GKdR4v -
「該起床重複昨天囉!」
每天宿舍-上課兩點一線 報告考試摧殘
心累ㄌ怎麼辦🥹
現在有✨️心理調適假✨️
:心理假?能吃嗎?直接翹課不就好
:會通報導師?還是先不要ㄅ
這一集的成大人聲,邀請到成大學生會來聊一聊新上路的心理假,如何讓我們合法在家躺躺,休息一下再出發🛌
我們還有哪些資源可以用?可以怎麼用?怎樣能更好用?
在校園心輔議題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面臨情緒風暴時,可以善用校內的心輔資源,拉自己一把。
學生會推廣政策需要時間去蒐集意見、跑校園RPG,各點擊破後,才能有現在看到的改變。
這些都很難,但我們一起努力。 -
大學生都在玩,有什麼好壓力大的?
去諮商會不會濫用資源、小題大作?
諮商只靠「聊天」就能幫我解決煩惱嗎?
你也有過這些煩惱嗎?
本集 #成大人聲 由成大學生團隊製作,
邀請到成大心輔組的 #廖聆岑 心理師,
和我們聊社會對心輔議題的誤解,
以及情緒背後的意義,
陪伴我們一起用正確的角度,
看待心理面臨的每個挑戰。
✨️情緒不是負面的,它是一種訊號✨️
身體會受傷生病,心也會。
學習之餘,我們都要好好照顧自己,
不要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
忽然刮起的風吹走了五月,
也捎來了我們的 Podcast。
好久不見的 #成大人聲,
在今天再度和各位雲端相會。
本集節目,
我們很開心邀請到 #余睿羚 副學務長,
來和大家聊聊成大校園裡的心理健康,
以及在成為友善校園的路上,
成大如何串連各個單位推行配套措施,
心理調適、夜間諮商與心理師駐點,
又是如何相伴你我左右。
同時,
身為行為醫學所教授和臨床心理師的睿羚老師,
也說明了 #臨床心理 與 #諮商心理 的區別,
以及諮商與輔導轉介的分級制度。
🌙
即便無能杜絕人生中的低潮與挑戰,
在我們的校園各處,
其實仍有著許多願意接住彼此的存在。
六月第一個夜晚,
就讓睿羚老師溫暖的聲音陪你度過:)
#成大人聲 #心理調適 -
成大人聲 ✖ #第51屆鳳凰樹文學獎
🌳文學之聲—— #細聽文學聲聲慢
特別邀請成大中文系 #蘇敏逸 教授參與錄製.ᐟ
🔊成大人聲|EP. 10-2「文學之聲:細聽文學聲聲慢」_第五十一屆鳳凰樹文學獎 ft. 蘇敏逸
敏逸老師研究專長於中國現、當代文學與臺灣文學,授課時往往能透過出色的選文,引領同學明白文學之美;以講解、剖析身體的感官感覺,並藉由對外在環境的細膩描摹,進入作家與讀者幽微複雜的內心世界。
所有的作品皆是內心聲音的呈現,敏逸老師的課堂之中,時常能見同學偷偷拭去眼淚。文學的宣洩、療癒與昇華在老師的講堂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本集以許家菱〈#聽路〉和張愛玲〈#談音樂〉兩篇散文,透過敏逸老師的講解,從外界的聲音,進入內在的心聲,連結每個人心中獨特的生命意義,串起成大的文學之聲。
❝
文學聲聲慢:聽得緩、察得慢
音量大小不一、聲音快慢有致
讓我們透過不同的聯想和詮釋
探尋屬於自己內心的思緒念想
❞
🔗鳳凰樹文學獎:https://www.facebook.com/NCKUFHLA -
成大人聲 ✖ #第51屆鳳凰樹文學獎
🌳文學之深—— #古人的神回覆
特別邀請成大中文系 #陳家煌 副教授參與錄製.ᐟ
家煌老師研究專長於古典文學及其創作,授課時往往幽默風趣,卻又能寄與深意,以淺易近人的口吻,帶出其豐富的人生哲理。老師於課堂上分享己身的生命經歷,一句 #笑而不答心自閒 引發系上同學心中許多感觸。
得體、幽默的進退正是現在人所說的「神回覆」,本集以《世說新語》人物的故事開展、過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進行鋪張,由家煌老師引領大家一同前進古代,欣賞、品評古人流傳千古的應答佳話、人生哲思,藉以體會文學之深。
❝
透過「古人的神回覆」
能夠明白最淺的應對之宜
更能看清最深的應對之義
❞
🔗鳳凰樹文學獎:https://www.facebook.com/NCKUFHLA -
成大人聲 ✖ #第51屆鳳凰樹文學獎
第二波學生製作節目.ᐟ.
🌳成大文學之生—— #鳳凰樹文學獎 的緣起
「一個新的起步,輝煌的開始。」——出自1979《鳳凰集刊》
西元1973年,以一群滿懷熱情的中文系師生為首,力主學術自由,鼓勵創作風氣,共同創辦了「成大鳳凰樹文學獎」。
這群有志之士不僅為全國大專院校文學獎開啟了先聲,更為成大校園孕育了文學之生。
從此,「鳳凰樹文學獎」成為了成大一年一度的文學盛事,且坐擁著國內歷史最悠久校園文學競賽的里程碑。
如今,「鳳凰樹文學獎」來到了第五十一屆,期間克服了無數困難與挑戰。
而在講求創新與初心的同時,本屆帶著歷年所未見的「文學電台」前來與各位相會,與聽眾朋友一同追溯成大校園的文學之生。
❝
文學創作往往反映時下背景
本集透過追溯前人的作品
藉以開展鳳凰樹文學獎成立的時代
了解屬於成大人的文學之生
❞ -
成大人聲 ✖ #成大攝影社
首波學生製作節目正式上線!⚡
#傾聽攝影 系列,
由成大攝影社前任幹部林家同、沈承霖和蔡高毅擔綱製作。
攝影與 PODCAST 看似涉及兩種不同的感官體驗,
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共鳴和火花?
就讓我們透過這三集節目,細聽攝影的聲音!
✷ 聚焦視覺感受的靜態攝影,能與我們的五感產生什麼樣的共鳴?
✷ 除了按下快門與最終成像,攝影又能開啟什麼不同的心靈感受?
🎤成大人聲|EP. 9-3「#聽見攝影的聲音」_林家同 ft. 高毅學長
主持人:林家同
對談人:蔡高毅/攝影社前任活動
本集對談的高毅不僅曾任攝影社的要員,也是動態影像創作社的一份子。
靜態攝影與動態影像創作有什麼樣本質上的區別?
攝影作品從創作到展示,又能激盪出哪些不一樣的創意和火花?
就讓我們跟著高毅的分享,從不同角度傾聽影像🎥 -
#傾聽攝影 系列,
由成大攝影社前任幹部林家同、沈承霖和蔡高毅擔綱製作。
攝影與 PODCAST 看似涉及兩種不同的感官體驗,
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共鳴和火花?
就讓我們透過這三集節目,細聽攝影的聲音!
✷ 聚焦視覺感受的靜態攝影,能與我們的五感產生什麼樣的共鳴?
✷ 除了按下快門與最終成像,攝影又能開啟什麼不同的心靈感受?
🎤成大人聲|EP. 9-2「#踏過攝影的沉澱與洗禮」_林家同 ft. 阿沈學長
主持人:林家同
對談人:沈承霖/攝影社前任網管
成大攝影社獨有的 #暗研營,如何讓人發掘自己內心的聲音?
從按下快門到沖洗底片,在攝影的過程中自身經歷了哪些蛻變?
擔任攝影社幹部的歷練,如何影響看待事物的視角,又對未來有哪些啟發?
透過阿沈學長的分享,一同走過攝影者的心路歷程🎞 -
成大人聲 ✖ #成大攝影社
首波學生製作節目正式上線!⚡
#傾聽攝影 系列,
由成大攝影社前任幹部林家同、沈承霖和蔡高毅擔綱製作。
攝影與 PODCAST 看似涉及兩種不同的感官體驗,
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共鳴和火花?
就讓我們透過這三集節目,細聽攝影的聲音!
✷ 聚焦視覺感受的靜態攝影,能與我們的五感產生什麼樣的共鳴?
✷ 除了按下快門與最終成像,攝影又能開啟什麼不同的心靈感受?
🎤成大人聲|EP. 9-1「#覺察與靈魂共鳴的影像」_林家同 ft. 施博泰
主持人:林家同/攝影社前任副社長
對談人:#施博泰/攝影社社師、踏溯台南課程講師
成大攝影社的大學長阿泰老師,在指導社課的這幾年來,將攝影結合臺南在地文化,推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課程,使參與者親身感受自己與影像的距離。本集節目中,阿泰老師將與我們分享一系列攝影行動的初衷與願景,並訴說攝影如何帶來反思與覺察。📸 -
成大人聲系列 9
讓我們一起 #傾聽攝影
本集,我們邀請到成大法律系 #古承宗 老師
和我們聊聊攝影的光學與敘事✨
在課間講述犯罪支配理論的古老師
更是位鍾情以 LEICA 相機支配光影的攝影師📸
就讓我們一起聽老師說說他的攝影故事
以及他透過攝影鏡頭捕捉的色彩與感觸
❝
相片既是單純紀錄
更是種藝術表現的形式
透過相機的觀景窗
感受攝影之外的美學與動能
❞ -
提到兒童文學,
是哪些作品浮現在你的腦海中?
又有哪些童年時期的故事繪本,
至今仍令你無法忘懷?💭
文學系列最終集,讓我們一起回到過去
隨著成大台灣文學系 #吳玫瑛 老師的講述
了解 #台灣兒童文學 如何形成
且如何隨著台灣社會局勢的變遷
在六十餘年間發展出不同風貌 🧑👩📖
❝
經歷了戒嚴、解嚴、退出聯合國,
台灣兒童讀物何以成為兒童文學?
在國際事件和政策方向的影響下,
台灣兒童文學又如何進展與演變?
❞ -
文學系列第三集,人社中心特別邀請
同時擁有成大中文所與建築所雙博士
現任職於成大建築系的 #黃資婷 博士後研究員
與我們分享馬祖南竿島的獨特地景——特約茶室 🏚
❝
「七分鐘的羅曼史」如何發生在馬祖?
創作與實境對照下如何觀看真實地貌?
文學如何結合建築進行軍事地景轉譯?
❞ -
延續系列 8 的文學主題
本集人社中心再度攜手踏溯台南
邀請成大台灣文學系 #廖淑芳 老師
透過 #佐藤春夫 #葉石濤 #蘇偉貞 三位作家的書寫
深入日治、戰爭到戰後時期的府城風貌
引領我們進入府城的文學時代 ⏮📖✨
❝
認識歷史的空間樣貌
不僅能從影像中得知
我們也能經由文學的視角
了解過往生活的點點滴滴
❞ -
成大人聲第八集
邀請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李育霖 研究員
打開我們的閱讀感官
從文學的聲音傾聽臺灣👂📖
臺灣的社會裡存在多聲道族群,
而文字作為再現的媒介與載體,
除了能重現事件與情景,
更能夠再現弱勢的聲音,
其中包含小人物、邊緣與小眾的情感與心聲。
文學的聲音除了作者有意創造,
也不可忽視無意間產生的雜音。
雜音具有什麼功用?
能否透過雜音的建構,
重新思考台灣的主體? -
成大人聲第七集
我們邀請國防安全研究所的 #侍建宇 副研究員
從東突厥/新疆研究的另類視野
思索台灣與世界不同邊緣社群的連結
西域、新疆、維吾爾;
突厥、東突厥、土耳其;
各式各樣的名稱之間究竟有什麼關聯?
從新疆的現況聯想台灣和香港的處境,
交互對照彼此的經驗,
探究人權與普世價值的關懷以外,
能夠從國際局勢中提取的觀察和警示。 -
#現代公民之路 系列第二集
我們延續前兩集的「醫療」與「公民社會」思路
邀請 #泛科學 知識長 #鄭國威
以及成大醫學系副教授 #黃于玲 老師
分享疫情期間
對於知識傳播及政策溝通過程中各種現象的觀察與分析🔬
🧼💉🔊
置身在假消息和喧譁眾聲中,
國威與泛科學團隊如何持續堅定推動科學普及,
更在疫情期間製作專業又平易近人的疫苗知識?
而從醫學社會學的角度觀察,
于玲老師又是如何看待政府的疫苗與公衛決策,
以及地方文化、政治氛圍與科學實證間的拉扯?
科學發展必然伴隨不確定性,
收聽本集,讓身為現代公民的我們,
一同在理性與感性中思考現象、探索真實。 -
本集節目
我們邀請「好想工作室」創辦人、臺南市青年委員✨Howard 吳展瑋✨
以及臺南市政府研考會✨林佳玟科長✨
分享疫情期間投入青年事務的歷程
以及在生活中實踐的公民社會責任
🧑🏻💻📱🌐
現代問題當解以現代方法,
從深耕多年的南台灣資訊交流平台、
疫情期間的的口罩地圖、疫苗預約系統、
到青年地方創生與資訊人才培育,
種種當代公民之道,
是一同邁向數位公民社會的行前準備,
也是藉由困境精進解決難題的方式,
練習「成為更好的人」。 - Daha fazla gö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