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gen

  • 在产业界这场波澜壮阔,聚焦创新转型的考验中,第一梯队的“四战将”恒瑞、石药、中生制药、复星交卷了!


    石药遇到了一些关卡,首现近五年增收不增利。2023年营收314.5亿元,同比增长1.7%;但净利同比减少3.6%,为58.7亿元。


    纵观石药业务划分,抛开原料产品、功能食品及其他业绩下滑,主要业务板块——成药业务板块中的抗肿瘤、心血管治疗领域业绩也出现下滑。不过因未披露创新药营收,暂不得而知石药创新药占比情况。


    复星医药2023年出现营收净利下滑。其中,营业收入约41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81%,是近十年来的首次下滑;归母净利润23.86亿元,同比下降36.04%。背后原因主要在于新冠相关产品(包括复必泰、捷倍安、新冠抗原及核酸检测试剂等)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抛开直观业绩增长情况,度量创新同样离不开研发投入、研发规模、上市的创新药数量、核心技术平台、潜在重磅管线等指标。研发投入一向被业内看成是评估药企创新的一大指标,研发投入增长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创新力度,被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研发投入角度来看,恒瑞近两年一直将研发投入保持在60亿元左右,同样也是这4家企业中研发投入最高者。复星医药稍微低一些,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为51.72亿元。再次是石药、中生制药,分别为48.3亿元、44亿元。


    在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上,恒瑞为26.95%,中生制药为16.8%,石药为15.4%;相对低一点的是复星医药,其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为12.5%。


    研发人数也是反映研发规模的一大指标,纵使在行业层面降本增效语境下,恒瑞裁撤了部分销售人员,使销售团队降至万人以下;但仍增加了研发人员,形成了一支5000多人的规模化、专业化、能力全面的研发团队。


    从最直观的创新药数量来看,恒瑞2023年3款1类创新药阿得贝利单抗、磷酸瑞格列汀、奥特康唑获批上市。由此,恒瑞国内获批上市15款1类创新药。复星医药2023年主要靠创新药市场表现拉动了业绩,期间共有6个创新药的8项适应证获批上市。中生制药2023年亿立舒、利马前列素、贝伐珠、利妥昔等6个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获批,创新产品数量攀升至11个。纵使创新转型节奏有所不同,面对着大众对于传统药企产品收入结构变化的追问,传统药企巨头们正在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在创新维度上走得更为深入。


    除了创新,国际化也早已上升至战略关键词。当下,国内医药市场价格与规模“天花板”愈加明确,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中国药企未来战略的“必选项”,海外市场也成为未来主要变量和增量之一。复盘恒瑞、石药、中生制药、复星医药的创新转型路径,同样指向了国际化,而重要抓手大多指向了BD。


    恒瑞、石药、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四战将”2023年业绩答卷已交。身处第一梯队的他们,创新转型路至何处?转型决策的执行力度如何?战果是否让人满意?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传统药企搞创新到底行不行?搞不搞得好?这是多年来萦绕在本土大药厂身上的质疑。看客与局中人无不揪心:持续的业绩阵痛、战略调整、股价震荡……传统药企创新转型之路异常艰辛。


    根据2023年陆续披露的财报可窥见,巨头们创新转型之路整体已初见成效,纵使阴霾尚未完全扫清,但用数据仍部分回答了上述质疑,却也留下了新的悬念。


    E药经理人根据营收、净利润、创新药营收占比、研发投入及各指标增长等数据维度,持续观察中国传统药企在创新转型中的变化。在产业界这场波澜壮阔聚焦创新转型的战役中,头部传统药企创新转型的得与失、攻与守,对产业有着不少借鉴意义。


    尤值得注意的是,纵使行业在穿越周期的震荡中起起伏伏,恒瑞医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却稳居前列。


    躬身入局,只有真正经历了艰难时期,才能深感创新转型的紧迫,而这四家本土大药厂呈现了传统转型不同缩影。


    一般来说,创新药收入占比、研发管线的创新程度,通常被行业视为判断制药公司创新转型程度的两大核心指标。由于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创新药收入占比不超过50%,这一数据也成为了评判创新转型驱动的临界值。


    不过,目前恒瑞、石药、中生制药、复星医药四君均尚未跨越50%这一门槛。最有望率先触线者仍是“制药一哥”恒瑞。2023年,其创新药收入冲破百亿元大关,占比达46.61%,居四家之首。相较而言,整体营收规模相对少一些的翰森制药、先声药业创新药营收占比反而更早地横跨50%的标尺。其中,翰森制药创新产品占比67.9%;先声药业创新药业务营收占比更是达到72%。


    视线回至四家传统大药企,而今际遇各不相同。有的药企似乎走过阴霾,有的药企营收净利倏然承压,仍在消化诸多业绩不利因素。


    “一哥”恒瑞医药最受资本市场关注,走过高光,也历经至暗,而今终呈缓和态势。


    继2021年年报首次出现业绩下滑后,连续两年营收净利双降的恒瑞医药,2023年聚光灯下对其拷问异常灼热。随着财报发布,虽离曾经业绩最高点有些距离,但不少投资者仍松了一口气。背后是营收净利再次回归增长轨道的数据支撑。


    不过,面对恒瑞此番业绩,资本市场却“不买账”,业绩发布后的连续两天股价下跌,背后暗含了投资者对于一哥的期待更高、以及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担忧。


    创新转型稍晚一步的中生制药,此次也实现了业绩微增,全年营收262亿元,同比增长0.7%。格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创新产品收入即将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加13.3%达98.9亿元。创新收入占比也从2015年的11%提升至2023年的38%。数据背后,也可见创新转型力度。


    恒瑞、石药、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四战将”2023年业绩答卷已交。身处第一梯队的他们,创新转型路至何处?转型决策的执行力度如何?战果是否让人满意?请您5月7号接着收听。



  • Fehlende Folgen?

    Hier klicken, um den Feed zu aktualisieren.

  • 4月17日晚,恒瑞医药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恒瑞医药业绩稳步回升,创新驱动收入增长


    日前,恒瑞医药的创新实力正在持续赢得国际认可。报告期内公司119项重要研究成果相继在柳叶刀、BMJ(英国医学杂志)、自然·医学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等全球顶级期刊发表,累计影响因子近1400分。


    其中,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联合阿帕替尼(艾坦)(“双艾”)对比索拉非尼用于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CARES-310研究)主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总生存期达到22.1个月,为目前已经公布数据的晚期肝癌一线治疗关键研究中位OS最长的治疗方案。


    同时,恒瑞医药超百项创新药学术成果亮相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美国血液学(ASH)年会等国际知名学术会议。


    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市场因素,恒瑞医药全面推动资源整合,夯实医学、市场双引擎驱动机制,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增强医学及市场专业化人才团队力量,进一步减少一线销售人员,促进运营提效。公司2023年度销售费用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34%。


    公司高管团队持续增加新鲜血液,年报发布同时,恒瑞医药宣布任命卢韵为公司副总经理。卢韵系恒瑞内部培育成长起来的高管,已在恒瑞工作15年,多年来一直深耕CMC研发领域。


    恒瑞医药一直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以贡献者为本”的理念,持续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设立“伞兵计划”等,通过充实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拉高整个创新人才队伍的“天花板”


    2023年公司共引进600多名核心人才,其中150多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通过打造瑞鹰计划、星青年、恒星计划等,系统开展内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发员工潜力自2023年5月推出新的股票回购计划以来,恒瑞已累计回购约1435万股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总金额达6亿多元。


    今年,恒瑞医药19款产品通过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其中包括多款创新药物及新适应,累计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产品已达103个其中已上市创新药有13款。


    近日,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发布了《2024年医药研发年度回顾》,并评选出全球TOP25管线规模的制药公司,恒瑞医药第三次进入榜单与全球大型跨国药企同台竞争,排名跃升至第8,再创中国药企新高。

  • 4月17日晚,恒瑞医药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恒瑞医药业绩稳步回升,创新驱动收入增长


    2023年,恒瑞医药在研管线快速推进。报告期内,12项临床推进至Ⅲ期,35项临床推进至Ⅱ期,30项临床推进至Ⅰ期,公司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近3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2023年至今恒瑞医药共取得7项CDE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未来审批有望加速,其中仅公司HER2 ADC明星产品就独得5项;公司自主研发的首个小核酸药物注射液用于慢性乙肝获批临床,国内外暂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恒瑞医药在核药领域布局的首对放射性精准治疗产品获批临床,目前公司已有4款核药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恒瑞医药多年来打造的日益完备的创新体系。


    首先,经过多年发展,恒瑞医药已形成了一支5000多人的规模化、专业化、能力全面的研发团队,先后在连云港、上海、苏州、成都、厦门、济南、广州、北京、美国和欧洲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满足多个疾病领域管线对新分子实体的发现和开发需求


    其次,公司以“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为导向,以“新、快、特”为主要宗旨,坚持“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持续聚焦靶点前移,加强源头创新。恒瑞医药在肿瘤领域有丰富的研发管线,同时在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眼科、肾病等领域也进行了广泛布局


    第三,公司还建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新技术平台,如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AI分子设计、体内药理、分子动力学、生物信息等,并不断优化和发展,为创新研发和国际化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


    第四,已有11个新型、具有差异化的ADC分子成功获批临床。有的已快速进入临床Ⅲ期研究阶段;有的快速推进多项临床Ⅲ期研究,新一代双抗产品已顺利开展临床研究,还有10多个双/多特异性抗体在研。


    与此同时,恒瑞医药继续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重,在内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


    公告示,恒瑞医药正以全球化的视野积极探索与跨国制药企业的交流合作,寻求与全球领先医药企业的合作机会


    2023年恒瑞医药按下BD加速键,共达成了总交易金额超40亿美元的5项授权合作。其中公司将两款抗癌创新药独家许可给德国默克,交易总金额可超14亿欧元,这也是恒瑞医药首次与全球大型跨国药企合作。目前恒瑞医药已实现10项创新药海外授权。


    恒瑞医药首个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在美国申报上市已经获得FDA正式受理目前公司已有3款自主研发的ADC创新药先后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有望加快推进临床试验以及上市注册进度;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且恒瑞医药目前已有3款产品获得这一认定


    与此同时恒瑞医药多个项目在美国、欧洲、亚太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临床试验资格,6款ADC以及双抗等肿瘤创新产品均已实现国内外同步研发,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抗Aβ单抗产品在澳洲的临床试验正在顺利进行。据悉,恒瑞医药未来将通过自研、合作、许可引进等多种模式,拓展海外研发边界,丰富创新产品管线。


    想了解恒瑞医药2023年年报披露透露了哪些信息,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


  • 4月17日晚,恒瑞医药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28.20亿元,同比增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2亿元,同比增1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1.41亿元,同比增21.4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6.44亿元,同比大增504.12%,公司业绩稳步回升。


    报告分析,随着恒瑞医药创新成果持续获批,创新药临床价值凸显,驱动收入增长。


    2023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106.37亿元,虽然面临外部环境变化、产品降价及准入难等因素影响,仍然实现了同比22.1%的增长。


    为保证创新产出,恒瑞医药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61.5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项目研发和创新发展。同时,公司不断完善运营管理,促进提质增效,销售费用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34%。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提到公司正在持续强化商业化体系建设,并从战略层面深入布局零售市场,拓展DTP药房等渠道,加快创新药销售渠道覆盖。


    恒瑞医药也同时公布了年度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含税),加上回购合计分红21亿多元。


    长江证券分析认为:恒瑞医药转型阵痛已过,集采影响已近尾声、医保降价压力陆续释放,创新产品持续兑现,推动业绩进入上行通道,并且后续还有多个重磅在研品种提供长期增长动力,未来成长可期。


    恒瑞医药坚持创新引领,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报告显示,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61.50亿元,为公司持续不断创新产出提供强大保障。在高强度研发投入的加持下,恒瑞医药研发成果加速兑现。


    报告期内恒瑞医药有3款1类创新药(阿得贝利单抗、磷酸瑞格列汀、奥特康唑)、4款2类新药(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醋酸阿比特龙纳米晶、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获批上市


    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6款1类创新药、4款2类新药报告期内5项新适应获批上市卡瑞利珠单抗第9个适应及阿帕替尼第3个适应获批上市,二者联合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癌马来酸吡咯替尼第3个适应、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第2个适应分别获批上市,进一步拓展在乳腺癌领域的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第2个适应用于儿童全麻手术前的镇静/抗焦虑也已获批上市


    报告期内共14项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包括瑞卡西单抗、艾玛昔替尼等新药申报,以及氟唑帕利联合阿帕替尼等新适应申报,涉及癌症、糖尿病、自免、眼科、镇痛等治疗领域


    截至2023年底,恒瑞医药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389件,PCT专利662件,拥有国内有效授权发明专利545件,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667件。


    想了解恒瑞医药2023年年报披露透露了哪些信息,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新一任冲劲最猛的代表: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注定要上演一段传奇。艾昆纬提供一则关键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诺和泰以250.8%的MAT同比增长率强势冲进十大医院用药榜单。


    2021年,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两大适应证,当年即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价格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仅2024年1-2月,司美格鲁肽在全国医保报销就超过了70万人次。2023年全年,诺和诺德GLP-1产品在中国大卖62.08亿丹麦克朗。


    不过,同在2023年三季度,诺和诺德在中国医药市场的整体销售额却是负增长,主要受国内胰岛素集采影响,对应产品在这一季度既失了“量”,又没保住“价”。


    胰岛素是诺和诺德国际业务中很重要的细分市场,然而近两年在中国的表现持续下降。财报显示,2023年,诺和诺德胰岛素在中国区的销售额为88.48亿丹麦克朗,远远跌出百亿门槛,尤其是门冬胰岛素(诺和锐) 逐年下滑厉害。


    然而,诺和诺德的“重头戏”GLP-1产品正陆续在中国市场放大招。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诺和诺德在中国GLP-1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高达74.6%。


    阿斯利康仍是销冠,然而与拜耳一同成为了两家销售增长情况最不乐观的外资企业。


    阿斯利康的降糖药安达唐(达格列净)曾因在医保谈判中价格从5.62元砍至全球最低价4.36元而出圈,2023三季度的增长还算强劲(26.3%),不过已不抵2022年三季度“黑马”一般的势头(59.5%)。


    更为严峻的是,阿斯利康在国内的第一大产品泰瑞沙(奥希替尼),成为进入医保后销售上升未能“反哺”到销售额的典。2018年通过谈判降价79%进入医保目录后,奥希替尼在院内市场增长近10倍。到了2020年一季度,该产品跻身医院十大用药之列,增长率高达463.5%,这样的增幅很难见到。但其销售额拐点很快出现,2021年,奥希替尼以超过50%的降幅续约进入医保目录,此后院内市场季度销售增长情况并不稳定,到了2023年三季度,该产品MAT同比增长率为-4.6%,是十大医院用药产品中唯一负增长的进口药。


    拜耳是另一家销售呈现负增长的外资企业,且在整体医药市场前20大集团中降幅最厉害。


    2022年三季度时,拜耳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最强劲的产品之一——降压药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已跌出医院十大用药榜单。在最近,从浙江省《入库金额排名前200名产品》文件中同样也可以窥见一角:2022年时,拜新同排名还在前5,但2023年已跌落至第36名。


    罗氏的下滑,仍然是“三价马车”被生物类似药猛烈冲击的影响。贝伐珠单抗已成为国产替代现象最为明显的品种,齐鲁安可达“瞄准时机”进入市场后快速放量,替代罗氏原研产品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美罗华(利妥昔单抗)市场份额受到复宏汉霖生物类似药汉利康冲击,两年前就与前者市场份额不相上下。 

  • 扬子江的加罗宁(地佐辛注射液)虽然仍保持在MAT医院用药十大主要产品之列,但在2023年三季度销售额继续呈现两位数下滑,早已不复往日TOP3品种的“风光”。


    齐鲁、三生的增长则呈现出不一样的趋势安可达(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成为两家企业排位上升的主要拉动力。


    齐鲁的安可达在2023年初经历短暂的小幅度下滑后,2023年三季度又重回14.3%的两位数增长。而特比澳已经替代曾经的“常客”加罗宁,冲进MAT医院用药十大主要产品前三。按照特比澳的增速,未来或许也存在登顶的潜力。


    而三生制药本身,也借此进入到了院内销售额前二十的企业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三生制药2023年财报披露,特比澳全年销售额超42亿元,同比增长23.8%。并且,特比澳在国内血小板减少症市场市场份额高达65%,是占比第一的品种,不仅如此,特比澳还是国内大分子药物销售额第一的品种。


    除了目前已经进入医保的两项适应证——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及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本月还获批了用于治疗儿童或青少年的持续性或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不过也有特殊例子,从排位上看,正大天晴在三季度略微下滑一名,销售额同比下滑6%但根据其母公司中国生物制药的财报,创新产品收入已经提升至98.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也达到了37.8%。其核心产品福可维(安罗替尼)成为拉动创新药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有公开数据显示,安罗替尼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40亿元。


    其实,从赛诺菲波立维“消失”、阿斯利康泰瑞沙来势汹汹开始,“新王”换“旧王”的戏码,开始在进口药及跨国药企中激烈上演,更迭速度快到可怕。


    于外,政策“杀价”作用明显,集采、国谈倒逼跨国药企向院外市场扩张,如果踩点失速,雷霆万钧之威力可能瞬间倾覆。于内,本身增长后劲缺乏。资源雄厚,不代表重磅炸弹可以随时接续,较长的“过渡期”总是伴随着反复调整,失意与落寞穿梭其中。


    好几家跨国药企增势堪忧;有几家企业表现有一定提升,的是2023年反超阿斯利康、挣得成中国区业绩第一的默沙东;不过,唯两家企业携强劲产品,带来了强烈的兴奋感。


    稳定发挥、甚至愈发突出的代表:辉瑞舒普深强大得可怕,舒巴坦钠进国采前后销售额都很可观。


    即使在直接受到八批集采结果执行的2023年三季度,舒普深仍然在MAT医院用药十大主要产品中排名第二,两位数的MAT增长率一如既往稳定,足以佐证辉瑞的前期市场推广策略和执行效果之扎实。得益于此,辉瑞在2023年三季度同样维持了高增长,且凭超过20%的增长率冲到了第四。近期,从浙江省《入库金额排名前200名产品》中可以看到,舒普深仍稳居第一。


    想了解2023三季度院内用药市场如何风云再起,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风又再起。


    公开数据显示,仅2024年1至2月,司美格鲁肽在全国医保报销就超过了70万人次。从中国医院药品情况来看,司美格鲁肽已在去年第三季度以一骑绝尘的增长速度,“杀”进榜单前十。通过艾昆纬中国医院药品统计报告,E药经理人发现,中国院内市场“药王们”的更迭速度快得可怕“新将崛起、老将迟暮”分化愈发明显。


    2023年唯一扛住了残酷波动的是辉瑞舒普深。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被纳入八批集采后,原研舒普深仍以14.2%的增速稳居院内第二大品种,可见辉瑞的市场耕耘之深厚。


    本土药企正在加速抢占外资企业空间。2023年之前,以阿斯利康、辉瑞为首,跨国药企常年与本土药企在院内TOP10“平分天下”到了2023年第三季度,当科伦重回前十,本土药企的席位已经超过外资。“制药一哥”恒瑞更是超越扬子江本土“销冠”。


    本土创新药放量也正在狂“拼”速度,恩必普、特比澳两大本土小分子、大分子创新药代表,其销售额领衔了大部分传统产品和专利到期原研药。总的来看,药企排位、院内畅销药变化的背后,是市场激烈竞争、浮沉带来的紧张感。


    拜耳、赛诺菲等集采前的十大供应商“常客”已经落寞,阿斯利康在经历几年“猛涨”后也要面临增长困境而辉瑞在全球虽然已经暂离“霸主”地位,但在中国市场依旧坚挺在本土药企层面,恒瑞、正大天晴、三生地位的稳固与攀升也在验证,创新药越来越成为决定本土药企排位的中坚力量。


    本土药企的排名整体来看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在变化的时代,能守住自身的“一方天地”相当难得。尤其创新药产品,越来越成为决定本土药企排位的中坚力量。


    具体来看,常驻恒瑞、扬子江、石药、齐鲁、正大天晴依旧位列前十,在老牌跨国药企拜耳业绩疲软导致排名下滑后,科伦成功回归,进入前十榜单。


    如果将目光放到前二十的排位中,本土药企其实呈现出强劲实力,丽珠、人福、三生不仅排名上浮,MAT销售额增长也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药企排名浮动的背后,其实是产品销售额的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过多年深耕,创新药收入终于成为影响本土药企排位的决定性力量。


    石药作为排名下滑最多的本土药企,院内销售额也相应下滑了8.9%,对应的其实是大品种恩必普(丁苯酞)的销售额增长放缓。


    事实上,国谈持续降价似乎让恩必普再无法回归曾经高达30%增速的时代,2022年也成为恩必普保持高速增长的最后年份。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恩必普深陷增长乏力困境2023年第二季度还能维持9.8%的增速,到了第三季度仅收获0.4%的同比增长。


    不过,从石药的年报情况来看,公司整体也在面临转型挑战,2023年总营收314.5亿元,占比最高的成药业务收入256.4亿元,但二者增长均是个位数


    虽然石药的年报中并未详细披露恩必普的销售额,但其神经系统领域的全年销售额达到了90.89亿元,同比增长12.1%。


    不过,面对恩必普的专利到期,石药也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通过继续研发恩必普的新适应证,延长恩必普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推动收购而来的明复乐(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高速增长,维持石药在心脑血管领域的竞争实力。


    想了解2023三季度院内用药市场如何风云再起,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医药企业研发投入逐年上涨。2022医药行业研发投入总额首破千亿,达1026.17亿元,同比增长率达14.66%。但不断高企的研发投入下,往往会让人忽视另一个现实:创新药物商业化回报周期较长、融资环境仍有待回暖等因素,使得绝大部分的本土新兴生物医药公司都会面临研发投入上的资金压力。


    “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线结构调整优化”等成为频繁提及的话题。从百奥赛图此前的财务结构来看,千鼠万抗项目是研发投入的“大头”。2023年业绩显示,百奥赛图亏损已由2022年的6.02亿元下降37%至3.83亿元。而“千鼠万抗”的研发投入已告一段落,后续抗体开发成本将大幅下行。此消彼长之下,百奥赛图抗体开发及授权业务有望扭亏甚至盈利。


    在商业世界,无论创新梦想多么远大,一家公司最基本的职责,始终是创造商业价值,这其中重要的衡量标尺就是收入、利润。随着创新节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需要尝试打通这一闭环。因此,即使手握多条创新管线,但是对于临床开发阶段的研发来说,百奥赛图将战略及时调整为“通过不同研发阶段达成转让/授权合作,控制自主研发投入”。对于“千鼠万抗” 形成的海量全人抗体序列分子库及部分优选分子,后续将主要通过授权/转让/合作开发的模式对外合作。随着千鼠万抗的阶段性成功、全人抗体(RenMice)等技术平台的成熟,百奥赛图大规模研发投入的阶段已经结束,未来将通过后续的对外合作,不断地获得首付款,研发及销售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等短中长收益。


    对于百奥赛图来说,千鼠万抗不再是一个需要持续“浇水施肥”、投入大量资金的开发项目,而是真正成长为能够带来收益的平台和品牌。“千鼠万抗”的阶段性目标达成,不仅仅让百奥赛图实现了“开源”,同时也开启了健康“节流”模式。一面是各项业务持续高增长,另一面,此前“播种”的项目进入收获期,这正是百奥赛图目标盈利的底气所在。


    百奥赛图似乎很难用一个或者几个赛道的分类去定义,也正是这种去标签化,让百奥赛图在行业内有了真正的差异化优势。CRO服务业务持续验证着百奥赛图的商业化能力,而原创技术平台受到国内外制药公司认可则证明了百奥赛图底层的自主创新能力。


    横跨CRO与生物科技两个领域,让百奥赛图业务结构足够多元化,有充足的战略纵深,可以更从容地追求长期的价值发展。双轮驱动下,百奥赛图各业务板块齐头并进,造血能力不断增强,已经跨过了从“0”到“1”的艰难时刻,而“千鼠万抗”的潜力将带动百奥赛图从“1”到“100”的快速运转。


    在创新药竞争的上半场,“明星团队+创新研发管线”成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吸引投资人最关键的要素,而随着市场趋于冷静,“高效的运营效率+技术平台+充沛的现金流+商业化策略”成为初创生物药企“跑赢”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



  • 仅2024年开年,百奥赛图就公布了与吉利德的多靶点抗体合作,与跨国药企的合作再下一城。此前百奥赛图已经与德国默克、百济神州、翰森制药、正大天晴、华润生物等国内外知名药企达成103项抗体授权/合作及47项平台授权合作。


    与手握几条管线的生物科技公司策略不同,百奥赛图“抗体分子现货货架”的差异化商业模式吸引了国际众多药企的关注和认可,也为公司注入了持续性的增长动能。上百项合作的陆续达成,带来不仅仅是充沛的现金流和来自众多跨国药企的背书,百奥赛图更是向着成为全球创新药的“发源地”的道路上加速前进。


    近期,百奥赛图发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34%,同时研发投入同比减少32%,亏损同比收窄36%。


    这一系列数字已展现出其成长与减亏并举的硬实力。此前,公司在科创板问询回复函中预测2024年销售收入将继续增长约27%,研发费用率将下降至23%左右,2024年有望接近盈亏平衡。其中,2023年,百奥赛图抗体业务总营收1.77亿元,同比增长39%,维持了80%左右的较高毛利率。


    抗体分子授权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其早期收益以首付款为主,后续随着合作方的推进进度还将带来可观的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等中长期收益。由此看来,抗体业务正在成为百奥赛图上升的第二增长曲线。


    CRO服务业务造血能力不断增强,是百奥赛图扩大业务版图的基础。百奥赛图CRO业务2023年总营收5.41亿元,同比增长33%,成为公司业绩稳步前进的基本保障。其中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估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0%;创新模式动物销售收入维持高增速,同比增长61%,达到2.73亿元。海外业务快速同比增长66%至4.08亿元,是拉动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增长引擎。在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整体下行,CXO赛道红火不再,百奥赛图的这一业绩表现实属难得。


    但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的背后,或许行业更关注的是,作为一家创新技术驱动新药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企业,在此前长期高研发投入的情况下,百奥赛图将如何从生物科技公司生存战中突出重围?收支平衡之后,它的下一步又要怎么走?过去一年的寒冬阴霾笼罩,也让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生物科技公司,都意识到他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是:生存与效率。


    3年超100项交易!靠自我“造血”冲击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长什么样?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2024年开年不久,全球CXO巨头龙沙和赛默飞世尔先后传出关厂裁员的消息,同时也有生物科技公司成功“卖身”的新闻。


    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在这个创新的战场上,比拼的不仅仅是爆发力,更重要的是持续经营的耐力。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环境也发生改变,单纯依靠融资烧钱研发已无法得到市值的正反馈,拥有扎实技术实力和稳定盈利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公司经营、资本市场两方面实现长期良性发展。而对于创新药企来说,高企的研发投入已经不再是故事的主线,“扭亏为盈”正在成为其新的注脚。


    在投融资支持力度减弱,IPO通道收紧的环境下,生物科技公司如何展现出自身的“造血能力”、应对资本市场的考验,开始成为衡量企业能否穿越周期、走进下一场比赛的考核标准。


    BD为生物科技公司赢得现金流的补充,也是企业出海的必经之路。


    2023年是中国BD的狂飙之年,中国的创新药正在被国际药企尤其是跨国药企关注,其中ADC的分量不言而喻。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以8亿首付款、84亿美元的总潜在交易金额授予BMS后,双抗ADC分子的潜在价值或将水涨船高。而在这一重磅的潜力赛道,百奥赛图早有布局。


    近期,百奥赛图宣布与韩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ABL达成双抗ADC合作。据百奥赛图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双抗ADC在研项目有20多个,TAA抗体骨架200多个。早前潜心打造的稀缺技术平台壁垒让其有机会站上ADC时代的风口,彼时备受争议的“千鼠万抗”计划如今迎来了收获期。


    2020年3月,百奥赛图“千鼠万抗”规模化抗体开发计划正式启动,目标是“针对1000余个潜在抗体药物靶点分别进行抗体发现研发,形成多样性丰富的高质量抗体分子库”。对于新靶点、新抗体分子的需求,叠加新研发模式的不确定性,千鼠万抗的目标无疑是颠覆性的。但同时,苦“无新靶点”的现状、临床前CRO以及生物医药行业竞争加剧、新兴模式的不确定性,给彼时的百奥赛图带来了无数质疑。


    但领先者的困境往往也是首先筑建护城河的关键。三年过去,“千鼠万抗”计划已经于2023年三季度末阶段性完成,建成超40万条多样性丰富的高质量的全人抗体序列库。当初看似宏大、遥不可及的目标成为了现实。


    对于百奥赛图来说,这是一个阶段性目标的达成,对于行业来说,平均开发时长将缩短至少60%的靶点平均开发时长,为整个创新药研发,都能提供弹药库。


    不仅如此,千鼠万抗有望解决传统方法在开发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挑战。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数十万个抗体分子的出现让新药的成药方式有了指数级增长的“排列组合”方式,还可以任意拼装成双抗、ADC、双抗ADC、细胞治疗等多种基于抗体的药物全景图。


    千鼠万抗不仅打开了靶点和抗体开发新世界的大门,让行业一直苦恼的新药研发内卷有了破局的新思路,也为百奥赛图带来了纷至沓来的合作机会。


    3年超100项交易!靠自我“造血”冲击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长什么样?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不过,即便处于宏观周期的底部,微观局部也总保有机会。更何况,底部蕴藏的腾飞能量亦不能忽视。


    一二级市场融资方面,尽管在2022年和2023年持续不景气,但2023年,中国创新药资产出海交易的爆发。陡增的出海交易首付款补充了这一资金缺口,使得生物科技企业2023年总体融资额836亿元与2022年基本保持持平。


    总融资额是现金流和研发支出的保障,而CXO行业的增长又与药企药品研发总支出呈因果关系。幸好,2023年全球药品研发总支出在2022年短暂下滑后,重回了增长轨道。


    从研发阶段看,国内I-III期新开临床有所反弹,主要原因是2022年许多创新药企业为了应对寒冬,提前减少了临床启动数量以节省开支。到了2023年,这部分滞后需求进行了释放。但全球总体来看,I期和II期临床新开数量继续下滑,或与新冠项目大幅减少,以及生物医药公司改善运营效率成本相关。


    按首次公示的临床管线按成分分类来看,2023年相比2021年,中国的偶联分子(主要为ADC)、基因核酸药物和放射性药物管线大幅增加,前期热门领域细胞疗法则出现了减少。从占比来看,中国的偶联分子、基因治疗管线在2023年占比全球管线超过50%。


    趋势上,中国与全球的差异在于,中国创新类靶点的临床管线基本处于增长态势,而全球范围不同种类的新药靶点增减各异。另外,中国核酸药物临床管线数量增长而全球下滑。


    按照首次公示临床管线疾病领域来看,2023年相比2021年,中国在自免、血液、眼科疾病、泌尿系统、罕见病都有所增长,前几年非常热门的肿瘤领域则出现下滑,说明中国药物研发不再“内卷”,逐渐从拥挤的领域开始转移到了别处。


    这意味着,接下来CXO企业想要继续维持增长,技术方向和能力都需要及时跟上趋势的转变。


    供给端方面,小分子CDMO早在2022年就出现了产能过剩。而因为需求预期旺盛,大分子CDMO仍然处于产能快速扩张的阶段,只不过出现了产能利用率不足(不到50%)的问题,导致订单价格迟迟上不去。


    生物药产能需求方面,2023年全球生物药产能需求从2022年的283万升提升到了309万升,预计2023-2027年,需求会以15.6%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0个以上的重磅生物药将会在专利到期后迎来生物类似药的上市放量,以及新型抗体疗法上市。


    生物药产能供给方面,2023年全球药企内部产能是477万升,基数已经很大了预计2023-2027年产能仅以2.2%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主要的产能供给来源于生物药CDMO扩建目前生物药CDMO产能是200万升,产能利用率大约是48%,预计到2027年将会达到357万升,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5.5%。


    综合行业产能和需求来看,行业产能利用率(总需求/总产能)将会从2023年的48%,提升到2027年的65%。


    而在竞争格局方面,目前生物药CDMO产能维持四强集中格局,最大是三星生物(19%),其次是龙沙(15%),第三是药明生物(12%),之后分别是富士胶片、赛默飞世尔、康泰伦特等。预期到2027年,整体产能格局进一步向亚洲企业倾斜,第一是三星生物(21%),其次是富士胶片(17%),第三是药明生物(16%),第四是龙沙(12%)。


    由此可见,由于国内投融资和订单情况在下滑,CXO整体难以快速恢复景气,但局部细分领域依然蕴含着较多机会。想要顺利穿越寒冬,企业需要在修炼内功的同时,又能跟得上变化,这对每一个管理者都提出了巨大但有意义的挑战。

  • CXO领域的寒风越演越烈,近几个月以来,传出的几乎都是坏消息。


    在海外,龙沙中国关厂,康泰伦特“卖身”,德国CDMO企业Evonik(赢创)宣布将在全球裁员2000人;在国内,一众CXO企业近期披露了2023年业绩,博腾股份、美迪西、凯莱英、昭衍新药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一哥”药明系虽仍保持增长,但由于深陷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风波中,股价连连跳水;再仔细审视财报,药明康德过去一年还减员超过3000人,并且新增客户相较2022年减少了近200家。


    商业竞争和政治不确定性,都给这个昔日被视为“稳定”的行业蒙上了巨大的阴影。未来究竟会如何?产业亟需一套完整的数据总结过去,预测未来。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2023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对CXO行业未来的发展给出了预判:目前,从行业驱动因素中,还没有发现行业全面复苏的迹象,市场还在继续筑底;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国内CXO行业将可能面临内外交困,迎来大的整合出清;接下来几年,竞争力较弱的CXO公司会逐步被整合或退出市场。


    不过,寒冬中也保存着复苏的火种:随着中国医药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本土创新的发展,CXO的研发需求长期看会持续增长;新的药物类型和创新靶点已经出现,会明显促进行业的研发热情;海外大分子CDMO市场未来3年预计能够维持供给平衡。


    回溯历史,中国的CXO行业还很新,2010年前后,少数国内CXO企业基本都针对海外客户,直到2015年后,中国创新药行业蓬勃发展,才连带CXO行业随之腾飞。


    只不过,对于这个新兴行业,起初许多人都抱有误解,比如“卖水人”和“旱涝保收”。如今到了寒冬才发现,其照样也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总体来看,中国CXO行业的周期波动受两方面影响:需求端和供给端。需求端方面,中国CXO行业的需求与一二级市场生物医药公司融资额、研发投入、管线规模、研发外包率等几个因素强相关;供给端方面,CXO行业在全球和国内都面临同行抢订单的剧烈竞争。此外,全球以及中国内部产能建设都与CXO行业的周期性息息相关。


    先观察生物医药公司一级市场融资金额。该指标从2015年开始快速增长,2015-2021年期间,累计融资额近3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2%。期间,2019年,美联储开启了新一轮降息周期,将生物科技公司的预期融资增长进一步拉高。


    然而盛极必衰,经历了2020和2021年的极度火热之后, 一级市场融资额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滑,累计降幅分别为51%和29%。


    二级市场融资与一级市场保持高度同频,在2022和2023年连续大幅下滑两年后,回到了18A和科创板开板前的水平。


    统计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可以发现,本轮周期中,主要CXO公司的股价在2019年初开启上涨趋势,股市回报连续四年为正,其中2019年和2020年的平均涨幅都超过100%。同时期上证指数涨幅分别为34%和14%。彼时CXO行业表现之优秀,可见一斑。


    而到了2022年和2023年,本轮周期进入了回报低点,平均回报仅有-28%和-29%,部分公司股价甚至直接腰斩,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仅为-15%和-4%。正应了那句老话:当时飞得多高,如今就跌得有多狠。


    中国医药外包行业规模也出现了整体收缩。该指标2022年还维持高双位数增长,但到了2023年,由于新冠收入高基数、延迟需求、短订单疲弱等因素,导致只有单位数的CDMO增长,以及低双位数的临床CRO增长。


    综上,尽管行业ROE在2019-2023年间保持持续增长且2023年升至周期高点,但已经事实上处于周期底部。无论是股市回报还是估值水平,均处于6年以来的底部区间。


    想了解CXO公司的未来,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从这一趋势中,我们发现,短期内,“反腐”或给医疗行业的积极性和机构的运营效率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诊疗量出现阶段性波动,民营机构因此获得一些来自公立医院的转诊,出现边际获益。但长期来看,医生的阳光收入或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药企、医生和医院之间的利益分配将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医药也好,器械也好,相当大一部分销售量都来自院端。政府部门、企业、老百姓都深知“唯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整个产业链牵一发动全身,只有将医疗服务机构生态盘活,才能给医药产业带来更强有力的增长。这一系列基础工作,已经默默为下一个上行周期筑好了底,见龙在田之后,是下一次飞龙在天。


    2023医药产业投融资报告,目的是希望以数据为工具,寻找能够让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升温的积极信号。毕竟,当下是中国医药创新最困难的时期,投资机构极其谨慎,不敢出手,原有的创新IPO退出通道几乎被卡死,二级市场的糟糕表现让一级市场更加动弹不得。最让人感到悲观和恐慌的是,倘若现在没有资本的投入,以十年为创新单元的医药创新将在十年后面临项目枯竭。


    但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要坚定信心。毕竟,资本如同爱情,都只会流向乐观者,绝不同情悲观者。有了信心,就赢了一半。所以,更应该把握住变化中不变的那些因素: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这个铁板钉钉的事实在短期、中期不会发生改变。尽管新生人口数量出现下滑,但中国仍然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且伴随人口老龄化,里面蕴含着巨大未被满足的需求。我们还拥有国家制度优势的加持,2022年中国8万亿元卫生总费用仅占GDP的7%,美国4.5万亿美元医疗总支出占GDP超过19%。但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8.2岁,美国只有76.4岁。全球横向比较,我们在研新药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在生物药领域,累计建成和在建的抗体药物产能接近100万升,处于世界前列。 


    综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在2024年会回温吗?如果你看到的仅是挑战,那么回温可能也是挑战;如果你看到的是生机,那么回温就在不远处。这其实是号召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产业人,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时,所有策略的拟定都要把这个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到框架之内。然后,选择乐观向前。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应该大力支持医药创新,让创新可持续。要均衡处理好医药采购的市场化和医疗分配的公益性,让创新获得回报。为医药科技打通金融链条,让投资者有退出通道。为医药出海连接国际标准,让世界知道、理解、认同中国药品监管。为医药基础研究注入更多源头活水,让科学家自由创造。脑子里有数据,心中有规律,态度乐观且实事求是,手上十年如一日。如此行事,不论大环境如何,接下来每一天都是春天。



  • 国产创新药的能量,早已不容小觑。更何况,中国企业作风一向都是实事求是的,只要产品水平经得起考察,哪里回报高就去哪里。于是大家纷纷吹响了出海的号角。


    2023年中国医药产业跨境交易中,总数量为89项,为5年来最低。可内在结构却发生巨大变化——对外授权的数量首次超过了授权引入,给接下来中国创新药的出海开了个好头。


    纵观过去十年跨境交易的数量,基本与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走向趋同,都是2017年开始爆发,2021年达到顶峰,2022年后骤降。但2023年跨境交易中,对外授权数量首次超过授权引入数量,由2022年的35个,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63个。


    从产业面分析,导致这种结构性变化的背后有三方面因素:首先是中国的支付生态要求创新药企更多走出去,才能觅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是中国医药创新经过积累,已经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第三是随着资本寒冬到来,中国创新药资产也从之前过高,进入到探底阶段,真实价格向真实价值靠近,促成了交易的达成。无论夏天还是冬天,这种积累从未断绝,并且严寒中仍在持续。


    20212023年,从融资轮次上看,融资事件大多集中在A轮,且总体占比保持平稳,共有1528个项目获得投资。这些项目,都有望成为接下来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的后备军。上一个创新周期的项目正在逐步收获,代表下一个创新周期的创新项目们正在集结。


    在政策方面,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聆听来自产业界的反馈,好梳理出更适合当下发展水平和未来需求的新政策。


    集采方面,截至2023年底,国家药品集采在5年间覆盖了374种药品,整体降价幅度在早期曾出现过极值,此后规则逐渐趋缓,不断优化,还融入了不少独特设计,如“1.8倍熔断机制”“50%降幅保护机制”“0.1元保护机制”等,不再一味追求降价,而是持续提升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国谈方面,国家医保局2023年7月发布了新版《谈判药品续约规则》,更新和新增了数项新规。根据新的“简易续约”规则,降价幅度趋于温和,有利于稳定创新药的市场预期。


    此外,国家医保局表态将放开创新药初期定价,即在创新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价格定位,初期将满足企业尽快回收研发成本的要求,给予合理的价格回报。毕竟,产业界也都知道医保基金的难处,想要的其实并不多。


    目前医保基金的年度总支出在2万亿以上水平,而创新药行业希望的只不过是其中不到十分之一。


    对于医疗服务板块,有关部门也在公立医院改革调价,推进基层医疗建设,大力推进分级诊疗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发力重点主要在两方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及医疗基础能力建设。2023年18月,医院诊疗人数为27.5亿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公立医院23亿人次,同比增长2.6%;民营医院4.5亿人次,同比增长5.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6亿人次,同比增长10.6%。民营医院在医院接待诊疗人次中的比例略有提升,从2019年的14.8%提升至2023年8月的16.4%。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2023首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从临床、产业和资本多方面如何回顾2023,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物极必反,融资驱动了行业,却也催生了泡沫。当年的泡沫,正构成了当下寒冬的前因。将时间维度拉长来看,2014年到2020年中国医药创新投资的高速增长,与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的美国互联网投资泡沫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行业不同,内在本质都来源于全社会对一个新兴行业的过度乐观。


    如今不少行业观察者认为,其实泡沫原本在2020年左右就面临出清,只不过新冠疫情的到来,又在将熄的炭火上浇了一勺油。更大的泡沫,引发了更大的“爆炸”,让整个行业都感受到了从过热到骤冷的阵痛。


    归根结底,还是创新带来的回馈,并没有想像中那样丰厚。我国对于医疗资源的态度,始终是惠及全民,而不是偏向少数先富阶层。这就意味着医疗机构必须以公立为主,而在支付端,医保基金的老大地位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动摇,无法给出美国那般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优厚报价。更何况,医保基金承压现象正在凸显。


    随着我国经济深入发展,GDP增速放缓,职工工资及居民人均医保缴纳费用增速放缓,医保基金收入增速下降。但更明显的因素,是老龄化导致了人口结构改变,缴费总人数下降,人均医疗花费更是大幅提升。分析2023年各月度医保基金收支情况可见,2023年1-11月,我国医保基金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0%;医保基金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加17%;医保基金结余较去年同期出现负增长,下降了16%。


    单月来看,医保基金结余从去年4月开始出现收不抵支,且亏损状态持续到8月。或许是大规模医疗反腐行动带来了些许成效,自9月起,医保基金结余才扭亏为盈,并在10-11月内呈现出明显回弹。12月开始,公布的医保基金数据为统筹基金口径,不包含个人医保账户数据。随着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在维持现行医疗支付体系前提下,基于医保收支预测,我们判断可能在2029年前后,当年医保结余将出现负值缺口,2037年前后医保累计结余由正转负。


    反腐、集采、国谈,背后的共同触发要素之一正是医保基金的压力。投融资源头活水不足,支付端池子短时间内又看不到起色,一加一减,使得基本面看起来很不理想。


    然而,如果光盯着放缓的增长率,却忽视了过去数代人沉淀下来的巨大资产,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舍本逐末。


    中国创新药行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后,创新生态已经得到了初步构建,正在迎来丰收。2023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82款新药,包括48款化药、22款生物药、4款疫苗以及8款中药,数量显著上涨,几乎与近5年的历史峰值持平。


    这82个新药中,国产与进口旗鼓相当,有近48%即39个出自国产,其中涵盖17个小分子、5个抗体类、2个细胞疗法、2个融合蛋白、2个血液制品、4个疫苗、7个中药,涉及肿瘤、自身免疫、消化、心血管、感染等多个疾病领域。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2023首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如何从临床、产业和资本多方面回顾2023,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众所周知,2023年是医药资本寒冬,可寒冬究竟有多冷?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工种,每家企业,体感总是不太一样的。不过,薪水下降了,现金流告急了,融资变困难了,这些“共识”难免搞得人心惶惶。

    年景好的时候,做个PPT就能融到几个亿。现在连续跑十几个会,都不见得能让投资人正眼瞧上一下。到底怎么了?产业亟需一套完整的数据勾勒出过去,好在未来多觅得一丝确定性。尽管数据不能说明一切,天下也不能什么都拿来量化,但数据总是最公平的。


    为了提高医疗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H50)历时两个月时间,完成了《2023年医疗健康投融资产业报告》,从临床、产业和资本多方面回顾2023年,阐述中国医疗行业及重要子领域的发展状况,帮助医疗产业和医疗投资机构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和低效投资,造成宝贵社会资源的浪费。


    那么,数据都显示了什么?


    从基本面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下滑了15.1%。而且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由于轰轰烈烈的“反腐”等行动,医院诊疗和企业商业活动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7月-12月营收累计同比增速在-3.6%到-2.6%之间震荡。融资数量和金额更是双双下降。


    2020年,新冠疫情带来了医药领域的投融资井喷。2021年的高峰期,融资项目达到1630起,总融资额2799.38亿元。与之相比,整个2023年,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总计891起,累计金额约907.86亿元——数量减半,金额不足当时的三分之一。


    但也不全然都是坏消息,寒夜里,依然有那么一丝曙光。至少从月度数据来看,或许是受到连续不断的对外授权成功消息的刺激,2023年10月以后,投融资数量较此前有所回升,金额在12月也有了小幅上涨。不过,这种态势是否会在2024年延续?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尽管今年以来,行业信心似在不断巩固,却仍显得有几分底气不足。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好。但相信从不来源于盲目的乐观,而是源于对数据的熟稔,以及对规律的掌握。两者相加,方才能得到坚定的信心。


    与欧美相比,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历史还相当短,但遵循的内在经济规律都是一致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整体面临着“缺医少药”的问题,那时候的医药行业任务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及时对国外流行产品进行仿制,或将高校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并搭建好稳定的供应渠道,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这波浪潮下,一批或是拥有快速仿制能力,或是掌握了坚固渠道的传统巨头涌现了出来。只不过,这一阶段的行业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关系不大,因此并没有激发一级投融资市场特别大的反响。


    都卷仿制药,不搞原创的结局,就是全行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低端竞争。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滥发的药品批文下,公司的竞争力不来源于产品,而是取决于销售、人脉和公关。2015年,食药监局一纸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公告发出,终结了这个混乱时代,也为创新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看到创新终于有了回馈的希望,投融资机器随之启动。背后的逻辑,正是基于对中国这个新兴行业监管变革和创新崛起的乐观预期。


    随着科创板和港股18A资本通道的打通,上市资产价格不断上涨,使得更多原本对医疗健康产业从未有过系统布局的投资者在高回报预期诱惑下,对潜在的研发和商业化风险视而不见,携带大笔资金进了场。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2023首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从临床、产业和资本多方面如何回顾2023,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当国内创新药企逐渐迈入新阶段,在新的一轮进化调整中,国内药企也进行了相应的人员匹配,君实生物、百济神州便是其中经典案例。

    自2023年君实生物PD-1成功闯关FDA,也就意味着特瑞普利单抗在北美的市场得以开拓,君实生物紧接着展开了新一轮调整。

    李宁结束6年君实生物CEO任期,将出任君实生物全资子公司拓普艾莱董事长,负责公司海外业务。而CEO一职则由邹建军接任。经过这次“变阵”,此前君实生物在海外的研发、商业拓展、产品供应等工作由相应职能部门负责开展,后续海外业务将由李宁统筹管理。变动背后,君实对于“出海”或将展开更为周密的布局。

    这轮工作角色转换背后,其实早有安排。早在今年JP摩根大会上,时任CEO的李宁介绍了未来君实生物的国际化布局:将推进PD-1单抗加速出海,通过权益合作,在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等超过50个国家,开展国际商业化之路。而新上任CEO的邹建军加入君实生物并不算长。2022年4月,她从恒瑞“出走”后,担任君实生物副总经理及全球研发总裁,全面负责该公司全球研究与开发工作,不到两年,便完成了晋升之路,正式执掌君实生物。

    在减员优化司空见惯的一年,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国内部分头部创新药上市公司仍在进行人员扩张,百济神州便是其中之一。在外部环境动荡中选择了逆势扩招,也正式迈入了“万人大药厂”行列。

    年度证券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2月14日,百济神州在全球五大洲共有10600名全职员工,其中包括美国的1600名员工。对比来看,去年1月,百济神州共有员工9200人,员工增幅超10%,其中1300人在美国工作。此番抉择背后,万变不离其宗,与公司发展现状息息相关。正如百济神州所给出的解释,随着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计划与战略的不断发展,必须在美国、中国、欧洲和其他地区增加大量的管理、运营、药物开发、临床、监管事务、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其他人员。

    而与君实生物几乎同时期发展起来的创新药企信达生物,也在开年迎来了调整,即奚浩从首席财务官一职中退休离任。不过,信达公告中强调,虽然奚浩退任了CFO的职位,他仍将继续留任董事会担任执行董事,这意味着他并不会离开信达,而将继续参与董事会的战略与业务决策。继任者由飞曾多年任职于国内老牌药企三生制药,先后参与了三生制药自纳斯达克的私有化退市到两年后在港交所的重新挂牌上市、收购中信国健、拿下礼来胰岛素在中国的销售权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运营与资本运作。



  • 君实生物在2023年加强了各项费用的管控,优化资源配置,以聚焦更有潜力的研发管线。关键之一便在于“拓展特瑞普利单抗的多项适应证”。如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新适应证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晚期肾细胞癌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新适应证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除了替雷利珠单抗登上国际舞台,百济神州还在血液肿瘤领域的布局中“高筑墙”,泽布替尼是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自研产品之一,与此同时欲打造多款同类最佳潜力药物,成为全球血液学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从而实现全球放量。如持续开发潜在“同类最佳”两款产品作为泽布替尼的补充,且在2023年启动其中一款产品联合泽布替尼用于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全球关键性试验。

    再鼎医药则显得相对较为稳重,研发投入尤其值得一提。2023年研发费用达2.66亿美元,占当期收入比重已超过99%。与此同时,研发进展仍以数量取胜。总体来看,除5款已商业化产品外,再鼎医药还有超过50个已经或计划开展的临床研究,涉及肿瘤、细菌感染、中枢神经以及自身免疫4个领域,另还有多款处于临床后期阶段的FIC/BIC产品。

    比起纯粹自研来,再鼎医药过去一年在“合作开发”的产品上收获反而更丰,无论是引进的马吉妥昔单抗还是艾加莫德α注射液,均在2023年获批上市。其中,艾加莫德α注射液成为了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患有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的FcRn拮抗剂。

    对于信达生物来说,2023年也是关键一年,新增两款创新产品上市,分别为福可苏 (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及信必乐 (托莱西单抗注射液),由此商业化产品组合扩大到十款产品。另外,从后续管线来看,三个品种正在NDA审评过程中,五个品种处于III期或关键临床试验,18个分子进入早期临床阶段。格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首个国产减重GCGR/GLP-1R双靶点注射液,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也颇受业内关注,且上市申请获CDE受理。

    另外,信达生物的ADC版图也开始清晰可见,除EGFR外,TOP5热门靶点均有布局,且多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其中,信达生物IBI343是全球同靶点领域里首款启动III期临床的产品。

    而被视为国内ADC龙头之一的荣昌生物,过去一年相对“沉寂”些。不过,它的故事却不仅仅聚焦在ADC上,自免和眼科布局也颇有看点。虽然荣昌生物在自免领域只有一款产品泰它西普上市,但明显是按照大单品逻辑来打造,尤其其多个适应证已推至III期临床阶段;眼科领域也不乏重磅“潜力股”,且同样推进速度较快,如在研产品RC28是全球首创VEGF/FGF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在研的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两项适应证均推至关键III期。

    “创新七君”新一轮竞赛已开启,谁能稳健地穿越周期?谁将活得更好?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
  • 和黄医药的商业化表现也可圈可点,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出海成绩。

    2023年,和黄全年收入增长97%8.38亿美元,净收益为1.01亿美元,现金余额达8.86亿美元。自主研发的药物呋喹替尼取得了首个美国FDA批准,并在美国取得市场销售额1510万美元。

    尽管“创新七君”中多数企业销售表现亮眼,但不乏有的企业目标落空。

    2023年,再鼎医药的产品收入和净亏损分别为2.67亿美元、3.35亿美元,其中收入同比增长25%,相比前两年,其收入增速有了明显放缓。2021年、2022年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94.77%49.01%

    去年同期,再鼎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莹预计再鼎将在2023年实现商业化盈利。就目前来看,这一目标已然实现。不过再鼎收入增速出现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再鼎医药的核心产品,用于卵巢癌患者的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持续放量后出现了降速。

    去年,该产品创收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6%,较2022年放缓了近40个百分点。并且,由于作为同类药物兼竞对奥拉帕尼的核心化合物专利即将到期,目前已有多家药企递交了奥拉帕尼仿制药的上市申请,届时尼拉帕利或将被瓜分掉更多市场份额。

    上个月,BMS将纳武利尤单抗在大中华区部分省份的销售权授予了再鼎医药,具体省份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河北和山西等10个省份。除此之外,双方还有就瑞普替尼等多款产品的合作。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跨国药企对再鼎商业化能力的一种认可。

    为了熬过“寒冬”,再鼎对一些管线进行了削减,同时微调了研发开支。相比于2022年财报,其2023年财报中3款药物消失在候选药物名单中。

    研发是药企未来发展的立足之本。药企当下的研发布局,往往昭示着未来五到十年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是未来能否支撑或突破现有业绩的关键之一。

    翻开这几家药企的财报,重头戏逐幕上演,并在2023年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

    过去一年,和黄医药呋喹替尼、君实生物PD-1特瑞普利单抗接连在美获批上市,成为国产创新药出海迈入新里程碑的标志性事件。

    2024年伊始,百济神州PD-1替雷利珠单抗在美获批,更是延续了这一喜悦,同时也成为继“重磅炸弹”泽布替尼之后,百济神州又一张进入美国新药市场的门票。

    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在美闯关速度格外值得一提,无论从20235月份上市申请获受理,还是11月成功获批,再到48小时内开出了首张处方等都被业内称道。另外,呋喹替尼在欧盟以及日本的上市申请均已提交,有望在2024年相继获批上市。

    “创新七君”新一轮竞赛已开启,谁能稳健地穿越周期?谁将活得更好?请您明天接着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