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gen

  • 此外,我国还对血液制品进口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目前在三大血液制品之中,只允许进口人血白蛋白和重组凝血因类产品,不在进口名单上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依然存在供需缺口。


    不过,或许是因为新冠疫情,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需求有了明显提升,“十四五”期间,云南、吉林、内蒙古自治区等多地卫健委起草了新增浆站的规划。全国新增浆站规划数量超过了30家。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的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采单采血浆站数量300余家,全年国内总体采浆量约1.2万吨,较2022年有明显增长;2024年,预计能达到600亿元左右的水平。


    虽然中美情况不同,但由于进入壁垒高,血液制品行业都呈现出了集中化的行业格局。在美国,3家企业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并且未来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在中国,则形成了以天坛生物、泰邦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远大蜀阳、派林生物等企业为行业龙头的格局2023年,六家头部企业合计血浆采集量占国内采浆总量的70%80%。


    疫情期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需求飞速增长。疫情后,其成为了应对“长新冠”的手段,市场需求依然居高不下,出现了持续供不应求的情况。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也显著带动了各个血液制品企业的业绩。资料显示,2023年,天坛生物静注免疫球蛋白产品取得收入23.19亿元,同比增长16.89%,占整体收入达44.77%;上海莱士相关收入18.05亿元,同比增长37.47%;卫光生物相关收入3.75 亿元,同比增长56.76%。


    然而受制于原料血浆的供应,多家血制品企业在进入2024年之后,业绩并未延续高增长。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天坛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都出现了营收下降的现象。


    虽然相关企业可以将一部分市场份额转移到院外市场,提升产品出厂价,以提振业绩,但想真正解决供应不足的问题,还是只能从原料血浆上想办法。可新批准的浆站数量受限,又不允许进口,短时间内,这个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由于血液制品的需求经久不衰,几十年来,人们对开发血液替代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人血构成过于复杂,受限于科技水平,目前的研发成果最多只能替代一部分血液的功能,即红细胞携氧和排出二氧化碳,并不足以完全替代人的血液。在免疫、凝血、携带营养物质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只有能研制出具备人血所有成分的全血,才算是人造血液的完全成功,这已然成为了21世纪人类的一个远大目标。而在技术没有发展到那一天之前,在血液制品行业,需要供应、安全两点都要达到,但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


  • 为什么这些欧洲国家的血液制品都没办法做到“自给自足”?为什么美国出口的血浆保证不了质量?答案多少有些“可怕”:在血液制品领域,用“独孤求败”来形容美国,一点问题都没有。一直以来,美国都是唯一可以自给自足后,还能外销的国家,提供了全球90%以上的付费血浆。


    2023年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年采浆量在6万吨左右,其中美国采浆量居全球首位,采浆量占全球比重约为60%以上;中国采浆量居全球第二,占比约为18%;欧洲采浆量排名第三,采浆量占全球比重为6.2%左右。考虑到中美之间巨大的人口差距,美国的数据更显惊人。因为美国采浆量占比实在太大,所以全球血制品价格体系基本受美国市场决定。就这,还是其他国家发力后的结果了。更早的2014年,全球每年采浆量4万多吨,其中美国采浆量就达3.2万吨,一家就占了8成。况且,即使是算在其他国家的采浆量,背后浆站的运营者也有不少是美国公司。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格局差异?简单来回答,就是美国的“国家特色”:卖血合法。全球其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有偿采集血浆都属于违法行为。而在美国,每人每周允许“捐献”血浆2次,一年最多可捐献104次,每次平均可以获得3565美元的报酬。


    在美国,采浆机构分为两类:美国红十字会、美国血液中心等非营利性采血机构;以及经政府批准运行的、有偿采集的商业性血浆采集站。虽然数量上,前者比后者多,然而论实际“产出”,90%以上的血浆来源于有偿采集,仅有不到10%来于无偿献血。而这些有偿捐献者,不少都是私营监狱里的囚犯,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体系下,质量问题自然就没办法很好地得到保障了。


    与美国相反,中国的血液制品行业一直在严格的监管下运行。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也曾出现过由血制品导致的事故。但此后国家出手大力整顿,自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制品生产企业,2006年,我国血制品采浆量5000吨,2007年直接腰斩,只剩下2500吨。之后,采浆量和浆站数两者增速都极为缓慢,直到2014年,采浆量才堪堪恢复到了2006年的水平。2015年,迫于市场供需不均衡,国家放开了血制品最高零售价,血制品才终于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量价齐升阶段。


    这一切始终都是在严格的监管之下进行的。在浆站设置环节,我国规定,一般一个县市级的地区只能设置一个浆站,对新设浆站的审批极为严格,2007年到2012年几乎没有增长,2012年后才适当有所放宽。


    而在血浆采集环节,除了不允许有偿献血外,在单次采浆量上,中美之间也有着明显差异。在美国,采浆间隔为每周最多2次,每次至少间隔2天;而在中国,每月最多2次,每次至少间隔14天,并且平均每次的采浆量也较美国更低。


    想了解血制品强监管的必要性,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Fehlende Folgen?

    Hier klicken, um den Feed zu aktualisieren.

  • 英国的“血祸”,终于捂不住盖子了。


    5月20日,在污染血丑闻调查结果公布后,英国首相苏纳克为英国历届政府的“错误”道歉,称这一天是英国的国家耻辱日,并承诺将不惜代价赔偿受害者。


    从苏纳克的发言中不难看出,英国的血液污染丑闻早已不是什么新事了,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几乎是半个世纪前。彼时的英国在献血方面难以自给自足,因此选择从美国进口。但由于部分血源来自囚犯和吸毒者等高风险捐献者,因此血浆受到艾滋病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污染。只不过,在英国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发现这一问题后,并没有及时做出应对和追责,反而销毁了相关文件,对事实进行掩盖。这一拖就是几十年,直到一则长达2500页的调查报告发出,将这一切原原本本揭示了出来。


    最终的结果是,这一事件导致约30000名患者通过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或丙肝病毒,目前已造成约3000人死亡。


    该事件除了暴露出了英国政府的长期不作为外,还显示出了全球血液制品行业的一个共同特性:强监管,就容易供应不足;弱监管,就难以控制质量。这个两难问题,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得到解决。


    血液制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初,是应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抢救伤员的需要而诞生的。在当时,曾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资。


    战后,血液制品应用范围变得愈发广泛,在危重病患者、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渐渐就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


    上世纪70年代,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采用注射浓缩凝血因子的方式来治疗血友病,由于本土血源供不应求,英国便向美国低价购买血浆。这些血浆的来源没有得到妥善控制,血源包括囚犯甚至吸毒者等,其中不乏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肝炎患者,于是患者就倒了大霉。


    英国发现问题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NHS开始对这些血液产品进行热处理,以杀病毒。1991年,英国开始对血液制品进行更严格的筛查;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采用合成治疗方法治疗血友病,才消除了感染风险,但传染问题已经持续了20多年。


    英国还不是唯一的受害,法国、葡萄牙、意大利、冰岛、日本、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等国,都曾因为进口了美国受污染的血液制品发生了大规模艾滋病感染事件。


    美国国内,受污染的血液也同样造成了数以万计的感染。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有人被问责,相关公司还在美国通过庭外和解向受害人赔偿了数百万美元。


    这一切,暴露出了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这些欧洲国家的血液制品都没办法做到“自给自足”?二,为什么美国出口的血浆保证不了质量?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还要一下沃森在第二大“赌局”——mRNA疫苗上的遗憾


    2020年,沃森与艾博生物就共同开发新冠mRNA疫苗达成合作协议,其中,沃森负责后端,包括QA、QC、IND、临床研究等工作。但自2022年开始,很难在两家企业公示信息中看到合作细节,且其合作产品步入III期临床后,数据迟迟未披露。


    2022年,沃森又与蓝鹊宣布合作开发新冠变异株单价或多价mRNA疫苗,其合作开发的疫苗沃蓝安安倒是获批紧急使用了,然而时间已经是在2023年12月——一个市场最佳入口已彻底关上闸门的时。2020年-2023年,沃森的研发投入合计超30亿元,近3年研投占营收比例均超20%。这其中,有多少是在mRNA疫苗上打了水漂?


    不过,还是必须要说,看mRNA疫苗研发企业,必须具备长线眼光。沃森能将mRNA疫苗做出来,就已经具备了难得的技术价值。


    沃森表示,将开发更高价次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更高价次脑膜炎球菌疫苗、更高价次HPV疫苗;另一方面加快创新性疫苗的研发布局,重点聚焦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产品研发。未来的5-10 年,力争逐步实现4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九价HPV疫苗、更高价次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等产品上市。其实可以看到,目前沃森的在研产品中能占据国产替代先发优势的品种,并不多。


    当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不止有沃森,业内诸多企业都尚处于前路迷茫的状态之中。


    当下,虽然中国疫苗行业已经在过去三年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很多疫苗企业尚处于依赖单品发展的阶段,且从“me-too”阶段走过来的疫苗企业们,在自主研发新型创新疫苗、多联多价疫苗,以及新技术崛起对老疫苗的迭代方面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关于疫苗这一领域,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市场,是全球唯一需要批签发的管理制度,并推出了全球唯一一部针对疫苗的立法的市场。加上疫苗业务的独特性,以及愈发严苛的竞争环境,让诸多做创新疫苗的企业仍在苦寻一条出路。与创新药相比,新型疫苗需要更多的长期投资,甚至是国家层面主导的投资,有些产品可能需要20、30年后才有新产品上市,这对企业而言是一个较煎熬的过程。


    当然,行业的破晓时分,终究会在煎熬的探索中到来。



  • 10年前,原本能靠传统疫苗生存的沃森,决定抽身而出,提出围绕“疫苗、血液制品、单抗药物”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形成“大生物”产业布局。面对外界质疑,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坚信“当大家都懂你的战略,并异口同声称赞时,那你的战略一定是滞后的。”


    从眼光上来看,这一战略性布局具有前瞻性。但这一轮“赌局”,从今天来看,沃森并没有尝到胜利的甜头。


    早期为了落实“大生物”产业布局,沃森开启了大举并购之旅。如收购河北大安股权进军血制品领域;收购上海泽润50.69%的股权,将触角伸至新型疫苗;拿下嘉和生物63.48%的股权,布局单抗领域。同时,沃森还收购了宁波普诺生物、山东实杰生物和圣泰(莆田)药业,以进入疫苗流通领域。


    但如今,沃森超99%的营业收入,都来自其自主疫苗的生产和销售,10年前的血制品、单抗药物布局计划,已“胎死腹中”,疫苗流通系“山东疫苗事件”等因素影响,也最终“流产”。从收购入局到退出清零的过程中,沃森生物的业绩几次受到转让协议及收购标的经营状况的影响。


    而在自研创新疫苗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沃森又经历了一个从信心满满,到信心不足,再到受挫的过程。从现在来看,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二价HPV疫苗的上市,都比市场预期时间更晚。


    以HPV疫苗为例。2014年,沃森启动HPV疫苗III期临床试验,入组超万例,创下国内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的最大规模,市场预计其在2017年上市,但最终上市时间是在2022年——一个市场空间已经受限的年份。


    其实在2020年时,沃森已经在二价HPV疫苗上信心不足。


    当年,沃森生物公告称公司以11.4亿元转让上海润泽32.6%的股权,持有上海润泽的股权从之前的67.8%降至28.5%,引发轩然大波彼时,上海泽润二价HPV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九价HPV疫苗临床已启动在这个时候卖出上海泽润,显然有损于上市公司利益。。一时间,投资者勃然大怒。


    沃森高层的大致解释是,本次是上市公司主动出售上海泽润股份,考虑到上海泽润的二价HPV疫苗进度已落后,九价HPV疫苗进度也掉队,整体进度不及预期,且市场竞争激烈,未来希望给上海泽润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希望把更多精力投入与艾博生物合作的mRNA疫苗上去。


    尽管这一交易很快被取消,但能侧面看到,沃森已意识到在HPV疫苗竞争上因迟到而失去了优势。此后的商业化表现也证明,残酷的HPV疫苗红海,已容不下第三名之后的跟随者。


    想了解国内独家拥有两大全球最畅销疫苗品种的沃森到底怎么了?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据悉,继3月万泰生物二价HPV疫苗价格跌破百元后(单支86元中标),沃森生物随即在海南省采购中报出了63元/支的更低单价。


    不久前,沃森交出了2017年来最不理想的一份财报2023年年报中三个核心数字皆为负营收41.14亿元,同比减少19.12%;归母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减少42.44%;扣非净利润5.74亿元,同比减少33.24%。2024一季度净利润仅为1413万元,降幅超90%。


    作为曾经市值达1500亿元的大牛股,沃森生物现在仅剩230亿元市值。今年以来,沃森生物的股价跌幅近40%。这家国内独家拥有两大全球最畅销疫苗品种的企业,逐渐在急速变化的市场和行业生态中失速,其发展步调似乎也“迟了、慢了、乱了”。


    沃森的故事极其复杂,争议之声也颇多。其实在疫苗板块,沃森的前瞻性眼光和技术实力毋庸置疑。然而近三年,专闯疫苗高端局的沃森,要么错失先机,要么在行业大变局中碰壁。节奏,似乎总由不得自己。


    两个重磅品种双双“卖不动”。13价肺炎结合疫苗虽仍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但受国内新生儿数量下降和市场竟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另一方面,二价HPV疫苗放量未达预期,并对涉及二价HPV疫苗以及其他疫苗的存货、应收款项等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51亿元,占公司年内利润总额超40%。


    自沃森从传统疫苗转型做新型疫苗以来,两大重心一直在于13价肺炎结合疫苗产品和HPV疫苗上。好不容易等到上市,但没想到,这两款疫苗的“水逆”会来的这么快。


    2020年4月,13价肺炎结合疫苗沃安欣上市,这也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研发成功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疫苗产品。随即,占据国产先发优势的沃安欣带动沃森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增。


    不过,2023年,沃安欣的批签发量增长率由上年的55.96%骤然减少了4.4%,这是2020年获批上市以来首度发生下滑。此外,市场需求端发生变化,竞争格局也愈发变得紧张,沃安欣的先发优势逐渐丧失。


    虽然剩余Hib 疫苗、AC多糖疫苗、百白破疫苗这些老品种批签发量增长率较高,但AC群多糖疫苗、百白破疫苗等产品销售单价较低,难带动业绩实现明显增长,利润贡献不甚明显。


    而另一大重磅产品HPV疫苗”似乎已经望见了天花板。


    比起万泰生物,沃森的国产二价HPV疫苗晚上市了年多,未占到先发优势。最开始,沃森率先在价格上发起猛攻,上市当年凭中标价格拿下过大单但不曾料到次年万泰的降价反击更猛。另外,自市面上唯一一款九价HPV疫苗宣布扩龄开始,国内HPV疫苗企业的连环“崩坏”已经开启。卖不动,大概率将继续延续。


     今年一季度,沃森生物的颓势持续:营收约6亿元,同比下降28.02%;归母净利润为1413万,同比下滑九成,其市值,也在持续蒸发。


    想了解国内独家拥有两大全球最畅销疫苗品种的沃森,,到底怎么了?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

  • 事实上,地缘政治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冲击,上个月就已经开始了。4月,欧盟表示将对中国医疗器材采购启动调查,以期消除人们对中国政府偏袒本土供应商的担忧。为了展开调查,欧盟将首次调用《国际采购工具》(IPI)。


    虽然从产品和服务采购的角度,IPI调查只会涉及单笔金额在500万欧元以上的合同;从工程和特许权采购的角度,调查只会涉及单笔金额在1500万欧元以上的合同。目前根据公开资料,中国有海外业务的医疗器械企业鲜少有达到调查标准的交易。


    不过以小见大,这一消息依然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包括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在内的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均出现了股价下跌。


    如今的中国医疗器械厂商,处在了一个被全球主要市场“围剿”的严峻局面上。


    关于本次加征关税,白宫方面的说法是,提高中国医疗产品的关税,有助于支持和维持美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关于这些产业,美国政府及产业界已经进行了大量投资,能够确保美国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时获得需要的医疗产品。


    其实回顾历史,美国如今的政策并不奇怪,早在疫情期间就有了苗头。


    新冠期间,美国联邦政府表示投入至少12亿美元扶持产能,超过20余家美国口罩工厂成立,但因价格没有竞争力,目前几乎都处于关闭或大幅缩减规模状态。


    事急从权,只能选择从中国进口。2020年3月,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签发了一系列紧急使用授权,表示对于不符合美国NIOSH标准的口罩,只要满足或拥有七个国家和地区,即澳大利亚、巴西、日本、韩国、墨西哥、加拿大和欧盟的标准或市场许可,可以申请紧急授权,获准售给美国的医院。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中国的标准并不在列。中国生产的口罩,必须先通过上述七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认证后,才能获准在美销售。因此在当时,许多中国厂家必须找海外贸易公司进行合作,才能成功将货品销往美国。


    与之相对的是,随着疫情爆发,德国、加拿大等国立即放开了对中国GB 19083、GB 2626等口罩的进口。


    直到后来,情况越来越紧急,美国方面才逐步放开限制,但“放开”一直都只针对公司,允许通行的名单越拉越长,但从未进行过标准的互通。执行层面,包括海关在内的各个机构,对于中国口罩质量的抽查也一直在收紧。


    但同时,“白板”口罩(未贴标的口罩半成品)可以用原材料名义报关,运抵后找当地贴牌,不在检验范围内。


    放公司,不放标准,当时就被一些专家解读为美方对中国标准的提防。倘若中国的GB 标准同欧美的标准完成事实互通,长期来看可能会损伤许多欧美医疗器械厂商的利益。而在公司层面有选择性的放开,则可以将解释权留在自己手中。疫情过后,临时签发的授权指令可以作废,自由裁量权最大。


    如今的关税加征,某种程度上正印证了这一观点。美方的政策逻辑并非“拍脑袋”,至少近几年来一直是连续的。


    国际贸易不是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涉及到的因素只会愈发复杂。中国厂商别无他法,只能抛弃幻想,在规则的框架下,扎扎实实玩好每一次博弈。


    针对美方宣布对华加征新关税,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继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进一步增加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只会显著推升进口商品成本,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多的损失,令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 5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公告称,美国总统拜登指示对来自中国的价值180亿美元的商品提高关税,以保护美国工人和企业。而在被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类目中,就有医疗耗材这一项。  


    在将被加征医疗耗材的所有子类中,税率增加幅度最高的是注射器和针头,2024年从提高到50%;然后是包括口罩、部分呼吸器在内的个人防护品,2024年税率将从07.5%提高到25%;最后是医用橡胶手套,税率将从7.5%提高到25%,加征时间也稍晚一些,设在2026年。


    近些日子,先是有关CXO行业的《生物安全法案》,再到欧盟启动对华医疗器械采购市场准入调查,再到本次关税的加征,地缘政治的角力,给医疗行业蒙上了越来越厚的阴影。


    但这显然不会是终点,充其量只是一连串斗争中的一个节点。


    按分类,这些被加征关税的产品都属于低值医用耗材,有着附加值低,行业集中度低的特点。因为技术和制造门槛均不高,在医疗器械出海的浪潮中,属于最早的一批。2020年开始的新冠大流行,使得口罩、手术防护服、医用橡胶手套等低值耗材出口额大幅增加,旋即带动了一批公司的业绩暴涨。


    官方统计,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中国向美国出口口罩约438.5亿只,外科手套约11.9亿双,防护服约9.5亿套,护目镜约5403万副,呼吸机17585台。


    但随着新冠大流行的结束,多种低值医用耗材出口额出现了猛烈回落,也导致相关公司业绩飞速下滑。


    E药经理人梳理各家具有低值耗材出口业务的医疗器械公司财报,发现2023年大都出现了业绩下滑现象。数据显示,2023年,稳健医疗归母净利润约5.8亿元,同比减少约64.8%;康德莱归母净利润约2.3亿元,同比下降25.9%;英科医疗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39.1%;蓝帆医疗亏损5.6亿元,同比下降52.6%。


    另据医保商会统计,2023年我国防疫物资五大类产品(口罩、防护服、有创呼吸机、红外线人体测温仪、新冠肺炎诊断试剂)出口额为38.83亿美元,在医疗器械出口占比8.5%,同比大幅下滑75.7%。同时,美国仍是我医疗器械最大出口伙伴国,2023年市场份额占比高达23.6%。


    或许是因为市场本身就有限,还一直在萎缩,二级市场对这一消息反应并不大,截至发稿,上述企业股价均未出现明显波动。


    但相比单一的政策,更令人担忧的是政策精神的“扩大化”——未来,同类政策是否会波及到高值耗材、原料药或制剂上?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事实上,在IPO审核“停摆”的这三个月里,资本市场的指导性文件、上市审核规则等一系列政策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IPO门槛提高、审核尺度收紧、现场检查力度加大……


    当然,只有严把入口才能让A股良性发展。今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要求,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突出交易所审核主体责任、强化证监会派出机构所在地监管责任、健全全链条监督问责体系等。


    紧接着,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此次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继2004年、2014年的两个“国九条”之后,时隔10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国九条”印发的同日,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同时对发行上市规则进一步完善,制定修订了一系列配套制度规则,涉及上市、减持、分红、退市、重组等多项制度,并公开征求意见。


    马不停蹄,深交所和上交所在4月30日分别发布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业务规则,进一步明确了各板块定位和上市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进一步提高了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将“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将“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调整为“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7项以上”;将“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由“达到20%”调整为“达到25%”。


    对于具有强科创属性的生物医药行业来说,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收入增长三大指标门槛再次升高了,意味着监管希望筛选出真正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科技企业。也说明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难度更大了。


    虽然IPO审核重启给正在排队的药企们注入一针强心剂,但新的上市要求带来的变化,也可能引发新一波撤回潮。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深交所共有228家企业正待排队审核,其中8家已问询、220家因更新财报暂时中止;上交所共有171家企业正待排队审核,其中2家已受理、13家已问询、156家因更新财报暂时中止;北交所共有91家正待排队审核,其中1家已受理、37家已问询、53家因更新财报暂时中止。


    从上市板块来看,创业板IPO排队企业最多,为158家,其次是上交所主板的96家。北交所、科创板、深交所主板分别为91家、75家、70家。


    在修订上市审核规则后,沪深交易所也公开表示,上市审核类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已通过上市委审议的首发项目,适用原审核类规则的规定;未通过上市委审议的首发项目,应当符合新的上市条件。当然,A股上市门槛的提高给排队IPO的企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但生物医药公司的发展应该将IPO视作里程碑,而不是终点。

  • 时隔3个月,A股IPO终于恢复审核。


    5月10日晚,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拟于5月16日审议房地产下游瓷砖实体企业马可波罗的发行上市申请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上一次召开上市审核会议是今年2月2日。这既是A股IPO审核“停摆”三个月后的重启信号,也是4月30日上市新规发布后,首家接受审议的新股。


    同步重启的还有再融资审核。与深交所公告同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将于5月16日开会审议保隆科技再融资申请,而上交所上一次召开上市审核会议也要追溯到2月5日。


    一方面,重启IPO以及再融资审核意味着企业融资活动将逐步恢复,但另一方面,新股上市还将对A股现有资金进行分流。在投资者看来,IPO重启就像是再次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要看清谁是垃圾股、谁是绩优股。”


    撤回与终止成了今年前五个月医药行业IPO的主旋律,终止数量在30多个行业中位居前列。与此同时,5个月以来,医药行业仅有一家在A股成功上市。


    2024年至今,生物医药企业的IPO情况陷入前所未有的“重灾区”。新年开市仅2天,就有3家企业主动撤单,其中有2家是医药企业。开年不到1个月,近10家药企终止IPO,其中包括澳斯康生物、华理生物、博纳精密、爱科百发、捍宇医疗、康亚药业等等。


    5个月过去,“IPO撤回潮”持续上演。在IPO整体门槛都提高的情况下,据E药经理人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3日,2024年IPO终止的企业超过130家,几乎均为主动撤回终止,另有1家审核不通过,还有1家因未能在3个月内消除中止审核情形或补充提交有效文件而被终止审查,多数是处于一轮问询阶段的企业。其中,医药行业IPO终止数量在30多个行业中排名靠前。生物科技企业、CXO和医疗器械(又以IVD这一子领域最严重)无一独善其身。


    仅在上个月,就有多家药企终止IPO,如北京朗视仪器,艾柯医疗,爱康生物,速迈医学,世和基因,健耕医药,弘森药业等。几天前,专注于抗肿瘤药、宠物药等特色原料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宏中药业,也宣布了其在北交所上市终止。


    复盘今年以来医药企业IPO终止情况,IVD和医疗仪器设备企业最多。其中,IVD企业“撤单”比比皆是,主要系IPO节奏的整体收紧,叠加行业发展受限等因素。


    大环境改变后,IVD企业营收净利普遍暴跌,减员情况处于“第一梯队”,出现了集体的“生存焦虑”。


    IVD行业子板块中,曾经的明星赛道——基因测序,在水深火热中艰难前行。4月2日,世和基因科创板IPO终止,其IPO之旅接近2年,曾先后与中介机构及上交所经过多次沟通。但基于涉疫业务相关规定尚不明朗等原因,申报进程存在较大滞后,加之经济形势和股市指数不够理想,证监会也于3月15日发布多项政策新规收紧IPO发行。


    在停摆三个月后,深交所、上交所宣布IPO重启,释放了什么信号?生物医药行业究竟会在何时迎来今年成功上市的第二家公司?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最近,遇到麻烦的中药老字号,有点多。


    另一家于近期被“ST”的九芝堂,因其核心产品六味地黄丸的知名度而带来更大范围讨论。 


    与太安堂一样,九芝堂起源于清代顺治年间,迄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不仅有着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金字招牌”,还曾与同仁堂齐名,一度被业内称为“北有同仁堂,南有九芝堂”。


    历史拉长了九芝堂的磨难。本世纪初,“涌金系”入主九芝堂,曾经一度让九芝堂失了“药味”,沦为融资平台不过伴随2008年涌金系掌门人魏东的突然自杀,此前与“涌金系”的爱恨情仇告一段落,也让九芝堂陷入经营危机。


    而此次让九芝堂被“ST”的始作俑者李振国,在10年前则是作为“白马骑士”形象出现的。2015年,友搏药业替代涌金集团,入主九芝堂,其董事长李振国不止成为九芝堂新的实控人,且带来了那时候的“神药”中药注射剂疏血通,重新让九芝堂的业绩得到恢复。


    2017年前,是中药注射剂的“黄金年代”,友博的疏血通与中恒的血栓通是医药代理商眼中的“香饽饽”,拿到代理权意味着“躺赢赚钱”,两个产品都是年入几十亿的大单品。


    由此,在李振国入主九芝堂的前三年(2015-2017年),九芝堂利润确实因此有了质的提升但自2017疏血通注射液被列入限制使用名单中后,九芝堂的业绩便持续下滑,2018年扣非归母净利润降幅达62.47%。


    成于斯,也“败”于斯,由于财务管理内控出现重大缺陷,实控人李振国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事情最终被披露,且审计机构对九芝堂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给予否定意见,随后就是深交所对其股票的停牌和“ST”。


    被二级市场称为是“苗药第一股”的贵州百灵被带帽“ST”发生在5月6日,跟太安堂公告退市发生在同一天,原因也是其审计机构对贵州百灵发布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认为贵州百灵与市场开发及推广服务费等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计提不及时、不完整等重大缺陷。


    没跟上时代步伐的中药企业,不只是老字号们。


    中成药集采政策对这些企业影响最深,近段时间因业绩持续亏损被“ST”的大理药业、龙津药业,核心原因都是大单品进入集采,导致利润深陷泥沼。


    从这些企业的经历中也可以窥得,如今的中药行业发展方向:政策支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所强调的是“高质量”,踩对传承创新节奏的中药企业自然能乘上政策东风;而价格虚高、不符合临床需求、市场需求的产品将被重点监控目录、中成药集采等政策所“挤压”。


    在2023年A股上市药企净利润最高的10家公司中,三家中药龙头云南白药、白云山、华润三九跻身前十。这些企业能够延续中药龙头地位,找到医药产业新阶段下新的增长道路,核心原因是“围绕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即从中药产品本身优势的角度、结合产品特性、迎接市场需求、符合消费者认同的核心价值,进行了有效的多样化延伸。


    与化药、生物药不同,中药产品尤为重视品牌运营。中药具有政策不确定性低、产品技术迭代速度慢、产品生命周期长、投入产出比高的显著特点,但要打造一款中药大品种尤其需要品牌的培育。对于中药大品种的定义为年营收10亿元以上的品种,但大品种不能和大品牌划等号。有成长性的大品种才能被培育成大品牌,并具有较长的市场持续性。


    有老字号加持的中药企业,无疑占据了品牌优势,但因运营、管理问题而导致的“爆雷”让业界不免唏嘘、惋惜。



  • 有457年历史的太安堂药业,终于一步步把自己“作”到退市了。


    5月6日晚间,随着一纸公告,ST太安(太安堂药业)财务造假大戏,迎来结局: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5月7日ST太安股票已经为停牌状态。


    当华润三九、太极集团、云南白药、白云山等中药龙头们因强劲业绩表现引发二级市场狂欢,中药产业在政策引领下狠狠地走出一波强劲行情时,硬币的另一面,中药企业也是二级市场被实施退市风险、财务造假负面缠身的“重灾区”,尤其是曾经被行业界熟知的中药老字号们,更是成了“踩雷”的重点对象。


    除了太安堂,九芝堂、贵州百灵也因内控问题,被深交所发出“风险警示”,戴上“ST”的帽子;连续八年财务造假的老字号广誉远,高管轮换,导致业绩至今深陷泥沼。


    此外,根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三年未分红的贵州百灵还成了踩“红线”药企之一。


    业绩不达标被ST,财务造假、经营混乱,这些老字号的遭遇证明了,再老的品牌,遇到“不靠谱”的经营者,不练内功,脱离自身资源禀赋只想“发横财”,遇到政策与资本市场监管趋严,作茧自缚的结局,比预想中的可能更猛烈。


    细数中药老字号们“踩雷”的原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财务造假、经营混乱、销售费用虚高……桩桩件件都指向了一个方向——他们想讲好“赚钱”的故事,但用错了法子,找错了路子。


    太安堂就是如此。


    太安堂药业由太安堂医馆第13代传人柯树泉创立。虽在2010年才定名,但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隆庆元年,进士、御医柯玉在潮州创立的医馆太安堂,迄今已有457年的历史。


    早些年,太安堂药业在创始人柯树泉的带领下确实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辉煌,从第一个产品皮宝霜,到后来的麒麟丸、心宝丸,十余个大品种让其营收在10年间增了9倍,市值一度高达170亿元,柯氏家族也曾借此登上胡润百富榜。


    比业绩更吸引眼球的是太安堂的形象打造,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家族展示馆——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编撰一百零八卷《太安大典》;麒麟丸的传统制作技艺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跟曾经爆过大雷的康美一样,太安堂开始在“雷”区起舞,源自其多元化经营,将手伸向了房地产项目,在2017年投资建设 “太安堂医养小镇”。但事与愿违,刚走向房地产的太安堂,没吃到红利,却赶上了房地产泡沫破碎的第一场冲击波,流动资金直接被套牢。


    2018年以来,太安堂就一直通过抛售资产、抵押融资的方式自救,当家品种心宝丸、小柴胡颗粒等都在卖身范围内。但上市公司流动资金紧缺、收入萎缩,创始家族违法占用资金、造假账,公司经营早已千疮百孔。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市值仅剩高峰时十分之一的太安堂,不仅连续三年经营持续亏损,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88.17%。其2023年实施的破产重整预重整程序,也被法院裁定终止,退市仅是第一步,未来仍面临巨额偿债风险。


    一家锁定退市、两家戴帽“ST”,中药老字号为何成为A股“爆雷”重灾区?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中药OTC品牌也表现了不俗的实力,华润三九、太极集团、东阿阿胶等品牌都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


    东阿阿胶于年内实现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16%。这是东阿阿胶自2019年业绩暴跌后连续第四年保持正增长,也是近6年来最高的增速。净利润也突破10亿大关,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7%。


    从产品来看,阿胶及系列产品为东阿阿胶贡献了92%的业绩,营收达43亿元,同比增加了17.9%。值得注意的是,该品类占营收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19年的69%一路攀升。从东阿阿胶的业绩情况来看,其价值重塑和品牌焕新战略已经带动业绩重回强劲增长,去年盈利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5%。


    其实在2019年,东阿阿胶还在面临业绩暴雷、董事长出走的困境,股价较最高点几近腰斩。当时的财报显示,2019年东阿阿胶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同比下降121%,是自1996年上市后的首亏。主要原因系“2019年公司主要侧重于清理渠道库存,主动严格控制发货、全面压缩渠道库存数量。尤其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大了渠道库存的清理力度,因而对经营业绩影响有所加大。”


    东阿阿胶的至暗时刻甚至一直持续到2022年,来自华润医药的程杰接任董事长。人事变动公告发布的第二天开盘,东阿阿胶股价就迎来涨停,当天收盘价49.54元/股,是2019年之后的最高峰。随着“清库存”策略的逐步落实以及新帅的带领,东阿阿胶的业绩在2021年就重回了增长之路,一直到2023年东阿阿胶品牌还位列多个品牌榜头部位置。


    康美的2023年业绩也给了业界一大惊喜,归母净利润1.0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的前三季度,康美药业的归母净利润还是负值。不过,康美药业披露的归母净利润扭亏的原因除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还有包括资产处置在内的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因此,广药入主后,其改革成效仍然要等到康美的资产处置完成,扣非净利润重回增长之时才能见分晓。


    据悉,广药入主后开启了协同发展战略,组织了近百人的团队支持康美发展,并发挥产业投资者优势,通过产能协作、粤东区域市场支持等方式,发挥康美药业与广药白云山的协同效应;2023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或许为重整后的康美药业增添了信心。

  • 71家中药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3年度业绩数据。其中,43家中药上市公司2023年营收实现正增长,比重超过六成。


    过去一年,云南白药交出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2023年年报显示,云南白药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7.1%;扣非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16.4%,创同期历史新高。


    云南白药在近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中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未来十年内,实现营收1000亿元、市值1000亿美元。


    在云南白药的业务板块中,2023年,药品事业群主营业务收入64.81亿元,同比增长8.16%。白药系列核心产品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毛利率为70.6%。其中,云南白药气雾剂销售收入贡献超过17亿元,同比增长15.27%;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胶囊的销售收入分别超过9亿元、6亿元,云南白药(散剂)及云南白药创可贴销售收入过3亿元;其他品牌中药类产品增长亮眼,蒲地蓝消炎片、藿香正气水销售收入均实现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近16%、124%。


    健康品事业群板块,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6.5%。口腔护理领域,云南白药牙膏国内市场份额24.6%,继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中药资源事业群板块,实现对外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约22%,其中三七中药材外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1%。


    医药流通业务方面,省医药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9亿元,同比增长5.6%。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多年,云南白药因热衷于炒股屡被外界“诟病”。2023年年报显示,过去一年云南白药大举卖出股票、基金等证券24.36亿元,目前公司所持证券账面价值仅剩2.61亿元,仅持有三只股票,其余均已清仓。


    今年年初,云南白药发布的一份《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中提及,公司已于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并计划2024年不再开展相关业务。


    此外,截至4月25日,A股生物医药板块公布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方案的有248家药企中,按现金分红总额排名共有15家公司超10亿元,其中,云南白药以37.06亿元位列第一,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77元(含税)。云南白药已经连续30年向股东分红。截至2023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已超过240亿元。


    云南白药表示,通过稳健经营和持续分红,与各利益相关方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创造丰厚的价值回报,将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除云南白药外,还有华润三九、片仔癀、白云山、济川药业、东阿阿胶5家中药企业分红超10亿元。

     2024年中药创新会由低走高吗?491家A股药企近半数下滑!中药老字号却八成上涨,为什么?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


  • 71家中药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3年度业绩数据。其中,43家中药上市公司2023年营收实现正增长,比重超过六成。


    71家中药企业中,天士力以505%的净利润增长成为独特的存在。


    2023年,天士力的业绩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并扭亏为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74亿元,同比增长0.4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幅度较上年减少,以及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扣非后净利润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60%,显示出公司主营业务的强劲增长动力。


    2023年,天士力的研发投入持续强劲,全年研发投入达到13.1亿元,同比增长29%。目前在研管线丰富,并在中后期布局多款产品,这有助于公司未来增长的可持续性。天士力在心脑血管、消化、代谢、肿瘤等关键疾病领域的核心产品表现良好,尤其是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在市场中稳居首位,显示了其在现代中药领域的竞争优势。


    不仅仅是天士力,近年来,中药企业均在发力中药创新。从2023年年报来看,多家中药企业研投增长超20%。康缘药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至7.7亿元;华润三九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至7.1亿元;同仁堂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8.6%至2.8亿元;太极集团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3%至2.3亿元;达仁堂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至1.8亿元……


    在中药企业重金投入下,中药新药也将逐渐迎来收获期。对于43家中药上市公司在2023年营收实现正增长的表现,有分析师认为,中药企业业绩普遍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政策持续对中医药行业的支持、市场需求的提升,也包括公司自身的经营策略和产品创新等。


    自2021年中总市值一度飙升至3000亿元,坐上“中药第一股”的宝座后,片仔癀至今仍维持着其千亿市值俱乐部成员的身份,只是如今市值腰斩缩水至仅1400亿元左右。过去一年里,片仔癀全年实现总营业收入100.58亿元,同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达到27.9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3年,片仔癀经历了史上最大强度的提价。去年5月,片仔癀发布公告,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3g/粒),同时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35美元/粒。片仔癀这次的价格涨幅达到28.8%。


    片仔癀表示,调价主要是考虑到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片仔癀的销售费用支出在过去一年增加超60%。


    片仔癀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约为7.83亿元,同比增长61%,系公司近五年来销售费用最高的一年。


    片仔癀表示,本期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系报告期促销、业务宣传及广告费增加所致。具体来看,2023年,片仔癀在促销、业务宣传及广告费上的投入为5.31亿元,占销售费用的比重为67.9%。


    随着反腐风暴持续推进,片仔癀的管理层动荡也引发市场的持续关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已有多位原高管落马。据此前漳州纪委监委通报,曾掌舵片仔癀7年的原董事长刘建顺退休后被查;此前,原董事长潘杰以及时任副总经理刘丛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两人一同被漳州纪委监委调查。片仔癀高层人事变动不断,在不到三年时间里,片仔癀董事长职务已经历三轮更替。


    2024年中药创新会由低走高吗?491家A股药企近半数下滑!中药老字号却八成上涨,为什么?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截至4月30日,71家中药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3年度业绩数据。其中,43家中药上市公司2023年营收实现正增长,比重超过六成。


    已披露年报的A股上市药企中,有50家在过去一年净利润超10亿元,11家中药企业榜上有名,占比22%。值得注意的是,A股上市药企净利润最高的10家公司中,云南白药、白云山、华润三九跻身前十,分别为40.94亿元、40.56亿元与28.53亿元。


    不仅是业绩表现突出,相比化学药和生物药,中药在二级市场也依然保持着更好的表现,71家中药板块企业总市值逼近万亿元。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自2021年以来,国家连续发布了加快中药特色发展、中药振兴等相关政策;2022年3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该文件再次明确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内容,也加大了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将长期对中药产业各方面加速迎来利好。


    中药新药的获批数量也从2017年至2020年每年仅有1-3个,增长至2021年的12个。2022年和2023年各有7款中药新药获批。


    与此同时,国有资本的陆续下场,近年来例如康恩贝、太极、昆药等纷纷转为国资控股,佛慈制药控股方从兰州市国资委变更到甘肃省国资委等。


    顶层设计的参与也给中药产业带来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空间。随着2023年报的公布,多数中成药企业在寒冬之中逆势回暖,体现出更好的成长性与韧性。


     推从整体业绩表现来看,多家中药上市公司都实现了营收超百亿元,如白云山、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片仔癀等。与此同时,头部中药企业大部分在报告期内还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表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此外,天士力、太龙药业、太极集团、益佰制药、步长制药、ST康美等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


    其中,天士力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505.34%,是中药板块中最高的。白云山的营收位列71家中药企业之首,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55亿元,同比增长6.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56亿元,同比增长2.25%。不过,相较于2021年27.6%及2022年6.63%的同比增幅,白云山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


    白云山主要有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等业务板块。其中,大南药从事中西成药、化学原料药、生物医药等的研发、制造与销售,2023年营业收入达108.89亿元;大健康板块主要为饮料、食品、保健品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2023年营业收入111.17亿元;大商业主要经营医药流通业务,包括医药产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的批发、零售与进出口业务,2023年营业收入527.62亿元。具体来看,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金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销量突破1.01亿片,销售额创新高。此外,白云山清开灵系列市场需求增长显著,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中药创新会由低走高吗?491家A股药企近半数下滑!中药老字号却八成上涨,为什么?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近些日子,许多A股CXO都逐步公布了2023年全年年报,有的还公布了2024年的一季报。而年报和一季报中体现趋势令人担忧。


    再往下看,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许多早些年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的企业,都在2023年出现了巨额亏损。


    倘若将亏损额按绝对值排列,睿智医药无疑是CXO企业中“遥遥领先”的那一档。其在2023年营业收入约11.38亿元,同比减少14.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9.08亿元,同比下降339.83%。将近10亿级别的亏损,几乎是好几家腰部企业去年一整年的利润之和。


    身为国内最早创立的CRO公司之一,如此惨淡的业绩,很难单单归咎于宏观形势。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至今,睿智医药光董事长就连续变更了四次;仅2023年,公司便历经两任CEO离职。人事结构不稳,在讲究客户关系维系的CDMO行业俨然是巨大的硬伤。


    细分赛道内,基因细胞领域CXO企业和元生物也出现了大幅亏损。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29.69%;归母净利润亏损1.28亿元,同比下滑超400%。


    经统计,这是和元生物自2022年登陆资本市场后的首亏,且去年一年的亏损就超过了2021年和2022年的净利润总额。


    年报显示造成该情况的主因,是和元生物的基因治疗CDMO业务在2023年下滑严重,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约1.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0.64%;且营业成本巨高不下,较上年增加了33.09%。


    事实上,早在2022年,和元生物的业务就已经开始承压,当年营收约2.91亿元,增幅14.26%,相比2021年78.57%的增速来看明显下滑。


    和元生物的窘境,其实也是我国细分领域赛道CDMO普遍面临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资本寒冬和支付端回报受限,上游企业对创新疗法研发投入力度渐弱,管线推动放缓;另一方面,许多原本的小分子和大分子制药CRO/CDMO公司,近几年都开始纷纷布局基因治疗CDMO领域,更有一批生物科技公司临时向CDMO转型,进一步压低了报价。企业面临的生存形势变得愈发艰巨了。


    龙头乏力,腰部承压,底层求生……CXO行业整体表现不及预期,叠加上《生物安全法案》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资本纷纷开始“抽逃”,行业前景愈发不明朗。


    曾坚定看好头部CRO的证券投资基金都开始减持。今年一季度,减持仍在持续,只是主导者不再是个别基金,而是几乎所有资本都在逃跑。


    兴业证券对2024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情况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基金都在减持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个股方面,药明康德无论持有基金数还是基金持有市值,都出现了大幅下降。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减仓比例前5的个股为药明康德、贵州茅台、三花智控、智飞生物、宝信软件。所有的信号都显示,如今正是CXO行业面临的“至暗时刻”。整体困境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了资本寒冬、上游客户收缩预算、乃至国际政治斗争等多重因素的结果。寒冬继续绵延已属定势,企业唯有靠自己,各凭本事熬过去。


    前不久,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发布的《2023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对CXO行业未来的发展给出了预判:从行业驱动因素中,还没有发现行业全面复苏的迹象,市场还在继续筑底;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国内CXO行业将可能面临内外交困,迎来大的整合出清;接下来几年,竞争力较弱的CXO公司会逐步被整合或退出市场。


    不过危中有机是永恒的规律。尽管国内投融资和订单情况在下滑,CXO整体难以快速恢复景气,但局部细分领域依然蕴含着较多机会。想要顺利穿越寒冬,企业需要在修炼内功的同时,又能跟得上变化,这对每一个管理者都提出了巨大但有意义的挑战。

  • 近些日子,许多A股CXO都逐步公布了2023年全年年报,有的还公布了2024年的一季报。而年报和一季报中体现趋势令人担忧。


    对于更多的腰部企业,下行周期更常见的“症状”是营收利润双降,或者增收不增利。


    原因很好理解:上游业务不足,CXO企业要么接不到订单,要么为了接到新单,都在各种卷价格。再加上投资扩产的支出,年底一算,营收还在增加,利润却少了。


    凯莱英和博腾股份是营收利润双降的典型案例。


    2023年,凯莱英实现营业总收入78.25亿元,同比下降23.7%;归母净利润22.69亿元,同比下降31.28%,均以两位数的速度下降。这是凯莱英自2016年A股上市以来交出的最不理想的年报。须知从2013年到2022年,整整十年间,凯莱英的收入和净利润都持续保持了正增长。


    而且今年一季度,下行仍在持续。凯莱英营业收入约1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2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5.27%。


    惨淡的业绩表现,或可归咎于大订单数量的减少。梳理凯莱英历史公告,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凯莱英先后获得3份大订单,合计金额近百亿人民币。尽管未具体披露订单信息,市场普遍推测同新冠药物有关。


    同样受到“新冠泡沫”爆炸影响的还有博腾股份,其2023年营业收入约36.67亿元,同比减少4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67亿元,同比减少86.69%。表现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值。更糟的是,今年一季度,不但下行趋势没有减缓,还开始了亏损:博腾股份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6.78亿元,同比减少50.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9487万元。


    回望过去两三年,新冠疫情的确曾给许多CXO企业带来过商机。但到了后新冠时代,当泡沫集中破灭后,许多企业都不得不开始拷问自身: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


    增收不增利的“症状”,主要体现在昭衍新药、皓元医药、药石科技这批腰部CXO企业上,不过每家企业面临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以昭衍新药为例,其2023年年报显示,期内营收23.76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减少63.04%,营收和利润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偏离。但更麻烦的还是今年第一季度:报告期内由盈转亏出现了2.72亿元净亏损。


    2023年是昭衍新药自2015年第一次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在年报和一季报中,昭衍新药的解释都相同:净利下跌主要受到实验室服务业务利润和资金管理收益,以及生物资产市价波动的共同影响。


    再看皓元医药,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34.2%。


    皓元医药的利润下滑,或与进一步投产有关。去年8月,公司发布公告,拟与重庆国际生物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入园协议》,在重庆市巴南行政辖区重庆国际生物城投资建设皓元医药ADC CDMO基地,项目投资总额预计人民币10亿元,致力于打造商业化的ADC抗体-偶联-灌装的一体化平台,提供研发生产全流程一站式CDMO服务。


    和在寒冬中依然选择扩张的皓元医药相反,药石科技的策略是收缩。其本在去年4月与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签署了一则《投资协议》,拟投资12亿元在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购置土地、建设创新药物工艺开发及中试平台项目。但仅四个月后,药石科技就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该协议。公司对外给出的理由是:该决定是出于控制现金流,在财务上优化资产使用效率的考量。未来将根据情况,若整个国际生物医药行业转暖,有必要的话,再考虑新的方式。


    2023年,药石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8.18%;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37.19%。


    想了解2024年,CXO行业的日子有没有可能更难过?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 近些日子,许多A股CXO都逐步公布了2023年全年年报,有的还公布了2024年的一季报。而年报和一季报中体现趋势令人担忧。


    整体光景不景气,即便有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做支撑,“转型巨头”九洲药业的业绩也出现了明显承压。其年报和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2023年营业收入55.23亿元,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为10.33亿元,同比增长12.17%。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4.76亿元,同比减少15.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7亿元,同比减少15.65%。


    CDMO龙头们业务不顺,CRO亦然。年报显示,2023年,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实现营业总收入73.84亿元,同比增长4.21%;归母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0.91%。涨幅均相当有限。更惨的是今年一季度业绩:营收16.6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58.65%,相当于“打对折”。


    对比历史数据,泰格医药今年的一季报可谓“历史最差”,但这并非全赖业务经营,还有投资失利的缘故。


    其2024年一季报显示,由于报告期内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2023年一季度的1.76亿元变化至1275万元,同比下滑92.77%。另外,企业的投资收益也由2578万元下滑至-359万元。


    一路梳理下来,诺泰生物是A股少有的去年和今年一季度都实现了正增长的CXO企业之一。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34亿元,同比增长58.69%;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26.20%。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71.02%;净利润6632.68万元,同比增长215.65%。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去年的增速比2022年更高,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速又比去年同期更高,行业整体下行趋势中,诺泰生物竟跑出了“一枝独秀”的曲线。


    究其原因,一是规模相对较小,二是多肽原料药业务踩中了当下的GLP-1风口。且其2023年年报还显示,公司与欧洲某大型药企成功签约合同总金额1亿美元CDMO长期供货合同,将于2024年开始阶梯式供货。


    整体观察下来,过去一年里,营收利润能够保持正增长的CXO企业数量并不多,除了少数踩中“风口”的幸运儿外,龙头企业虽不愁生存,却也纷纷触到了发展天花板。


    想了解2024年,CXO行业的日子有没有可能更难过?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

  • 近些日子,许多A股CXO都逐步公布了2023年全年年报,一些动作比较快的,还公布了2024年的一季报。


    年报和一季报中体现趋势令人担忧。过去一年,CXO行业可谓由盛转衰,进入了一场结构性调整的“大逃杀”。然而大逃杀的结果不是“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而是头部、腰部、底部几乎所有企业都在承压。


    身为龙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九洲药业这些企业虽然不愁生存,但营收和利润增长率相比往年都出现了大幅回落。


    腰部企业,如博腾股份、昭衍新药、皓元医药等,随着老订单交付完毕,纷纷以降价、投资新技术等方式竞争新订单,结果要么营收利润双降,要么增收不增利。


    而尾部企业,如睿智医药等,亏损额更是被放大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除了极个别踩中风口的幸运儿,从头到尾,行业整体都在承受着巨大压力。再叠加上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等负面预期,出海或将遇阻,未来亦不容乐观。种种迹象都显示,CXO行业2024年的日子可能更难过。


    考察A股CXO行业的情况,首先绕不开的自然是“龙头”药明康德。


    3月下旬,药明康德发布了2023年年报。年报显示,药明康德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03.41亿元,同比增长2.51%;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96.07亿元,同比增长9%。这是药明康德的年度营收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


    尽管看上去一切都还不错,但相比以往,增速出现了明显下降——2022年,药明康德的营收和利润增长都在惊人的70%以上。如今仅个位数的增长率,说明药明康德的发展已经遇到了天花板。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持续发酵下,药明康德来自海外业务的经营情况可能受到的影响。年报显示,2023年,药明康德来自境外客户的营收合计为329.7亿元,占比为81.73%,较2022年进一步增加;而药明康德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为261.3亿元,占总营收的64.8%。海外营收占比过重,倘若受法案冲击,或将使业绩进一步承压。


    而前些天公布的2024年的一季报,显示药明康德出现了营收利润同比双降,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行业的担忧:药明康德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82亿元,同比下降10.95%;归母净利润19.42亿元,同比下降10.42%。


    同样可能受《生物安全法案》影响的还有康龙化成,其数据和药明康德显示出的趋势一致,均是年报增速明显放缓一季报营收利润双降


    年报和一季报显示,康龙化成2023年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2.39%;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6.48%;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26.71亿元,同比减少1.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1亿元,同比减少33.8%


    不过对于未来,康龙化成的预期较为乐观。4月26日在与机构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中表示,截至目前,没有看到生物医药法案对获客的影响,与客户沟通也没有受到法案的影响。通过当前客户访问量和在手订单角度观察,过去1-2个月很多海外客户来访审计,海外客户的回暖是非常明显的状态。


    想了解2024年,CXO行业的日子有没有可能更难过?请您明天接着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