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君实生物在2023年加强了各项费用的管控,优化资源配置,以聚焦更有潜力的研发管线。关键之一便在于“拓展特瑞普利单抗的多项适应证”。如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新适应证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晚期肾细胞癌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新适应证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除了替雷利珠单抗登上国际舞台,百济神州还在血液肿瘤领域的布局中“高筑墙”,泽布替尼是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自研产品之一,与此同时欲打造多款同类最佳潜力药物,成为全球血液学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从而实现全球放量。如持续开发潜在“同类最佳”两款产品作为泽布替尼的补充,且在2023年启动其中一款产品联合泽布替尼用于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全球关键性试验。

    再鼎医药则显得相对较为稳重,研发投入尤其值得一提。2023年研发费用达2.66亿美元,占当期收入比重已超过99%。与此同时,研发进展仍以数量取胜。总体来看,除5款已商业化产品外,再鼎医药还有超过50个已经或计划开展的临床研究,涉及肿瘤、细菌感染、中枢神经以及自身免疫4个领域,另还有多款处于临床后期阶段的FIC/BIC产品。

    比起纯粹自研来,再鼎医药过去一年在“合作开发”的产品上收获反而更丰,无论是引进的马吉妥昔单抗还是艾加莫德α注射液,均在2023年获批上市。其中,艾加莫德α注射液成为了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患有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的FcRn拮抗剂。

    对于信达生物来说,2023年也是关键一年,新增两款创新产品上市,分别为福可苏 (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及信必乐 (托莱西单抗注射液),由此商业化产品组合扩大到十款产品。另外,从后续管线来看,三个品种正在NDA审评过程中,五个品种处于III期或关键临床试验,18个分子进入早期临床阶段。格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首个国产减重GCGR/GLP-1R双靶点注射液,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也颇受业内关注,且上市申请获CDE受理。

    另外,信达生物的ADC版图也开始清晰可见,除EGFR外,TOP5热门靶点均有布局,且多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其中,信达生物IBI343是全球同靶点领域里首款启动III期临床的产品。

    而被视为国内ADC龙头之一的荣昌生物,过去一年相对“沉寂”些。不过,它的故事却不仅仅聚焦在ADC上,自免和眼科布局也颇有看点。虽然荣昌生物在自免领域只有一款产品泰它西普上市,但明显是按照大单品逻辑来打造,尤其其多个适应证已推至III期临床阶段;眼科领域也不乏重磅“潜力股”,且同样推进速度较快,如在研产品RC28是全球首创VEGF/FGF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在研的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两项适应证均推至关键III期。

    “创新七君”新一轮竞赛已开启,谁能稳健地穿越周期?谁将活得更好?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
  • 和黄医药的商业化表现也可圈可点,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出海成绩。

    2023年,和黄全年收入增长97%8.38亿美元,净收益为1.01亿美元,现金余额达8.86亿美元。自主研发的药物呋喹替尼取得了首个美国FDA批准,并在美国取得市场销售额1510万美元。

    尽管“创新七君”中多数企业销售表现亮眼,但不乏有的企业目标落空。

    2023年,再鼎医药的产品收入和净亏损分别为2.67亿美元、3.35亿美元,其中收入同比增长25%,相比前两年,其收入增速有了明显放缓。2021年、2022年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94.77%49.01%

    去年同期,再鼎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莹预计再鼎将在2023年实现商业化盈利。就目前来看,这一目标已然实现。不过再鼎收入增速出现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再鼎医药的核心产品,用于卵巢癌患者的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持续放量后出现了降速。

    去年,该产品创收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6%,较2022年放缓了近40个百分点。并且,由于作为同类药物兼竞对奥拉帕尼的核心化合物专利即将到期,目前已有多家药企递交了奥拉帕尼仿制药的上市申请,届时尼拉帕利或将被瓜分掉更多市场份额。

    上个月,BMS将纳武利尤单抗在大中华区部分省份的销售权授予了再鼎医药,具体省份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河北和山西等10个省份。除此之外,双方还有就瑞普替尼等多款产品的合作。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跨国药企对再鼎商业化能力的一种认可。

    为了熬过“寒冬”,再鼎对一些管线进行了削减,同时微调了研发开支。相比于2022年财报,其2023年财报中3款药物消失在候选药物名单中。

    研发是药企未来发展的立足之本。药企当下的研发布局,往往昭示着未来五到十年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是未来能否支撑或突破现有业绩的关键之一。

    翻开这几家药企的财报,重头戏逐幕上演,并在2023年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

    过去一年,和黄医药呋喹替尼、君实生物PD-1特瑞普利单抗接连在美获批上市,成为国产创新药出海迈入新里程碑的标志性事件。

    2024年伊始,百济神州PD-1替雷利珠单抗在美获批,更是延续了这一喜悦,同时也成为继“重磅炸弹”泽布替尼之后,百济神州又一张进入美国新药市场的门票。

    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在美闯关速度格外值得一提,无论从20235月份上市申请获受理,还是11月成功获批,再到48小时内开出了首张处方等都被业内称道。另外,呋喹替尼在欧盟以及日本的上市申请均已提交,有望在2024年相继获批上市。

    “创新七君”新一轮竞赛已开启,谁能稳健地穿越周期?谁将活得更好?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Missing episodes?

    Click here to refresh the feed.

  • 去年,E药经理人对百济、信达、康方、君实、再鼎、荣昌、和黄7家市值处于头部的创新药企进行了盘点,并称为“创新七君”。彼时,寒冬还未有这般严峻,风格不一,模式不同,侧重的技术领域各有差异的7家企业各自走出了不一样的节奏。

    今年,寒冬更加凛冽,构成了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经营能力的多重考验,分化进一步加深。但多数药企的重心都更为明晰和聚焦,且做了相应的人员匹配。有些企业在创新药出海、新品上市方面连连告捷,走得愈发稳健,甚至有了同跨国药企“掰手腕”的能力;有的企业因产品授权交易大额首付款到账,业绩明显提振;也有的企业出现了现金流告急的危机,亟需在战略和经营等多方面做出调整。

    从市值和营收来看,百济神州依然是当仁不让的“创新一哥”。

    2022年,百济神州的总收入约96亿元,离百亿大关只差了临门一脚。2023年,百济总收入同比大增82.1%,达174.23亿元,毫无悬念地“闯关”成功。同期,百济全年经营亏损同比收窄33%,为-67.16亿元。实现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还是两大核心自研药物泽布替尼(百悦泽)和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前者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达13亿美元,成为国内首个“十亿美元分子”。

    “二哥”信达生物紧随其后,去年销售额达到62.06亿元,同比增长36.2%,净亏损收窄52.8%10.28亿元,略优于市场预期。全年取得产品收入亮眼,达57.28亿元,同比增长38.4%。继信达生物商业化团队组织架构调整,从一个整体切分成了6BU,将产品营销做细后,目前也到了验证阶段。

    就财报数据看,这一改革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金方面,信达生物在手现金及短期金融资产余额约为110亿元,且预计到2027年国内销售额将达到200亿元。

    不过,论“创新七君”的营收增速,还得数康方生物最高。财报显示,康方生物总收入为45.26亿元,同比增长440%;盈利19.4亿元,上市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其产品销售和对外授权收入都取得了显著增长。产品销售额约16.3亿元,其中开坦尼(卡度尼利)年度产品销售额为13.58亿元,同比增长149%

    但对收入增长做出最大贡献的,还是来自一笔29.2亿元的授权费用——主要来自依沃西授权许可首付款。康方的这次合作,被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较明智之举。原因在于,并非所有合作对象都能将合作产品的优先级放至最前列,而一旦管线不受重视受到搁置,而导致进展较慢失去先机,从而被竞争对手超过,这对国内授权方来说将是不小的打击与风险。

    早前,据熟悉康方生物的业内人士透露,康方生物之所以选择与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海外小公司合作,也是因为该公司几乎将康方这款产品放在了首位,如此便确保了该项合作产品推进的优先级。

    “创新七君”新一轮竞赛已开启,谁能稳健地穿越周期?谁将活得更好?

    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万事开头难,一旦CDMO将这些要素积累到位,后期的突破都是顺理成章、顺势而为。尽管目前市场环境公认很差,但谁都不能否认市场依然还保有很大的需求。唯有前期一路攻关,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的企业,才能在寒冬中迈过客户设定的门槛,积累声誉,保持增长。

    CDMO公司为了平衡成本与支出,通常会采取两种战略:一是生产基地全球多点开花,优点是能够更方便地触达客户,缺点是成本居高不下;二是将生产基地集中,优点是成本可控,缺点是难以同全球各地的销售网络形成合力。

    逻辑很简单,在CDMO行业,人力成本占比相当重。假设十万升总产能都聚集在同一地点,只需要100个员工就能够运营好;但如果将产能拆分到十个地点,每个地点一万升,需要的员工数量以及沟通成本将远远超过100人。

    没有绝对正确的战略,只有合适的战略。两大不同战略目前很难说谁更胜一筹。但对于中小企业,根据自身体量和特性出发,偏向后者似乎更加合适一些。

    但生产端集中的另一头,是销售端必须要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一名行业人士告诉E药经理人融媒体,在这样的年景下,CDMO行业想要生存,销售端必须做到两点,首先是业务模式必须要灵活,不同技术路线,不同研发阶段,包括早期临床客户,中后期乃至放量生产阶段的客户全部都要有覆盖,才能将运营风险稀释到足够低。

    第二,必须要出海,如果只在中国市场“内卷”,靠打价格战吸引客户,无疑是一条死路。

    但这时,在海外缺乏厂房布局的劣势就体现了出来。毕竟PPT、手册和语言描述的冲击力,远弱于一条正在运行中的工厂和产线。而每次都邀请客户飞来中国参观,显然也并不现实。

    对此,许多企业正在考虑于欧洲、美国等多地修建或并购“技术服务中心”,性质类似于一个试运行阶段的早期研发中心,同商务中心互补,对当地的销售人员作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撑,增强同客户沟通交流的效率。

    第三,熬过寒冬的最佳方式,莫过于抱团取暖,狼群结伴同行。为了加速获客,可以考虑在拿球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业务上,双方之间没有重叠或竞争,但在组织结构、技术路线、客户分享等方面,双方又可以形成互补,效率更高。

    从整体市场来观察,CDMO行业再也不像当初人们想的那样“旱涝保收”,遵循“一九法则”已是既成事实。毕竟,CDMO真正的护城河不在于表面的产能和技术,而在于时间累积下来的资质与客户信任,以及管理体系不断调整迭代沉淀下来的动态经验,这些都绝非一日之功。论硬件成本,各个公司之间差别不会很大,但做好人力、生产、销售、闲置之间的协调,才是各个公司的核心差距所在。谁能解决好这些问题,谁就能最终胜出。

    归根结底,倘若没理清楚行业的关键变数,很容易堕入下行的“死亡螺旋”;若是战略上思路清晰、管理上执行坚决,未必不能做到像鼎康生物一样,在寒冬中逆风飞扬。


  • 从这段经历中,鼎康总结出了三点。

    第一点,也是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团队技术能力和相应速度。许多欧美生物科技公司对中国的CDMO企业本就了解有限,尤其是许多规模不算大的CDMO,在对方认知中几乎就是个“新兵”,最开始几乎都是看在价格的份上,怀揣试一试的想法做一下接触。

    此外,生物科技公司同CDMO企业的合作模式基本都是长期,为了确保CDMO技术水平过硬,不会把自己的事情“搞砸”,往往会引入多家企业进行能力对比,实打实比拼哪家企业质量更好,响应速度更快。

    与鼎康合作的这样生物科技公司,由于这是其第一个生物药项目,态度上自然会更加地谨慎小心,为此也找来了好几家CDMO企业相互对标。这时候,为了打破成见,树立权威,硬实力的比拼就尤为重要了。

    得益于鼎康前身是中国最早从事生物类似药领域的企业,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拥有自己的细胞株体系,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响应速度,鼎康都远远超过了竞争的欧洲公司。

    宣传上可以随便怎么讲,但最终还是要把数据放在放到桌面上来比较。魏建中强调,作为新兵,一定要在一开始就证明自己。

    第二点在于质量管理体系,海外企业普遍对此极其看重。即便早已接受过国家药监局和欧盟的多次现场核查,但在接洽期间,海外公司依然多次派遣团队对各家公司的质量体系进行了考察和评估,甚至还对此前鼎康服务过的各国客户进行了接触,做尽职调查。

    面对这种程度的核查,别无他法,打铁只能自身硬,争取让对方在各个环节都挑不出毛病。对此,鼎康拥有全球首个模块化工厂,采用一次性生物工艺技术,符合国际 cGMP 标准,并拥有多年优秀的审计跟踪记录。目前已经为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临床供样,多个商业化生产项目已经开展,无论资质还是名誉,都经得起推敲。

    第三点尽管不如前两点关键,但也在谈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即公司团队的国际化接轨能力,比如管理体系是否对标国际、日常文件记录是英文还是中文、公司员工的是否具有海外背景等。这方面正是鼎康的优势之一,许多团队成员都由海外留学背景的高学历人才所组成。

    据了解,鼎康整体的国际化程度和英文沟通能力都很强。目前,团队的生产负责人来自美国,曾经在安进工作多年;技术负责人为美籍华人,质量负责人来自新加坡,项目负责人则是加拿大人,他们都在行业深耕许久,且人脉广阔。这些对于前期同客户之间的“破冰”,扫除障碍,增加信任,后期与相关监察机构的申报、沟通、交流,都至关重要。

    以上三点的重要性从大到小,从硬到软进行排列,理解起来都不困难,但倘若执行层面上全部覆盖,成本相当高,背后其实是多年的技术、资质、经验和管理能力的积累。

    寒冬里,CDMO该如何“自救”?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对于海外的药企而言,初遇中国的CDMO公司,首先都是抱着怀疑的眼光。一方面,中国公司急于获取订单,报价太低,质量难免令人担心,甚至还有接单后以更低价外包给其他公司的“前科”;另一方面,中国公司往往没有在本土设厂,国际交流速度也不快,想对生产体系进行考察,都面临着一大堆不便。

    有形无形的壁垒限制下,初来乍到的中国公司,面对有资质、有信用、有工厂的本土公司,想把“肉”从对方口中抢下来,难上加难。事实上,就连出海最成功的药明生物,也是经过十余年的沉淀后才慢慢得到了行业认可。

    归根结底,CDMO出海想要成功,最关键的变数还在于“修炼内力”上。与之相比,加强广告宣传、高薪招聘BD和销售,都只是末技而已。

    那么,中国CDMO想要成功获取海外项目,核心竞争力在哪儿?或者说,客户最为关注的点,有哪些?

    将视线拉回鼎康上周宣布的合作上,作为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这笔订单拿得并不容易。

    为了应付严峻的形势,两年前,鼎康就加速了一系列出海的布局,202210月,鼎康在德国建立了商务中心,对当地的销售网络提供支持;2023年年初,随着疫情的放开,又在美国增设了商务中心。

    目前,鼎康建立了一个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销售体系按区域划分,欧洲、美国、韩国均有布局。

    在寒冬的市场压力下,这个规模约20余人的全球销售团队在过去一年非常活跃,参加展会,对企业进行访问,同BD网络进行交流。魏建中告诉E药经理人融媒体,鼎康生物销售团队过去一年触达谈判的海外生物科技公司,至少在三四百家左右。

    而当销售人员感觉到对方有了更大的意向,总裁就会亲自出马,力求将订单落实。魏建中去年光欧洲去了5次,美国2次,一年时间有4个月在国外,基本都在和客户谈合作。

    一系列举措收效明显,2023年,鼎康生物与两家韩国企业分别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出海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鼎康内部进行研讨后认为,放眼全球,最具有潜力的市场,还是在欧洲。

    其实就在德国的商务中心落成后不久,这家生物科技公司就已经开始了同鼎康的接触。只不过作为一家新锐生物科技公司,这家企业对合作伙伴的选择态度非常谨慎。既希望对方水平过硬,保障管线推进,满足监管要求,又希望能拿到一个优惠的价格。因此,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不断地“货比三家”,在国内与海外各选了三家CDMO公司进行比较。

    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漫长的谈判、博弈与合作。前前后后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才终于敲定了订单。

    这一过程虽然艰苦,但魏建中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他发现,许多同行在出海的过程中喜欢习惯性地报低价,然而价格并不是欧美生物科技公司最关心的因素。后者更希望的,是能够达成价格与质量之间的平衡,报价太低,反而会担忧CDMO企业水平不高,达不到要求,会在未来给自己的药“埋雷”。

    因此,即便合约已经签订,也不代表监管会松懈。合约签订前后,对方会不断派出团队来鼎康进行考察。考察团队分成三波:技术团队、商务团队和质量审计团队,会将鼎康内部的文件、生产、管理等各个层面摸了一个遍。

    不过,由于在出海方面布局较早,鼎康已经建立了完善的GMP生产体系,经得起核查。并且随着海外客户越来越多,其他客户的好评就成了最佳的市场营销。先发优势带来了正向螺旋,无形中对这场合作的敲定与执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寒冬里,CDMO该如何“自救”?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


  • 寒冬凛冽,有的关厂,有的“卖身”,有的宣布裁员2000人,药明系更是深陷美国制裁法案,股价连跌……行业的共识是,2024年,CDMO已然到了最艰难的时刻。

    与多点开花的生物科技公司不同,CDMO是一个讲究规模效应的“强者恒强”行业,要么全胜,要么出局。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成本、订单、扩张、整合、博弈,都构成了CDMO的运营要素。谁能将这些要素理清,谁就能熬过寒冬,步入上行周期;而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失策的管理者,只能一步错,步步错,眼睁睁看着自己滑入下降的“死亡螺旋”。

    问题在于,上行与下降之间的关键变数是什么?

    近日,国内大分子CDMO鼎康生物又拿到了一家法国公司的新订单,后者将候选药物DT-7012,一种可清除调节性T细胞的抗CCR8单克隆抗体,委托给了鼎康生物,提供从细胞株开发到临床GMP生产的整体化服务。

    除了这一好消息,对于未来两年,鼎康生物全公司上下都保持着充分的自信,与当下寒冬中普遍的悲观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

    接下来两年,鼎康生物计划依然是保持高速增长。

    在复杂的态势中,这家企业做对了哪些决策,从而能够成功穿越周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光是对单一公司案例的复盘,更是对当下CDMO行业普遍困局的一个解法。

    2022年来,资本寒冬笼罩了整个创新药行业,“卖水人”CDMO也不再能独善其身。随着国内市场收缩,拿订单越来越难。为了保障现金流,CDMO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价格战,是激烈竞争的直观体现。IND阶段的价格先降到原来的80%,再砍半,然后居然还要再降。目前IND阶段的报价几乎只有当时的20%-30%

    这样低的价格当然没办法赚到钱,但许多公司不惜赔本也要把单子抢下来,只为维持工厂的日常运转。

    如此困境之下,出海,自然成了中国公司们共同的思路。

    不过,由于形势所迫,很多公司在出海之前并没有成体系的规划,仅仅只是出于本能在行动,打法难免显得急功近利。比如一到海外,刚设立一个办公点,就开出天价薪资,大量招募当地的BD和销售,疯狂跑展会、做宣传,希望BD和销售们能够凭借自己的“人脉”拿到订单。

    一段时间后,这种打法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好的BD、销售薪资价格水涨船高,到了许多公司负担不起的程度;水平不佳的人员薪资水平也涨了上去,却连一笔订单都没办法带来。

    更何况,人你能招,我能招,他也能招。钱能解决的问题,往往都不是关键问题。毕竟出海之后,中国CDMO要面对的竞争不光来自国内同行,还有扎根已久的当地公司。

    寒冬里,CDMO该如何“自救”?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       不止兴齐眼药一家企业在阿托品上的销售基础较强大,同时现在同类药物走到III期临床的还不少,兆科眼科、欧康维视、莎普爱思等紧跟其后,恒瑞、齐鲁等大药企同样虎视眈眈。

    ·       国外有同类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产品上市,但数量不多,只有两款,且一开始都不是获FDA或欧盟批准的产品。关于阿托品产品的研发热潮最早不是靠药企的研发数据及进展,而是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的两项大型临床研究。至今,延缓近视进展的原理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关于阿托品临床研究的时间和样本数据也还远远不够。

    ·       多年作为院内制剂来销售的情况下,阿托品“神药”与“毒药”之争议未曾消弭,不乏诸多市场乱象。新起点、新阶段,该以什么样的新模式去卖?值得思考。

    ·在延缓近视进展药物研发上,现在有异军突起,重构想象力。如远大医疗的新眼科药物的临床试验申请已在近期获批准,官方直言,与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相比,该产品不会出现畏光、调节下降等不良反应,给药时段不受限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基于以上几点,危与机同时围绕在兴齐眼药周围。其中,最受热议的一点在于,兴齐眼药究竟能摘得多久的独占期。

    去年4月,兴齐眼药关于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境内上市许可申请获得CDE受理,对应是按化学药品2.4类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适应证申报,即改良型新药。而按兴齐眼药311日的最新公告,此次获批注册分类为3类药。

    3类药上市后,很有可能还未如期进行放量时,一堆仿制药也获批上市,接着集采可能接踵而至。兴齐的这款药能否在集采中具备价格优势?会不会很快就为他人做嫁衣?具有不确定性。

    眼下,紧跟在兴齐眼药后面的,是兆科眼科。兆科眼科拿下了海外某公司关于0.01%低浓度阿托品在中国、韩国和东南亚等地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该产品被寄予厚望。去年10月,其针对儿童近视的III期临床数据取得了积极的顶线结果(四年治疗和随访结果),安全性和疗效强劲,研究药物洗脱后也没有反弹。该产品原有望在原定审评日期(2024131日)获FDA批准,可惜现在尚无明确进展。后续能否获批,何时获批,无疑也影响着兴齐眼药的产品商业化情况。

    为了防止3类药“为他人作嫁衣”,业内人士已数年为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落地奔走呼吁,今年多名医药界两会代表同样对此提出了建议。

    在仿制药简化申请程序下,如果不对药品试验数据作任何保护,可能造成药品上市的混乱局面。而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是一项新型知识产权制度,该制度为数据持有人设定一定期限专有权,在该期限内排除相关数据被未授权方使用,保障回收资本及盈利。

    但还有一大问题是,在《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中,暂时并未明确对3类药到底要不要保护。“即使这一制度对3类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也不见得3类药的数据保护期有多长。”此前有受访人士这样向E药经理人表示。不过,阿托品是否能作为文件中“儿童专用药”这一类保护对象,被给予一定数据保护期限?值得持续关注。

    当然,兴齐眼药突破行业之举,已然值得肯定,也给了行业眼科首个国产百亿大单品的期待。


  • 但好日子很快到了头。20227月初,一则《关于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沿用医疗机构制剂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截图在社交媒体流传,截图称,国家有关部门会同专家研究,认为本品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限性数据尚不充分,应当继续关注。

    随着传言出现,兴齐眼药的股价开始了漫长的下跌与震荡。2022722日,靴子落地,传言成真,沈阳兴齐眼科医院发布通知,即日起互联网医院暂停处方院内制剂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同月,兴齐眼药发布公告,刘继东决定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但辞职后仍在公司担任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随着本次兴齐眼药的低浓度阿托品正式获得药品批件,约束被彻底放开,他的股价又开启了新一轮上涨。

    回溯历史,能发现兴齐眼药作为一家传统药企,有着许多“优良作风”。首先是居安思危,没有躺着吃老产品的老本;然后是能坚持,从2016年拿到阿托品滴眼液授权,到开始临床三期,到获批,经历了长达8年之久的战斗;最重要是懂变通,在推进管线的同时,收购医院,不断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可以说将阿托品滴眼液的商业价值提前发挥到了极致。

    这样的经营作风,带动股价7年翻40倍,虽在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2027年,101.8亿。国产眼科药物领域又一难得的百亿元级大单品,这是市场给这款产品描绘的想象力。

    德邦证券基于低浓度阿托品近视防控的使用群体规模、需求,及现有阿托品院内制剂年费用等情况,对其销售峰值作出了大胆的预测。不难想象,如果顺利,与销售额齐飞的,还有兴齐眼药的股价与市值。

    但兴齐眼药能不能用4年的时间拿下百亿元的战绩?能不能持续将阿托品作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这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然,不用怀疑兴齐眼药在阿托品上的销售能力。20191月拿到 0.01%阿托品滴眼液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后,兴齐眼药以“医疗机构制剂+互联网医院”的模式,投入使用早,早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营销渠道和稳定的客户群,优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销售放量也是有目共睹。

    但不能忽略的是,阿托品在中国首度作为药的获批,意义比以往任何突破性药物的获批都不同。几个关键点和背景在于:

    ·       兴齐眼药这一产品申报一直走的是2.4类路径,但最终是按3类药获批。严格来讲,一场政策变革后,3类新药指的是仿制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原研药品。原3.1类新药上市后有4年监测期,具有市场保护作用,但归为仿制药后这一监测期已不在。基于此,兴齐眼药阿托品的独占期问题引发关注。

    想了解眼科药茅发家史,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国际上,使用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已有近20年历史,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已先后批准了上市。但在我国,由于其药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相关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早年一直没有正式获批上市。

    倘若换了别的公司,要么换个赛道,要么静静等待政策松绑。但兴齐眼药的作风一向是“剑走偏锋”,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绝不落下每一个机会与风口,一系列精妙的操作就此展开:

    2016年,兴齐眼药拿到了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的独立授权,获得了该低浓度硫酸阿托品10年的临床数据,并以此迅速推进III期临床试验。在刘继东看来:“与新加坡合作的意义在于获得原始实验数据,在研发进度上可以少走弯路。”

    20178月,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子公司沈阳兴齐眼科医院有限公司。20188月,走通了临床阶段的兴齐眼药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注册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申报临床适应证为散瞳及睫状肌麻痹。不过因为安全有效性不充分,未获得批准。

    直到这时,此前拿下的医院才真正派上了用场。20191月,兴齐眼药拿到了辽宁省药监局颁发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开始以院内制剂的形式在旗下医院销售阿托品滴眼液。201912月,沈阳兴齐眼科医院又开通了互联网医院资质。在互联网医院的放大效应下,尽管产品尚未获批,但事实上同已获批几乎没有区别,销量节节攀升。

    一系列操作,连带着让公司股价迎来了大爆发。20194-5月间,兴齐眼药股价连续出现了14次涨停。20207月,股价已经超过了200元,达到了历史巅峰。

    2021年,兴齐眼药的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关口,扣非净利润达到1.85亿元,同比增长117.09%。公司营收主要分为医药制造和医疗服务,医药制造收入占比高,医疗服务收入增长快,金额从2020年的约1.37亿元提升至3.18亿元,增幅达130.71%,主要来自兴齐眼科医院的门诊收入、住院收入、视光收入及药品收入。药品收入中的主力,正是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由于股价涨势过猛,引发了多方质询。比如2019年,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就因销售费用占比过高,且增长速度远超营业收入增幅等原因,要求公司作出说明;此外随着股价上涨,许多管理层开始减持,也被深交所问询是否存在内幕交易、炒作市场等问题。

    不过,这些质疑都没有打在公司的命门上。兴齐制药真正的“雷点”,始终在“院内制剂+互联网医院”这一“模式创新”的合规性上。

    想了解眼科药茅发家史,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740倍,打上市之日起,这家公司的股价从发行价5.16/股飙升至现在近200/股。新桃换旧符,兴齐眼药这位在寒冬中跳出来的新任“药茅”上位。

    311日,兴齐眼药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正式获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适应证为用于延缓球镜度数为-1.00D-4.00D6-12岁儿童的近视进展。

    打破国内没有近视相关适应证的产品获批空白,再一次成为兴齐眼药强有力的股价上涨催化剂。消息一出,兴齐眼药立刻涨停。接下来两天,股价依旧在稳步上涨。今日收盘涨幅2.12%,股价为196.37元,总市值达244.66亿元。

    但与之伴随的是争议。2027100亿元的峰值预期,兴齐眼药能否如期达到?各大创新型眼科药物相继获批临床,直击阿托品副作用之殇,恒瑞、兴齐眼药、兆科眼科、欧康维视们,还能靠阿托品赢得多大想象力?

    追溯历史,兴齐眼药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前身叫沈阳市铁西区兴齐制药厂,为区属集体企业。1989年,刘继东出任副厂长,此后又升任代理厂长、厂长。公司一直围绕眼科领域新产品开发,经过数次改制后上市,还在2017年成立了眼科医院,把一家濒临倒闭的小药厂运营成了名副其实的全产业链眼科巨头。

    多年来,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名单换了一轮又一轮,唯有刘继东本人一直稳居首位,持股比例接近30%。除了他之外,其余大股东基本上都是机构投资者。

    这样的传统药企,往往都有着强力的基本盘,足以支撑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辉煌。公司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共拥有眼科药物批准文号55个,34个产品被列入医保目录,6个产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前些年,兴齐眼药许多产品都在同通用名药物中占据了绝对销售优势。例如旗下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加替沙星眼用凝胶、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同通用名市场份额都占90%以上,不少品类甚至达到了100%

    只不过兴齐眼药一向是个“居安思危”的公司,尽管过去的成绩很辉煌,但该公司一直在朝未来的另两个大单品,环孢素A和阿托品的方向上发力。

    2020年,环孢素滴眼液获批上市成为其国内独家产品,业内预计其独占期要到2023年。不过上市后产品并未迅速放量,2021年一季度样本医院销售仅442.42万元,直到通过医保谈判成功进入医保,降价幅度达到80%后,销量才有了明显提振。

    但增加后的销量依然不算特别高:兴齐眼药的2023年半年报中,环孢素滴眼液的销量并未单独体现,只是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才透露出其“预估销售额会保持占公司同期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

    随着独占期过去,本就不算高的销量预计又会迎来缩水,所幸阿托品的获批,及时完成补位。

    想了解眼科药茅发家史,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
  • 虽然康希诺的新冠疫苗未能成功通过贝尔彻(Belcher)公司登陆巴西市场,但是这笔合作却为康希诺2021年的高光时刻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1年几乎是康希诺股价的高峰,与贝尔彻(Belcher)公司合作的三个月也是康希诺股价登上高峰的三个月,一度攀升超400港元/股,市值也曾达1620亿港元。

    不过,从康希诺发布的公告来看,两家公司在合作终止后,一直到此次收到诉讼前都未有公开交集和书面协议。并且在202110月,康希诺直接将新冠疫苗申请和在巴西当地的代理、生产权益一并打包授权给了另一家巴西制药商。这是一家生物制品公司,拥有在胰岛素、疫苗等生物制品方面的生产和商业化经验。

    这就使得贝尔彻(Belcher)公司此次起诉康希诺,并要求“支付收益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的要求显得更加突然。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年底,康希诺新冠疫苗已经在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也在国内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这也成为康希诺在当年取得近43亿元收入和近18亿元扣非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然而,康希诺的高光几乎在2021年就“戛然而止”了,伴随新冠疫情走向尾声,其新冠疫苗也逐渐淡出视野,即使在2022年吸入剂型获批也并未溅起多大水花。

    一直到今年2月,康希诺发布公告,称不再将曾经与上药合作用于疫苗生产的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这番“脱钩”行为,被业界理解为减少新冠业务对其业绩的影响。至此,新冠疫苗或许彻底成为了康希诺的历史。

    而康希诺本身也重新回归创新疫苗研发专业,虽然亏损面在2023年预计增至12.69亿元至14.97亿元,但也有多款产品问世或正推向市场。康希诺在2021年还获批上市了国产首款4价脑膜炎结合疫苗(MCV4);前不久,康希诺刚刚发布公告称其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药品注册申请获受理。

    不过,康希诺的这项“突如其来”的诉讼也给业界敲了个警钟,国际化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快速融入当地市场确实行之有效,但出海的“坑”千千万,合作伙伴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如何不被当地公司“割韭菜”,实现提升市场拓展效率的目标,出海药企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中国疫苗市场正在快速发展,疫苗企业数量随之增长,但一大现状不可忽略:疫苗管线同质化,品种扎堆。为了避免激烈竞争,很多企业选择一些供给短缺、自给率低的目的地,踏上出海之路。新冠疫苗的出现,尤其提速了中国疫苗的出口量,加速了疫苗企业的出海步伐,2021年出海热潮尤其达到了顶峰。但现在回过头来看,不管是红极一时的新冠疫苗,还是非新冠类疫苗,数年时间下来,能通过WHO预认证的国产疫苗产品屈指可数,为了获得更高利润而选择单个国家准入的“出海动作”,大多也早没了踪迹。

    过硬的产品力、企业业务能力、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以及合适的国际化策略,四者缺一不可。国内很多疫苗企业囿于这几大基本能力的不足,离真正“走出去”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此次康希诺一事,也给所有要出海的药企再次敲响警钟。

    首先,在确保做好充分的、系统化的策略规划和市场调研,以及打造了产品质量和信誉的基础上,必须明确的是,打造良好的合作关系的至关重要。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是否能够为自身提供补充关键价值,对短期和长期的项目价值创造及交付预期能否达成一致,这影响着合作信心的建立。同时,还要弄清楚合作伙伴的研发能力、注册事务支持能力、与当地监管机构的沟通经验、商业化能力等。

    其次,捍卫海外注册的控制力、管控风险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中国企业至少要对合作伙伴在其负责区域的IND申报阶段的工作有控制力。另一方面,双方要在合作过程中建立清晰的管理机制,雇佣专业联盟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有效追踪,在前期签署协议时提前明确可能发生的争议点(如市场活动知情权、定价权等等)。


  • 313日,康希诺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了巴西法院送达的贝尔彻(Belcher)向公司提起诉讼的请愿书、立案通知等相关材料。作为昔日的合作伙伴,贝尔彻(Belcher)因新冠疫苗产品合作纠纷,正式将康希诺告上法庭,要求康希诺向自己支付收益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共计约2.4亿元人民币。

    康希诺对此也很纳闷,毕竟自2021年撤销授权,并被巴西政府拒绝紧急使用后,两公司几乎“再无交集”。

    而康希诺本身,2023年业绩净亏损同比扩大再超50%。二级市场上,康希诺的股价在高光的2021年一度涨至797.2/股,但如今已经回落至56.6/股,跌超90%,总市值更是仅剩140亿元。

    本以为新冠已成往事,一笔曾经合作伙伴的巨额索赔诉讼再次让康希诺“焦头烂额”。也为业界敲了个警钟。2024年国际化浪潮必然更盛,药企出海路上的新型大“坑”如何躲?

    梳理时间线,事情的发生过程很清晰,但也更加显得这项诉讼充满疑点。

    两家公司合作的渊源始于巴西政府有意引进康希诺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为此,在20213月,康希诺与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进行了两次谈判,国家卫生监督局向康希诺详细介绍了当地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授权的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

    但康希诺只是一家专注于创新疫苗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无论是在当地的注册,还是此后的商业化对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于是在同年4月,康希诺与巴西当地制药商贝尔彻(Belcher)达成合作,授权后者代表公司与国家卫生监督局就新冠疫苗在巴西的注册和商业化进行必要的协商洽谈,有效期为6个月。同时,康希诺还在合作文件中注明“除非公司提前撤销该授权”。

    也就是说,贝尔彻公司有六个月的时间来与巴西药监局协商,推进康希诺新冠疫苗在巴西的紧急使用申请,但康希诺有权提前撤回授权。

    据悉,贝尔彻公司是一家巴西当地的仿制药企,还提供CDMO服务。但从该公司的官网介绍来看,其生产业务范畴并未包括疫苗产品。

    同年5月,贝尔彻公司向巴西国家药监局提交了紧急使用申请。此外,该公司高管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公司在4月和5月分别与巴西国家药监局进行了两次沟通会,用来促成康希诺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

    但在610日,康希诺向贝尔彻(Belcher)公司发送了撤销了授权,原因是“合作的重要条件未能及时满足”,并于当日生效。不过,康希诺并未公开披露具体原因。

    6月底,巴西药监局也因贝尔彻(Belcher)公司不再持有授权,拒绝了此前提交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

    大洋彼岸一笔超2亿元的收益损失及精神损失费索赔,让股价较高点跌超90%、业绩骤然腰斩的疫苗新贵雪上加霜,中国药企出海路上的新型大“坑”如何躲?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国内也展开了关于分段生产的一系列探索。

    较早被撕开的一个口子是,国家药监局在20225月发布的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中提及,对于生产工艺、设施设备有特殊要求的创新药,或者临床急需等药品,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分段生产。药品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生产地址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覆盖药品生产全过程和全部生产地址的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药品生产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基于此,“为满足临床急需”最典型的表现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开始允许疫苗的分段生产以扩大产能,即原液和制剂分段。此外则鲜少有更大面积突破,审核要求的严格是其一直较难推动的主因之一。

    这不难理解,分段生产的优势虽然显而易见,但监管部门的顾虑也较为明晰。

    总结来看,比较突出的风险考量包括:一是原液冷链储存运输过程的不可控质量风险;二是持有人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难以把控、信息沟通难以沟通的风险;三是持有人、受托生产企业所在地区药品监管部门跨区域/协调监管的风险;四是持有人与受托生产企业之间、多个受托生产企业之间权利义务责任划分不清的风险。

    拿较为突出的跨省监管难度举例,自MAH制度实施以来,跨省协同监管协调一直以来都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争议点在于监管到底是以持有人所在地省级药监部门延伸监管为主还是以受托企业所在地省局属地监管为主,双方省级药监部门监管职责如何划分、责任如何划分都是实践中各方关注的问题。另外,企业间不同的质量体系进一步增加了管理难度。

    因此,这一系列问题或将是上海市相关部门需根据实践探索的具体方向,如何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建立生物制剂的分段生产的质控体系和风险评估等要求,最终形成一套适宜国内施行的分段生产方案。

    言及上海对分段生产的试点,产业界人士更多是期盼已久。作为“鼓励创新,将创新价值发挥最大化”的一个环节,此番试点意味着对该堵点有了更进一步的破局,同时行业也期待着医药创新全链条更多堵点被打通。

    今日创新药概念股在港股和A股双双普涨背后,便是“鼓励创新药全链条发展”的积极信号再次激活了行业信心。自2015年药审改革后,医药行业虽取得了不少丰硕成果,但仍有不少堵点亟待疏通,如持续提升创新药基础研究能力;加快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创新药审评审批机制;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等,这同样也是产业界一直以来的呼吁。

    只有当行业的创新热情被点燃,才能有效鼓励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创新,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发展环境,为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带来更多可持续增长的动力,而行业之所以不断呼吁能有一份重新把医药创新热情激发起来的政策指引,或许这也正是其中归结所在。

    而此次上海市启动分段生产试点亦是其中重要一步,产业界期待着分段生产试点这一小步,能给行业带来更大的创新突破。


  • 一则由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发布的《关于对标改革持续打造药品监管领域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通知在产业界引发热议。其中,最受医药人关注的措施为“探索推进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根据国家药监局总体部署,探索推进生产工艺较为成熟且临床急需的生物制品,或对生产工艺、设施设备有特殊要求的创新生物药采用分段生产试点。研究制定上海市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质量监管工作方案,对分段生产药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

    这意味着上海市探索推进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正式启动。过往较长一段时间长河里,由于缺乏政策细则,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探索鲜少取得较大突破。此次试点的启动,再次将视角聚焦在“分段生产”这一产业界老大难问题上,试图从现实困境中破局,尤其振奋人心。

    实际上,自MAH制度实施以来,分段生产一直是制药行业高度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所谓分段生产,虽缺乏明确定义,但业内大多公认为“将药品生产全过程分为两个或多个阶段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场地完成产品生产,每个生产场地负责各自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MAH对产品质量全面负责。”

    此前最明显的矛盾莫过于“跨境分段生产遭遇的困境”。以某药企遇到的现实困境为例,旗下一款品种已在美国上市,产品的原液在我国境内生产,后续制剂工序则在国外完成。但当该产品申请在国内上市时,由于跨境分段生产的通道尚未完全打通,按现有生产模式,该产品无法在国内申报上市。

    一家跨国药企公共事务部总监透露,“之前在国内生物制品生产便遭遇了这一重要障碍,虽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里并未明确说不允许生物制品分段生产,但在实际操作中,与相关部门沟通时很难获得审批。”

    卡在“分段生产”这一关键环节的药企并不在少数。无论是在国内新建制剂厂或者在海外新建原液生产厂,均可能增加企业成本或延长上市时间。另对于罕见病用药、儿科用药以及其他重大疾病用药等临床急需的产品,基于供应链的灵活安排,也存在原液或者制剂跨境分段生产的需求。

    除了跨国药企,“分段生产”对于国内不少药企同样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在降本增效层面,当一家生产企业难以完成全部的生产工序,通过分段生产可有效利用现有设施设备,避免企业重复建设,增加运营压力。

    一切现实困境,演变成了业内对于生物制品原液与制剂跨省、跨境分段生产强烈需求和奔走呼告中。

    上海分段生产“解禁”背后,行业期待打通哪些医药创新全链条堵点,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传奇生物与百济神州,从模式上截然不同,但殊途同归。决定他们走向相反方向的有资金、资源积累、产品本身。传奇生物脱胎于CRO金斯瑞,成立初期融资并不“勤奋”,加上CAR-T那时的应用领域相对“小而专”,临床门槛更高,所以对于传奇而言,选择和强生这样的跨国药企合作才是通往成功之路。后来不论是在临床开发、还是产能布局,抑或是商业化数据上,都证明了这一合作的正确性。

    2023年西达基奥仑赛销售额突破5亿美元,同比增长276%,超过了多款早先上市的CAR-T产品,并且与全球首款CAR-T 产品的销售额(5.08亿美元)旗鼓相当。对于20222月才上市,并且还是末线适应证,该表现相当不错。

    今年223日,传奇生物宣布西达基奥仑赛在复发或难治性(R/R)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二线治疗中获得EMA人用药品委员会的积极意见。有解读分析称,这意味着该产品获批二线适应证在即。在竞品冲击三线失利的背景下,更广阔的二线市场将有望将传奇生物和西达基奥仑赛带到新高度。

    和黄医药也跑在了出海的前列。根据其昨日发布的财报,2023年和黄医药取得总收入为8.38亿美元,同比增加96.52%;应占净收益为1.01亿美元,扭亏为盈,上年股东应占亏损3.61亿美元。和黄医药表示,收益增加得益于与武田的合作、中国的强劲商业化进展及第三方分销的增长。

    和黄医药与武田的合作是中国创记录的小分子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之一,该合作给前者带来4.35亿美元现金。而且,在武田的部署下,呋喹替尼在海外快速落地、放量。

    再鼎与前三者都不同,上市产品目前来源于授权,但与很多以授权模式为主的后来者也不一样,再鼎的产品都得到了相当的证明。在再鼎的经营下,包括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肿瘤电场治疗、瑞派替尼、抗菌药甲苯磺酸奥马环素、艾加莫德α注射液在内的5款产品已在中国上市,这些产品2023年贡献了2.667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5%。其中尼拉帕利在被纳入国家医保后的第三年,继续保持着中国卵巢癌领域PARP抑制剂院内销售领军者的地位。

    近日,BMS将其PD-1单抗O药在大中华区部分销售权授予再鼎医药,引发业界关注。据了解,双方协定的广阔市场为中国10个省份,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河北和山西。从合作的潜在对象来看,这一合作似乎是必然的选择.其必然性在于,一方面,BMS要寻找一家创新药在中国广阔市场做得较好的公司;另一方面,PD-1这个产品几乎头部的传统药企和生物制药企业或多或少自己都持有,在多重背景下再鼎几乎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了。而且两家也不是首次合作,BMS和再鼎还有多款产品的合作。


  • 15年里,我们在美股“跑出”了4家生物制药公司,百济神州、传奇生物、和黄医药、再鼎医药。

    前三家都跑赢了发行价。至发稿日,分别较上市首日上涨516%83%13%,市值分别达到186亿美元、124亿美元、27亿美元。再鼎尽管破发,但从业务运营面仍相对成熟、稳进。

    在成熟市场,股价一定程度起到反光镜的作用。四家公司从业务层面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百济神州,唯一一家在全球做创新药自主商业化的中概股,核心产品增长迅猛;

    传奇生物,凭借成功的合作让自己的产品快速在全球渗透,以更轻量化的方式获取红利;

    和黄医药,堪称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起源,后期通过好的合作实现产品在全球快速落地,并且在2023年扭亏;

    再鼎医药,中国首个以授权许可为商业模式的公司,因进入时间够早、拿到的产品够好,在中国快速完成了商业化的迭代,发展稳中有进,预计能在今年三季度迎来扭亏节点。

    如前所述,这四家公司都或多或少地代表了一种模式,这些模式间或有交叉。但实际上,从底层逻辑来看,他们暂时“胜出”的原因都是,在观察阶段合理地将资源要素结合起来,发挥了1+N>N的效果。这些资源要素包括,技术、产品、人才、资金等。

    其中,盘子做得最大的是百济神州,现在都有很多人看不懂,质疑声也常在。但你也很难不承认他自己的过人之处。一位投资人统计了,在2010-2020年,跑赢纳斯达克指数的生物科技股,百济神州当时以4倍的涨幅排在第20位,在他前面的有阿耳戈英雄、福泰制药、再生元、拜恩泰科这类的公司。

    本周百济神州公布了2023年财报,超预期的好,股价连涨三天,最高的次日单日涨幅达到12.12%。整体来说,收入规模同比增长82.1%,至174.23亿元,与第二梯队创新药企拉开距离,直追恒瑞。如果仅创新药收入层面,已经成为创新一哥。产品层面,泽布替尼去年大卖13亿美元,收获一个“十亿美元分子”头衔;替雷利珠单抗也以38.06亿元的销售额继续维持国产PD-1NO.1

    更让投资者欣喜地是,百济神州的全年净亏损迅速收窄,特别是销售环节模拟利润(产品销售额-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已经转正且利润率迅速攀升,这意味着百济的药品自主商业化已经进入正规并逐步体现规模效益。

    不过负面的信号是,受连创新高的研发费用拖累,百济神州离盈利之路仍然任重道远,该公司也未曾做出“何时扭亏”类似的指引。这也是行业疑惑点的源头。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海外生物科技公司达到盈亏平衡所需的销售额都不到10亿美元,仅少数几家需要达20亿-30亿美元才得以扭亏,而这几家无一例外成为了生物制药企业中的佼佼者,如再生元、福泰制药、渤健。

    百济神州也确有成为全球新一代生物科技公司的雄心。一个显著的指标是,从2024年起,百济神州将成为全球在肿瘤领域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最多的公司”。加上广泛的全球临床,都成为研发费用攀升的基础。

    医药中概股接连“翻车”!60%企业近“退市”,唯3家跑赢首发价,都有谁?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复盘这些水深火热的中概股医药企业,主要有3类。

    其一,成立多年、借着资本红利早早赴美上市,但数年经营亏损的老牌药企,典例如惠普森医药。在2022年,这家成立约30年的药企收到了纽交所不合规通知。眼看股价低迷,为了满足纽交所的上市主体合规要求,惠普森医药将在今年36日将5股合为1股。通常来说,合股后股价会按照相应比例提高。

    其二,因市场需求不明朗,盈利模式尚难自证,估值泡沫快速破碎的企业,“头枪”落在了两家基因测序企业身上。2020年,基因测序企业最风光的一年,泛生子逆势上市,成就了全球癌症精准医学领域史上最大IPO。同一年,由红杉资本重金押注的燃石医学也登陆美股。但此后,泛生子一直增收不增利,烧钱速度惊人,202310月,泛生子发布公告宣布正式签署私有化合并协议。燃石医学股价至今下跌九成,并于近日收到退市警告。不过该公司也在通过裁员、砍业务方式以求生存。

    更多的,是那一批无法用产品说话,证明其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药企们。

    首先,纳斯达克虽然上市条件相对更温和,但成熟的投资者更理智,他们率先对Me-too产品、创新研发能力不够、进展太慢或临床数据大跌眼镜的创新药企,给予了“黄牌”。

    市场再不愿意为“康乃德们”买账。从曾经市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到股价跌超9成、濒临退市,核心产品从Me-better,一步步变为众人眼中Me-too甚至Me-worse产品,康乃德的命运是创新药企沉闷的一面。

    持续烧钱却迟迟未在核心产品研发上迎来突破进展的天境生物,市值较上市时缩水也近九成,并在2024年开年便剥离掉中国资产。

    一旦产品上市被拒,美股市场更是反应迅速。当核心创新药被FDA拒批,万春医药股价应声大跌。此后,万春医药数位高管相继离职,也同样收到了退市警告。不过近期,万春医药已恢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出价要求,目前市值约在5000万美元。

    还有就是由于冒进的商业模式戛然破裂,路径伸向”死胡同“,最终估值破碎。

    213日,“倒爷”联拓生物宣布将逐步缩减业务,停止在研临床试验,出售剩余管线资产,从纳斯达克退市,并迅速在今年一季度裁员一半,总体预计将于2024年底前完成终止运营的相关活动。换句话说,这家成立不到5年、走“授权引进”商业模式的本土生物科技公司,也关门在即。

    联拓生物的发展节奏非常快,其高层曾感叹“每三个月会觉得像到了一家新公司”,此前还将引进的管线权益转卖给了辉瑞、BMS这样的大型跨国药企。不过,授权引进产品“转卖”的背后,实际是“费时费力”也难以突破的商业化工作与高昂的里程碑分成的矛盾。去年底,联拓生物CEOCFO相继出走,同月拒绝了某公司的收购邀约。不到3个月,联拓生物宣布“关门”,令人唏嘘。

    美股此轮出清,还陆续引发了连锁反应,许多企业赴美上市计划搁置,本就压在一级市场头顶的“退出难”大山更为沉重。但还是有许多业内人士坚信,“只要创造出了核心价值,无论如何都会有较好的退出方式。哪怕不IPO,也会有其它渠道。”当然,选择以何方式、在哪退出,必须好好考虑产品的独特性和使用场景,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医药中概股接连“翻车”!60%企业近“退市”,唯3家跑赢首发价,都有谁?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这周,艾昆纬(IQVIA)关于“2024全球研发趋势”报告在圈内走红,报告传递两个关键信息:

    一是“资金回来了”。2023年生物制药获得了720亿美元融资,高于所有正常年份,除了疫情驱动的2020年、2021年。

    二是91%的资金流向了美国,中国和欧洲则分别下降了59%74%。人们应该高兴,数据背后的另一层意思——最早进入资本寒冬的美国终于走进尾声。

    近三年的寒冷让诸多明星企业隐于尘埃。在美股上市的生物制药中概股,最能直观反映。在2009年以来上市的14家中概股中,超六成公司已经走向退市、或者正在退市的途中,仅有3家公司跑赢首发价。在目前的“赢家”中,有1家已经实现扭亏,1家宣告扭亏节点,两家仍在摆脱亏损。

    E药经理人主要统计了14家自2009年以来在美股上市的生物制药中概股,剔除新股和次新股,通过观察他们在这一轮周期当中的“出清”状态及原因,以期对国内港股、A股及资本市场的生物制药公司带来启示。

    模式发展太快太冒进,创新管线太慢太暴露缺点,极易让一家企业失速、失意,最终失去投资者的信任和耐心。如果数据达不到预期,或者拿不出产品,叠加环境的残酷与严苛,别人撞线的同时,而你,可能率先撞枪。

    14家医药中概股就有超过60%的企业未得善终,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最沉痛的经验值。如今,他们多数在“生死线”上挣扎徘徊,也有的已宣告退市、关闭。

    关于这一批生物制药中概股命运动荡的两个重大时间点,一个是2022年,一个是2024年。

    2022年,数家医药中概股收到“退市警告”,或“预摘牌”名单,如康乃德、赴美上市“中成药第一股”大自然药业。潜伏在这些药企周围的外部危机有很多,美股资本市场遇冷,生物医药行业跌入下行周期,还有地缘政治、经济等多重复杂因素。

    两年后,联拓生物宣布退市与关闭业务,天境生物剥离中国资产,基因测序明星企业燃石医学的上市地位“岌岌可危”,种种命运各有不幸,又一同伴随着这行业震荡的三年,灰暗收尾。

    医药中概股接连“翻车”!60%企业近“退市”,唯3家跑赢首发价,都有谁?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价格不仅影响着创新药企的商业化收入,对于作为销售的重要一环——零售药店也有着不少影响。虽然零售药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药房处在不同的价格成本体系之内,部分地区对零售药店集采药品严格的价格管控(以医院零差价或不高于医院售价15%的加价进行销售)给药店带来了更大的营收压力,部分药店甚至无法覆盖成本。

    对于如此现象,有建议提出“合理确定零售药店医保药品零售价格及支付限制”:一是国家进一步明确零售药店药品定价自主性,鼓励通过市场竞争调整零售药品价格。在国家层面继续完善零售药店中选药品加价比例等相关规定,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将行业对于加价率的考虑纳入参考范围。二是鼓励相关学术研究,通过科学的调研评估论证“医零同价,或允许零售不高于医院售价15%的加价进行销售”的科学性。建议开展相关课题深入研究药店经营成本、集采对药店的影响等因素,并在其基础上研究结合患者与医保基金接受程度,赋予政策广泛的学术支撑。
    国家不仅在管理药品价格发力,同时也需在医疗器械领域完善价格机制。以日渐应用广泛的手术机器人来说,一大现状是,除北京、上海将部分机器人手术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大多数地区机器人手术项目没有合理的、统一的收费项目标准,更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覆盖,这导致了医疗服务技术、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与病患的医疗需求的不匹配。另外,部分地区设置了机器人手术加收费用的上限,忽略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的成本,导致医疗卫生机构和厂家成本效益失衡,为手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要想拓宽手术机器人医疗服务价格空间,离不开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配套。

    对此,有建议提到,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构建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拓宽手术机器人医疗服务价格空间:

    一是推动商业健康险高质量发展,切实减轻国家医保基金压力,探索衔接基本医疗保险新模式。

    当前的补充医疗保险以各城市分别探索的普惠型商业健康补充保险为主,其产品设计存在低水平、高重复的问题,并没能完全体现补充医疗补位性强且与基本医保衔接顺畅的特点。因此,应该考虑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支出结构,不同群体的保障意识、服务需求、疾病谱等差异,对商业健康险进行差异化产品设计,探索开发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外的产品,进一步提升与基本医保的衔接性。

    二是建议将临床价值高、患者获益明显、经济评价优良的手术机器人项目纳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避免基本医疗保障兜底。

    应明确法定医疗保险回归保基本本位,在此基础上,补充医疗以满足患者在疾病治疗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为目标,遵循自主交易的市场法则。应考虑将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的医疗保障需求、健康服务需求和基本药物与医用耗材目录之外的服务,如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明确为商业健康险的发展空间。

    三是在现行腔镜手术费用基础上,科学评估手术机器人医疗服务价格区间范围。

    基于何种价格理论和方法确定医疗服务价格,并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这至关重要。目前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技术方法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成本定价法、参考定价法和价值定价法。建议采用成本定价法与参考定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定价,并且不断探索根据物耗、人力、技术、风险等价值要素进行定价的模式,科学测算项目成本、动态调整服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