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ölümler
-
举报电话是空号?11月14日,陕西乾县公安发布通告,征集中小微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线索,引发网友热议。同时,有网友提出公布的举报电话为空号。有媒体尝试拨打通告上的举报电话,确实提示为空号无法接通。对此,当地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空号问题,将会跟进处理。
举报电话是征集线索信息、维护公共利益的利器,然而,有些徒有其名的举报电话却只是装点门面的“花瓶”:有的电话打不通、有的电话没人接,还有的不断提示“人工座席忙,无法应答”,更过分的是,有些明明是固定电话,却提示“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相比之下,举报电话是空号,更让人感到难以置信:难道这是连装都懒得装了吗?
说白了,举报电话是空号,不过就两种原因:无心之失或故意为之。所谓无心之失,是指相关部门在发布举报电话的时候可能没有核实,随手就填上了电话号码。日常工作中,很多单位的固定电话都不止一部,其中难免有电话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如果随意指定举报电话,很容易“自摆乌龙”。所谓故意为之,则是指有些举报电话似乎不是为了方便群众举报,而是存心给群众举报设障碍,为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泼冷水。现实中,这样的情况非常多见:为了例行公示,不得不公布举报电话;为了耳根清净,煞费苦心制造重重障碍。
这次事件到底是无心还是有意,还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核实。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实际上都暴露了同一个问题:相关部门对举报电话缺乏足够重视和有效管理——如果在发布举报电话之前进行测试,又怎会出现举报电话是空号这样的“乌龙”?事关部门形象和公众利益,岂能闭目塞听封堵言路?
举报电话不仅是征集民意的渠道,同时也是服务民生的载体,确保举报电话的畅通,是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重要前提。从这种角度来看,举报电话不失为检验机关单位作风的一张“试纸”:举报电话是否畅通,群众的声音有没有得到重视,反映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不妨先从整治那些有名无实的举报电话开始。
文案 | 赵志疆
出镜 | 姜雪媛
拍摄 | 唐德荣 彭泽祥
剪辑 | 林丹丹 彭灏明
责编 | 郑宗敏 -
什么?考研报名禁用海马体照片了?
最近,有网友发文称2025年考研网上报名系统中,辽宁抚顺报考点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片作为准考证照片。11月4日,抚顺市招考办工作人员回应称,使用海马体照片可能会影响考试以及后续入学时的身份核验,因此“绝对不能用”海马体照片。此外,有媒体查询公开信息也发现,中国传媒大学报考点也发布相关公告,明确表示“请勿使用海马体照片”。
对此,网友意见不一。有人支持,认为考研又不是“比美”,考生就不要传和本人差距太大的P图;也有人不理解,认为考生希望自己的准考证照片美美的有啥问题,哪怕考研不能上岸,也可以把准考证作为纪念,考场完全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身份证来解决对考生本人的身份识别问题,而不是限定考生不能提供海马体照片。
所谓“海马体照片”,其实就是指那些经过专业摄影机构精心拍摄并后期修饰的照片,这类照片往往呈现出高度的美化和标准化特征。
那么,考生的准考证照片,能不能使用这种个性化照片?关键要看准考证派什么用场。如果考场要用准考证作为唯一依据来核对考生是不是本人,那么,准考证的照片的确应该强调“近照、不能化浓妆、不能修图”。
但是,目前的研考考场,并不是用准考证来核对考生的身份,而用的是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系统又主要依靠身份证系统中的照片,并不是采集准考证上的照片。啰嗦一句,这是因为每个考研生都有身份证,且都进入人脸识别系统,重新采集准考证上的照片用于人脸识别既耗费时间又没有必要,所以,考研生拿着身份证和准考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即可进入考场,并不需要再专门校验准考证。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能会使用到准考证,就是刷身份证之后,人脸识别不合格,再要核对身份证、准考证,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所以,总体来说,作为国家考试,考研的人脸识别应该使用身份证校验,且不要再搞其他的人脸识别。只要规范地使用身份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那么准考证的照片,让考生们用个性化点的,其实也并不会造成什么冲突。
文案|蒋理
出镜|姜雪媛
拍摄|彭泽祥
剪辑|彭灏明 暨晴 实习生 黄慧心编审 | 郑宗敏 黄茵宁(实习生)
-
Eksik bölüm mü var?
-
“五十多岁的女主在家被儿子嫌弃,一番争吵后,儿子暴露目的,说想让妈妈嫁人,获取高额彩礼,从而周转自己经营不善的公司,而就在此时,家中假扮司机的富豪实在看不下去,脱下马甲,闪亮登场,和女主开启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黄昏恋’”……
还是熟悉的剧情、熟悉的赛道、熟悉的套路,只不过这个套路最终卷到了“银发赛道”。
近几个月,中老年剧在短剧榜单中“屠榜”,什么《闪婚老伴是豪门》《闪婚五十岁》《老炮儿之上阵父子兵》等短剧,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话题量分分钟破亿,不少网友晒出父母的微短剧付费订单,金额从几百到上千。
作为新兴产业风口,短剧这几年非常火爆,但与之对应的还有较大的争议。
的确,当前短剧行业,无论是在拍摄、创作品质上,还是后期的价格标准、付费模式的完善上,都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但是,我们也得警惕一种认知和代际上的“霸凌”,即将喜欢观看短剧,乃至愿意花钱看短剧的中老年人群体视为“傻白甜”,而无视他们应有的精神娱乐需求。
以中老年群体为例,一些老人长期和子女分离、缺乏陪伴,他们的精神需求本就长期处于空缺状态。这种情况下,一些以家庭伦理、情感故事等为主线的短剧,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可以让老年人在观看过程中,获得情感慰藉。此外,短剧还可以为老年人在和家人、朋友的交流中,提供一些话题。所以,有分析指出的,老年人适可而止地看看短剧,也是对业余文化生活的补充,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像少数子女对家里老人刷短剧不是耐心开导、热心引导,而是大声呵斥、一顿“教训”,不仅起不到好效果,反而可能放大代际冲突。
需要正视的是,不少年轻人之所以对老年人看短剧表现得忧心忡忡,说到底还是没能将他们看作一个完整的人格整体,甚至于认为年老的父母已退化到“糊涂”乃至“失智”的状态。但事实是,老年人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也形成了自己的喜好和认知,能够与时俱进地追求一些精神娱乐活动,甚至愿意为之买单。对此,年轻人该有基本的同理心。
有一种常见的质问是:在吃喝上斤斤计较的老年人,竟愿意为看短剧花上数十上百元!这种质问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却有一个本就可疑的前提,怎么着,对老人来说,就该把物质消费放在精神消费之前。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好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消费需求,其实是大势所趋。我们终将不得不接受,也越来越习惯于老年人追求精神方面的消费,短剧的流行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当然,对老人观看短剧可能遭遇的权益风险,子女也应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避免让他们陷入困境。但只要价格合理,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就应尊重老人的选择和偏好。若只是一味给予粗暴干涉和排斥,这未尝不是一种越位和家庭“霸权”。
文案|朱昌俊
出镜|姜雪媛
拍摄|彭泽祥 实习生 秦梓茁 黄圣程
剪辑|彭灏明 暨晴 实习生 黄慧心编审 | 郑宗敏 黄茵宁(实习生)
-
老公,如果咱家有8个瑞士卷,2个孩子,你会怎么分?
最近,不少男士都收到了老婆发来的这道“送命题”。起因是不久前,一位全职宝妈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记录了她和丈夫的一次争吵。
一盒瑞士卷8个,女儿吃了2个,儿子吃了2个,丈夫吃了2个,博主认为剩下2个应该自己吃,没想到蛋糕还没进嘴里,却遭到了丈夫的一顿教训,理由是家长应多以身作则,多吃正餐、少吃零食,而且如果妈妈吃了,孩子就没得吃了。
这个视频引起网络热议,不少网友谴责博主丈夫做得不对,并顺势“拷问”起自己的老公,也有人怀疑这个视频是一个摆拍剧本。
随着舆论愈演愈烈,11月3日,这个博主发文表示,自己和丈夫最近矛盾确实有点多,视频是真实的,因不想继续传播负能量,所以就删除了。
作为生活琐事的一个片段,相关视频记录的内容究竟几分真、几分假,有多少是当事人在“镜头意识”下的表现,或许只有博主自己知道。而视频之所以能引起全网热议,主要还是因为它将非常复杂多面的家庭生活浓缩为了一个相当简化的算术题:8个瑞士卷怎么分?
这个问题单刀直入,再加上鲜明的“全职宝妈家庭地位”等标签,很容易唤起更多人的讨论热情和自身共鸣。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以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为坐标,去判断自己的“家庭地位”、在伴侣心中的重要性,答案很可能是失真的。毕竟,生活是由多个片段组成的,每一个场景都有其发生的具体背景,受情绪、心态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按照博主的说法,当天她的丈夫“跟了很久的一个外贸订单黄了,情绪不是很好,才说了视频中的那些话。”如果事实的确如此,也只能说明她的丈夫在那个场景下的表达方式不够妥当,没有照顾到伴侣的感受,但如果就因为这样,上升到离婚、两性对立等话题,似乎就有点非理性了。
现实不是只有“瑞士卷”,家庭生活也并非随便说说那么简单,人们在每一个具体事项中如何表现、能否关注到对方的感受、表达对伴侣的尊重、是否能够彼此信任支撑,才是事关婚姻成色的关键。
最近,从一档离婚综艺片段频频登上热搜,到“8个瑞士卷怎么分”的话题席卷网络,说明人们对婚姻中的常见问题具有不小的探讨热情。有关如何在家庭生活中保持“自我”的存在,让自己的付出被看见、被尊重,避免扫兴式、对抗式沟通模式等话题,的确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和反思。
文案|李康尼
出镜|姜雪媛
拍摄|彭泽祥 暨晴
剪辑|彭灏明 暨晴 实习生黄慧心编审 | 郑宗敏 林丹琪(实习生)
-
“孩子捡回一条命!”最近,湖南益阳一个学生家长反映,一种“死亡游戏”在校园流行,自家孩子在游戏后迅速晕倒,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
据当事人描述,这个“游戏”又叫做“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这些看似新奇的名字,实则是隐藏在校园中的巨大隐患,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和安全。游戏通过让参与者靠墙蹲下深呼吸、憋气后被按胸口,使其快速陷入窒息缺氧状态。这一过程对青少年身体造成的损害不可小觑,轻则出现头痛头晕症状,重则可能面临脑损伤、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事实上,“死亡游戏”并不是新事物,只是旧“把戏”换了新“外衣”。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它的前身“心跳游戏”“闭气窒息游戏”就从东南亚传入了内地校园,虽然整治了却难以禁绝。2007年年初,教育部已明确表态,指出此类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要求学校加强管理。然而,这一危险游戏十多年后死灰复燃,再次在校园中肆虐,背后的问题值得深思。
从青少年心理层面剖析,猎奇心理是主要原因之一。青少年对世界充满探索欲,追求刺激和挑战,高风险活动在他们眼中常带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当周围有人示范这种危险游戏的时候,他们对风险的感知会降低,好奇心被进一步激发。一旦陷入到某种亚文化圈,从众压力会驱使他们参与其中,即便内心有恐惧,也会被群体行为所掩盖。这种心理特点让青少年在面对“死亡游戏”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
杜绝“死亡游戏”卷土重来,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编织严密的安全防护网。
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保护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线。一方面,要创新教育形式,比如用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死亡游戏”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刻不容缓。学校需要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课余活动,无论是操场角落还是校园隐蔽的地方,都不能留有死角。一旦发现危险的苗头,迅速将其掐灭,让“死亡游戏”失去滋生的条件和土壤。
家长也要积极履行监护职责,这意味着不能只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察觉他们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确保他们没有受到有害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面临危险诱惑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
构建健康的青少年心理和封杀“死亡游戏”一样重要。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应联合开展包含生命教育的公益课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对危险的警惕性。更关键的是,要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和抵抗从众心理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不良诱导时,有足够的定力和勇气说“不”。
最后,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便捷又复杂,不良信息极易在青少年群体中扩散。他们辨别能力尚浅,可能在不经意间接触到“死亡游戏”相关信息,就会被蛊惑。社会各界还应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治理,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从源头上切断危险游戏传播的途径。
文案|孔德淇
出镜|姜雪媛
拍摄|彭泽祥 实习生秦梓茁 袁圣程
剪辑|彭灏明 暨晴编审 | 郑宗敏 莫文达(实习生)
-
中秋就要到了,一些社交平台、电商平台上出现了很多印有“Dior”“GUCCI”“Louis Vuitton”等奢侈品牌字样的月饼礼盒,吸引不少消费者关注询价。
然而据媒体调查,这些所谓的大牌月饼礼盒并不是专柜正品,而是涉嫌傍名牌的“三无产品”。这“三无产品”是既蹭了大牌,又卖上高价,最终把消费者当冤大头。
但问题是,相关的月饼厂商并不承认这一点。有卖家表示,这些带有“Dior”字样的月饼礼盒都是他们自行组装搭配的,还有卖家强调,他们的产品是合格的,包括月饼也是合格的。是正品,也是迪奥,只不过不是专柜货,因为迪奥每年只会做出来一些送VIP。也有商家直接摆烂说,他们的“GUCCI”月饼就是仿品,毕竟古驰是奢侈品牌,没有销售月饼,也没有跟其他人合作销售月饼,这瞒也瞒不住啊。
那么,既然是仿品或假货,为啥还有市场?一方面,由于商家故意误导,以逼真的宣传图片、设计包装让消费者误以为是正品,或与相关品牌有特定关系,从而刺激消费者为“高级感”买单。事实上,这些产品的主要销售群体是企业采购和一些喜欢在社交媒体晒图的年轻人。 当不少人买这样的月饼纯属为了“玩味”时,真真假假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另一方面,对比奢侈品品牌本身的价格,这类“奢侈品”月饼的价格还是“亲民”的,无形中增加了销量。
虽说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看上去挺默契的。但是,这种问题月饼的存在,不仅冲击了市场秩序,影响了正牌月饼的销售,更对知识产权形成挑衅。何况,源头不明的生产流通环节,也可能存在种种漏洞,令人为这些月饼的食品安全性捏一把汗。
中国月饼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其间也显示出创新的魅力。但蹭着奢侈品的名头和热度,大玩“越轨”游戏,和创新毫无关系。说到底,制造和销售这类月饼,是对月饼文化的糟践,是对消费者的忽悠甚至欺诈。
对消费者而言,擦亮眼睛,远离问题月饼,远离三无产品,很有必要。并且,一旦买到假名牌月饼,应该积极维权。
但是,和傍名牌月饼的厂商博弈,不只是消费者的事。被侵权的品牌,也应当维权到底。监管部门也要主动出击,坚决遏制月饼制假售假势头,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
文案 | 伍里川
出镜 | 姜雪媛
拍摄 | 彭泽祥 王仲贤 实习生 黄慧心
剪辑 | 彭灏明 暨晴 实习生 黄慧心编审 | 郑宗敏 陈珂(实习生)
-
最近,浙江省永康市一网友反映,他的父亲在当地某口腔医院一次性拔除23颗牙齿,并在同日种植12颗牙齿。随后疼痛不止,13天后心搏骤停死亡,具体原因还在调查。这件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对一次性拔除这么多颗牙齿表示震惊和不解;也有人提出口腔诊疗行业乱象频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必须加强监管。
近段时间,我们经常听到类似过度拔牙的现象。比如前不久,上海一家诊所建议一位老人把剩下的8颗牙全部拔掉再种牙,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而这回,永康市这位老人更是一次被拔除了23颗牙,很多人为此感到困惑,难道“全口拔牙”也成为一种时髦?
和过度拔牙相对应的过度种牙现象,也越来越多。“上午种牙下午吃肉”“当天拔、当天装、当天用”“种植牙价格低至百元”……类似的广告宣传突然变得多了起来。不仅如此,有城市还出现通过“AI外呼电推”无差别地向市民推广种植牙等现象,一些人因为口腔问题求医心切,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很容易被这类夸大宣传所误导。
要知道,即使是牙齿的残根,其存在也有稳定牙床的作用,是不应该轻易拔除的。此外,拔牙和种牙导致的大出血或感染等风险也非常大,拔牙和种牙理当严格按照适应证来操作。
尽管永康市这位老人去世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调查,但过度拔牙和种牙的巨大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更要看到,这种乱象若不能尽快得到治理,可能变成一种新的“坑老”方式。老年人的牙病多,但防骗意识和能力较弱,几句好听的宣传用语,一番嘘寒问暖的话,就可以让一些老年人张开嘴巴任人拔牙种牙。过去子女们主要防范保健品推销人员忽悠老人,现在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的牙医工作者也应该成为防范对象,说不定子女们一不小心,自家老人的一口牙就被突然拔光。
而且,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正在实施的种植牙价格治理有很大关系。过去种一颗牙收费上万元,让人直呼种不起,现在随着口腔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和服务收费治理等工作的开展,牙科机构从单颗牙上可以赚取的利润大幅缩水,那单价上不去,就得扩大数量,从而导致过度拔牙和种牙。
种植牙价格治理的效果值得高度肯定,但也要做好副作用防范。当务之急,是要将整治过度拔牙和种牙现象和种植牙价格治理一同推进,堵死类似的变通逐利手段。
文案 | 罗志华
出镜 | 姜雪媛
拍摄 | 王仲贤 彭泽祥 实习生 黄慧心
剪辑 | 王仲贤 彭灏明
编审 | 郑宗敏 郭穗钰(实习生)
-
给食品厂运送水果的货车竟然散发出酸臭味?这是怎么回事?
最近,有网友爆料说,在陕西咸阳礼泉县发现有七八辆货车装满苹果停在路边,靠近时可以闻到苹果腐烂所散发出的酸臭味。整个车里都是果子,发黑的汁水从车厢缝隙渗出,滴落到地面……
果子腐烂不算什么大事,但是装着大量腐烂果子的车辆和一家果汁厂关联起来,就暴露出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尽管目前这个果汁厂的负责人表示,“这些原料车只是在我们门口停着,不一定都会被收了,果子进厂以后也有非常严格的筛选程序”,然而,这件事情的真相也不可能就听企业一方的说法,还需要当地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尽快给出一个公开公正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涉事的礼泉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是一个知名果汁龙头企业的下属公司。这家企业负责人回应的时候表示,“我们安德利在整个行业是龙头,本身对质量这一块就卡得很严”。虽然你们可能真的卡得很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龙头企业就有监督豁免权。
此外,很多人都知道,坊间历来有“好肉不做馅,好果不榨汁”的说法。这或许是特定背景下流传下来的一种“潜规则”。但是在今天,这种说法依然有一定市场,甚至像这次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好像和这个民间传闻对上了。那么,彻查这次事件的真相,就不仅仅是关乎一家企业的“清白”,也和整个果汁行业的形象息息相关。
当然,榨果汁用的“好果”在现实里的标准,可能确实和大家的期待有一些出入。包括安德利在内,早在2013年,国内几大果汁行业龙头企业就被质疑在收购“瞎果”制造果汁,“瞎果”就是那些腐烂变质或者在没有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那个时候,有专家表示,收购残次果已经成为果汁行业的潜规则,也有专家认为“不能用对鲜食果的标准来要求制汁果”。但直到今天,可用作果汁原料的残次果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鲜食果的标准和制汁果的标准究竟有怎样的区别,似乎依然是个谜。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这次事件的善后,可以在查清真相的基础上,同时揭开果汁行业这个长久以来的谜团。这既能顺应咱们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期待,也是果汁行业实现健康发展必须要迈出的一步。
出镜 | 姜雪媛
文案 | 朱昌俊
拍摄 | 唐德荣 彭泽祥 实习生 秦梓茁
剪辑 | 彭灏明 实习生 秦梓茁
编审 | 郑宗敏 郭穗钰(实习生)
-
家人们呐,又来新骗局了!最近,一种以“氢”为核心的保健疗养模式在国内很多地方悄然兴起。“氢氧体验中心”“氢氧吧”“氢氧会所”等场所,成为很多老年人每日清晨必去打卡的地方。市场上的某些氢氧体验馆宣称,吸上一口氢气,就能抗肿瘤、抗衰老,还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吸“氢”包治百病的骗局可以说是专坑老年人。
吸“氢”抗衰老所依据的原理是,人的衰老被认为是细胞不断氧化的过程,只要能够抗氧化,就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氢和氧结合生成水,氢气又因为可以夺取细胞里的氧而阻断细胞氧气化,因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而生成的水则对人体无害。有业内人士因此认为,吸“氢”可以抗衰老,并且比较安全。
这个道理看起来很容易懂,却经不起推敲。比如氢被吸入呼吸道和氢进入细胞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氢的代谢路径有很多条,不可能按照人的意愿代谢。也就是说,氢所谓的抗氧化作用或许仅仅是一种猜想。
疗效纯属子虚乌有,但毒副作用却不会缺席。从理论上看,呼吸是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重要方式,而人体的酸碱度和氢离子的代谢有关,一个人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氢气,可能导致人体酸碱失衡,甚至出现其他更严重的副作用。
如果你也吸“氢”了,这个时候是不是该怀疑一下,自己或家人出现的睡眠变差、眼皮肿等症状,也许就是吸“氢”造成的噢。
所以,咱们在氢疗馆里并非“享氢福”,而是花钱买风险,一些老人家不仅被骗了养老钱,而且健康反而受损。当务之急,要持续加大健康科普和宣传引导,让更多人能够看清吸“氢”骗术的本质;另一方面,还是要对实施这类骗术的机构和个人出重拳打击,让违法成本远超非法所得。这样才能从供需两端给吸“氢”骗术来一个釜底抽薪,维护好民众的健康和市场秩序。
出镜 | 姜雪媛
文案 | 罗志华
拍摄 | 王仲贤 戚容源 实习生 秦梓茁
剪辑 | 实习生 秦梓茁编审 | 郑宗敏 郭穗钰(实习生)
-
房屋养老金 钱从哪里来?起什么作用?
未来,房屋也要有养老金了。
是的,你没听错。日前,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提出,要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22个城市目前正在开展试点。
那么,我们国家为何要推行房屋养老金试点?
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到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简单来说就是,房子和人一样,会“变老”,会“生病”,为了房子的安全,就需要和人一样进行体检,查找问题,消除隐患。
那问题又来了,房屋养老金的组成和资金来源又是什么?
事实上,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就是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按现行规定执行。
房屋养老金的公共账户则按照“取之于房、用之于房”“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政府负责建立。
从试点城市来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等方式来筹集,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房屋安全管理资金渠道,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不会增加个人负担。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未来,房屋养老金将用在哪些方面呢?
相关负责人表示,住房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按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公共账户资金主要用于房屋体检和保险等支出。
由此可见,房屋养老金制度其实是一项为老百姓房屋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考虑的、兜底性制度设计,有利于减少未来存量房规模越来越大、支出越来越大的压力,也减轻了居民的后顾之忧,让大家住得安全、住得安心。这才是这项制度设计的初衷。
对于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的问题,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文案 | 杨 帅
出镜 | 姜雪媛
拍摄 | 王仲贤 戚容源
剪辑 | 实习生 秦梓茁
编审 | 郑宗敏 -
在宇宙的未知深处,一场恐怖的遭遇正在悄然上演。8月16日,新一部“异形”系列电影《异形:夺命舰》正式在中国内地和北美同步上映。殊不知,首映当天就有家长投诉:带8岁小孩看影片引来不适。到底该不该带孩子去影院看恐怖片的话题,又一次引发讨论。(8月17日重庆日报)
《异形》系列作为好莱坞久负盛名的科幻恐怖片,塑造了打不死的外星怪物——异形。该系列已走过45年,至今共推出七部影片,凭借着科幻惊悚、太空冒险、外星怪物等设定,以及栩栩如生的特效制作,该系列影片在全球收获了大量粉丝,新作也再次掀起观影热潮,引发一波“回忆杀”。然而,在新片上映的第一天,就有家长投诉称小孩看了不适,要求影院退票、赔偿,凸显“电影分级制”的缺位,诱发不必要的观影纠纷。
《异形:夺命舰》剧照/图源网络此次《异形:夺命舰》与北美同步上映,在美国,该片属于R级片,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由此可见,《异形》并非“合家欢”电影,属于科幻恐怖类型片,内容里有大量血腥、惊悚的镜头,具有一定的观影门槛,不适合未成年人,以及患有心脏病的观众。因此,家长是否要带小孩看异形电影,需考虑清楚,慎重抉择,以免惊吓了孩子,让其留下心理阴影。
早在《2012》上映时,某位著名演员就曾提议禁止放映,理由是电影里的世界末日画面太过逼真,不仅小孩被吓哭,自己也感到很害怕。而且,不仅灾难片受到非议,部分战争片、爱情片、动画片等都曾有类似争议,主要就是相关内容“成人向”显著,不适宜儿童观看。可见,无差别放映制度恐怕已不符合时代需求,有作出调整的必要。
《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二十条中指出:“摄制电影的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将取得的电影公映许可证标识置于电影的片头处;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予以提示。”该法明确,“观影提示”由制作方、发行人和影院自行决定,根据影片的具体内容,作相应提示,实际上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商家,而非行业监管者。
此次《异形》新作上映时,出品方即在官微、海报上提醒:“未成年观众谨慎选择观影”,部分影院也在售票处、影院粉丝群里作出相应提醒。但仅此是不够的,需要更进一步,比如消费者在购票平台购票时,以弹窗形式提醒谨慎选购;有家长带小孩入场,检票员也可及时提醒。
由于官方版的电影分级制迟迟未发布,导致无据可依。况且,“观影提示”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分级标准作为对照,又是由商家自己把握,容易陷入标准混乱的局面。因此,最好还是在法律规定基础上,根据电影内容和市场反馈信息,发布统一标准的电影分级制,形成硬性规定,要求电影从业者严格执行,以便于分类分级观看,切实保护观众权益。
主播 | 姜雪媛
拍摄 | 戚容源 彭泽祥 实习生 秦梓茁
剪辑 | 林丹丹 彭灏明
文案 | 江德斌编审 | 郑宗敏 郭穗钰(实习生)
-
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要面临停单处罚了。日前,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披露,该局将督促即时配送平台企业落实安全责任,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据了解,市场监管部门指导行业协会,在全省率先启动对一周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骑手实施全行业停单惩戒,有效遏制骑手交通违法行为多发现象。
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高发,是不争的事实。这既给包括外卖员在内的所有交通参与者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也成为影响外卖行业社会形象的一个重要“豁口”。相关部门督促各平台开展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事实上,这一次整治方案是综合性的,如在压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方面,就要求配送企业对使用电动自行车配送的,按照最高速度25km/h守法行驶可完成配送任务的标准,设定配送时限、路线。相对来说,对一周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骑手实施全行业停单一天以上限制,各方的关注度更高,因为这直接关涉到广州十多万外卖骑手们的切身利益。同时,它将外卖骑手违法行为与接单资格挂钩,也释放了更强的治理信号。
实际上,对广州来说,这一规定难言首创。早在2018年4月,广州交警部门就出台过类似的规定:外卖骑手出现3次违法的,企业应对该员工进行辞退,并由公安交警部门纳入黑名单,其他外卖企业不得再录用。这一做法在当时引发了一定的争议,后续的实际执行效果如何,也少见有公开信息披露。相对来说,这次整治行动提出的一周内有三次以上违法停单一天以上,在严厉程度上明显有所降低,应该说更好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原则,或也将为其执行创造更好的现实条件。毕竟,处罚措施越严厉,对执行刚性的要求就越高。
理论上,骑手交通违法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失去接单资格,这对于倒逼骑手提高交通合规意识,是有直接帮助的。从现实看,停单处罚可能是比单次的交通违法处罚,对骑手影响更大。平台实施这一规则,也意味着参与到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共治”中来,这有利于对骑手产生更强的“震慑”效果。但是,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这项措施要落到实处,背后还需要交管部门与各平台,以及各个平台之间建立高效的信息对接机制。如果离开了这一基础支撑,执行效果必然打折,也不利于骑手真正对规则产生敬畏。
当然,在提升骑手交通违法成本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了平台该承担的责任。要知道,骑手交通违法行为之所以高发,背后其实是有很多外部原因在起作用。比如,配送的时效考核、路线规划等,这些影响骑手交通合规性的因素,其决定权主要都在平台手中。那么,当骑手的违法成本提高后,平台也应致力于为减少骑手违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如此才能彰显公平性,也确保规则执行效果的最大化。比如,今年初媒体报道,有外卖平台系统规划好的取餐送餐路线,居然包含了逆行路线。并且,平台根据逆行路线的里程限定了送餐时间,让骑手不得不按照逆行的路线来行驶,以保证准时送餐。如果这样的现象依然客观存在,无异于是鼓励骑手违法,这明显与处罚骑手违法形成了矛盾。那么,在新规执行之前,就该事先清除这些“BUG”,不能让骑手陷入两难困境。
说到底,对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行为的治理,还是要树立系统思维,既要让骑手感受到违法的代价,也要着力消除一些让骑手“无可奈何”违法的因素,从而真正提升整个外卖配送系统的合规性,让外卖骑手有更多尊重规则、敬畏安全的动力。其实,在外卖行业如今的现状下,从平台和骑手,都应该更多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再一味地去拼“速度”。一如“违法将停单”的新规所给出的明喻:建立在违法违规基础上的高效,终是“欲速则不达”。
主播:姜雪媛
责编:傅铭途 罗清峣
文案:朱昌俊
编审:郑宗敏
-
罐车卸完煤制油,未清洗储存罐就直接装上食用油继续运输?有罐车司机透露,食品类液体和化工液体运输混用且不清洗,已是罐车运输行业里公开的秘密。记者追踪调查发现,国内许多普货油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7月2日《新京报》)
罐车司机的爆料和媒体的追踪调查令人触目惊心。煤制油是一种由煤炭加工而来的化工液体,食用油是用来做什么的毋庸赘言。为避免“串味”,百姓在家炒菜,炒完一道后还会刷一下锅再炒另一道,运输食用油的罐车岂能如此“不讲究”?这不仅暴露出行业监管的漏洞,更关乎食品安全的底线。
事实上,我国于2014年6月开始实施的《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以下简称《运输规范》)中明确提到,运输散装食用植物油应使用专用车辆,不得使用非食用植物油罐车或容器运输。该《运输规范》中还提到,装入油脂之前,应认真检查运输容器是否为专用容器以及容器是否清洁、干燥。
专家指出,尽管该《运输规范》只是推荐性的国家标准,而非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但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企业标准可以比这个标准更严格,一般来说不能低于这个标准。换言之,推荐性的国家标准虽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却是行业自律的底线,是企业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
但现实中,一些罐车不仅没有做到专车专用,甚至连储存罐都不清洗,而是直接“混运”,埋下诸多食品安全隐患。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混运”现象并非个例,而是运输行业内的“潜规则”,散装食用油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几乎处于无监管的状态。
显然,“混运”背后是“利”字作祟。若专车专用,到站卸货后再返回装货,不可避免要跑一趟空车;若清洗储存罐,每次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很多车队老板选择能省则省,既没有专车专用,也不洗罐。这个过程中,一些散装食用油生产厂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严格把关,不按规定去检查罐内是否洁净,而收货方检验手段过于单一,也无法发现问题。
目前我国在食用油运输方面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但这显然不是监管缺位的借口。监管部门应当主动作为,填补制度漏洞,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运输行为零容忍,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可控。
同时,压实散装食用油生产厂家和收货方的责任,消除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别给某些运输企业提供可乘之机。无论是卖油的厂家还是买油的公司,都应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管控,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底线。
总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必须坚持全链条、全过程监管,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罐车“混运”现象的曝光,再次敲响了食品流通领域的安全警钟。
主播:姜雪媛
责编:傅铭途 谭洁文文案:陈广江
编审:郑宗敏 郭穗钰(实习生)
-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驻马店某中学食堂只有桌子没有椅子,学生只能站着吃饭。对此,学校工作人员称,没有椅子利大于弊,并给出3条理由:坐着吃饭不方便;此前椅子绊倒过几回学生;学生在教室坐太久了,需要站着活动活动身体。
“坐着吃饭不方便”,这样的解释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既然坐着吃饭有这么多弊端,不知道该校的领导和老师是否也是一起站着吃饭?
现场视频显示,由于食堂桌子太矮,学生只能弯腰曲背俯身用餐。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如此别扭的吃饭姿势,不仅谈不上“方便”,而且也不利于健康。所谓“椅子绊倒过几回学生”,更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如果有人曾因吃饭噎着,是否连饭菜都要撤下?至于“学生在教室坐太久了”,更显滑稽:既然知道学生“需要站着活动活动身体”,为什么不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而是别出心裁从孩子的牙缝里“省时间”?
实际上,这三个理由的荒诞性不值一驳。真正发人深省的是,如此荒唐的借口,竟然被学校堂而皇之地拿出来当作应对舆论质疑的“挡箭牌”,由此对应着学校内部怎样的生态?
近年来,各种奇葩的学校管理规定屡见不鲜。无论多么严苛甚至奇葩的规定,面对外界质疑,学校大多以“为了学生好”为解释。问题是,这种明显有违常理的管理方式,真的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吗?
吃饭应该站着还是坐着,本无定论,完全可以以个人兴趣和习惯自由选择。如果真的是“为了学生好”,那就应该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不由分说撤掉全部座位,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为你好”,这很难说得上是科学管理,更多恐怕是“服从性测试”——学校真正在意的不是吃饭的姿势,而是学生是否服从学校的要求。这何尝不是一种“权力的任性”?
要求学生站着吃饭,唯一的好处也许就是能“节省时间”。但是,从学生牙缝里“抠出来”的几分钟时间,到底会被用在哪里,着实值得被打上问号。难道在这所学校里,学习节奏已经紧张到容不下学生坐着吃饭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可想而知,这所学校的氛围已经压抑到何种程度。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如此剑走偏锋折腾学生,所为何来?
从媒体报道来看,学校要求学生站着吃饭的事情已多次发生,学校也无一例外地以“为学生好”作解释。当学校明明知道学生“需要站着活动活动身体”,也只能从孩子牙缝里“抠时间”,这样的学校管理者,可曾真正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心上?(作者是资深时事评论员)
主播:姜雪媛
责编:傅铭途 谭洁文文案:赵志疆
编审:郑宗敏 马雅静(实习生) -
6月25日,据北京公交警方通报:6月24日13时许,在地铁10号线从知春里开往知春路站的列车上,违法行为人叶某某(男,65岁) 因座位问题与另一乘客发生纠纷,扰乱乘车秩序。目前,北京公交警方已依法对叶某某行政拘留。(6月25日九派新闻)
此前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北京地铁10号线上,一老人执意让女乘客让座,女子不肯,随即遭到老人动手袭扰。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其间,老人情绪越来越激动,甚至出手去捂女乘客嘴,又用拐杖袭扰她的腿脚,扬言让其报案。事发后,涉事老人被警方带走。
事实上,涉事老人被警方行拘,理所应当。一方面,公开场合动手袭扰,且气焰嚣张,造成社会影响极坏,这就不是道德层面的事件了;同时,这一行政处罚的背后,也有着严谨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纵观这起公共事件,值得点赞的是北京警方的“雷霆出击”。近年来,在公交或地铁车厢里,类似因为让座问题引发冲突的事件,屡有发生。有老人以强行坐到别人腿上的方式来“抢座”“霸座”;也有女子在地铁上自称“老师”,强行要求乘客给自己孩子让座;此外,还有年轻人未给老年人让座,遭对方掌掴及言语辱骂等等。类似事件曝光后,虽然舆论和网友对此进行强烈谴责,但当事人大多没有受到惩罚。由此,也助长了个别人在公共场所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从而导致更多类似的“抢座”“霸座”事件发生。这无疑说明,仅靠劝导、教育、道德谴责,难以达到理想预期。一千次不痛不痒的教育劝导,远不如一次切身的法律震慑。
通过这起具体而生动的法律案例,不仅能帮助普通公众厘清道德与法律二者的边界,也能倒逼人们在公共场所,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远离不文明行为。
主播:姜雪媛
责编:傅铭途 谢小婉
文案:吴睿鸫
编审:郑宗敏
-
近年来,预约制已成为国内景区和文化场馆的标配。先预约购票、再参观游览,是景区精细化运营的表现。然而,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不少热门景区经常出现连续多天一票难求的现象,让不少游客望而却步。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除故宫、国博等旅游景区外,北京全市旅游景区已全面取消预约要求。
景区施行预约制,是近些年开始流行的一种门票管理方式。但随着国内文旅市场开始步入复苏轨道,过多的预约限制已经不太能匹配整体的市场活跃程度,所以不少地方都已经开始酝酿取消预约制,尝试全方位放开。
除了北京,上海、苏州几地大部分景区均已取消预约制,杭州也在表示就是否取消预约制正在研究。北京等全国最火热的旅游城市宣布开始取消预约制,有着某种风向标的意义,未来大概率会看到更多地方跟进。
取消预约制的消息一发布,就登上热搜,受到相当多的好评,可见人们还是非常渴望这种说走就走、想去就去的体验。而作为景区,尽可能地敞开大门、广纳游客,确实也是公共资源应有的姿态。
但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就能发现,不少地方的规定其实留了“尾巴”。比如,北京就明确故宫、国博等景区除外;苏州也类似,拙政园、留园、虎丘等7个景区除外。相信这种例外的规定,也包含着一种现实的考量——这些知名景区,如果不有所限制,恐怕承载力会不堪重负。
这也说明,人们看待预约制的存废,也要超越单纯的意气之争、价值之争:不预约固然好,但是也不能忽略具体的管理难题。所以,在对预约和非预约的讨论里,不妨有一个更大的前提预设,即把保障旅游体验放在第一位。
其实,近些年旅游景区过载的情况并不鲜见。今年五一期间,河南新乡宝泉旅游区有大批的游客被滞留在景区,很多游客只能徒步十几公里山路下山;去年10月,四川巴中市南江县米仓山景区因超负荷接待游客,导致大量游客夜晚滞留山上挨饿受冻。这些都是相当深刻的教训。
人们当然欢迎景区大门更大幅度地敞开,这毕竟意味着游客可以随心随意。但是这不意味着景区可以一放了之,相反这需要更多的设施保障和秩序疏导,以维持这种开放的持续。
各地在公布相关政策时,对于这种可能的人流量冲击,也应当做好充分的预估。否则一旦游客的体验急剧下降,呼吁全面重启“预约制”的声音可能又会卷土重来,这些政策红利也有再度悬空的可能。
对于那些仍然保持预约制的景区来说,也不应以为可置身事外、“坚持自我”。相反,景区和管理部门应当对社会整体对于开放的热情有所感知,哪怕保留了预约制,也应当在保障秩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拓展景区的承载力边界,扩大可接受预约的幅度。
总之,这一波景区的政策调整是受到舆论好评的,这值得肯定。对于景区和管理部门来说,现在更重要的还是做好“放开后准备”,从整体上提升旅游体验,这其实也是政策调整的根本目的所在。(作者是知名时事评论员)
主播:姜雪媛
责编:傅铭途 谢小婉
文案:易之
编审:郑宗敏 -
6月21日,徐州一场人工增雨作业,使全市大部分地区的旱情得到缓解,可这场“及时雨”却引起不少网友不满,有网友在“徐州气象”微博下留言称,这场降雨为什么非得挑在这个时候,难道是故意的?就不能改一下时间吗?原来,当晚在徐州奥体中心有一场薛之谦的演唱会,网友们感觉下雨给听演唱会带来不便。6月22日,徐州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对此次人工增雨的必要性及时间选择作出回应。(6月23日现代快报)
一场旨在缓解旱情的及时雨,竟引发部分网友吐槽,不禁让人想到了唐代诗人李约的那首著名悯农诗:“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场关于人工增雨与演唱会之间的争议,不仅暴露了部分粉丝的狭隘心态,更折射出当下畸形饭圈文化的种种弊端。
客观讲,徐州市气象局的回应,于法有据,亦合情合理。人工增雨并不是想增就能增的,必须要出现相应的气象条件,必须要抢抓时机,气象条件达不到,或者错过时机,都达不到预期效果。当人工降雨与演唱会产生冲突,孰轻孰重,不言自明。民以食为天,饭碗永远要比休闲娱乐重要。
徐州气象局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是对公共利益负责的体现,也是科学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面对这样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及时雨,部分粉丝的反应却显得如此不合时宜,甚至到了指责气象部门的地步,这种情绪化的反馈,暴露了当下某些饭圈文化的狭隘与自私。
畸形饭圈文化,是指一种以偶像为中心、过度崇拜、过度消费,甚至过度偏激的文化现象。在这种文化下,粉丝们往往为了偶像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丧失了理性和道德底线。在这种氛围下,任何与偶像有关的事件,都可能引发粉丝的过度反应和偏激行为。
在这次事件中,部分粉丝因个人娱乐活动受到干扰,便无视公共福祉,将矛头指向履行职责的气象部门,这不仅是对公职人员辛勤工作的不尊重,对社会责任感的漠视,也是对偶像形象的一种伤害和抹黑。这种只关注个人私利、忽视社会大局的心态,正是畸形饭圈文化的典型表现。真正的偶像,应当是激励粉丝向上向善的力量,而非成为忽视社会责任、放大个人欲望的借口。
现实中,明星演唱会遭遇暴雨屡见不鲜,组织方也会事先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如果天气过于恶劣,给明星和粉丝带来重大安全隐患,演唱会就不得不延期;如果雨不太大,在保障到位的情况下并不会影响演唱会进行,甚至还会给粉丝留下别样的难忘记忆。
总之,徐州这次人工增雨作业,本是这场演唱会一个无伤大雅、不足挂齿的小插曲,不应成为部分粉丝泄愤的理由。
主播丨姜雪媛
责编丨傅铭途 谢小婉
文案丨陈广江
编审丨郑宗敏 周嘉彤(实习生)
-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公布的一起查处通报,引起网友热议。其中提到,今年5月10日《Pediatrics》课程上课前,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科室的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出血,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学校认定此事件为教学差错,扣发俞莉5月奖金2000元,在全院通报批评,取消俞莉本年度评优评先资格。6月16日,南方医科大学官微发布情况说明称,学校已关注到有关网络信息,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6月16日光明网)
大学教师不注重基础教学,把教学之外的科研、学术活动等工作看得更重,这是普遍现象。为此,很多院校推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比如规定教师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课时,否则就要受到相应惩戒等。假如单纯站在督促大学教师重视基础教学工作的角度来看待此事,院方对这位教师的处罚有合理之处。
并且,与其他院校相比,医学院校的教师多了一项更重要的任务——负责一定数量的临床诊疗工作,他们兼具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因此会显得更加忙碌,教学与诊疗的天平也更容易失衡。医学院校为了避免教师远离基础教学,采取一些措施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医科生的学习任务很重,教师让一个班的学生等待较长时间,对学生也缺乏尊重。
图源网络然而,生命大于一切,在生命面前理当诸事退让。从现有信息看,俞莉分管的患儿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死亡风险高,她留下来抢救患儿不仅有必要,而且是尊重生命的一种体现。此外,在抢救患者的紧要关头,医生心无旁骛,会忘记时间和后面的工作。因此,假如患儿当时的情况的确十分危重,俞莉的做法就没什么不妥,对她的处理有过当之嫌。
虽然俞莉迟到有合适的理由,但事情未必不能做得更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人才济济,此次抢救是否缺少俞莉不可?假如俞莉在技术上并非不可替代,但替代者没有及时补位,则说明在医生排班、教学与医疗衔接等方面存在不合理。此外,即使俞莉只能留下来抢救患儿,科室其他人员也应该迅速汇报情况,以便及时调课或请其他教师代课。大学教师难免临时有事,但应变规则和程序不能缺失。
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事都要让位于生命,重视生命者应该得到善待,这是民众最朴素的观点,也是这起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应让救人者在更大范围内被免责,包括一些规章制度要为之让步,方能体现出对生命的基本尊重。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医疗与教学都很重要,天平不能向任何一端过度倾斜,如何保持两者的均衡,怎么让相关约束更经得起质疑等,这些问题,也值得社会深入思考。
主播:姜雪媛
责编:张齐 王隽杰
文案:罗志华
编审:郑宗敏
-
近日,标价11999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这还并非最昂贵的选项。张雪峰旗下的峰学蔚来,还为2024年的考生推出了价值17999元的圆梦卡,该服务包含四次专业填报咨询、志愿规划视频等内容。
网络截图对于价格高达17999元的高考志愿填报一对一服务,有支持者认为这是明码标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有人质疑,认为这是利用家长的焦虑,把家长当“韭菜”收割,填报志愿信所谓的“专家”,还不如信自己。
近年来,每逢高考季,天价志愿填报咨询都会引起舆论的关注。天价志愿填报服务之所以有市场,最为关键的原因是,教育部门、学校没有尽到对学生的生涯教育、升学指导规划的职责。让不少学生、家长有选择学校、专业的困惑,这就给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提供了市场需求。
我国从2014年启动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扩大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本来,按照高考改革的要求,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与选科指导,引导学生在高一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与未来职业兴趣,确定初步的升学目标,报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根据这一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然而,不少学校并没有对学生的这方面进行教育与指导,而是告诉学生怎么获得高分就怎么选科,不要考虑兴趣。
这带来的结果就是,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大学、专业时,很多学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对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部分考生和家长没有自己的想法。针对这种问题,那些能给出简单、明确回答可报什么专业、不能报什么专业、哪些专业是“坑”的“网红名师”便受到不少家长的追捧。
网络截图
然而,这经不起进一步追问,学生对这些专业感兴趣吗?能学好这些专业吗?别人认为的好专业真的适合自己吗?另外,志愿填报一对一服务,大多集中在公布高考分数之后到提交志愿表的一周左右时间,一名资深的志愿咨询师,最多只能完成三四十个一对一咨询服务,如果一个团队要服务一万个学生,就需要三百个以上的咨询师,那么,这些咨询师有相应资质吗?能保障相应咨询质量吗?能兑现宣传承诺的咨询服务吗?这都是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也需要监管部门对其间存在的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加强监管。
如果学生接受过生涯教育,就知道选择大学、专业是个性化的,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哪怕被某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录取,可如果不感兴趣,学不好也是枉然。可不少学生并没有自己的兴趣,而部分家长也不尊重孩子的兴趣,即便自己孩子有兴趣,也会被“网红名师”以这些专业没有“钱途”“普通家庭学生不适合报考”为由,让学生打消念头。这又进一步迎合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和功利心态:报考专业就要选“好就业”“有钱途”的专业。大学生的求学经历与就业市场一再表明,这种选专业的思维并不恰当,有不少学生就曾掉进了追逐热门的陷阱之中。如最近媒体报道,当年曾引起媒体关注的衡水中学毕业生张某,考进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求学三年之后说“后悔了”。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无疑是“好学校”“好专业”,可是这门专业是否适合自己?这是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大学和专业时,要做到“知己知彼”,尤其是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进行客观分析,不能盲目从众,更不能把学生的志愿,变为家长的志愿、咨询师的志愿。评价志愿选择得好不好,不是看是否被某大学专业录取,而是要看进大学后的学业发展情况,这就需要有长远的规划,而不是短视与功利。
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更理性、科学的志愿填报指导。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媒介,通过专题讲座、视频直播、在线答疑、电话咨询等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多渠道公共服务。要充分发挥高中阶段学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对一线班主任、任课教师培训,为考生提供优质的个性化咨询服务,提醒考生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志愿填报是准备报考国内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的最后一课。这一课需要学生自己“多做主”,利用高考结束后、公布分数前这段时间,根据自己的预估分数,确定自己的目标学校,有针对性地去了解这些大学、专业,结合志愿填报规划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填报适合自己的志愿。
主播 | 姜雪媛
责编 | 傅铭途 姜雪媛
文案 | 蒋理
编审 | 郑宗敏 黄晓芳(实习生)
-
两年多过去了,张健依然没有拿到期待已久的工程师中级职称证书。据中青报报道,2021年10月27日,张健和湖北武汉德育优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职称代评合同。合同约定,只要通过官方组织的能力测评,她就可以拿到证书。后来,她被告知通过了能力测评,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拿到证书,6000元报名费也没有退回。一段时间以来,记者收到多条线索,不少年轻人与德育优才公司签订职称代评合同后,迟迟没有收到自己的证书,该公司也人去楼空。
“职称代评”如果只是提供咨询、代办有关手续的服务,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变为帮当事人伪造评审材料,做出“包过”“年限不够可评”“不需提供业绩贡献直评”等虚假宣传、承诺,则涉嫌违规经营、虚假宣传。至于以“职称代评”为名,诱骗当事人签订虚假合同,却并不提供任何代办服务,则是以有偿代办职称为诱饵的诈骗。
图/视觉中国其实,针对“职称代评”虚假宣传、虚假合同与代办诈骗问题,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展过专项治理。如今媒体曝光,仍有机构运作“职称代评”业务,且当事人花了钱没办成功,机构却人去楼空。这表明,“职称代评”乱象依旧存在。
现实中,确有人是本人符合职称评审条件,但自己很忙,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有关评审职称的事务性工作,如整理、提交材料等,这类中介服务是允许的。只要提交的材料完全是委托人本人的,不存在伪造、虚构,就符合规定。而这类服务的收费并不会很高,有此类服务需求的也不多。
花钱购买职称代评服务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本人材料并不过硬,甚至完全不具备相应资格,却想评上职称。非法中介机构就盯着这一群体,通过虚假宣传来招揽生意,有的则进行诈骗。对于这些委托人来说,即便机构帮其把职称办下来,如果事后发现其职称材料是包装、伪造的,有关方面也将取消其靠不法手段获得的职称。
治理“职称代评”乱象,首先要对那些扰乱职称评审的非法机构、人员严厉查处,同时,要加强对评审职称者的教育,评审职称要靠真本事,提醒他们不能谋求通过购买职称代评服务,掉进虚假代评代办的陷阱中。若去购买“职称代评”服务,其中包含伪造材料、代写论文等行为,本身属弄虚作假的不端行为。
考虑到现实中存在的“职称代评”非法服务,职称评审委员会必须坚持独立与专业评价,不能出现评审专家与中介机构里应外合,为伪造材料参加评审者“开绿灯”的违法违规行为。一旦发现,有关部门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严厉查处。
主播:姜雪媛
责编:张齐 李妹妍
文案:蒋理编审:郑宗敏 叶肖霞(实习生)
- Daha fazla gö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