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ölümler

  • 日前,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弘汉药业因未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被罚177万元同时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生产负责人更是集体被禁业30年。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弘汉药业就在演绎这句话。天眼查信息显示,弘汉药业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中药饮片加工,参保人数为3。有意思的是,此次被禁业的人数却为4,这么看来,这家公司的关键人员有的可能是挂职。


    这是一家“劣迹”斑斑的公司。从2018年开始,弘汉药业几乎连年上榜黑名单:2018年,因生产劣药炒紫苏子被罚;2019年,因涉嫌生产假劣药品被立案调查;2020年,因生产(包括配制)、销售、使用经检验不符合药品标准、炮制规范的药品、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制剂,被安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金;2022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17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这家公司生产的中药饮片紫草也被通报,不符合规定项目为性状。


    最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和2024年该公司发生的两起违反GMP事件。2023年4月,据河北省药监局披露,因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情节严重,弘汉药业被罚款72.5万元;责令停产停业;同时企业负责人刘小维处10年内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等活动。而近期,弘汉药业又被河北省药监局通报,企业法定代表人张占庄、企业负责人魏易诚、质量负责人(同时也是质量受权人)张沙、生产负责人墨娜丽集体被禁业30年。加上2024年处罚,弘汉药业两次罚款合计约250万元。


    众所周知,新《药品管理法》正式实施以来,生产端把关愈发严格,财产处罚和资格处罚力度大幅提高,尤其对假劣药违法行为责任人的资格处罚由十年禁业提高到了终身禁业,一双“法眼”严盯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5大关键岗位。


    去年3月,国家药监局从监管层面又再次明确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主体责任监督管理的要求。自此多家药企的生产、质量负责人登陆数份黑名单,处罚力度加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作为药品注册证书的所有人,需要对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全面承担责任,必须具备保障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质量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和责任赔偿三大方面的能力。如果质量负责人管不好自己的手,老板管不好业务部的手,监管部门那也就无法“放手”。最终,遭殃的不仅是企业,持有人几大关键岗位人员还可能断送其职业生涯。


    据悉,前后两次处罚依据,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六条,所含关键信息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等未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等活动。


    自2023年3月1日施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来,最终责任人落实到具体人头上的处罚,频率更高,处罚更严、更狠了。2020年、2021年时,被罚5年、10年禁业,被罚几十万居多,但自2023年起,没收违法收入、责令停产只是起步,负责人被处20年往上禁业的几乎成了常态。


    想了解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与药企的担子,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随着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的日益繁荣和技术的迅猛进步,中国本土创新药凭借高性价比和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崭露头角。


    一方面,药品集采、医保谈判持续推进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市场利润承压,出海已经成为国内创新药企的“必选题”。


    另一方面,政府的大力支持,研发项目和人才、监管制度与国际接轨,全球化趋势等为本土创新药企出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在此背景下,2023年,中国创新药出海迎来高光时刻。2023年一共有156个药品对外授权的项目,交易总金额为350亿美元,其中78个是国内转国外的授权项目。此外,截至2023年年底,已经成功在美国市场上市的国产创新药累计有6款。获批数量呈逐年上涨之势,2019年1款,2022年2款,2023年3款。


    中国创新药企在“借船出海”勇闯天涯,加快国际化步伐获取更广阔发展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压力。置身于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直面与全球大型跨国药企等更多强大竞争对手的交锋,创新药企迫切需要在研发领域提升自身实力,从研发“效率”到“质量”比肩国际水平,使研发能力得到海外市场认可。


    总结来看,中国药企出海成功,需要解决四大关“卡”,分别是:监管准入关、市场准入关、生产准入关、人才准入关。


    监管准入关系到产品的创新性及临床数据上的竞争力;市场准入关则涉及到对出海目的地的市场环境、医保准入政策的理解和应用;生产准入关则是国内外对生产及供应链相关要求的适应;而人才准入,主要是找到推动药企国际化的关键人才,尤其是为自身所用的本土化人才。


    在所有这四大关“卡”中,监管准入排在首位。众所周知,完成在相应出海目标国市场的注册上市,是实现国际市场商业化成功的基础。


    总结药企出海时的经验,共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对自身新药所处细分赛道未来竞争力的预判能力。若是正在研发的新药在获批上市时,尤其是在海外获批上市时,在全球的排名已经在第三、第四名之后,那么这也意味着,该新药在国际市场上已经不再具备优势竞争力。


    第二是临床数据的真实性与扎实性。优先审批和快速通道的获得,需要临床数据为支撑,而这两项监管部门给予的优惠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药品的上市申请速度,进而带来研发费用的降低。


    第三是更具有性价比的供应链的选择,在本土生产还是在出海目的地生产,会为公司带来不一样的税收优惠。


    第四是针对研发、生产、商业化等数字化平台的选择。以出海为最终目标的各类数字化平台的选择,需要考虑三个因素:融通性、一体化和广泛适用性。若是所有的数据都沉淀在一个平台上,那么在递交各类海外上市文件时,能够快速、高效的整合与结构化。

    通过向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赋能研发正在成为药企“降本增效”的共同选择。


    再鼎医药IT副总裁蔡康宏用一句话概括了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数字化转型是从散落的技术实验转向更系统化的战略制定和执行。


    多份行业研究显示,数字化正在重塑医药研发行业、推动医药研发变革并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和系统平台,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减少研发周期,同时降低研发成本。行业普遍认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先进技术和数字化系统,可以助力中国创新药企简化研发流程、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实现降本增质,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主要体现在四方面:首先是加速创新药全球研发,降本增效。第二是高效开展更复杂的全球临床试验,轻松应对更严苛的合规监管。第三是助力加快海外注册和上市审批。通过海外注册和审批,创新药企业可以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第四是实现合规、统一、高效的全球质量管理。



  • Eksik bölüm mü var?

    Akışı yenilemek için buraya tıklayın.

  • 收购爱德华生命科学的重症监护业务后,市场最为好奇的是,碧迪医疗为何要在债务增加的压力之上,继续举债并购。


    碧迪医疗是一家于1897年成立的百年医疗器械公司,最早以做体温计、注射器等业务起家,后通过自主研发和投资并购拓展业务,逐步形成了医疗、介入和生命科学三大业务。


    曾经的碧迪医疗是行业中发展较为稳健的公司,频繁并购或超大型并购的次数并不多。而近两年,这家公司却频繁收购,主要原因,是属于医疗器械行业的时代已经变了,不仅中小型企业难,巨头们也很难。碧迪医疗就是在经营压力与外部环境改变之下,不得不作出改变的代表。


    翻看其财报,不难看到,当债务情况有待改善的同时,这家百年医械巨头亟待改善盈利水平。2022年和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碧迪医疗的净利润在连续两年时间里都呈现了大幅下滑:2022财年实现净利润17.79亿美元,同比下降近15%;2023财年实现净利润14.84亿美元,同比下降16.6%,降幅进一步扩大。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公司百强榜,其中,美敦力、强生、西门子医疗蝉联营收前三强,而碧迪医疗却已在十名之外,同年其营收约为194亿美元。与之伴随的,是“停滞不前”的股价表现。


    自2022年起,碧迪医疗的股价一直在220美元至260美元之间相对狭窄的区间内徘徊,截至美东时间6月21日,其市值约为689亿美元。


    碧迪医疗的业务主要囊括三大板块:医疗、生命科学和介入,主要贡献营收大头的是医疗业务。医疗部门包括药物输送解决方案、药物管理解决方案和制药系统业务部门,其收入增主要靠药物输送解决方案和药物管理解决方案所驱动。介入部门包括外科、外周介入和泌尿外科与重症监护业务。生命科学部门包括集成诊断解决方案和生物科学,主要由诊断解决方案推动。


    医疗部门虽常年占据营收主力,但近两年的增速表现反倒不如介入业务突出。碧迪医疗另在财报中强调,2023年,公司药物输送解决方案和其他血管护理产品在全球的销售表现,部分被中国市场的集采和新冠疫苗收入低于2022年收入所抵消。2022年和2023年,碧迪医疗的新兴市场收入增长主要由拉丁美洲、南亚和中国区销售推动,但碧迪医疗坦言,中国市场集采对其收入产生了不利影响,且预计未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碧迪医疗在中国市场的一大经典产品是留置针,一度占据60%的市场份额。但随着留置针集采以及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碧迪的留置针业务压力颇大、市场似乎“越做越小”。

  • 6月4日,碧迪医疗宣布以42亿美元巨资收购全球“心脏瓣膜鼻祖”爱德华生命科学的重症监护业务,以拓展智能互联护理解决方案。此收购预计在本年度末完成,届时重症监护将作为独立业务单元运营。该笔并购,是碧迪医疗“BD2025战略”下,为促进增长和创造价值的一次阶段性举措。


    据悉,该笔并购是2024年至今全球医疗器械领域第二大金额并购案,同时也是碧迪医疗自2017年以240亿美元收购巴德之后又一笔重磅并购。为了筹集资金,碧迪医疗计划动用约10亿美元的现金以及32亿美元的新债务。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这家巨头的债务总额约180亿美元,净利润增长情况也不乐观。BD2025战略”核心要点在于,近几年,加大研发力度,促进战略性收购,强化地域扩张和引入新产品计划,而战略推进的目的是推动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提高运营效率。2023年,这一重症监护业务创造了超9亿美元的收入。并入碧迪旗下后,预期将实现约6%至7%的持续收益增长。第一年的调整后毛利率至少为60%,调整后营业利润率至少为25%。


    为了筹集此次的收购资金,碧迪医疗计划动用约10亿美元的现金以及32亿美元的新债务,折合人民币约232亿元。交易完成后,碧迪医疗的预计净负债率约3倍,并期望在交易完成后12个月至18个月内,主要通过自由现金流偿还债务的方式,将其净负债率降至长期目标的2.5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笔交易发生之前,2021年至2023年,碧迪医疗一直承接着较大额度的债务总额。2021年时为176.1亿美元,2023年降至158.7亿美元水平,截至2024年前三个月,其债务总额又上升至180亿美元)。碧迪医疗的债务压力,离不开近10年进行的数次大中小型并购。


    2015年,碧迪医疗以122亿美元资金收购康尔福盛,此举让碧迪医疗在全球医疗器械百强公司榜单上首次冲进前十。2017年,碧迪医疗以240亿美元收购了巴德,这是当年医械圈两笔最大的并购案之一,另一笔是雅培并购圣犹达。巴德在当时是全美TOP10的耗材巨头,两者的联合,让当时营收规模排名全球第九的碧迪医疗,有望直接冲进TOP5,超过罗氏、飞利浦,仅次于美敦力、强生、GE以及西门子。为了促成该笔交易,碧迪获得了约100亿美元的贷款,并出售了45亿美元的股票和其他证券。但此后,碧迪一直在消化这笔收购。


    且自2017年开始,碧迪医疗的股价表现一直不是很好,冲进前五的市场期望落了空。

    在2018年到2023年时间里,碧迪一改大额并购的方式,转而进行了诸多中小型并购。据不完全统计,碧迪医疗在3年时间里完成了约20次并购,尽管收购给公司业务带来了一定增长,然而并未有效刺激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


    碧迪为何还要在债务巨压下继续进行大宗收购?处在其背后的医械圈,正处于什么样的巨震之中?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创立于1988年的上海莱士,作为国内领先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目前拥有44家浆站2023年采浆量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500吨全年自产血制品收入达到43.17亿元,增长率达14.5%。其中,静丙产品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收入增长显著,达到18.05亿元,增长率高达37.5%。


    在现有强劲的业务基础之上,格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莱士发展重心将聚焦在生物科技板块。这一转变背后,意味着盈康一生对上海莱士战略定位也发生了“扩围”,不仅仅只聚焦于血制品领域,更希望能在非血源性药品等领域实现全面升级发展。随着上海莱士加入海尔大健康版图,将丰富在生物科技产业的布局,进一步拓展满足临床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夯实血液生态产业链。


    随着战略目标的明确,焦点自然转向了海尔如何对这家血制品巨头实现生物科技全面升维?入主上海莱士后,海尔明确表示将全力支持其实施“拓浆”与“脱浆”齐步走战略,与上海莱士全面共享海尔在五个方面的能力,包括与用户交互的能力、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全球化网络能力、全球制造能力及品牌资源。


    而在非血源性及更广泛的生物科技领域,海尔表示,双方将共同围绕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展开创新,例如预防和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心血管损伤修复等领域。


    一大典例是,上海莱士SR604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这是一种特异性抑制人活化蛋白C抗凝血功能的单克隆抗体制剂。借此,上海莱士表示,将以“SR604”为起点,逐步发展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等基因工程技术,致力于创新生物技术方案,努力成为一家全球化的生物制药企业。


    本次海尔集团与基立福股份转让后,基立福还签署一份“10+10”白蛋白独家代理协议修订协议。这一合作协议不仅使上海莱士获得至少10年白蛋白产品独家代理权的展期,且在生物科学和诊断领域的血液产品拥有了中国独家经销的优先报价权,代理合作领域有望整体向生物科学和诊断全面拓宽,代理业务有望实现稳健、提速、国际化发展。由此可见各方强强联合的“雄心”所在。


    从血液制品向生物科技发展,上海莱士未来潜在益处显而易见。通过进一步拓展产品线,增加产品的种类和适应,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不仅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也巩固了其在血液制品市场的领先地位,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重要的是,在变更后,海尔集团作为上海莱士的重要股东,未来的实控人,将为其升维生物科技提供战略支持和资源整合,无论是能力、管理还是市场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助其快速实现产业升级和业务拓展。


    另外,作为国内首家中美合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上海莱士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此前已在海外业务上有所布局,因此具备更广阔的全球视野。这正好再次切中了海尔既有优势,多年来在全球化方面素有积累,无论是全球市场拓展策略、本地化生产与研发,还是在品牌国际化、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都拥有不少成功经验。


    站在当下时间节点,产业界更期望看到,借助双方合作,进一步实现强强联合,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还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研发、制造、临床资源深度整合,共同推动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 6月18日,海尔集团宣布成功完成战略入股上海莱士的交易交割。如此前公告所述,海尔集团通过海盈康海盈康以总价125亿人民币收购全球医疗健康企业基立福所持有的上海莱士20%股份,全部交易完成后,海盈康将合计获得26.58%的表决权。


    随着此番收购顺利完成,上海莱士正式并入海尔集团的大健康版图,成为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新成员。


    不难发现,近年来,血制品行业并购整合速度在持续加快,行业集中度亦有所提高。此前,陕煤集团38亿跨省收购派林生物,中国生物收购卫光生物,无不是此中典型案例。


    在血液制品行业并购重组走向集中的大趋势下,海尔集团直接出手超百亿元,完成对上海莱士的收购,仍然引发了不少关注。站在产业视角,原因主要聚焦在以下几点:

    从海尔集团的角度来看,将血制品巨头上海莱士收入麾下,背后究竟在下什么棋?接下来是何打法?它背后鲜少被注意到的大健康领域布局再次成为业界焦点。


    对于上海莱士而言,加入海尔后,又能借此获得何种助力?其未来发展蓝图将如何描绘?战略定位又将如何调整?


    叠加血液制品行业政策支持,海尔集团与上海莱士两大巨头强强联合,还有哪些全新想象空间?


    这起备受产业关注的收购背后,为外界揭开了观察海尔集团大健康板块布局的一大重要切口。


    实际上,海尔集团在大健康板块早有布局。此前,海尔将科技创新与大健康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了盈康一生大健康生态品牌。公开资料显示,盈康一生致力于高端科研设备、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及应用,其在血浆血液成分采集、存储、制备、冷链运输及临床应用等领域已形成产业生态。


    而海尔集团入局打造血液制品业务版图,这一战略决策或与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大背景紧密相连。


    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多个重要规划的实施正推动着大健康产业的飞速发展。《“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布与实施,使得生物技术创新成为大健康领域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


    其中,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深度重视和全面支持。自诞生以来,血液制品便在医院临床业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血液制品的应用已逐渐拓展至基因诊断、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


    与此同时,国家近期发布的《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也明确指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生物制药行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预示着行业将迈入更加高效、精准和智能的新纪元。


    针对当前血制品行业对于数字化、信息化的呼声,盈康一生及旗下产业通过创新应用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打造了多个物联网数智场景解决方案如数字化血液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智慧公卫服务解决方案、智慧用药全场景数智解决方案等。基于这些经验,未来海尔支持上海莱士运用成熟的工业物联网技术以及数字化赋能手段,对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全流程进行高效追踪,提升产业链信息化和数智化程度,就非常有想象空间。


    正是基于种种机遇,海尔集团此番落下了重要一子,将上海莱士收入囊中。不仅为其迅速切入血液制品行业铺设了道路,更能够借助上海莱士这一行业龙头的市场影响力和行业积累,深化其在大健康领域的整体布局。


    “强强联合”交易背后:海尔意欲何为?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如果说前两天内蒙古通报的50亿元医药领域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指向性还不够明确,那么6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3)》,再次将罚没总金额高达17亿的多起“药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作为反垄断案件典型,提上台前。不管是巧合,还是系统性工作,都释放出严查药企合规经营再次升级的信号。


    与此同时,瞄准医药购销反腐的顶层设计文件与事件,在近期的密集程度也难以言喻。

    5月27日,由卫健委、公安部等14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奠定了今年医药反腐的工作基调。


    6月内,中纪委还接连三次“点名”医药反腐,直指医药招投标,也为行业敲响警钟,医药反腐风暴仍在持续,这次瞄准企业在医药购销领域的合规经营。当多部门打出“组合拳”,再叠加反垄断执法,典型案件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布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3)》,医药领域的反垄断案件主要在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两个类型上高发。其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尤为严重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医药领域案件就占据5件,罚没金额合计17亿元。


    最典型当属一起罚没金额超12亿元“多家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该案件最值得分析的地方在于,一家“小企业”从原料药垄断,联动经销公司流转过票,层层加价,以原料药垄断为起点,撬动整个药品生产、购销链条的利润。


    案件最初可以追溯到2010年,汇海医药与硫酸多黏菌素B原料药进口商丹麦雅赛利签订供销协议,成为后者在中国的代理商。自2016年起,汇海医药持续给予丹麦雅赛利中国区销售负责人“好处费”,成为后者在国内的唯一代理,这也就奠定了汇海医药在硫酸多黏菌素B原料药上的“垄断”地位。


    调查显示,汇海医药安排了湖北、江西等地38家医药公司销售原料药,“层层加价”将从丹麦雅赛利进口的73元/克至94元/克原料药,推高至1.8万元/克至3.5万元/克,翻了三百倍。随着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在2019年正式上市,该产品在各省挂网价格约为2303元/支到2918元/支,而生产成本仅为 8.6元/支到14.6元/支,相当于价格/成本比达到268:1。至2022年,该产品采购量已达到71.6万支,价格一直保持在2300元。照此计算,该产品在2022年销售额至少将近16.5亿元,严重损害医保基金使用和患者利益。直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这起案件展开立案调查之时,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价格才在2023年7月,骤然从2303元/支降为270元/支。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仅仅是汇海所涉及的其中一起案件。从《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3)》来看,汇海医药还与远大医药达成并实施去甲肾上腺素原料药和肾上腺素原料药的垄断,案件罚没金额共计3.2亿元。两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罚没金额超15亿元。


    整体来看,在市场监管总局披露的5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件,其中4起都为原料药市场垄断。究其原因,是因为原料药生产审批条件严格,入局企业数量有限,最终导致批文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从而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市场。


    如此市场格局虽然可以保障作为制药链条最上游的原料药环节质量可控,但却容易滋生少数原料药企业以高价谋取垄断利润的行为。而该行为向下游传导就会导致药品成本上升,最终威胁患者用药。该案件不仅可以作为反垄断法执行的示范案例,也将成为倒逼企业完善合规经营体系的典型案例。

  • 2018年5月,《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测系统验证性能确认的内容、要求和操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支持规范下,医药冷链需求大大增加,一众玩家入局。


    竞争者同样也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成立了专门的冷链事业部的全国性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如国药、华润、九州通等;二是国务院取消医药物流资质行政审批事项之后入局的大型物流企业,如顺丰、德邦、菜鸟、京东物流等;三就是如上海生生这样的专业医药冷链服务商。不难想见,大型的物流公司和商业流通公司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再叠加上医药冷链系统,势必能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留给其他竞争者的空间就不多了。


    以九州通为例,其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冷链事业部,冷库面积从2016年的15704平方米增长到2020年的44000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超29%。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九州通接下了科兴疫苗的全国配送项目,并首次在年报中强调,将医药冷链物流视为“药品流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业务分支”。


    据九州通2023年报显示,目前其已经在全国布局588个GSP冷库,冷库容量达11.36万立方米,年吞吐量1.66亿箱。此外,据京东健康2022年报显示,其京东大药房药品“自营冷链”能力已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2023年,菜鸟宣布上线从中国到巴西的医药空运冷链服务,能实现2-8℃温控全程门到门保驾护航。


    冷链是个重资产行业,专业的医药冷链服务商显然不可能与巨头们拼规模,那么就只能拼专业度和精细度了。不同类型产品所需的温度要求不同。疫苗、诊断试剂、医疗器械和大部分药物运输温度通常在2℃8℃之间,个别血液制品和一些生物制剂运输温度通常在-18℃-30℃之间,冷冻红细胞和一些特殊药物则需要在-80℃以下,人体器官组织、辅助生殖过程中的冷冻精子和胚胎等,可能需要更低的温度控制。


    上海生生在招股书中提及,随着创新药研发服务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生物医药冷链服务不再局限于冷链仓储和物流,而是渗透到临床试验的各个环节,提供包括临床试验物资采购和分发管理,临床试验基地的设备供应,临床试验药品的编盲、贴标和二次包装,临床试验药品及样本的回收与销毁等服务。这些复杂的需求,就给专业的医药冷链服务商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方向。


    招股书中,上海生生着重强调了其CAR-T细胞治疗冷链服务:CAR-T细胞治疗在回输阶段的运输需保持全程温度-150℃以下,同时对冷链装备的清洁消毒安全、患者的回输准时性都有着严苛的标准,公司在 CAR-T 的研发阶段就与客户一起积极研究、验证并制定了专业的操作标准。目前,传奇生物、复星凯特、药明巨诺、驯鹿生物、恒润达生、科济生物这些国内头部CAR-T企业都是上海生生的客户。


    但2022年,细胞治疗相关业务只占公司总营收的3.81%。此外,目前正值医药寒冬,市场增速整体放缓,各大企业医药研发投入普遍减少,对公司业务的需求量亦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种种困难下,本次IPO自然就被公司视为了一条重要“出路”。


    上海生生表示,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总部研发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生物医药冷链服务能力升级项目”、“智能化信息系统研发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其中“总部研发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占了9亿募资额中的5.34亿。


    可惜,大环境下行,巨头窥伺,IPO募资又遭遇失败……上海生生的未来恐怕会不乏艰难。将自身合并入大型企业,或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 资料显示,2020-2022年,上海生生有多达几十笔关联交易发生,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关联担保”、“关联方资金拆借”等,主要关联方包括泰锟医药、柯乾医药、迈迪朗杰等。其中泰锟医药和柯乾医药是上海生生的参股公司,迈迪朗杰于2020年被上海生生收购。对此,上交所要求上海生生说明多个关联交易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此外,公司的股权结构、借贷关系、股权转让关系也堪称错综复杂,公司实际控制人鞠继兵和肖忠梅夫妇有诸多亲戚在子公司任职并持股。另据《中国基金报》统计,提交招股书之前,鞠继兵、肖忠梅夫妇在10个月内通过其100%控股的宁波宴伽,合计套现约1.67亿元。


        募投项目用地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招股书中“募投项目实施风险”一栏提到,截止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总部研发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虽然取得了上海市闵行区经济委员会出具的《项目评审意见书》,取得了闵行区南虹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出具的《关于生生冷链募投用地的情况说明》,但尚未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若公司无法取得相应土地使用权,将可能导致募投项目无法顺利实施。


    近年来,国内IPO全链条监管都在逐步收紧,这样一家科技含量不够“硬”,且内部存在颇多疑点的公司,闯关失败,也属意料之中。


    抛开个体经营层面的差异,上海生生这样的专业医药冷链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究竟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要放到整个医药冷链运输行业的大变迁中寻找答案


    中国生物医药冷链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至今行业历史尚不足二十年,其间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7年到2010年的萌芽期。彼时冷链技术才刚刚在国内推广开来,主要用在食品领域,而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医疗医药领域应用并不广泛,亦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许多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内,制冷手段还是颇为原始的冰袋和泡沫箱。


    第二阶段是2011年到2015年的起步期。2011年5月,《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发布,其中提及“促进使用自动分拣、冷链物流等先进设备,加快传统仓储、配送设施改造升级。完善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和生物制品等特殊药品物流技术保障措施,确保质量安全”。至此,冷链技术在医疗医药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并逐步向着正规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2016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2016年既是个多事之秋,也是个关键的政策年:当年3月,山东疫苗事件发生,暴露出了医药冷链物流监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次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将原《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修改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接受委托配送疫苗的企业应当遵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保证疫苗质量。疫苗储存、运输的全过程应当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不得脱离冷链,并定时监测、记录温度。对于冷链运输时间长、需要配送至偏远地区的疫苗,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提出加贴温度控制标签的要求。疫苗储存、运输管理的相关规范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同年9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推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完善追溯体系的意见》,逐步建立起了信息化的药品追溯体系。


    “医药冷链第一股”,含金量究竟几何?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医药冷链,一个毫不起眼,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倘若一切都能按计划平稳运行,那么人们甚至察觉不到这个环节的存在。然而一旦该环节运转失灵,搞出来的往往就是大新闻。


    比如2016年的山东疫苗案,案值5.7亿元的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其中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最终18个省份共137人获刑,其中涉及国家公职(工作)人员64人。


    随着创新生物制剂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用到冷链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以昂贵的CAR-T为例,如果因冷链失灵导致药物失活,造成的潜在损失动辄达数百万以上。


    理想状态下,这样的行业最好能跑出几个巨头,既方便监管溯源,规模效应带来的利润又能弥补重资产投入。然而国内现状却是,冷链行业门槛不高,竞争者众,行业集中度低,区域性单一冷链物流服务商较多,全国性综合冷链服务商较为缺乏。


    去年,立志成为我国“医药冷链第一股”的上海生生医药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招股书,计划登陆科创板。然而刚过去的6月17日,上交所官网显示,由于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了上市申请,IPO终止。也暴露出了目前行业存在的一些困境。

    规模上看,医药冷链服务行业算是个“隐形”的大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费用总额约244亿元,同比增长13%。医药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医药冷库面积同比增长约10%,医药冷藏车同比增长约14%。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冷链服务市场规模为275亿元,在需求、供给及政策各端的推动下,预计2022-2027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8.4%。


      尽管这一行业目前缺乏相对权威的行业排名,但据艾瑞咨询报告,按上海生生2022年国内创新药研发和生命科学冷链服务板块的收入计算,其为国内第一大创新药研发冷链服务商,同时也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具备冷链装备自研自产能力的生物医药冷链服务商。


    上海生生招股书显示,其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为药物研发、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商业成品药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全链条一体化冷链服务,目前已服务超过7000家客户,与恒瑞集团、复星集团、正大天晴、君实集团、药明康德、金域集团等著名医药企业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且客户集中度较低,对单一客户不存在重大依赖。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五大板块,占比最大的是创新药研发和生命科学冷链服务,整个业务板块中占比约70%,其次是药械商业流通冷链物流,近三年占比均在10%以上。此外还有国际医药、细胞治疗两块的冷链服务及新材料和冷链装备销售,不过三块占比均只占3%-8%左右。


    2020年至2022年度,上海生生营收分别为2.69亿元、5.25亿元、6.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969万元、8645万元、7865万元,尽管营收一直在增加,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同时,公司的估值一直在翻倍增长。招股书显示,上海生生本次拟募资9亿元,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5%。若按此计算,发行估值约60亿元,与2020年第一次融资时相比翻了8.57倍。但其招股书递交不久后,就引发了上交所的问询函。


    “医药冷链第一股”,含金量究竟几何?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纵观所有军队采购违规案例,除了上述大龙头,还有许多小公司,其中绝大多数也都是因为围标串标、虚假投标所引起。 


    其实,为了整治围标串标、虚假投标等采购中的突出问题,早在2022年10月,军委后勤保障部采购服务中心就发布了《军队物资服务采购整肃治理专区问题线索征集公告》,征集内容共分为四点:一是军队采购管理部门、采购机构在采购活动组织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二是供应商在参加军队采购活动中存在虚假投标、围标串标等违规违法问题的;三是评审专家在军队采购评审过程中存在互相串通、与供应商勾连、评审不公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四是采购单位在需求提报阶段存在倾向性、在履约验收阶段存在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


    征集方式也分为两种。一是网上征集,通过军队采购网“意见反馈”列表中“军队物资服务采购整肃治理专区”提交举报线索,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有关电子材料。二是线下征集,可采用当面递交、邮寄方式提交举报线索。


    2023年3月,军队采购网发布了《关于启用新版供应商管理系统公告》,公告中提到,自2023年4月起,新版供应商管理系统全面启用,军队采购将逐步在全军推行采购业务全流程电子化。新版系统启动后,所有供应商必须事先通过供应商管理系统注册,注册成功后方可参与电子投标。


    这一公告,除了标志着军队采购将进入全流程电子化时代以外,还着重强调了“将逐步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不光要为已注册供应商建立诚信档案,详细记录参与军队采购过程中的守信和失信行为,联通第三方信用平台时刻监控供应商存续状态及违法失信等情况,还建立了“留痕机制”——所有被修改、删除的原始数据均会永久保存并随时查看。


    投标过程中,采购服务站、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将调取审查投标供应商库内填报的数据。对于填写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较多的,以及变造、伪造或恶意篡改资料信息的供应商,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暂停、警告、禁止参加采购活动等处罚。


    以上信息,意味着军队采购管理的进一步加强,供应商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将无所遁形,任何一条记录都将影响涉事企业未来的采购成功率,并且企业法人及其控股的其他企业都将受到波及,可以说是从源头上倒逼企业自查自纠,公平竞标。而这一更加完善严密的招采系统,事实上是更大的采购范围的前奏。


    2023年8月,《全军试行低值医用耗材区域带量集采》一文,宣布即日起在全军医疗机构、药材供应机构试行低值医用耗材区域带量集中采购。从2021年以来的试点,拓展到本次组织全军范围试行,设计了医疗机构联采、联勤区域统采两种模式,由各区域联勤保障机构、解放军总医院分别牵头,相关医疗机构、药材供应机构自主联合组团,论证遴选适宜品种,按照上年度实际用量的70%-80%开展带量集采,采购结果共享共用。通过建立需求统筹归类机制,采用以量换价采购策略,实行谈判议价评审方法,严格价格监测管控措施,规范采购交易实施行为,在减负增效的同时,最大程度防范廉政风险。   


    这意味着,军队医疗机构从以往的参与带量过渡到了到独立作为采购主体。这巨大的市场,任何一家药械企业都难以放弃。但想将其争取下来,提升合规性与产品竞争力是唯一的正道。

  • 6月13日,《关于重药控股(广东)有限公司失信处理公告(集中采购)》发布公告显示,重药控股(广东)在参加2019年度限额以上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第2包项目采购活动中,存在串通投标等违规行为。因此,禁止其年内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的处理,自2024年6月13日起算。禁止期内,法定代表人控股或管理的其他企业禁止参加上述范围军队采购活动,投标代表人禁止代理其他供应商参加上述范围军队采购活动。处理公告落款为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战勤部采购计划处。


    这不是重药控股关联公司第一次受罚。6月6日一则公告显示,云南医药工业销售有限公司在参加2022年度医疗设备采购项目(16包)(二次)项目采购活动中,涉嫌存在串通投标等违规行为。处理结果是,拟禁止其3年内参加处理,处理范围为全部产品类别采购活动,落款同样为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战勤部采购计划处。


    近几个月,军队采购网上公布了一系列处理公告,大批企业因围标串标、虚假投标等违规行为遭到处罚,程度较轻的2-3年内被禁止再参加采购,严重的则是终身禁入。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公告涉及到一些著名的头部流通企业,国药、华润、九州通、重药控股等均包括在内。当下药械经营、财务合规大潮浩浩荡荡,军队要求最为严格,即便对方是龙头国企,一样也不给面子。


    多年以来,我国的医药流通行业龙头前五名格局都相当稳固: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九州通和重药控股。而这五家中,多家企业旗下子公司赫然列在了军队采购网的处理公告上。


    云南医药工业销售有限公司公司官网显示,其于2015年成立,次年引进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增资扩股1.15亿元,目前后者占股约49%。公司销售网络主要在云南省内,覆盖全省15个州市,100余个地市县。


    同一天,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战勤部采购计划处还发布了对广西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的处理公告,称其在参加麻醉机、呼吸机医疗设备采购项目采购活动中,涉嫌存在串通投标,同时在医疗设备第十一批项目(第二次)中,涉嫌虚假投标等违规行为。


    这一次,处罚最为严重——拟终身禁止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


    接下来是华润。一则联勤保障部队战勤部采购计划处发布于4月22日的处理公告显示,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在参加智能化战创伤模拟人项目采购活动时,发现2家供应商投标文件内容异常一致,属于视为串通投标情形等违规行为,给予3年内禁止参加军队采购活动的处罚,处理范围为联勤保障部队全部产品类别采购活动。


    公告中提到的两家“文件内容异常一致”的供应商,除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外,另一家正是北京九州通。


    “国药系”则是收到最多处理公告的龙头,E药经理人于军队采购网检索发现,与“国药”相关的处理公告有10余则,涉及超10家公司,分别是国药控股安徽省滁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乐山)川药医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湖北致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洛阳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州医疗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元医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昊阳绵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天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广东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先进(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药集团甘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处罚结果均为1年到3年的禁入期不等。


    我国头部医药流通企业在军队采购中为何全部“沦陷”?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

  • 安进的CEO将安进形容成一个35年的老房子,地段很好,但管道、窗户、电力系统等等基础设施都需要升级。生物类似药就被认为是新的增长点之一。因为安进本身也已在生物药领域积累了三十多年,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都拥有扎实的基础。而生物类似药领域此时又正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时的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签署了医疗改革法案,其中《生物药价格竞争与创新法案》给予了生物类似药直接的上市优惠政策。当时除了安进以外,默沙东和渤健也因此进军了生物类似药领域。


    在2013年2月的投资者会议上,安进披露了其生物类似药的研发计划:自2017年起推出6款生物类似药,包括4抗癌药物和2款炎症疾病药物,并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增长。


    截止到2024年,安进已经推出了5款生物类似药,包括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以及阿达木单抗。从销售额上看,这5款产品在2023年销售额总计仍不如安进一款核心创新药的销售额,甚至多数产品的增速仍在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与安进几乎同时进驻的默沙东和渤健,早在几年前就相继停止了在生物类似药的开拓。先是2018年默沙东宣布终止与三星生物合作开发胰岛素“来得时”类似药;2022年,渤健也宣布向三星集团出售合资生物类似药公司股份。虽然生物类似药产品并不被计算进核心产品之列,但安进已经成为少数坚持生物类似药业务的跨国药企之一。

    除此之外,在2012年新的CEO接棒后,安进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向全球拓展。不过从其2023年财报来看,美国市场仍然是安进的核心。在美国之外,主要还是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产品的市场准入。这一方式的结果也表现为安进的产品区域销售比例并不平衡,2023年在美国市场,安进的收入为192.72亿美元,但其他市场仅为76.38亿美元,不足美国市场的一半。


    不过,与其说发展至今的安进丢掉的是“以科学为主”的灵魂,不如说制药行业再也回不去曾经“遍地是黄金”的年代。安进屡屡找寻新增长点的变革进程只是行业发展的缩影,而这一缩影从每家大型制药企业身上都能找到,就像立普妥之于辉瑞,来那度胺之于BMS(新基),甚至是K药之于默沙东,未来或许还有可能是司美格鲁肽之于诺和诺德。


    而当安进被中国的大小生物科技公司视为对标明星之时,他们对标的其实也并非“以科学为主”的灵魂,而是从红白药到依那西普,再到地舒单抗,安进每每开辟新战场的“火眼金睛”。EPO的故事可能十分遥远,但地舒单抗的故事却近在眼前,并非不可复制。就是因为安进的研发人员发现大量的造成骨质疏松的破骨细胞往往与肿瘤细胞相关,它们能溶解病人骨骼为肿瘤细胞入侵提供机会。因此才诞生了安进一举开辟两项万人大型临床试验,一方针对骨质疏松,一方针对癌症骨转移,最终造就了“一药两用”的超级重磅炸弹。


    如果再回看安进的研发历史,“发现黄金”才是安进至今都保持的灵魂。当然,一路高歌收购,安进走向跨越全球的大型制药企业之路已经不可逆转,而更多属于大型制药企业的挑战也在等着安进。当主打重镑产品的专利到期后,安进又将如何面临专利悬崖挑战?开拓全球市场10年,安进如何更进一步加入全球竞争?在跨国药企纷纷退出生物类似药市场后,安进将何去何从?


    上个月,安进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营收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从收购得来替妥木单抗一季度销售额4.24亿美元,成为安进收入前五的产品。同时,安进还在财报中披露胰高糖素样肽-1产品AMG 133即将进入III期临床,该消息让安进股价一夜间大涨13%,市值飙升200亿美金。新的收购和研发的积极进展似乎也在给安进注入新的活力。
  • 要知道,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往往以其靶点机制、临床阶段、临床数据等新药研发相关的指标作为重点考量,而对制药巨头们仍然采用传统的PE、PS等指标进行考量。对于安进来说,进入21世纪,尽管在推出改良版后,让安进在“红白药”上保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但将近10年时间未推出新产品,当其进入全球制药30强俱乐部后,又开启一笔又一笔的大并购,这家被行业寄予扭转生物技术公司颓势的“希望之星”也被质疑要调转至大型制药公司的阵营。自2000年新的首席执行官接棒后,一直向业界释放一个信号:他要通过大改造重新盘活安进,但又不会丢下作为生物技术公司的“灵魂”。


    这位首席执行官的“大改造”首先就是引入新鲜血液,并对公司的研发模式进行变革。例如在此之前,安进的早期研究、临床开发以及营销部门之间几乎隔绝,因此,在其推动下,安进内部重塑了创新药物的研发流程,将商业前景与早期研发、临床开发相结合。同时,安进的首任研发主管是从默沙东“挖”到的。之后,又“挖”来了默沙东多位研发人才,其中就包括安进的临床前研发负责人和临床开发负责人两位高管。有外媒统计,截止到2004年,安进有60%的研发人员是2001年后加入公司的。


    然而,尽管曾经的红白药让安进在“无人之境”赚的盆满钵满,但安进其实并不具备一套自我造血和持续输血的生态系统,于是,通过合作与并购保持安进的增长潜力成为了改革的另一步。E药经理人统计,自2000年到2012年,安进每年至少有一笔并购,总额将近250亿美元。


    通过一笔又一笔的并购,安进的产品10年间销售额从2000年的30多亿美元到达了超过150亿美元。同时,安进的产品也横跨肿瘤、骨科、内科、风湿科、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等各治疗领域。终于,安进从事实层面完全脱离了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灵魂”。


    不过,无论是在安进公司内部,还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眼中,其实一直都是褒贬不一。认同的人认为通过层层变革与笔笔并购,让公司产品坐稳了全球制药巨头的身份;但安进内部的很多人认为这种收购文化颠覆了安进“以科学为主”的公司文化,将商业前景与科学研发搬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当然,二级市场的表现最为直观,截止到2012年,安进的股价平均每年涨幅仅有0.5%。


    21世纪的头十年,笔笔并购拼凑出来了一个庞然大物安进“2.0”版。到了第二个十年,在安进新任CEO 的领导下,开拓生物类似药业务,将版图蔓延至全球,安进坐实了跨国大药企的名号,但也与曾经“以科学为主”的灵魂彻底割裂开来。


    通常意义上,与CEO的收入直接挂钩的除了公司收入,还有公司的股价、市值管理。因此,这种大改造并未让上一任CEO受到董事会的嘉奖,但却给下一任CEO开了个好头。到了2012年以后,安进的估值逻辑已经完全过渡到了大型制药企业的范畴内,这安进在接下来二十年间股价突飞猛涨的基础。


    时间来到2012年,入局生物类似药业务给安进的生物科技公司生涯彻底画上了句号。彼时,安进正面临艰难的成为大型制药企业之后的第一个瓶颈期:从收购英姆纳克斯公司而来的重磅产品即将面临专利悬崖的风险,最畅销的贫血治疗药物也因安全性风险被FDA打上黑框警告,核心EPO领域也正在进入更多玩家。安进亟需一个新的增长点。


    如果安进不做出必要的改变,就会有人出现,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激进投资者,并可能从外部迫使它做出改变。


    股价曾10年不涨,花费近千亿美元并购,进军生物类似药,转型十年距离大型制药企业仍有距离的安进,似乎哪里失“灵”了……

  • 胰高糖素样肽-1GLP-1)产品AMG133筹备III期临床,收购的伊奈利珠单抗也取得积极III期结果,两则消息让安进的市值在一个月内狂飙近150亿美金。安进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被大大小小生物科技公司对标的安进。


    翻开安进的历史,矛盾似乎贯穿至今。从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销售额翻五倍,股价却几乎没变,到第二个十年股价一飞冲天;推出红、白药、地舒单抗、KRAS抑制剂等“黄金产品”,同时也大笔进军生物类似药业务……安进似乎还是印象里那个屡屡开辟新战场的“全球最大生物技术公司”;但看到业务遍布全球,领域横跨创新药到生物类似药,安进似乎又是一家实实在在的跨国生物制药巨头。哪个才是真正的安进?


    如果翻开安进的历史,会发现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安进的股价几乎没有较大的波动,唯一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还是2001年宣布以160亿美元将英姆纳克斯公司收入麾下。当时安进被称为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英姆纳克斯公司也是自免领域生物技术公司的佼佼者,两家公司合并后总资产达到730亿美元,几乎可以与全球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平起平坐。在这则消息的带动下,安进股价劲扬6.18%,英姆纳克斯股价大涨13.43%,不仅如此,整个美国生物制药股票都一扫阴霾,美交所生物技术指数(BTK)当日收盘时大涨4.03%,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也锐升了3.65%,充分表现出美国投资者对该并购案及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关注和青睐。


    能够引起如此大规模的掌声,一方面是两家公司合并后的规模,另一方面则来自英姆纳克斯公司的核心产品,除了最早获批的适应证类风湿关节炎外,还有治疗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等一大批风湿性疾病的潜力。该产品在上市的第二年就展现出来10亿美金重磅炸弹的潜力。


    不过,福祸往往相依,尽管领导了如此备受关注的大手笔并购,彼时安进首席执行官也未因此减少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他的质疑。质疑的核心就是安进是否将要脱离作为生物技术公司的估值逻辑。


    股价曾10年不涨,花费近千亿美元并购,进军生物类似药,转型十年距离大型生物制药企业仍有距离的安进,哪里失“灵”了?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梳理来看,双抗领域难点主要可分为三类。首先,研发壁垒高。双抗药物的设计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在研发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难点,如结构设计、技术平台和评价模型等,这些难点导致双抗药物的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且成功率较低。这也意味着,通常只有研发综合实力较强的公司才有可能在双抗药物研发竞争中胜出。


    其次,临床试验结果不佳。之所以双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总是失败,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一是由于双抗药物的设计和研发涉及多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和因素,包括抗原的选择、抗体的设计、药物的稳定性、免疫原性等。二是临床试验设计不合理,如样本量不足、对照组选择不当、主要终点设置不合理等。三是患者个体差异和疾病复杂性问题。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可能与患者的基因型、免疫状态、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


    康宁杰瑞双抗产品KN046在临床试验中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更早之前,默克双抗产品多次临床失利;安进、辉瑞也曾暂停双抗临床试验,这些无不给行业拉响警钟:火爆背后,双抗这几年正面临着风吹雨打。


    三是,商业化难题。即使双特异性抗体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成功,其商业化过程也可能面临诸多困难。如首款被用于治疗恶性腹水的双特异性抗体,因商业化效果不佳,曾在2017年退出市场。归根结底,对于双抗药物而言,如何在保持其独特优势的同时,克服技术、临床和商业化等方面的挑战,或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另外,在产业界经历其他赛道的拥挤“反噬”后,更应在当前入局甚众情况下,理性对待双抗或多抗药物的研发,注重临床价值而非单纯“炫”技。格外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双抗便面临着重重障碍,当双抗与ADC结合时,这些临床挑战可能会更加突出。


    去年年底,百利天恒双抗ADC新药首付款高达57亿元,直接创造了国产ADC药物出海授权的新纪录,也成为了首款出海的双抗ADC新药。不过,后续研发仍然需要克服重重挑战。双抗本身就涉及到两个不同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而ADC则包括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等多个组成部分,每一个部分都需要独立优化。这也意味着,当双抗与ADC结合时,不仅要考虑双抗的复杂性,还要考虑到ADC的多个组成部分,无疑增加了整体结构的复杂性,对设计和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五月,仿佛成为了“康字头”生物科技公司的“渡劫”月。


    5月28日,悬在康宁杰瑞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其KN046与化疗联合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胰腺导管癌(PDAC)的3期临床试验未能达到预设的生存期(OS)统计学终点,导致当天港股股价暴跌超40%。


    无独有偶,就在上周,康方生物因双抗药物AK112备受争议,同样遭遇了一波“股价杀”。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业界广泛讨论:双特异性抗体(双抗)技术,这条曾被寄予厚望的研发路径,为何会在临床应用上频频受挫?会给曾备受期待的双抗技术带来哪些影响?


    早前,该赛道一度被行业专家评价为“还未正式进入比赛已经开始拥挤”。的确如此,全球范围内,双抗已成为不少国内外药企争相布局的热门赛道。相较而言,罗氏、安进、强生等跨国药企由于起步较早,双抗研发管线更为丰富。纵观国内药企布局情况,除了康方生物、康宁杰瑞,恒瑞、中生、石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多家药企也纷纷入局,双抗研发项目众多。截至今年5月,有公开数据统计,国内已有超过40家企业涉足双抗药物的研发。


    目前,虽然国内方面双抗已建立一定技术基础,或可在某一具体药物上实现“弯道超车”。但整体来看,无论是靶点的选择上,还是双抗的连接方式以及适应证方向等,仍与国际一流水平有较大差距。该领域最热闹的一年莫过于2022年。彼时,全球范围内共上市5款双抗药物,数量甚至超过了2009年至2021年的12年间上市双抗产品的总和。


    同年,随着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上市,也开启了国产双抗商业化元年。卡度尼利单抗不仅是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首款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也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基于PD-1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尤其在上市短短半年内就实现了5亿元的销售额,让产业看到了双抗领域巨大市场前景。不过,近期的种种“坏消息”,似乎让双抗前景些微蒙尘。


    理论上,相较于单抗,双抗增加了一个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因而特异性更强、更能准确靶向肿瘤细胞并降低脱靶毒性,还具有有效防止耐药、降低治疗成本、提升患者用药可及性等优势,通过同时靶向两种抗原,双抗能够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达到1+1>2的治疗效果。然而,双抗药物开发复杂性和技术壁垒更高,对于技术平台和靶点选择的适配性要求也有所提高,其开发也面临着更大挑战。


    作为国内双抗领域的领头羊,两家在此领域深耕的生物科技公司为何接连受挫,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

  • 最明显感觉到变化的是来抓药的患者。上游原料价格上涨,最直观的变化是药店与中药房的药材价格随之上涨。相同的方子,如今需要支付过去数倍的价格,对于很多需要常年服用中药的患者来说,用药成本正在翻倍增加,而中药饮片中,替换或缺少某一味药都会影响最终的疗效。可以说,涨价的压力,最终还是作用在了患者身上。


    中药材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药企的产品供应也是一大考验。


    从供需关系来看,对市场竞争力较高或独家中药产品来说,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保证利润收益,如片仔癀等。但对于更多的非独家中药品种而言,通过提高价格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最后的结局可能会是市场份额的流失。在这种担忧之下,一批中药企业也不得不“打掉牙齿血吞”,自然而然出现了毛利下滑的现象。


    尤其是随着各地中成药集采、中药材集采的开展,中标者对原料价格暴涨已“苦不堪言”。“集采中标价定了,原料价格却翻了几倍,除了毁约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一位来自安徽的药材商曾向E药经理人“抱怨”,最终不得不通过集采产品断供来“抵御”中药材价格疯涨的危机。


    回归到中药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来说,不管是停产、断供或涨价,都只能解眼前的燃眉之急。若想持久地经营与发展,该更长远地考虑,避免因短期的价格涨跌变化而影响产品的长期稳定供应。可喜的是,国内大多数头部中药企业均已经开始自建中药材种植基地,或者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共同开展种植,以对冲价格波动的风险。


    例如,片仔癀在云南苗乡共建无公害三七规范化种植基地,在四川和陕西建立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创新“公司+农户+基地+科研”的产业模式;云南白药在云南省武定县建立繁育基地占地共20000余亩,开展重楼、草乌、金铁锁等60多种药用植物的繁育;在丽江建立了600多亩的滇重楼种源基地;同仁堂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种植、养殖基地9家,位于吉林、陕西、河南、湖北、浙江、河北、延边和安徽。自有药材种植基地供应的人参、山茱萸、黄芪等中药材位于采购量前列;华润三九近年来已陆续建立几十个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如岗梅、野菊花种植面积已分别超万亩,九里香和两面针等药材的种植规模也达到千亩以上;以岭药业通过自建、共建、联建或共享等方式,建有中药材种养殖基地50余个,规模约70万亩,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道地药材产区,涉及30余个中药材品种;东阿阿胶从2016年开始在东阿周边地区建设黑毛驴养殖场,通过政策扶持,信息共享等方式帮助养殖户采购毛驴;太极集团在四川、重庆、内蒙古、吉林、甘肃、河北、安徽、山西等中药材产区建成30万亩规范化种植基地;济川药业在山西建立3000亩黄芩种植基地,在河北建立2500亩苦地丁种植基地,在甘肃建立1500亩板蓝根种植基地。在河南、甘肃、山西建立了6000多亩蒲公英种植基地


    作为中药产品生产的“第一车间”,中药材的种植肩负着保障中药材安全、有效、稳定的重任。越来越多的中药企业通过自建或与产地合作共建生产基地,除了能够自给自足地保证供应,极大地减小价格异常波动带来的对自身业绩的冲击;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种植基地,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制药原材料的质量与药效。


  • 4月25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中药饮片联合采购违规企业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结果的公告》,康美药业、北京同仁堂、振东等知名中药企业赫然在列,三家企业涉及白芍、川芎、地龙、桔梗、蒲公英、当归、党参等多个品种。其中,康美的“失信等级”为“一般”,北京同仁堂、振东为“严重”,截止日期为2026年底。


    根据国家医保局印发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2020版)》,被评定为“一般”的企业由省级集中采购机构给予书面提醒告诫,而被评定“严重”的企业则可能会在挂网、招投标、配送环节受到限制。


    如今,中药材集采“断供”或许只是第一步,当产销成本倒挂的影响继续向下游传导,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的集采“断供”风险也不能忽视。


    不过,也可以看到,中药企业们正在采取诸如自建、合作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方式减缓涨价带来的成本焦虑。但减缓措施、集采供应、中药材涨价,哪对矛盾的“刀”会最先作用到企业头上,还需要时间来回答。


    中药材属于农业产品,从种植到成熟的生命周期少则半年,多则数年。并且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如果产地遭遇极端天气,会直接导致中药材产量下降、价格上涨如安徽亳州就因为倒春寒导致大批中药材减产。


    产量下降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中药材价格开始上涨。原本并不从事相关品种种植的农户看到其中蕴藏的利润商机,也会参与其中。然而待到收获期,曾经一股脑涌入的农户们又会造成中药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自然也会下跌。但价格虽然降下来了,却也造成了“药贱伤农”,农户改种其他农作物,再度导致供需失衡。


    如此往复,中药材行业“好三年,坏三年,不好不坏又三年”的周期性规律也因此形成。虽然中药材市场价格呈现周期式波动实属正常现象,但自去年初以来的价格涨幅却事出反常,让人叫苦不迭。


    据中药材天地网此前数据,白术的价格从2023年1月的27元/千克暴涨至今年4月末的180元/千克;猫爪草的价格更是一年涨8倍,从2023年4月的每千克100元左右,飙升到今年4月每千克800元左右;白芍也在一年的时间里,从25元/千克斤涨至80元/千克……在行业人士看来,这早已远远超出了正常的中药材发展规律下的价格涨幅,反常的价格正在直接危害着整个行业。


    原材料涨价的“蝴蝶效应”已经传导至下游。药材流通商、中药企业、医院、药店乃至患者,如今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价格狂飙究竟还将持续多久?


    俗话说中药材价格“涨三年、降三年、平三年,十年一周期”,当中药材价格再次进入“涨价”纪元,叠加集采政策的影响,不再“野蛮生长”的中药行业又将迎来怎样的异变?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风波不断的中药材涨价,或许是中药行业火爆现状的一盆冷水。


    因为中药材涨价问题,有着350多年历史的中药老字号同仁堂都抵不住压力,2023年部分产品毛利率直线下滑。其中,核心产品安宫牛黄丸所用原材料之一的天然牛黄的价格从2023年初的57万元/千克已攀升至140万元/千克,已经远超黄金价格。


    不仅是天然牛黄,2023年以来,白术、丹皮、白芍等品种价格也翻了数倍。


    在中药材涨价风波下,前有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名贵中药品种大幅涨价、一粒难求,后有悬在中成药企业头上的剑终于落下,毛利率持续承压,同仁堂、康美、振东等企业无奈断供集采。


    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官网可以看到,中药材价格指数在2023年年底到今年2月有小幅度下滑,但自3月起直线攀升,如今已经超过去年的高位。


    这表示,中药材价格上涨的趋势仍未止步,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成本压力下的中药企业毛利率。据统计,今年一季度,A股73家上市中药企业中,超过半数企业的毛利率同比下滑,最高降幅超过40%。


    “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成本压力”几乎成了所有下滑企业统一的解释。


    以前几年备受市场看好的以岭药业为例,按其披露的今年一季度业绩计算,其一季度毛利率约为51.5%,而去年同期约为65%。


    在以岭药业5月20日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中给出了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公司独家产品所用的中药材中,部分药材价格同比去年上浮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产品的毛利率。”


    据悉,以岭药业核心产品的主要中药材之一的酸枣仁,自2022年底就开启价格“疯涨”,自600元/千克涨到800元/千克,甚至一度高达千元。


    同时,中药材涨价同样也被部分独家品种的价格“猛涨”列为主要原因。3克/粒的片仔癀,在2023年5月从590元/粒涨价至760元/粒。片仔癀给出的解释为“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


    片仔癀主要成分中的麝香、牛黄、蛇胆在过去一年间,价格皆迎来大幅上涨,仅有三七的价格较为平稳。


    不过,中药企业毛利率下滑、独家大品种涨价等表象其实在中药材涨价的过往周期中并不罕见。据统计,片仔癀其实在2004~2020年间,一共提价了10余次,零售价从325元/粒升至590元/粒。


    但时间来到2024年,当中药饮片的价格被集采钳制,中药材市场价格上涨仍未被遏制,中标企业因“断供”被列入失信名单就成了产销成本倒挂的直接产物。


    俗话说中药材价格“涨三年、降三年、平三年,十年一周期”,当中药材价格再次进入“涨价”纪元,叠加集采政策的影响,不再“野蛮生长”的中药行业又将迎来怎样的异变?请您明天接着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