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ölümler

  • 主播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艾江涛,《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今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发掘50周年,自从1972年开始考古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这处位于长沙东郊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辛追古尸、素纱襌衣、帛画帛书,乃至大量精美的漆器,都为我们展示了两千余年前西汉的生活细节,也成为特殊年代下重要的考古发现与文史研究课题,大型博物馆建设,多学科联合考古,都是从50年前这次发掘开始的。


    时过境迁,在这五十年中,马王堆汉墓考古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歇,围绕它而产生的传说故事也层出不穷,展陈方式的改变,也让今天去到湖南省博物院的游客能以更为沉浸的动线,进入当年的历史现场。而在今天,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待这场特殊的考古发掘?又该如何透过珍贵的文物,去领略先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寻找文明赓续的脉络?那些亲手揭开马王堆神秘面纱的人们,还有哪些尘封的记忆?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与马王堆汉墓考古有关的种种故事,那些不断被刷新的认知,以及鲜活的历史细节。


    【时间轴】

    01:29 为什么要再次关注马王堆?

    06:05 重回五十年前的马王堆汉墓发掘现场

    12:46 湖南省博的新展陈,有哪些亮点?

    19:04 透过漆器,如何还原汉代生产线?

    21:55 遥远的长沙国、轪侯与辛追夫人

    28:18 静态文物之外的下葬细节

    32:57 透过珍贵的帛书,如何还原西汉人的精神世界?

    42:42 比指甲盖还小!帛书碎片的拼缀有多难?

    50:21 素纱襌衣,原来没有被盗毁?

    54:07 最新发现:丝织品上居然还有字

    56:32 马王堆汉墓之外的长沙国遗迹

    【中读7周年大促】

    ————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小区,多于许多人来说是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们既在这里生活居住,却往往对自家房子之外的事知之甚少。当许多小区建筑年限的增加,一些硬件问题开始显现,同时随着商品房的流动性减缓,当前的小区很可能成为我们长期生活的居所,与小区有关的种种,逐渐成为需要认真思考乃至切身参与的问题。


    当电梯年久失修、外墙开始漏雨,除了在业主群里吐槽,还有哪些更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小区的日常管理与决策,究竟应该由谁做主?业主该以怎样的身份参与其中,政府管理的边界又在哪里?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和小区有关的事。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更希望去了解小区管理的不同模式,那些或成功或失败的种种尝试,以及切身参与其中的具体的人。


    【时间轴】

    01:34 为什么要在当下,关注小区的话题?

    06:59 中国小区为何如此特殊?

    10:16 那些租房时遇到的“糟心事”

    15:18 为什么我们的小区很容易变成“老破小”?

    20:31 问题太多,不如拆了重建?——成功的杭州案例

    34:24 自拆自建,也并不简单——尚未成功的成都案例

    44:18 “业委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53:55 业委会主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62:42 政府推动下的“红色物业”

    【中读7周年大促】

    ————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Jwxd - Local Cafe
    Grisp - The sun in my heart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Eksik bölüm mü var?

    Akışı yenilemek için buraya tıklayın.

  • 主播 | 葛维樱,知名出版人,曾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长期深耕文化和美食领域报道

    嘉宾 | 潘潘猫,知名美食作家、博主,著有《我们俩》《京津有味》《来自地球的一个餐桌》等作品

    嘉宾 | 王晓纯,中国注册营养师,全国十佳营养师


    “公认最健康的吃法”“职业运动员的饮食”“这样吃减脂还能降血压”“吃肉就能瘦”,诸如此类的标题,你见过吗?近年来,网络上各种饮食法此消彼长,几乎所有的饮食指南都提到了“健康”。


    然而,迅速风靡的“网红”饮食法,在被大量“种草”之后往往又被迅速“拔草”,我们也会困惑:到底什么样的饮食真正有益健康?美味和健康是对立面吗?饮食和情绪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营养专家王晓纯和美食博主潘潘猫一起开麦,我们希望在这期节目中探讨:对于更加注重自身的现代人来说,我们该吃些什么,又该如何吃才能更健康、更营养。


    【时间轴】

    00:01:26 当“饮食”遇上“健康”

    00:08:05 营养学是治未病的一种手段

    00:16:28 健康饮食是一种伪概念吗?

    00:25:35 “美味”和“健康”并不冲突

    00:28:57 作为植物饮品的白桦树汁是什么口感的?

    00:37:43 食物是我们对一个地方的认知方式

    00:41:30 白桦树汁本身也富含植物基营养素

    00:50:10 从繁琐到极简,饮食风尚也在迭代

    00:52:42 “可持续”正在成为新的健康理念

    00:56:10 食物和情绪是双向影响的

    01:03:13 “健康”不是饮食的枷锁,“平衡”才是最优解



    ————

    【节目福利】

    本期节目为嘉桦白桦树汁“自然有可溯之道”系列节目之一,感谢嘉桦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

    「嘉桦® 白桦树汁」是开启全球白桦树汁鲜饮生活化的品牌。甄选自北纬47°兴安岭野生白桦树林,树滴原汁、滴滴珍贵。品牌亦是行业第一个实现了“0添加”即让白桦树汁保留树上鲜活的企业。坚持追溯木本科学,持续探索藏在桦树中的菁华滋养之谜,只为让更多人享用一杯自然淳鲜、健康0负担的植物饮品,引领追崇真实悦己、忠于感受的全新「森」活方式。

    本期节目专属福利,超低到手价!

    嘉桦x三联中读 限量500套联名礼盒款(230ml*4罐)

    原价¥128,活动期间¥99,还可叠加满¥300-¥50券


    ————

    【本期节目中出现的相关名词和资料延伸】

    营养学:研究机体代谢与食物营养素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现代营养学起源以1900年发现碳水化合物开始,并逐渐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现代营养学的机体生理营养健康观念逐渐影响和改变着需要健康人们的生活饮食观,毫不怀疑地说它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对未来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巨大。但营养学的发展应用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此才能体现出其影响力。

    坏血病:坏血病:俗称水手病,是一种因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维生素C主要参与人体内胶原的合成,其化学名称是抗坏血酸。坏血病曾经一度流行于船员、海盗和其他长期在海上作业的人员当中,主要是因为当时水果和蔬菜无法长期保存,当然也不止海上,在寒冷或干燥地带的居民也会遇到。

    肠—脑轴线:也叫肠脑轴,是大脑和肠消化道两个器官间的沟通桥梁,而其中肠道中的菌群也对此路径贡献匪浅,三者相互影响并调控全身各种生理作用,从脑部早期发育到晚期老年的神经疾病的皆与此连结轴线有着密切的关系。

    ————
    编辑/汤伟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川田瑠夏 - Daydream cafe ~Solo Piano Ver.~
    だ,ハム - 水泡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五月,三联中读播客频道负责人,播客《多一种生活》主理人

    嘉宾 | CC,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经济顾问,长期关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曾为国内外多个环境、能源领域基金会提供咨询

    嘉宾 | 张学刚,嘉桦生物董事长,全球白桦树汁「鲜饮化」创始人


    2023年底,哈尔滨旅游的爆火让我们认识了“冰雪里的东北”。而冰雪之外,“林区里的东北”也颇受关注,从影视剧《漫长的季节》里的北方小城“桦林”,再到《额尔古纳河右岸》里关于白桦树的描写,延绵在北方的这片森林也成为这片土壤的重要印记。


    20世纪中叶,为满足经济建设需要,我国开始对大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进行大规模开发,随之而来的便是森林蓄积量下降、生态功能减弱等问题,部分林区甚至一度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2014年4月1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至今已满十年。


    因此,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想从“森林”和“东北”两个关键词聊起:停伐之后小兴安岭怎么样了?林下产业如何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从全球视野出发,不同地区的森林又有哪些丰富的森林经济产品?以及,因影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再度爆火的“白桦树”,又是如何被可持续利用,展现出新的生命力的?让我们听几位嘉宾娓娓道来。


    【时间轴】

    00:02:35 印象中的东北林区是什么样的?


    00:05:26 《我的阿勒泰》让白桦树再次“出圈”


    00:12:41 全球不同地区的森林有哪些神奇的林下产品?


    00:20:05 白桦树的汁液还可以喝?


    00:25:14 一接触空气就极易变质的白桦树汁,是怎么锁鲜采集的?


    00:37:47 “滥砍滥伐”时代终结后,森林经济是如何向可持续转型的?


    00:45:51 ESG是什么?为什么对企业、社会如此重要?


    00:55:07 “世界不是一座孤岛”,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种全球视角


    01:04:12 “森式生活”是什么样的?


    01:08:37 “公园20分钟”是现代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



    ————

    【节目福利】

    本期节目为嘉桦白桦树汁“自然有可溯之道”系列节目之一,感谢嘉桦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

    「嘉桦® 白桦树汁」是开启全球白桦树汁鲜饮生活化的品牌。甄选自北纬47°兴安岭野生白桦树林,树滴原汁、滴滴珍贵。品牌亦是行业第一个实现了“0添加”即让白桦树汁保留树上鲜活的企业。坚持追溯木本科学,持续探索藏在桦树中的菁华滋养之谜,只为让更多人享用一杯自然淳鲜、健康0负担的植物饮品,引领追崇真实悦己、忠于感受的全新「森」活方式。

    本期节目专属福利,超低到手价!

    嘉桦x三联中读 限量500套联名礼盒款(230ml*4罐)

    原价¥128,活动期间¥99,还可叠加满¥300-¥50券


    ————

    【本期节目中出现的相关名词和资料延伸】

    《气候赌场》:本书为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最高荣誉讲席教授威廉•诺德豪斯所著。本书提出,经济增长正在导致气候和地球系统发生人们未曾意料到的危险变化。作者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气候赌场” ,正在摇动全球变暖的骰子,但仍有时间转身走出赌场,改变人类暗淡的前景。作者分析了当今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结合福利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国家与区域政治政策,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方法与途径,而这些都已被证明是正确可行,因而需要人类更多的共识和更高的执行。

    《绿色经济学》:同样为诺德豪斯所著。该书对绿色思维进行了创新性诠释,为我们在不将环境负担留给后代的情况下推动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书从绿色思维的角度重新思考了经济效率、可持续性、税收制度设计、个人伦理、企业社会责任、ESG投资以及社会公平等问题,还就如何为碳定价、推行低碳技术、设计有效的环境税以及通过气候俱乐部促合作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

    ESG:即Environment(环境)、Social(社会)和 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其中,环境因素 E(Environment)主要指企业经营中对于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能源使用、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关注;社会因素 S(Social)主要关注员工、用户(消费者)、产品责任、社区、行业协会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治理因素 G(Governance)则主要关注股东结构、董事会的构成、高管薪酬、公司行为正当性以及企业政策等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企业 ESG 表现良好,才能稳健、持续地创造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绿色生活/森式生活:指一种简约适度、节俭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保护生态环境,使用和推广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囊括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中国年轻人低碳生活白皮书2023》显示,中国年轻人平均3人中有2位认为低碳与个人生活相关性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潮流行为。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
    编辑/汤伟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加藤達也 - 湖面を渡る朝の風
    岡崎倫典 - Living Naturally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刘敏,《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长期深耕自然博物和生活方式领域的报道

    嘉宾 | 奚志农,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创始人,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的中国摄影师,“巨树计划”的发起人。执导的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

    嘉宾 | 张琦,伊春嘉桦生物科技负责人


    北纬47度,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这里的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给动植物创造了良好的生长和气候环境,也被誉为“黄金带”。在中国,这条纬度穿过东北,造就了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东北部,是黑龙江干流与松嫩水系间的分水岭,它地势和缓,河谷宽广,平均海拔为500米-1000米。坐落在小兴安岭腹地的伊春,因高达83.8%的森林覆盖率,被誉为“中国的林都”,也拥有了颇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这片原始森林区,生长着红松、落叶松、白桦等100多种树木,人参、刺五加、五味子、黄芪等500多种名贵中药材,和山葡萄、猕猴桃、蘑菇、木耳、蕨菜等山特产。此外,在茫茫林海中还生息着东北虎、马鹿、熊、飞龙等240多种珍禽异兽,俨如一个天然资源的大宝库。


    本期节目,我们想和在这片土地出生和成长的地道伊春人张琦,以及长期专注野外动植物拍摄的摄影师奚志农一起聊聊:语文课里出现过的小兴安岭,到底有多美?北纬47度的“黄金带”上都有哪些风景?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此外,我们也想聊聊“树”,中国的最高树在哪里?白桦树为什么会成为小兴安岭次生林的先锋树种?以及停伐之后的伊春人,又是如何靠白桦树重新和森林产生连接的。一起来听吧。


    【时间轴】

    01:32 小兴安岭,就是伊春,就是森林。

    13:48 高海拔的云南和高纬度的伊春,森林有何相似之处?

    17:21 森林保护之后,“棒打狍子瓢舀鱼”的景象再次出现?

    21:56 白桦树为何会成为小兴安岭的先锋树种?

    26:44 “中国最高树”在哪里?

    44:50 黑熊会去森林里寻觅蓝莓和白桦树汁液?

    48:08 森林的“滥砍滥伐”给东北造成了怎样的创伤?

    52:52 白桦树汁带动的林下经济,让森林进入可持续利用时代



    ————

    【节目福利】

    本期节目为嘉桦白桦树汁“自然有可溯之道”系列节目之一,感谢嘉桦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

    「嘉桦® 白桦树汁」是开启全球白桦树汁鲜饮生活化的品牌。甄选自北纬47°兴安岭野生白桦树林,树滴原汁、滴滴珍贵。品牌亦是行业第一个实现了“0添加”即让白桦树汁保留树上鲜活的企业。坚持追溯木本科学,持续探索藏在桦树中的菁华滋养之谜,只为让更多人享用一杯自然淳鲜、健康0负担的植物饮品,引领追崇真实悦己、忠于感受的全新「森」活方式。

    本期节目专属福利,超低到手价!

    嘉桦x三联中读 限量500套联名礼盒款(230ml*4罐)

    原价¥128,活动期间¥99,还可叠加满¥300-¥50券

    ————

    【本期节目中出现的相关名词和资料延伸】

    林都:伊春是国家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这里因盛产珍贵珍树“红松”,被誉为“红松故乡”“祖国林都”。丰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原始红松林最典型的天然基地,它完整地反映了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的生态系统。

    先锋物种:也称灾后群系,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指的是一个生态环境的演替早期或中期阶段的优势物种,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常常被使用。对于一个受到破坏丧失原有动植物相的环境,因为大量生态位被空出,一些抢先恢复繁衍的物种因为缺少其它物种与之竞争,所以相对容易生存并发生辐射适应,成为当地生物群系中更有种群规模的生物群落。

    塔头:苔草沼泽是三江平原典型的湿地类型之一,俗称“塔头墩子”,是一种高出水面几十厘米甚至一米的草墩,是由沼泽地里各种苔草的根系死亡后再生长,再腐烂,再生长,周而复始,并和泥灰碳长年累月凝结而形成的。塔头年岁最长可达10万年。塔头具有防沙固草、蓄水保土、平衡生态等功效,而且还是多种水禽鸟类的栖息和繁衍之地。

    攀树师:攀树师属于城市园艺行业,须遵循高级树艺师的指示进行各种树艺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树木调查、植树、修剪、安装缆索、攀机及砍伐树木。

    柳兰:是柳叶菜科柳兰属的多年粗壮草本植物,别名铁筷子、火烧兰。柳兰原产于北半球温带及寒带,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

    红松: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红松只分布于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到长白山一带,以及俄罗斯、日本、朝鲜的部分区域;生长于高海拔高山带阴坡、半阴坡或湿润肥沃的中山带山坡;适应性及耐荫性强,能在干燥砂地和排水不良的沼泽地上生长。

    中国最高树:2023年8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多部门组成的科考队,走进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易贡乡等地,顺利完成了藏南柏木巨树群落的综合科考。8月13日,科考队发布了两棵高度在100米上下的中国巨树等身照和相关数据。据悉,其中一棵活体高度达101.2米的西藏柏木,刷新了亚洲最高树纪录。这意味着“中国第一高树”又易主。此前的中国第一高树为一棵云南黄果冷杉,树高83.4米,位于西藏察隅县布宗村。

    ————

    编辑/汤伟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上田益 - 1リットルの涙 〜メイン・テーマ〜
    吉森信 - 橙色の時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敏,《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卡生,《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水泥滑梯、人工湖、假山、简易游乐场……或许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这样一座稍显陈旧,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人民公园。相较于日后的主题公园、社区公园,在“人民公园人民建”的思想指引下建成的这些公园,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载着几代人的城市公共生活。公园的长椅上见证着青涩的爱情,也收留过未尽的梦想。


    如今,这些人民公园似乎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很少会把人民公园当做度过周末时光的首选,也不太会在陌生的城市里,想起去人民公园逛逛。在刻板印象中,这里更多成为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广场舞喧闹的音乐、相亲角涌动的人群,乃至甩开的鞭子打破空气的声响,成为今天人民公园的主流。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去到各地采访的记者,听听她们在不同的人民公园里所观察到的生活,听到的故事,以及有意思的人。在唤起一些记忆的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里,重新发现逛公园的乐趣。


    【时间轴】

    01:26 这么多座人民公园,到底该去哪座?

    13:37 “人民公园”从何处来?

    19:12 南宁人民公园:一段关于爱情的家庭记忆

    24:07 上海人民公园:两种相亲角的不同体验

    34:05 郑州人民公园:凝固的时光与“省漂”岁月

    44:02 自贡人民公园:名字背后的城市变迁史

    54:58 如何重新发现逛公园的乐趣?


    ————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V.A. - アリアの忧郁
    池頼広 - あの夏の坂道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自2019年《寻找一杯好咖啡》开始,三联生活周刊的“咖啡系列”封面已经持续了五年,在探索了国内不同城市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后,我们将视野转向海外,继续以咖啡为视角,探寻不同地域的咖啡文化以及背后的故事。


    在免签政策的助推下,东南亚再次成为今年国人旅行的热门目的地。闲适惬意的慢节奏生活与充满生命力的热带风情,也让这里的咖啡文化带有独特的魅力。而在东南亚这一传统的世界咖啡重要产区,一些本地精品咖啡的崛起,也改变着“咖啡产区喝不到好咖啡”的固有认知。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三位前往实地采访的记者,聊聊他们在泰国、越南和印尼喝到的好咖啡,以及听到的与咖啡有关的故事。关于一种饮品如何在百余年间和当地人的生活产生联系,关于都市喧嚣与回归生活的选择。


    【时间轴】

    01:27 寻找好咖啡,为什么选择泰国、越南和印尼?

    09:39 在东南亚三国,遇见的独特冲煮法

    13:30 传统咖啡与精品咖啡的两群受众

    19:49 嗜甜,如何影响东南亚的咖啡口味?

    22:06 在东南亚,什么人在做咖啡?

    27:52 曾经大火的“猫屎咖啡”,如今怎么样?

    33:12 咖啡种植大国的产地见闻

    53:42 最享受的一次咖啡体验

    56:05 揭秘:成为手冲之神的条件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The Macarons Project - Put Your Head On My Shoulder
    Racoon Racoon - Dawn Chorus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丨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嘉宾丨李建军,导演,新青年剧团创始人,中国当代剧场艺术的重要实践者

    嘉宾丨任卫东,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


    今年是卡夫卡去世100周年,《三联生活周刊》也推出了纪念封面:《我就是文学》。我们熟悉他许多著名的作品,比如《变形记》或者《城堡》等等,但毕竟这是一位已经去世了100年的作家,为什么他和他的作品,依旧可以在今天吸引非常多的读者?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他的作品和我们今天生活的关系?

    4月23号至4月24号,三联中读举办了播客gapday第二季“做个天真的读书人”线下活动,主笔这一期封面的“苗师傅”苗炜,也主持了一场关于卡夫卡的对谈。在这场对谈里,苗师傅邀请了执导过话剧版《变形记》的新青年剧团创始人李建军导演,以及从事卡夫卡研究多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任卫东老师,因此我们整理了这场活动的录音,制作了这期播客节目。希望这几位老师的对谈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与思考。


    【时间轴】

    03:53 怎么看待把卡夫卡的小说搬到舞台后的改编?

    07:03 为什么我们觉得读卡夫卡的作品很难?

    16:00 “卡夫卡式”:荒诞到恐惧,“其实也是现实主义”

    21:15 当在权力面前受到屈辱,卡夫卡的唯一办法是把自己变小

    24:33 卡夫卡又“丧”又“躺平”,是不是我们对他的误解?

    28:12 “卡夫卡的敏感慎重和现代年轻人简直是标配”

    34:01 如何理解卡夫卡唯一自传色彩的作品《给父亲的信》?

    48:41 卡夫卡为什么会有如此充沛的心力写作?

    51:29 苗师傅和两位嘉宾也看不懂的卡夫卡作品是……?


    苗师傅推荐书目

    《变形记》《饥饿艺术家》《往事一页》《判决》《审判(第一章)》

    李建军导演推荐书目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倦怠社会》《时间的噪音》《大师和玛格丽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卡夫卡传:关键岁月》《卡夫卡传:早年》

    任卫东老师相关书目

    《卡夫卡传:早年》(译者),《卡夫卡小说全集》,《卡夫卡作品研究》(主编),《卡夫卡在中国——一位现代派经典作家的接受史》(德文版)

    延伸推荐: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吴淑斌,《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自2014年开始,围绕高考的新一轮改革陆续展开,至今已届十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新高考用“自由选科”等方式,努力打破文理分科的既有模式,但也无可避免地产生新的问题与困境。旨在让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的课程改革,越来越成为关乎选择的博弈;不同地域、行政层级间的资源差异,在面对新高考时也显露地更为直白。


    同时,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报志愿”愈发成为一项复杂的工作。海量的信息与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氛围,助推了以张雪峰的高报服务为代表的高考志愿填报产业的兴起。机构所给出的“标准答案”让家长和学生找到了一条消解焦虑的路径,也从另一个视角让我们体会到高考改革带给每个具体家庭的深远影响。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撰写本期杂志封面的几位记者,一起聊聊他们在高中、高报机构中的所见所闻。如果你已经远离高考很久,这期聊到的内容会让你觉得更加陌生;如果你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新高考,希望这期能给你一些更多元的观察视角。


    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仍然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公约数。高考往什么方向改革,个体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高考,需要更多人的思考。


    【时间轴】

    00:27 原来,高考早已不是我们熟悉的样子了

    06:21 从“3+3”“3+1+n”到“物化双选”

    13:26 基层县中,如何应对“自由选科”带来的巨大变数

    25:20 “自由选科”模式下,老师岗位的潮汐变化

    29:23 赋分制背后的博弈逻辑

    34:34 理科大省,为何选文科的越来越多?

    36:24 张雪峰的高报服务,是如何运转的?

    44:29 被提前的生涯规划

    47:44 为所有高三学生报志愿的县中老师

    55:22 现在学生的认知,比外界想象的要深刻很多

    56:56 最高每小时过万的咨询,可以换来人生的确定性吗?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段弄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怎样的产品/设计可以代表未来?我们总会想到那种外形极具科技感、看起来就非常酷炫的设备,尤其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开发与进步如火如荼,那种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世界,仿佛已近在眼前。


    而在许多设计师眼中,很多“未来好物”反而是看上去非常日常的,体现人的价值,是更为重要的命题。如何更好地运用技术,去开创新的范式,更好地服务人的需求,或许是更应被开拓的方向。


    在设计领域,在如何界定“面向未来的设计”?新技术的出现,对于设计师具体的工作来说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而普通人的需求,该如何被发现和尊重大?一种好的设计,可以怎样体现具体的人的价值?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参与报道的几位记者,聊聊他们接触到的“未来设计”,以及对于一些前沿设计的观察与感受。


    【时间轴】

    02:53 为什么要关注“未来向”的设计?

    06:36 “三体游戏”是一种新的讲故事方式

    08:22 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未来设计不那么智能?

    14:44 为什么人工智能替代不了设计师?

    23:51 “食物设计”究竟是什么?

    26:20 人的实际需求,是更重要的事

    30:49 那些打动你的“未来好物”

    37:36 “万能胶囊”什么时候量产啊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嘉宾 | 邢海洋,《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近些年来极端天气的频发,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而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中去审视,许多问题并非当下所独有,我们的祖辈先民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并在变幻莫测的气候起伏中,探索出一条文明发展的路径。


    可同样的自然现象,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人类生存活动的意义又截然不同。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理解不同时期人们面对气候变化时的选择?哪些关键的气候问题是人类一直在面对的?当时的人们又会如何解决?在秦汉、唐宋以及明清这三段大历史阶段中,气温的波动又如何左右着文明的进程?


    理解气候变化总归有些抽象,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地理踏勘的方式,在具体的山水之间理解古人的处境。本期Talk三联,我们跟随《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邢海洋的脚步,去完成一次跨越200万年的气候头脑风暴。听他聊聊在中国北方的行走中,那些关于气候、地理与文明演变的见闻与思考。


    【时间轴】

    01:03 从《中国西北行》到《气候变迁下的中国文明史》

    07:13 如何从地理行走中,感受气候变化的痕迹

    16:15 原始人的生存内卷什么样?

    18:54 冰川的作用,就好比一座座水塔

    34:11 气温变化如何影响黄河决口?

    41:39 宋代“水长城”如何以水代兵?

    45:07 明代小冰期之“九渊”

    50:03 如何在更大的时间周期中看问题?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王卉,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孙雅兰,《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段弄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现象级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凭借其传唱度极高的音乐风格和强大的个人影响力,成为了跨越国界的流行文化象征。


    从传媒界到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关于“霉霉”的造词风潮:“泰勒·斯威夫特效应”、“斯威夫特演唱会后遗症”、“斯威夫特经济”、“斯威夫特文学”……泰勒的演唱会不再仅仅是音乐的盛宴,更成为大众文化的现场、娱乐工业的奇观。在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会现场,无人能避免被情绪卷入其中;甚至,“义乌制造”的周边生意也火热起来,诸如友谊手链、亮片裙等饰品被销往世界各地。


    本期Talk三联,我们一起聊聊这位不断更新个人形象和音乐风格的流行歌手,究竟如何完成自身性别意识的成长,并将其个人化表达嵌入全球听众的生活语境。那些使不同地区、不同信仰的粉丝们能够暂时抛开分歧,感受彼此联结与归属感的魔力,究竟从何而来?以及在真实感愈发稀缺的当下,泰勒·斯威夫特的价值所在。


    【时间轴】

    00:46 霉霉有多火?我爸都知道了

    05:26 “时代巡回”演唱会新加坡场亲历记

    12:09 霉霉音乐里的女性视角

    17:07 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亮片裙

    20:22 当霉霉的歌词进入哈佛文学课

    30:50 “霉霉经济学”与“义乌制造”

    39:10 在缺乏真实感的时代,霉霉的真诚格外珍贵

    48:28 如何成为一种弥合分裂的力量?


    ————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实习生/林芷含
    配乐/ i knew you were trouble/sparks fly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杨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杨丹晨,“多邻国”中国区教学负责人,曾在纽约、英国等不同地区生活过的多语言使用者


    随着ChatGPT等AI应用的火爆,给大模型产品做“中文十级测评”成为了不少网友的新乐趣。对于计算机来讲,汉语和汉字都是外来语,这使得AI融入中文世界困难重重。

    不过,利用AI辅助学习外语却在人们的日常中越来越常见,比如“AI修改英文作文”“AI练口语”等。我们如何训练AI,使它成为一个更好的辅助工具?如今中文和AI结合的最大障碍被解决了吗? 对于热衷学习各种语言的人们来说,当AI打破了语言的障碍,肉身学习的乐趣又是什么?

    除了关于AI如何听懂“中国话”的讨论,在节目的结尾,AI是否会让我们重新定义自己在职业里的角色,也成为了主播和两位嘉宾的讨论焦点。面对一个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未来究竟何去何从,对于普通人来说,又该如何正视AI,听完本期节目,期待您可以收获自己的答案。


    【时间轴】

    00:50为什么会策划一期封面专门来讲AI与汉语环境?

    03:39  AI和中文结合,为什么这么难?

    13:05 语言越小众冷门,人工介入的程度就越高
    19:49 如何判断什么是“高质量语料”?

    24:53 人和AI的互动能力是需要被训练的

    27:21 怎么用AI学外语?

    32:02 当AI打破了不同语言的障碍,“肉身学习”的乐趣是什么?

    38:52 “人只活一次,多学一门语言就像多活一次”

    47:05 为什么中国人对中文输入法如此痴迷?

    58:12  AI到来,我们对工作该焦虑吗?

    01:06:11 容易被替代的“初级工作”是什么?


    ————
    编辑/天健
    音频制作/张译丹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艾江涛,《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在近些年兴起的“博物馆热”中,考古遗址博物馆成为一类新的热门。相较于传统的综合性博物馆,这里可能不会有被观众围绕打卡的某一件“国宝”文物,墓葬、建筑群落等遗址本身,才是那个最为主要的展品。而更为沉浸的展陈设计与观展模式,也称为考古遗址博物馆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


    考古遗址博物馆和常规的综合类博物馆有哪些具体的区别?哪些考古现场更适合建成遗址博物馆,有哪些评判标准和决定因素?在考古遗址博物馆里的观展感受是怎样的?当考古现场变成博物馆,我们是否可以从空间与时间上,都离历史更近一步?而在这类博物馆的规划建设中,又该如恶化面对城市建设、管理维护成本等问题?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最新开馆的殷墟博物馆新馆聊起,聊聊探访考古遗址博物馆时的观察与感受。


    【时间轴】

    00:44 殷墟博物馆新馆初体验

    07:40 什么是考古遗址博物馆?

    11:27 陕西石峁博物馆:这些城墙真的是4000年前的

    18:14 北齐壁画博物馆:除了壁画,封土堆都是展陈的一部分

    26:07 如何破局:遗址在这里,可出土文物不在了

    39:14 遗址本身才是那个最重要的文物

    42:07 如何调动想象力,是观展时的最大挑战

    50:25 海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什么样?

    54:04 很多博物馆都免费了,为什么考古遗址博物馆还要收门票?

    55:15 种草环节:那些值得一看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吴淑斌,《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比起那些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成长起来的上一代人,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问题。经济下行时期,在考研成为年轻人的“中药”,读研读博成为年轻人的gap year的当下,我们无暇再去学习如何与社会接轨,我们的青春期被无限地后置和延长。


    当我们开始回溯自己成长成人的节点,我们想起那些挣脱原生家庭的努力、那些练习独立生活过程中的阵痛、那些未来无望的焦虑和那些前途混沌的迷茫。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撰写本期杂志封面的几位记者,聊聊他们的观察、经历与思考,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去习得生活,以及处于“成人初显期”的年轻人正在经历的困惑和挑战。


    【时间轴】

    01:14 为什么还要关注“如何成人”?

    07:11 不愿放手的父母,与青春期后置的孩子

    12:27 上大学与父母分离,是一个长大成人的开始吗?

    23:35 “原生家庭”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吗?

    28:10 如何与焦虑情绪和解?

    31:37 苛责18岁的年轻人们,是不够公平的

    43:34 属于你的“成人时刻”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段弄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李文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在读硕士


    与母子关系相比,母女关系更加复杂、神秘,它往往包含着超越母子关系的女性情谊,也有时因此暗含着女性间的较量。妈妈通常更容易将女儿看作重生的自己,女儿则更希望摆脱母亲所经历的人生。不过,妈妈也是女儿,只是在女儿面前,这一面往往会隐藏在“妈妈”的身份之下;而女儿也可能在成为妈妈后,重新审视这段独特且复杂的关系。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更多从女儿的视角出发,聊聊母女关系的话题。女儿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宛如一团交织在一起二三十年的毛线,理清其中的千头万绪是一种奢求,让我们就这么拧巴着,互相爱下去吧。


    【时间轴】

    00:30 母女关系为什么如此独特且复杂?

    10:56 当妈妈和我谈绝经

    19:35 每一对母女的相处模式,可能都不太一样

    24:16 妈妈就是那个托底的人

    32:42 妈妈也可能后悔当妈妈

    43:33 把话筒递到妈妈面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47:06 当我用社会学的视角,回看我的母女关系

    53:27 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无助的小孩

    57:44 女儿应该是母亲的分身吗?

    1:06:09 看见“妈妈”背后的她

    1:11:02 什么是理想的母女关系?


    配乐:
    吉森信 - 橙色の時
    安瀬聖 - 风の赠り物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嘉宾 | 袁越,人称“土摩托”,《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宇宙从哪里来?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意识是怎样出现的?关于这三个终极问题的探索,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尽管时至今日,这些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回答,但古往今来的无数智者依旧在努力给出在彼时彼刻更为合理的解释,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找寻终极意义。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土摩托”袁越,听听这期在他看来写得“最复杂最揪心”的封面报道《生命的起源》中,究竟有哪些精彩的故事?为了迫近这个终极问题的真相,今天的研究者们又给出了怎样的回答?


    时间轴

    01:08 为什么要关注“生命的起源”?

    05:59 如何讲述一个硬核的科学故事?

    09:24 生命起源研究小史

    18:03 两个关键要素:能量与信息

    27:51 黑烟囱与白烟囱

    34:43 生物古怪的获能方式

    41:16 对于地外生命的探索

    48:51 跳出荧幕,“外星人”可能真的不存在

    55:10 地球是最应该珍视的东西

    59:06 值得一看的书籍&纪录片


    延伸推荐

    图书 | 《复杂生命的起源》(The Vital Question),尼克·莱恩(Nick Lane)/著

    图书 | 《生命进化的跃升》( Life Ascending: The Ten Great Inventions of Evolution),尼克·莱恩(Nick Lane)/著
    图书 | 《生命的起源》,刘大可/著
    纪录片 | BBC地平线系列(Horizon)


    配乐

    Christophe Lebled - Antartica
    Erot - Eclipse (Suduaya Remix)
    Stanton Lanier - Awaken the Dawn (Solo)


  • 嘉宾 | 张春,作家、心理咨询师,播客《张春酷酷酷》主播
    主播 | 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主播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年轻一代对于爱情的理解正在逐渐呈现出多样性。许多人认为爱情正在降级,于是转向了新的生活实践:搭子社交。“搭子”是指人们不主动建立深层关系,而是以某一事件为锚点,分割需求,进行搭伙式的陪伴。


    我们不禁疑惑,在“饭搭子”“过节搭子”“养娃搭子”等新型关系模式的优势面前,爱情所主导的关系还拥有竞争力吗?恋爱关系是否能被视为某种“全能搭子”?在面对爱情时,全身心投入的沉浸感与自我完整性的保护是相冲突的吗?同时,这些有关爱情的探讨,哪些属于私人领域,哪些属于公共领域,我们该如何界定?爱情作为一种社会建构+个体选择的产物,究竟是否具有在公领域范畴内被讨论的可能?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张春酷酷酷”的主播张春老师,一起来聊聊关于爱情的故事,聊聊我们正在忘记怎样去爱,还是从来不懂什么是爱。


    【时间轴】

    01:18 爱情还有什么可聊的?

    05:22 会不会我们接受的爱情教育,本身就有问题?

    07:52 带上“爱”字,一段关系就说不清了

    15:50 不恋爱,不行吗?

    25:20 我们为什么想要为了一个人停下来?

    28:08 销毁婚纱照,是不爱了还是更看重爱?

    32:57 结婚是爱情降级,离婚是爱情升级?

    38:07 孤独和恋爱,哪个才是刚需?

    42:19 什么才是平等的关系?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本期节目是我们和“播客志”的一期串台节目,三联中读内容总监俞力莎、中场时间主播五月,和播客志的发起人老袁、主笔Jessica一起,聊了聊从知识付费到播客领域,我们各自观察到的现象,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对于当下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的思考。


    三联中读作为三联旗下的新媒体平台,见证经历了纸媒的数字化转型。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到播客领域,三联中读现在也承载了知识付费、播客等众多音频内容。


    播客付费内容与知识付费的异同也是最近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本期节目就重点探讨了知识付费与播客的区别是否只是付不付费?知识付费与播客用户的存在哪些区别?当读者变成用户,对创作者提出了哪些挑战?为什么说播客更像一座桥梁?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主播】

    三联中读内容总监俞力莎、播客制作人五月播客志发起人老袁、主笔Jessica


    【时间轴】

    03:00 三联中读何时开始关注播客领域

    08:47 三联中读引入播客内容后,观察到的知识付费与播客用户的异同

    11:53 知识付费与播客是否有在内容上的差异

    13:23 现在的听众越来越不喜欢被教育了?

    21:15 从纸媒到数字化时代,读者变成用户后的挑战

    28:57 知识付费与付费播客的界限

    31:52 播客更像是一座桥梁

    41:32 陪伴型播客与知识付费中干货比例的差异

    45:54 期待出版领域的用户引领大家用更大的耐心来消费内容

    50:03 三联中读也是付费播客内容的重要分发渠道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嘉宾:文那,壁画家、插画师,个人作品集《野生神仙》《文那经》

    主播:五月,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 范范,三联中读运营编辑


    多一种生活”,是一档由三联中读全新出品的播客节目,面向好奇生活并且努力生活的人们,分享与你我息息相关的「生活议题」,展现不被大众熟知的「生活样态」,探索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好物」。


    首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艺术家文那,她是一位插画师、也是壁画绘画家,还是中读的共创伙伴,她用自己的想象力,把中国神仙带到了世界,个人作品集《野生神仙》《文那经》无不描绘出一个不同反响的文那神仙宇宙。


    第一次在录音室见到她,我们便被她E人的风格所吸引,谁会不爱一个真诚又有才华的艺术家呢?我们在这期里聊了生活,聊了创作,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年仪式感,而关于她最准确的总结大概就是“她的生活可以满足一个人对艺术家的所有想象。


    【时间轴】

    04:05 藏海厝的神仙故事:每一个侨民心中都藏着一片大海

    09:16 “束海”的来历:创作是很直觉向的

    15:34 “我对于限制并不在意,想做直接去做“

    21:36 对自由最大的追求是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善良的自己

    24:54 对于文那来说,自由和流动的生活意味着……?

    29:06 生命旺盛的生命力来自“火锅、吃,玩。朋友”

    34:32 文那:“我永远都在看这个宇宙是在怎么运作”

    41:25 戏剧是文那艺术创作的源点和终极

    45:51 创作和生活的距离:“希望朋友万能,但做神太累了”

    50:33 文那的神仙宇宙:“野蛮生长”

    55:48 艺术家文那的家,是赛博朋克风还是日式风?

    01:02:25 新年的仪式感:门神套装、龙年文创!

    01:09:56 新年规划:“也许有一天世界会突然以动画的形式向我展现!”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