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os
-
隨順覺性(三十一)
如來隨順覺性十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到達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此法界中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此智慧,就是般若正智,猶如一把金剛寶劍,能斬斷一切無明、妄想,照了諸相,猶如虛空,畢竟空寂,了不可得。這念心契入不二法門,則處處皆是淨土。
有一次,阿難尊者問釋迦牟尼佛:「世尊!您說十方諸佛都是住在淨土之中,為什麼您住的這個世界,卻到處都是石頭瓦礫、髒亂污穢,見不到您的淨土?」釋迦牟尼佛聽完,馬上用大腳拇指往地上一按,整個世界都成了淨土。所以到達如來隨順覺性,證到最高的三昧境界,就能「指長江為酥酪,點大地成黃金」,因為長江之水、山河大地皆是虛妄不實,唯心所現。
《釋迦譜卷第一.釋迦降生釋種成佛緣譜第四之四》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徹悟佛果,其後七日仍於樹下靜坐思惟。如來眼觀樹王,心中想著:「我已漏盡煩惱,畢竟滿願,了脫一切生死,但我所證得之法,唯佛與佛能真正了達,對於五濁惡世的眾生來說,卻是非常深奧難解。他們的心被貪欲、瞋恚、愚癡、邪見、憍慢及諂曲等煩惱所障蔽,根器暗鈍,智慧不顯,如何能夠理解甚深微妙之法?若我現在為眾生宣說佛法,恐怕他們不但無法理解信受,反而造作毀謗惡業,未來必定墮落惡道受苦。既然如此,我寧可入於涅槃。」
此時,大梵天王見到太子雖然證得無上佛果,卻決定不為眾生宣說佛法,心中萬分憂慮:「世尊從過去無數劫以來,為了救度芸芸眾生,在六道之間往返生死,不惜將頭目腦髓布施眾生,勤苦精進行道,今日終於圓滿過去所發度眾的弘願,證得淨智莊嚴的無上佛果。但如來為何現在只是靜默的獨坐思惟,不願為眾生說法呢?無數眾生還沉淪在黑暗的生死大海,我一定要去請求世尊為眾生演說正法!」
大梵天王瞬間便從天宮來到世尊面前,五體投地禮拜佛足,繞佛百千匝後胡跪合掌,恭敬的啟請:「世尊過去長久以來為了救度眾生,不惜布施自身的頭目腦髓,久住生死無有疲厭,受盡各種磨難,廣修德本。如今終於成就無上佛道,為何您卻默然不為眾生說法呢?雖然許多鈍根眾生長久以來沉淪生死、難以出離,但仍然有許多久修善法、植諸德本,堪任聽聞聖法的利根眾生啊!懇請世尊慈悲為眾生轉大法輪。」
面對大梵天王及釋提桓因等諸天的請求,世尊回答:「我也希望為一切眾生宣說佛法,但我所證得的解脫法門,甚深微妙,只怕眾生無法信受,反生毀謗,招致墮落的苦果,所以我才保持沉默。」然而眾天王們再三地懇請,直至七日後,世尊終於默然慈允。眾天王們如願以償的頂禮世尊,然後歡喜地離去。
世尊曾云:「如我昔行菩薩道時,勸請諸佛轉大法輪,由彼善根,是故今日一切帝釋、諸梵王等,勸請於我轉大法輪。」請轉法輪,功德殊勝難量。今日得遇正法,亦當效法諸天王,勸請佛法宣流,令佛法得以長久住世,令眾生皆因佛法得脫苦輪,方能報三寶、父母師長、眾生、國家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三十)
如來隨順覺性九
同樣一個世界、一個境界,由於眾生心的清淨程度不同、業報不同,所感得的六根也不同。六根不一樣,對外面六塵境界的感受也就不一樣。例如,白天,在人類的眼睛看來,到處都是光明;有很多眾生,看到的卻是一片黑暗。又如廁所裏的糞便,人們覺得又髒又臭,污穢不堪;而廁所裡的眾生,不但不嫌髒、臭,反而覺得很清涼,如飲甘露。從這些角度觀察,一切都是相對的境界。
到達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就能超越相對的境界,達到「一切煩惱,畢竟解脫。」煩惱即菩提。因為如來所證的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是實相的境界、是真如的境界、是菩提的境界,也就是隨順圓覺的覺性,所以一切煩惱皆得以解脫。
《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
昔日,佛在毘耶離城菴羅樹園說法,長者子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一同前往敬謁佛。寶積請佛為說諸菩薩淨土之行,佛開示道:「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聞佛此言,舍利弗心中感到納悶:「若說菩薩心地清淨,則佛土嚴淨,難道佛在做菩薩時心不夠清淨,以致應化的佛土不淨?」
佛知道舍利弗心中的疑惑,於是問舍利弗:「日、月能發光,普照大地,但是盲者看不見日、月之光,這是日、月的問題嗎?」
舍利弗回答:「不是的,是因為盲者的眼睛有病,才看不到日、月的光明,不是日、月的問題。」
佛言:「眾生看不見如來佛土的清淨莊嚴,是因為被業障所遮蔽。舍利弗!如來的佛土清淨莊嚴,是你沒看見而已。」
此時,螺髻梵王告訴舍利弗:「不要認為如來的佛土不淨,我所看見的如來佛土,就如同自在天宮一樣清淨莊嚴。」
舍利弗說:「可是我所看見的如來佛土,有丘陵、荊棘、沙礫、土石,還有大大小小的山,高低不平,充滿穢惡。」
螺髻梵王說道:「那是因為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所以見到的佛土是不淨的。菩薩對一切眾生皆平等,心無差別,深心清淨,依佛智慧,所以能見到清淨的佛土。」
佛於是以足趾按地,頓時三千大千世界成為百寶莊嚴的清淨佛土,就如同寶莊嚴佛,有無量功德寶莊嚴的佛土。見此殊勝景象,與會大眾皆讚嘆未曾有,且每個人都看見自己坐在寶蓮花上。
佛問舍利弗:「你現在所見到的佛土是否清淨莊嚴?」
舍利弗回答:「是的!此前未曾見聞過,今親眼看見如來佛土的清淨莊嚴。」
佛告舍利弗:「如來的佛土一直是如此清淨莊嚴,為了度化此土根性下劣的眾生,才示現為惡濁的穢土。就如同天上的天人,共食一個寶器內的食物,但隨其福德不同,所食用的飯食也有差異。若人心淨,便能見到佛土的莊嚴。」
當佛現出清淨莊嚴的佛土時,長者子寶積所帶來的五百位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與會的八萬四千人眾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通,整個世界又恢復原狀,此時,求聲聞乘的三萬二千人天,知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當下遠離煩惱塵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漏盡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古德云:「聖凡因果,一切如如,凡所差殊,皆隨心感變。所謂隨其心垢,則國土垢;隨其心淨,則國土淨也。」經文中,透過與舍利弗的對答,佛揭示一切善惡、染淨諸法,皆由心造,心清淨了,當下就是淨土。「淨土就在淨心中,不得向外別尋覓」,淨土是一種果報,果不離因,因圓才能果滿。學佛修行,貴在修心,了解此理,勤修諸善,遠離塵垢,清淨自心,心淨即佛土淨,佛國淨土就在心中,無須外求。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Faltan episodios?
-
隨順覺性(二十九)
如來隨順覺性八
達到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天宮和地獄,同樣都是淨土。為什麼?契悟到佛性、法性,不淨不垢,不增不減,淨穢不二這念心,所以全部皆成為淨土。維摩詰經云:「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圓覺經也講:心清淨了,六根清淨;六根清淨,六塵清淨;六塵清淨,六識清淨;六識清淨,十二入、十八界清淨;十二入、十八界清淨,國土清淨;國土清淨,一切清淨,全都是淨土世界。所以到達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一切境界都是淨土。
《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
昔日,佛在毘耶離城菴羅樹園說法,長者子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一同前往敬謁佛。寶積請佛為說諸菩薩淨土之行,佛開示道:「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聞佛此言,舍利弗心中感到納悶:「若說菩薩心地清淨,則佛土嚴淨,難道佛在做菩薩時心不夠清淨,以致應化的佛土不淨?」
佛知道舍利弗心中的疑惑,於是問舍利弗:「日、月能發光,普照大地,但是盲者看不見日、月之光,這是日、月的問題嗎?」
舍利弗回答:「不是的,是因為盲者的眼睛有病,才看不到日、月的光明,不是日、月的問題。」
佛言:「眾生看不見如來佛土的清淨莊嚴,是因為被業障所遮蔽。舍利弗!如來的佛土清淨莊嚴,是你沒看見而已。」
此時,螺髻梵王告訴舍利弗:「不要認為如來的佛土不淨,我所看見的如來佛土,就如同自在天宮一樣清淨莊嚴。」
舍利弗說:「可是我所看見的如來佛土,有丘陵、荊棘、沙礫、土石,還有大大小小的山,高低不平,充滿穢惡。」
螺髻梵王說道:「那是因為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所以見到的佛土是不淨的。菩薩對一切眾生皆平等,心無差別,深心清淨,依佛智慧,所以能見到清淨的佛土。」
佛於是以足趾按地,頓時三千大千世界成為百寶莊嚴的清淨佛土,就如同寶莊嚴佛,有無量功德寶莊嚴的佛土。見此殊勝景象,與會大眾皆讚嘆未曾有,且每個人都看見自己坐在寶蓮花上。
佛問舍利弗:「你現在所見到的佛土是否清淨莊嚴?」
舍利弗回答:「是的!此前未曾見聞過,今親眼看見如來佛土的清淨莊嚴。」
佛告舍利弗:「如來的佛土一直是如此清淨莊嚴,為了度化此土根性下劣的眾生,才示現為惡濁的穢土。就如同天上的天人,共食一個寶器內的食物,但隨其福德不同,所食用的飯食也有差異。若人心淨,便能見到佛土的莊嚴。」
當佛現出清淨莊嚴的佛土時,長者子寶積所帶來的五百位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與會的八萬四千人眾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通,整個世界又恢復原狀,此時,求聲聞乘的三萬二千人天,知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當下遠離煩惱塵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漏盡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古德云:「聖凡因果,一切如如,凡所差殊,皆隨心感變。所謂隨其心垢,則國土垢;隨其心淨,則國土淨也。」經文中,透過與舍利弗的對答,佛揭示一切善惡、染淨諸法,皆由心造,心清淨了,當下就是淨土。「淨土就在淨心中,不得向外別尋覓」,淨土是一種果報,果不離因,因圓才能果滿。學佛修行,貴在修心,了解此理,勤修諸善,遠離塵垢,清淨自心,心淨即佛土淨,佛國淨土就在心中,無須外求。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二十八)
如來隨順覺性七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眾生和國土,是同一個法性。法性即是空性,眾生、國土都是空。所以地藏王菩薩要度盡眾生,如何去度?只要了達眾生本來空,了達六根、六塵本來空,既然一切都是空性,哪裡還有眾生?地獄?天堂?所以眾生與國土都是畢竟空寂,同一法性。
「地獄天宮,皆為淨土。」在一般人看起來,地獄是地獄、天堂是天堂;在佛看起來,地獄和天堂都是淨土。地獄、畜生、餓鬼所居住的地方很黑暗、很骯髒、很齷齪,稱為穢土;天上都是一塵不染,所以稱之為淨土。例如四王天住在四寶所成的須彌山上,忉利天是七寶宮殿所成;還有十方的淨土,黃金為地,琉璃為池,遍地都是光明。
《生經.卷五.佛說譬喻經第五十五》
學習佛法,應當向善知識學習。過去有一頭驢子,牠的主人恆使驢子跟在馬兒後面,無論飲食、行走,都和馬兒一起。若馬兒走一百里,驢子就跟在後面走一百里;馬兒走了一千里,驢子也就跟著走一千里。最後驢子的走路姿勢、舉止動作,甚至毛皮外型、鳴叫都與馬兒相似。
後來,主人使這頭驢子跟在其他驢子後面,無論飲食、行走,也都讓牠和其他驢子在一起。其他驢子走一百里,牠也跟著走一百里;其他驢子走了一千里,牠也跟著走一千里。最後牠的走路姿勢、一舉一動,甚至毛皮外型、頭顱軀幹都與其他驢子相似。
令人感傷的是,這隻驢子終其一生,都難以再恢復成當初像馬兒一樣。學習之人也是如此,若能跟隨善知識,則能日日精進,而精進之人,則能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若跟隨惡知識,則會使自己日日懈怠、放逸、墮落,而懈怠放逸之人,將沉沒於生死苦海,無有出期。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文中的驢子,與馬終日相處,受其影響,變得與馬相似;而後和驢時時相處,受其影響,就變得和驢一樣。所以學習時,親近善知識很重要。《華嚴經》云:「若能遠離惡知識,則得親近善知識;若得親近善知識,則能修集廣大善。」實修實證的大善知識,提點我們因緣果報之理、戒定慧之法門,乃至直示明心見性的頓悟法門,指引我們正確的人生方向,引領我們日日精進、遠離懈怠,一步一腳印,邁向菩提大道。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二十七)
如來隨順覺性六
在如來的隨順覺性的看法,和一般人的看法是有差別的。假若未達到如來的境界,而因此認為也可以做與如來隨順覺性相同的事,那就是糊塗了!
社會上很多修禪的人,說要任心自在,「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還找理由解釋:你看濟公和尚也是吃酒吃肉呀!現在學佛法要隨緣,要跟得上時代,學佛是學佛,吃酒就吃酒,吃肉就吃肉,心中要得自在!這種觀念就是錯誤的,要知道濟公吃酒進去,可以吐黃金出來!吃愈多,所吐的金子愈多;吃死的動物進去,可以吐活的出來,普通人根本做不到這個境界!因為要證到諸法實相、諸法平等的境界,才有這個能耐。所以我們必須了解,隨順覺性有不同的層次,由於層次不同,所能做的範圍,亦有所不同。
《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一.昔與魔競品第三十四》
時,比丘們問佛:「世尊!為何魔王波旬經常欺誑佛,都無法得逞,佛都能免於厄難?」佛說道:「比丘們,至心諦聽!我為你們解說。我不但今世得免於魔王波旬的欺誑,不被其惱亂;過去世,魔王波旬也曾欺誑迷惑我,一樣無法擾亂我。」
比丘們問道:「世尊!此事如何說,請為我們詳細解說。」
佛告比丘們:「過去,有一條波梨耶多河,河岸邊住著一位以編結花環為業的花鬘師,他擁有一座花園,就座落在河岸邊。那時,這條河裏有一隻烏龜,從水裡出來,到花園覓食,到處尋找食物,踏壞了花園內的花。花鬘師見此烏龜到處覓食,所行經之處,花都被踩壞了,於是設法捕捉,捉到後,就將烏龜放進裝花的竹篋內,準備烹殺食用。
當時,烏龜心想:『我要用什麼智巧方法,才能脫離此危難?』想到:『我可以用善巧方便設法脫身。』於是向花鬘師說道:『我剛從河裏爬出來,身上滿是泥濘,你暫且把花放一邊,先幫我把身體洗乾淨,我怕我身上的污泥會弄髒你的竹篋和花。』
花鬘師聽聞此語,心想:「這烏龜說得對,好心提醒我,我應該採納牠的建議。我得把牠的身體洗乾淨,才不會讓牠身上的泥弄髒我的花篋。」於是捉起烏龜走向河邊,準備把牠洗乾淨。當花鬘師將烏龜放置在一顆石頭上,取水正要洗時,這時烏龜使出最大力氣,縱身跳入河中。
花鬘師見狀,心想:『這隻烏龜真是稀奇!竟能這樣逗弄我。我今天也要想辦法誘騙牠,讓牠離開水裡。』便向烏龜說道:『賢龜你聽我說,你有眾多親眷,我可以編織花環繫在您的脖子上,讓您回家後可隨意自在與親眷作樂。』
烏龜心想:『這個花鬘師根本就是說謊欺騙我。他的母親臥病在床,他的姐姐採花,編成花環準備賣,用以維生,現在他卻平白無故說要編花環送我,一定是欺騙我,想要將我烹殺食用,所以設法引誘我出水面。』
烏龜遂向花鬘師說道:『你一定是欺騙我,想要將我烹殺食用。你早已在家備好酒和種種美食,要宴請親戚。你準備把我烹煮,然後向大家誇耀說,龜肉已經煮熟,透出油脂,可以拌飯吃了。我不會上你的當。』說完即離去。」
佛告比丘們:「當時那隻跳入水中的烏龜,就是我的前身;花鬘師就是魔王波旬,他那時就想欺騙我,無法得逞,這世又想欺誑我,怎麼可能得逞?」
公案中,花鬘師欲誘誑烏龜出水面,幸賴烏龜巧智,識破其計,而得免於被烹殺。《大智度論》云:「隨五欲故,為貪所覆,貪因緣故,慳、虛誑……續作生死業,常往來六道中。」五欲禍人,如魔王般,殘害法身慧命;智者能了達五欲之過患,不被五欲所誑。學道之人,若能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必能避禍得福,進趨菩提。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二十六)
如來隨順覺性五
成就如來隨順覺性,則「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在一般人看起來,戒定慧的相反就是淫怒癡,修戒定慧的目的,就是要除去淫怒癡。成就如來隨順覺性了以後,戒定慧和淫怒癡之性,是平等不二,通通都是清淨的,都可以得解脫,但這要到達如來的境界才可以。
這在一般人看起來,那佛法不是顛倒了嗎?怎麼淫怒癡就是清淨的行為?這與戒定慧怎可相提並論呢?因為殺盜淫的本性是空的,相是假的。再其次,一般人認為貪瞋癡是惡法,在修行來講,可以用貪來上求佛道--貪求佛法,下化眾生--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像地藏王菩薩就是大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個貪不正是佛事嗎?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七.邪聚品第三十五(五)》
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向諸位比丘開示:「女子有五種貪愛,是哪五種呢?第一,想要出生在豪貴之家;第二,希望能夠嫁入富貴之門;第三,希望能夠使喚自己的丈夫,讓他對自己言聽計從;第四,希望有眾多兒子;第五,希望在家中事事皆能順從己意、獨立作主。比丘!這就是女子心中的五種貪愛之事。」
「同樣是欲求,諸位比丘!應當透過對五種善法的樂欲,生起勤行不息的精進,是哪五種呢?持守禁戒、博學多聞、成就正定、智慧通達,以及成就智慧解脫。因此,比丘們!應當生起對此五件事之善法欲,精勤修習,以成就道果。」
此時,世尊便以偈頌再次宣說:
「我生豪族種,亦適富貴家,能役使夫主,非福不剋獲。
使我饒兒息,香華自嚴飾,雖有此想念,非福不剋獲。
信戒而成就,三昧不移動,智慧亦成就,懈怠而不剋。
尋欲得道果,不由生死淵,願欲至涅槃,懈怠而不剋。」
「因此,諸位比丘!應當勤求種種善巧方便,修習善法,除去不善法,在道業上漸修前行,有所增益,無有退悔之心。諸位比丘!應當如是學習。」
此時,比丘們聽聞佛陀宣說之理,皆歡喜奉行。
生命中的順逆境界,皆離不開因緣果報之理,眾生因為心念、欲求不同,所感召的業果千差萬別。佛法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修行之人應當立定志向,對善法生起樂於修習之心,「先以善捨惡,後以捨捨善」,藉由斷惡修善去除我執,福慧雙修,如是專注精進、無有懈廢,當這念心垢去明存,即能破惑顯真,解脫煩惱而成就道業。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二十五)
如來隨順覺性四
在一般人看來,成破是兩回事,如破了戒定慧,成就戒定慧;破了六波羅蜜,成就六波羅蜜,這是有成有破。證到如來究竟的境界,成破不二,煩惱就是涅槃,成也是涅槃、破也是涅槃。為什麼?因為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既然是如此,一切法皆無自性,是畢竟空,所以成法、破法都是涅槃。這是站在如來的境界來觀察成破。
在如來的智慧來觀察,「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在一般來講,智慧才屬於般若,修戒定慧、為善去惡才是智慧。但是成就了如來的隨順覺性,智慧和愚癡都是般若,智慧和愚癡是不二,都是在這念心當中,沒有自性,能所不二。
《雜阿含第九八經》耕一種不一樣的田
有一次,佛陀住在一個婆羅門村落外的樹林中。 村落附近有一個大農場,農場的主人是一位大家都稱他為耕田婆羅墮婆闍的婆羅門族人。 這天早上,耕田婆羅墮婆闍正在農場工作,指揮工人們犁田與播種。這農場到底有多大呢?當他們工作完畢收工時,光整理犁田用的器具,就有五百具之多,由此可以想見了。
耕具收拾妥當後,耕田婆羅墮婆闍開始分派食物,給農場中的工人。這時,佛陀正好路過這個農場,要到村落裡乞食,佛陀看見他們正在分派食物,就停了下來。
耕田婆羅墮婆闍看到佛陀停了下來,知道佛陀準備向他乞食,但他心中不滿出家人不像他們一樣付出勞力工作,所以不打算布施食物給佛陀,就譏諷佛陀說: 「出家人!我們種田人,依耕種而有食物吃,從來不必向別人乞食,你也應當自己耕種。耕種就有食物吃,不必向別人乞食。」
「婆羅門!我也耕種,依耕種而有食物吃。」
「哦?是嗎?但是,我們沒看見你有耕作的農具,像犁啊、鋤頭啊,耕牛、牛軛、牛鞭之類的,你怎麼敢說自己也耕種,依耕種而有食物吃?沒有農具也能耕田?我倒要向你討教討教。」
這時,佛陀就說了:
「正法的信心,是我播種的種子;所有的善法,是我耕種的良田;精進的毅力,是我馴良的耕牛;嚴謹的修持,是那甘美的雨水。智慧是耕犁,慚愧之心是犁柄,專注是韁繩,守護六根的正念,就是操作這些犁田工具的高手。戒護自己的言行舉止,控制自己的食量;真理是拔除雜草的利器,解除束縛的休息處;精進是最耐負荷的牛隻,帶我快穩地前進;帶我離開束縛到安全處,不再憂苦不再回頭。我就是以這樣耕種,不死是這樣耕種的收成;當完成這樣的耕種,所有的苦迫也就解除了。」
耕田婆羅墮婆闍一聽,竟有這種不一樣的耕作,而深受震撼,不由得讚歎起佛陀來,說佛陀才是最會耕田的人,也對佛陀生起了信心。於是,準備了豐富的食物,想要供養佛陀。 佛陀說法,一向是為了利益聽者,不是為了贏得食物供養,所以拒絕在這種情況下接受食物。耕田婆羅墮婆闍婆羅門只能再次地讚歎佛陀說:「瞿曇是最殊勝的導師!尊者瞿曇所說的正法,引導失敗倒下的重新站起來;將隱蔽覆蓋的顯露出來;正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著迷路者。我現在就歸依世尊、正法與僧伽。但願尊者瞿曇,接納我從現在起終身為佛弟子。」
這個故事,說明對修行者「不勞而獲」的誤解,另一方面也展現了 佛陀「應機說教」技巧的高明:以修行比喻成耕種,將信心、一切善法、精進、智慧、慚愧、 專注、正念等修行要項,作巧妙的解說,而將不死的解脫,比擬為耕作的收成,讓善於耕種 的農人也容易理解與接受。
「死亡」是一般人所不喜歡的,因此,故事中佛陀以「不死」為修行耕種的成果,可能對一般人有較強的吸引力。實則,依緣起來說,不死即是不生;不生也不死,就是指涅槃
解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二十四)
如來隨順覺性三
達到如來隨順覺性,則「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成法,一切法都是緣起,因緣所生法即是成。例如修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修道場等,修圓滿就是成法。依據隨順覺性來修,就能得涅槃,涅槃分為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大般涅槃。無論是證那種涅槃,都是因緣所生,若沒有緣起,也沒有辦法證到涅槃,所以這就是成。破法就是破了清淨法,或是這個法的因緣散掉了,例如不但沒有修布施、持戒、忍辱,而且還起無明、生煩惱、起貪心。有的人甚至於毀謗佛法,這是破。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
迦旃延尊者論長者義
昔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一日,摩訶迦旃延尊者與眾多比丘們聚集在婆羅那烏泥池畔的食堂中,一起縫製僧衣。
當時,有一位執著手杖的年老梵志來到食堂,拄著手杖站在一旁,沉默了一會,然後開口對比丘們說:「諸位長老,你們見到長輩來,為何都不問候,並恭敬地請他入座呢?」當時,迦旃延尊者也在座中,聽到梵志的提問,便對梵志說:「佛法中,若有德高望重的長者來,我們都會向他問候、恭敬禮拜,並請他入座。」
梵志說道:「我看這裡沒人比我更年長的,但是並沒有人來問候我、對我恭敬禮拜,並請我就座,你為什麼說『佛法中,見到德高望重的長者,會恭敬禮拜,並請他就座』呢?」迦旃延尊者回答:「若有八、九十歲的老人家,髮白齒落,但他在修行上的成就像少年般淺薄,就不能算是長者;相反地,如果一位年紀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膚白髮黑,年輕力壯,青春貌美,在修行上的成就如長者般深厚,就屬於長者之輩。」
梵志聽了,不解地追問道:「為什麼說八、九十歲的老人,髮白齒落,卻只成就年少之法;而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膚白髮黑,健壯貌美,卻可被視為長者之輩?」迦旃延尊者回覆:「有五種欲,就是指眼根與色塵相觸,產生貪愛、好樂、念念不忘的執著;耳根接觸聲塵,鼻根接觸香塵,舌根接觸味塵,身根接觸觸塵,對這些感受產生貪愛、好樂、念念不忘。若是無法斷除對五欲的貪戀、欲求、愛執、念想、染濁,雖然已經八、九十歲高齡,髮白齒落,在修行上,也只是成就年少之法。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膚白髮黑,健壯美好,對於五欲能做到不貪戀、無欲求、不愛執、無念想、離染濁,雖然才二十五歲,但在修行上已成就老人法,就屬於長者。」
聽完迦旃延尊者的說明,年老梵志說道:「依尊者所開示的法義,我反省檢視自己,雖然年老,但修行上的成就還很淺薄。您們雖然年輕,但有長者的修行。我還有許多事要處理,現在便請辭先回去了。」尊者回應:「梵志,您可以依您的方便自行離去。」
聽聞了迦旃延尊者的開示,年老梵志滿心歡喜地離去。
公案中,尊者開示值得受人恭敬之長者,並不是指外相上的年邁耆老,而是在於修行之成就。有道不在年高,若能修心聖道,離欲解脫,即便是年輕的修行者,也能受人恭敬。
貪著五欲是輪迴生死之根本,修道、悟道,無貧富、貴賤、老少之別,行者若能嚴持淨戒,覺生死苦,捨離五欲,精進行道,必能進趨菩提,成就正覺。修道之行者,應如是自警自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二十三)
如來隨順覺性二
到達如來隨順覺性,就能夠有種種不可思議的能力、智慧、與神通。在凡夫菩薩、賢位菩薩、或登地菩薩的境界,都有貪瞋癡、色身、無明煩惱、色聲香味觸法,順境、逆境等障礙;到達如來隨順覺性,一切障礙都變成究竟的覺性了。
到達如來的究竟隨順覺性,得念、失念皆是解脫。所謂得念就是正念,失念就是失去正念,打妄想,想到過去、未來。一般的凡夫沒有正念;菩薩要堅住正念,才能破無明煩惱;到達如來的境界,沒有得、沒有失,得失不二,契悟到這一切皆是解脫。
《雜阿含經‧卷四十五》
正念破魔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林給孤獨園弘法時,一位名叫吉離舍瞿曇彌的比丘尼,與其他比丘尼同住在王園精舍。早晨時,她們都會搭衣至舍衛城中托缽,回到精舍後則洗淨雙足,到安陀林中的樹下禪修靜坐。
當時魔王波旬知道了,便興起惡念:「這位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每天早晨都會到舍衛城中乞食。回到精舍後,便到安陀林中的樹下靜坐,一直到隔天早上都能定境現前,我可前去破壞梵行,阻其修道。」於是魔王化作相貌莊嚴的男子,前往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靜坐之處,說道:「你是不是喪子呢?為何滿臉憂愁,獨自坐在樹下,為何不與我共享歡樂呢?」
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心想:「是誰來打擾我修行?是人?是鬼?」如此思惟後,便確定:「一定是魔王波旬想要擾亂我。」於是說了一首偈子:
「無邊際諸子,一切皆亡失,此則男子邊,以度男子表。
不惱不愁憂,佛教作以作,一切離苦愛,捨一切闇冥。
已滅盡作證,安隱盡諸漏,已知如弊魔,於此自滅去。」
這時,魔王波旬心想:「唉!我的計謀失敗了,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已知道我想要破壞她的梵行了。」於是離去,不再出現。
人生當中,會有很多順、逆境界的考驗,也容易迷失在看似美好的境界中,因此不論面對順、逆境時,都要秉持正念,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才能安穩地走在菩提大道上,直通成佛寶所。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二十二)
如來隨順覺性一
明白、契入心地法門後,契入了中道實相,時刻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等持,定慧一如,定慧不二這一念心,達到最高的境界,煩惱分分破,真如分分現,最後十地滿心,達到妙覺,入金剛喻定,破無始無明,漏盡無量劫的一切煩惱,煩惱全轉為菩提,這就是轉八識成四智--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所謂「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成就法、報、化三身如來。這就是究竟的隨順覺性,超越前面的任何境界。
《大智度論.卷第八.序品一》
福慧雙修的重要
過去在迦葉佛的時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日精進持戒、誦經、打坐修習禪定;弟弟則勤於向施主們募化,並以所得的財物來廣修種種福德。
到了釋迦文佛出世的時候,這兩位兄弟中的哥哥投生為大長者的兒子,弟弟則成為一隻力大無窮、能戰勝敵人的大白象。長者的兒子這一世仍舊出家學道,並且證得阿羅漢果,具有六種神通;但是因為福德淺薄,經常化緣不到食物。
有一天,長者的兒子進城,四處托缽化緣,卻沒有得到任何供養。他不知不覺走到了大白象的象舍中,看見國王供養白象種種食物、用具,十分豐厚,就對白象說:「我和你,都是有罪過的啊!」白象聽懂了比丘的話,感悟到自己過去所造的業因,整整三天都沒有吃一口食物。
負責照顧白象的人看到這個情況感到非常害怕,就去尋找這位比丘,問他:「你是下了什麼咒語,讓大王的白象生了病,而且不能進食?」比丘回答:「這隻象是我過去生的弟弟,我們在迦葉佛的時代一起出家修行。我當時只注重持戒、誦經、坐禪,而沒有行布施;弟弟則是只向眾多施主化緣,然後作種種布施供養,卻沒有精進持戒、學習教理。弟弟因為只修福德,而沒有持戒、誦經、坐禪的緣故,所以今世成為白象之身;但也因曾行廣大布施,現在才能得到各種豐足的供養,飲食及用具齊備無缺。而我則是一心行道,卻未修布施之故,今日雖然得證道果,卻化緣不到任何食物。」
這位比丘與白象雖然生在佛世,但由於過去修行的因緣不同,所以一方雖有福報卻為畜生道,一方雖修行成道,卻仍然為飢渴所困。
古德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故事中的兄弟,因為各自在修行因地上的取捨,而產生了後世不同的果報。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佛是福慧兩足尊,具足一切福德智慧。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聽經聞法,增長智慧;另一方面,也要修習種種善法,廣積福德資糧。福慧雙修,精進不退,才能圓滿殊勝的果報,成就菩提。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二十ㄧ)
地上菩薩隨順覺性
明白這個道理後,繼續在這念心用功,動靜閒忙,不離當念,最後到達覺和照同時放下,沒有能照、所照。因為此時已沒有瞌睡、妄想了,所以再也不須起覺、照了,就將覺照的心放下,任其本心自照,任其本心自覺,這念心就是中道實相,是圓覺淨性,能因此而入大圓覺海,這是登地菩薩的境界。
佛所說的一切大乘、小乘等八萬四千法門,就是要使眾生覺悟本具的心性,如同標月之指。目的是在循著指頭找月亮,找到月亮後,這時就不須再執著指頭。現在悟道了,時刻覺察、覺照,了了分明,不離當念,到達沒有能覺、所覺,覺照一如,任其本心自覺、自照。既然覺悟心性了,再也不須執著八萬四千法門。
《出曜經‧卷六‧無放逸品第四下》
經云:「不為時自恣,能制漏得盡,自恣魔得便,如師子搏鹿。」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告訴比丘們:「尚未漏盡煩惱之前,切莫自恃,懈怠放逸。」此偈亦說「不為時自恣」。長養色身四大,猶如與毒蛇同住一處。比丘們應當勤精進,以求出離三界牢獄。為何自甘放逸,永失道果?歷經無數生死輪迴,苦多樂少,為何於中又起愛染塵勞?生死輪迴如同處於熾然猛火中,沒有可迴避之處,為何依舊心生放逸?因此,應時時精進,切勿懈怠放逸。
「能制漏得盡」。即便已證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卻尚未漏盡煩惱,儘管不會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但貪欲沒有斷盡之前,不可自恃,放逸怠惰,因為還有最可怕的魔存在。
魔王波旬晝夜都在伺察人們的過失,若見世人放逸,便心懷踴躍,緊追在後,設法讓人退轉。一旦怠惰放逸,魔就有機可乘,所以說「自恣魔得便」。
「如師子搏鹿」。當母鹿生了小鹿,會以乳汁餵養,鹿子由於年幼,緊隨在側,母鹿愛戀鹿子,不忍離開。獅子獸王知道母鹿不會離開鹿子,便伺機撲擊攫取,往往母子俱亡,原因正是母鹿愛戀鹿子,讓獅子得以乘虛而入。
貪欲尚未盡除之人,也是如此。聽聞此偈,大眾應心生厭離,觀一切法如幻如化,在閑靜處,靜心思惟愛染過患,堅固道心。當欲愛心斷盡,不再有塵染,便得阿那含道;此時更加精進向前,不中途退悔,彼此互相策勵,窮究苦源,直到漏盡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修行的關鍵就是要時時保持覺性;如果失去覺性,貪著外境,放逸怠惰,魔王立刻伺機而入,奪取我們的法身慧命,猶如獅子搏攫鹿群。因此,修行不可輕慢放逸,得少為足,應當正視貪欲是輪迴的苦本,唯有二六時中精進勇銳,無有懈怠,方能盡諸有漏,破滅眾魔,成就聖道,獲得究竟的解脫自在。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二十)
賢位菩薩隨順覺性三
明白覺照的道理,功夫用得上了,就找到修行的路。如果坐在這裡聽法時打瞌睡了,自己馬上就知道,發慚愧心,告訴自己不要打瞌睡,或者身體動一動、頭動一動。能知道打瞌睡不對,這就是覺;能夠對治瞌睡這個心就是照。照了以後歸到什麼地方?要堅住正念。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又不打瞌睡,保持清楚、明白,又能作主,這就是隨順覺性。
如此保持住,使這個心行住坐臥時刻都清楚、明白,沒有妄想,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即說即了,即做即了。要說就是好話,要做就是善事,這就是能夠作主。不說、不想、不做時,心一念不生,清楚、明白,這樣就是賢位菩薩隨順覺性。
《大莊嚴論經.卷15(八六)》
有一位國王,為了抵禦鄰國侵擾,而訓練一批精銳的良馬,鄰國自知不敵良馬而退散。國王便想:「當初飼養良馬,是為了退怯敵軍,現在目的達到了,這批良馬已無用武之地,應該物盡其用,挪給其他人做更有效的運用。」於是國王便下令,將這群良馬發配給需要的人。幾年來,這批良馬都只用於推磨穀物。後來,鄰國又來侵擾,當國王下令號召良馬來作戰時,這批良馬因多年來習於推磨,不管再如何鞭策,都只會原地旋轉打繞,怎樣也不肯再前進。
眾生也是如此,想得到解脫,就必須從根本的心念下手,能不貪著五欲,才有解脫的可能。心若耽溺於五欲之樂,遇生死無常大軍來襲時,就會被五欲牽絆,無法出離生死輪迴,進趣解脫樂果。
即說偈言:
「智慧宜調心, 勿令著五欲,
本不調心故, 臨終生愛戀。
心既不調順, 云何得寂靜?
心常耽五欲, 迷荒不能覺,
心既不調順, 云何得寂靜?
心常耽五欲, 迷荒不能覺,
如馬不習戰, 對敵而旋行。
佛陀是調御丈夫,以良馬喻心,勸化世人,智慧從調心中求。從心念下手,平時就要覺察、返照,截斷五欲輪迴之因。心若耽著於五欲之樂,就像精銳的良馬,會被五欲推磨所囚繫,恆於生死輪迴當中盤旋,永無出離之期。但心若能時時提起覺性,堅住正念以降伏五欲之樂,就如訓練有素的良馬,隨時隨處都能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魔軍,成就菩提解脫之道。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十九)
賢位菩薩隨順覺性二
賢位菩薩是有覺有照的層次,覺察、覺照當中的能所就是一種障礙。因為這個心有能照所照、能覺所覺,還不是本覺,而是在本覺當中起能觀的智慧心,以方便對治我們的妄想、昏沉。
譬如現在打妄想了,能馬上知道,就是覺;趕快把打妄想的心化掉、照破,不打妄想就是照。又如師父在說法時,大眾聽法,不自覺的想到家裡,忽然覺察:我在這裡聽佛法,為什麼想家裡?立刻將想家的心,當下就收回來。能夠知道這個心跑掉了,這就是覺;覺了以後馬上能夠對治,這就是照。
勤修「正念、正定」,會在念頭生起時就知道念頭生起,有定力不隨著念頭轉,不被念頭牽引;有一剎那時間用佛陀所教的「中道正觀」來處理問題,不落二邊,放下對錯、好壞、善惡和能所,用「正見、正思維」來尋找互利雙贏的方法;修行可以令自己在罵他前自覺到是不是應該罵他,罵他對他有沒有幫助,或是想想應該採取其他方法,這就是「覺性」的增長,佛家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的道理。《大乘起信論》所說的「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就是這個意思,剛一動心,「錯了」,馬上就止住,這就是「菩薩」了。
這天,來了一位年輕的婆羅門,因為不滿他的哥哥隨佛陀出家,所以就當著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辭,十分氣憤地謾罵佛陀。
佛陀靜靜地聽完這位年輕婆羅門的謾罵發泄,然後才反問這位年輕的婆羅門說:「婆羅門!你有沒有親朋好友來你家拜訪的經驗?」
「有啊,瞿曇!那又怎樣?」
「婆羅門!你曾經準備餐飲,來招待那些到訪的親朋好友了嗎?」
「有啊,瞿曇!」
「婆羅門!如果他們沒吃你準備的餐飲,那你所準備的食物,最後會歸誰?」
「瞿曇!如果他們沒吃,那些飲食當然還是歸我啦。」
「這就對了,婆羅門!你來我面前,對我粗言惡語,侮辱謾罵,我都沒接受,那你剛才那些粗惡謾罵,最後又歸誰了呢?」
「瞿曇!雖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經給你了。」
「婆羅門!沒有我的接受,何來你的給予?」
「瞿曇!那你說說看,甚麼是接受?甚麼是給予?甚麼不是接受?甚麼不是給予?」
「婆羅門!如果你罵我,我反過頭來回罵;你對我動怒,我也回過頭來對你動怒;你打我,我也回打你;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給予。反之,如果不以謾罵響應謾罵;動怒回應動怒;拳頭回應拳頭;爭鬥回應爭鬥;這就沒有接受,也成立不了給予。」
「瞿曇!我聽以前我們有德行的婆羅門長老說,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在面對別人的怒罵侮辱時,是不會生氣,也不會動怒的。而今,你生氣動怒了嗎?」
這時,佛陀回答說:
「瞋恚永斷的人,還有甚麼事會讓他起瞋心的呢?你應當瞭解:善於自我調伏而正當生活者,是不會有瞋心的,更何況是全然依於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脫者!以瞋怒來回應瞋怒,這是惡劣的人、惡劣的事;不以瞋怒回應瞋怒的人,才能贏得最難贏的戰爭。因為他不但明白對方為何憤怒,也能夠讓自己沈靜而提起正念,不但戰勝他人,也戰勝了自己,讓自他都獲益,是雙方的良醫。不瞋勝過瞋恚;善行勝過不善;布施勝過慳貪;誠實勝過妄語。聖賢者不會動瞋心,也不會有害人的念頭,但惡人執著於瞋恨,卻像山那樣難以鬆動。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馬;狂奔的馬,要靠韁繩控制,但那控制狂奔馬兒的韁繩,遠比不上能控制內心的調伏力!所以我說世界上最好的調禦師,不是那手持韁繩控制馬兒的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十八)
賢位菩薩隨順覺性一
初開始修行是凡夫菩薩,達到六根清淨,法喜充滿,意識感覺這個境界很好。明白這個道理了,就是入了賢位菩薩,就是稱之為入理;入到圓覺之理,就稱之為聖。賢位菩薩仍然執著見覺。見,就是見地,認為這個道理是最高的。
因為心還住在見覺上,執著見覺。執著覺觀、覺察、覺悟、覺性的境界,還是有能、有所,所以還有法的執著,是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自在。這個境界是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屬於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三賢位,經過三賢就進登十地。
《大莊嚴論經.卷第十五(八二)》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過的一段故事:有一位長者婦因為經常被小姑所瞋惱,遂走入林間欲了斷生命,最後還是沒成功,只好躲在樹上將自己隱藏起來,樹旁池水正好將婦人身影映入水中。
此時有一婢女擔著陶瓶來取水,見水中婦人身影以為是自己,便言:「我的長相竟然如此端正莊嚴,為何要做這種汲水的粗活?」索性就把陶瓶打破,回到家中對主人說:「我的長相這麼莊嚴,為何還讓我去做擔水的粗活?」主人心想:「這婢女可能是著了魔,才這麼說。」於是再給她一個陶瓶請她再去汲水。婢女回到池邊,再度看見池水中莊嚴影像,怨嘆之下又再度打破陶瓶。
此時在樹上的婦人目睹這一切,便笑了起來。婢女見水影在笑,才覺察到水中莊嚴影像並非自己,抬頭一望,見到婦人在樹上正微笑看著她,婢女發現,原來倒影中相貌端正莊嚴的人並非自己,心中感到非常慚恥羞愧。
什麼因緣而有此譬喻?因為愚惑的眾生,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如此顛倒之妄見,就像用香油塗在頭髮上,因為愚惑不解,誤認倒影為真實,卻以為是自己頭頂上出了香氣。即說偈言:
「末香以塗身,并熏衣纓珞,倒惑心亦爾,謂從己身出,
如彼醜陋婢,見影謂己有。」
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妄認即是錯誤認知,認為四大五蘊是真實的自己,不知道真實的是本具的清淨心,因此貪愛自身,於妄執中向外馳逐,六根攀緣六塵境界,迷失本心。正本清源,就要從端正知見下手,了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這念心上如實用功,方能捨妄歸真,解脫生死。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十七)
凡夫隨順覺性三
所謂法喜充滿,起初由於輕安境界現前,在行住坐臥當中,身心都感覺到很平靜、很愉快。這個心清淨了,地水火風、六根也隨之清淨,馬上就產生清淨的感受,這種感受很安定,很平靜、很快樂,但一般人可能就會在這個地方安住下來,以為這是最好的,如果執著這個境界,這就是自己障蔽了自己。一執著,心就停留在這個地方,反而被法界淨所障,始終認為這個境界非常好,因此證不到最高的如來境界,所以還是不得自在,所以稱為「凡夫隨順覺性」。
所以感覺到這種清淨的快樂,不執著就好了,繼續用功,就能由凡夫隨順覺性,超越到賢位菩薩隨順覺性。
《雜寶藏經.卷第三(三〇)提婆達多欲毀傷佛因緣》
一日,佛在王舍城,告誡提婆達多:「汝莫再起惡心傷害佛,以免自損福報,招感禍患,自受其苦。」
比丘們說道:「稀有世尊!提婆達多常對佛起惡心,佛總是慈心憐憫,委婉勸說。」
佛說道:「我對提婆達多的護念並不只是今日,過去世也是如此。曾經有一世,在迦尸國的波羅㮈城中,有一大龍王名叫瞻蔔,總能在適當的時候降雨,令五穀豐收;在每月十四、十五日,更會化成人形,受持五戒,並廣作布施、恭敬地聽經聞法。」
佛繼續說道:「當時有個自南天竺國來的咒師,手裡握著箭、口中持咒,抓走了龍王。天神知道此事,便前去告訴迦尸國王:「有位南天竺來的咒師,將瞻蔔龍王抓離了迦尸國。」迦尸國王一聽,即刻派出軍隊去追,此時,婆羅門咒師又施咒術,讓軍隊無法動彈。國王只好以巨資贖回龍王。
之後,婆羅門咒師又再次施咒術,欲抓捕龍王。龍王的眷屬們便大興風雨,欲除掉此婆羅門咒師。頓時風雨、雷電交加。正當此時,龍王對龍眷屬們說道:『不要傷害婆羅門的性命!好好勸說,然後放他離開。』
當婆羅門第三次又再要捕捉龍王時,龍王的眷屬們憤而想要立刻殺之,龍王也再次加以救護,不允許龍眷屬們殺害他,並放他離去。」
佛接著說:「當時的龍王,是我的前身;那位施咒術的婆羅門,就是今日的提婆達多。我當時身為龍王時,能慈心不殺,一再救護他,更何況今我已成佛,怎會不慈悲救護,勸他向善。」
佛過去生於因地上修行,對於一切眾生皆能慈心不殺,並積極救生、護生,乃至對於屢懷惡心的提婆達多亦是一再救護。《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慈心的涵養,不但能化解自身的瞋毒之害、利益一切眾生,更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因地本行。佛弟子若能朝此方向努力精進,修行定能有所成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十六)
凡夫隨順覺性二
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境界,我們不貪著、不去追求,當前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當下即是!安住在這念心上。禪宗所說要直下承擔,「起心即錯,動念乖真」,在這個地方安住,就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這就是站得住。
除了要站得住,還要站的長,繼續安住在這念心上,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十分鐘、一個鐘頭……,就是如此持續保養下去,就能得法界淨。這種清淨境界現前了,六根就得到清淨了,生理、心理就產生無量的快樂與無比的法喜。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五七二)》
過去,佛陀與眾多比丘住在菴羅林的精舍時,某日,許多上座比丘聚集在齋堂討論著:「諸位比丘!您們認為當六根接觸六塵之時,是『眼』繫縳『色』呢?還是『色』繫縳『眼』呢?乃至於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意』繫縳『法』呢?還是『法』繫縳『意』呢?大眾有何看法呢?」
此時,質多羅長者剛好有事來到精舍,見到諸上座比丘聚集在齋堂,便上前頂禮,而後退於一旁,向諸上座比丘請示:「請問諸位尊者在研討什麼佛法呢?」
上座比丘們回答:「質多羅長者!我們今日聚集在此,正在討論當六根接觸六塵之時,是『眼』繫縳『色』呢?還是『色』繫縳『眼』呢?乃至於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意』繫縳『法』呢?還是『法』繫縳『意』呢?」
長者又問:「請問諸位尊者對於這個問題有何結論呢?」
諸上座比丘反問:「長者,請問您有什麼看法呢?」
長者回答:「如果就我的看法,當六根接觸六塵之時,其實並不是『眼』繫縳『色』,也不是『色』繫縳『眼』,乃至於不是『意』繫縳『法』,也不是『法』繫縳『意』。然而,如果我們心生貪欲,就會被貪欲繫縳。譬如有兩頭牛,一頭黑牛、一頭白牛,用一條皮繩將牠們綁在一起。有人問:『是黑牛綁住白牛?還是白牛綁住黑牛呢?』這是不是一樣的問題呢?」
諸上座比丘回答:「長者!既不是黑牛綁住白牛,也不是白牛綁住黑牛,而是那條皮繩綁住了這兩頭牛。」
長者接著便說:「同理可知,當六根接觸六塵之時,不是『眼』繫『色』,也不是『色』繫『眼』,乃至不是『意』繫『法』,也不是『法』繫『意』,而是因為貪欲生起,令六根與六塵相互繫縳。」
隨後,質多羅長者又聆聽上座比丘更深入的法義開演,心中歡喜,作禮而去。
平常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習於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其根結就在於貪欲。因貪欲而六根攀緣六塵,無有止息。還沒得到的,便汲汲營營向外馳求,得到了又擔憂會失去,始終被外境所迷惑、束縳,不得解脫。
修行要從六根門頭入手。平常六根向外攀緣、分別造作,唯有建立正確知見,經常思惟佛法並落實觀照,改變攀緣的習慣,將這念心不斷地向內收,才能在煩惱中解脫。透過佛法的種種加行,使心念作得了主,平時更要提起覺性,收攝六根,時時觀照,檢討反省,不攀緣執著、不起煩惱,本具的清淨心現前,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十七)
凡夫隨順覺性一
隨順覺性分為凡夫隨順覺性、賢位菩薩隨順覺性、地上菩薩隨順覺性、如來隨順覺性四種層次,都是指這念心層次的深淺。
什麼是「凡夫隨順覺性」?譬如說,遇到很好的善知識、同參道友告訴我們:圓覺性即是涅槃性,是沒有生、沒有滅,遠離妄想執著,我愛、我瞋、我癡,遠離財色名食睡,當前這念心清楚、明白,一塵不染、一念不生,忽然明白這些道理了,就遠離勞慮境界,得到法界清淨。
所有的色聲香味觸五塵境界都是塵勞。例如,眼睛看外面久了,就會疲倦;再看,就打瞌睡。勞就是慢性中毒。六根都是同樣的。慮,外面的塵境,引起我們的思慮,想久以後,就患得患失,這些都是生死的根本,明白了,就要永斷勞慮。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佛陀曾有一段時間遊化至跋祇國,淨住鞞舍離的菴羅園中。
當時,菴羅女聽說世尊於菴羅園淨住說法,便裝飾穿戴得十分莊嚴,乘車出鞞舍離城外,至世尊所在的林園,想要供養佛。當她抵達菴羅園門口,下車徒步走入,遠遠的就看見眾人圍繞著世尊,專注聆聽法音。
世尊遙見菴羅女走來,隨即向在座的比丘們開示:「諸位比丘!當精勤攝心,保持正念正智。現前有菴羅女來請法的因緣,藉此告誡諸位:比丘應當如何精勤攝心、如何安住?」
「比丘對於已生起之惡念及不善法,應當發起精進勇銳之心,專念修持種種方便法門,速求斷除;對於未嘗生起的惡念、不善法,應當戒慎觀照,不令生起;對於未能生起之善法,則應發大願心,令其速能成就;對於已經生起之善法,恆當憶持,不令忘失,精益求精,使其更臻圓滿……,如此斷惡修善、勤修不懈,以種種方便止觀、回互用功,即是比丘精勤攝心、安住之道。」
世尊更進一步教示:「比丘如何具足正智?若比丘行止進退之間,隨時以智慧心,覺照自身威儀,凡瞻前顧後,或彎腰、起身、俯首、仰望之細行,乃至搭衣持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動靜之間,皆能隨順清淨覺性,保持智慧觀照,去除妄想執著,如是安住用功,能具足正智。」
「比丘如何具足正念?若比丘精勤不懈,修行方便止觀法門─「身念處觀」,繫心觀想自身種種不淨,以正智正念,調伏對色身之執著,乃至世間飲食男女的貪染愛欲;進而更微細諦觀,思惟「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法門,了知「受、心、法」等種種法執,亦虛妄不實,以正智正念,調伏世間憂悲苦惱,如是修持安住,比丘便能具足正念。
「希望大眾都能勤修攝心之法,保持正智正念。藉著菴羅女來供養請法的因緣,告誡大眾隨緣安住用功。」語落,菴羅女已經來到世尊法座前方,五體投地,頂禮佛足,退坐於一側。
世尊即為菴羅女開示種種法要,教導、勸修,令其生起敬信歡喜。菴羅女默默領受法語甘露,安住法喜之中。隨後,菴羅女整肅儀容,恭敬頂禮佛陀,合掌祈願:「懇請世尊與諸大比丘,明日接受弟子至誠供養午齋。」
世尊默然慈允應供,菴羅女歡喜地再次頂禮佛足,告假歸家,著手精心營設美味佳餚,布置床座,恭迎如來前來應供。
翌日上午,菴羅女派人前去禮請佛陀,告知:「應供的時刻到了!」世尊與諸比丘便隨使者,來到菴羅女的宅舍,庠序就座。菴羅女親自供養各種佳饌。世尊與諸比丘用完齋飯,以水盥掌、漱口、洗缽之後,菴羅女持一小床座,於佛前端坐,恭請佛陀開示法要。
世尊以偈頌歡喜讚歎菴羅女的發心,並祝願其天福受盡,聞法出家,弘化一方:
「施者人愛念,多眾所隨從,名稱日增高,遠近皆悉聞,
處眾常和雅,離慳無所畏。是故智慧施,斷慳永無餘。
上生忉利天,長夜受快樂,盡壽常修德,娛樂難陀園,
百種諸天樂,五欲悅其心。彼於此人間,聞佛所說法,
為善逝弟子,樂彼受化生。」
世尊為菴羅女慈悲開示、教導、勸修,令之信受歡喜,隨即從座而起,安詳而去。
古德云:「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佛陀藉由菴羅女現前求法的因緣,提示眾比丘當藉境練心,於日用中落實解行,如是堅住正念、隨順覺性,方能真正安住,隨緣度化。
世尊教誡比丘,勤修四正勤、四念處觀,恆以慧觀端正威儀細行,乃至照破色、心等法,內外清淨、一無所著,如是安住,可謂具足「正智正念」。先以善捨惡,後以捨捨善,「上乞佛道,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資色身」,上求下化,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而不執著,如是持之以恆,乃可名為真實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十四)
覺性本具
因此佛陀對迷色重的人就開示四大本空,為迷心重者就開示受想行識空;如果是既迷色、又迷心,再開示五蘊皆空,主要的目的仍是對治迷惑顛倒。
那為什麼會有迷惑、有顛倒?因為不能滅除一切虛妄不實在的境界,將外面不實在的東西當做真的,真的當做假的。金剛經開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就是對治我們的迷惑與倒執。
因為在寂滅當中用功,而尚未契入到真正的寂滅,當中就有差別。例如聲聞是滅色歸空而取涅槃,緣覺的境界超越了聲聞的滅色歸空,一般眾生則認為東西沒有以後才稱為滅,譬如人死後、物質壞掉以後才是沒有了。這些都還是在虛妄當中用功。假使契悟到如來的究竟寂滅,隨順寂滅,又因本來就是寂滅,所以不做寂滅之想。
《法句譬喻經‧卷一》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祇園精舍,教導比丘應當精勤修行,轉化所有障蔽自心光明的煩惱;世間諸法盡皆無常,若能淨心,即得智慧,徹見實相,便可遠離苦惱,得大安樂。
當時,有一比丘心智昏鈍不明,不能體會佛陀苦心的教導,每日飽食後即關起房門,放縱習性,恣意睡眠;貪愛色身快意舒適,從不修習無常觀等觀行法門。佛陀觀察這位比丘總是懈怠懶惰地度過每一天,不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日的時間,擔心他因放逸而墮落三塗,於是前往比丘靜室予以度化。
然而在房內的比丘不知佛陀的到來,依舊酣睡不醒,世尊見其心念汩沒,覺性迷昧不顯,便彈指作聲令其覺曉,同時呵斥道:「快起床,怎麼還在睡覺呢?你這樣的行徑就像牛馬身上的寄生蟲,以及螺、蚌、蠹蟲一樣,不知此身乃眾苦根源,隱蔽於不淨之中,只因貪愛身體的舒適而懈怠墮落。如同有人受重傷,遭遇如此危急厄難,卻安逸睡眠而不尋求解脫之道。修行之人不能懶惰好眠,常當自警,心心念佛念法念僧,學習諸佛菩薩的行跡,便能遠離憂患苦惱。此外,還要常觀無常苦空,破除邪見、令生正見,便是世間明眼之人。若能如此,千倍福報功德由此而生,永遠不會墮入三塗惡道。」
比丘聞佛音聲,如雷貫耳,驚坐而起,見佛親自教誨於前,立刻起身頂禮佛足。世尊接著問比丘:「你能憶知過去生的因緣嗎?」比丘惶恐地說:「弟子心智為五蘊煩惱所覆蓋,不能明瞭多生累劫宿命之事。」世尊悲憫地說:「你在過去維衛佛時曾出家修行,不僅不誦經持戒,更貪求名聞利養,飽食終日懶散不勤,從不存念佛法義理,所以命終之後便墮落為寄生蟲。五萬年後果報受盡,又投生為螺、蚌之類和樹中蠹蟲各五萬年,這四種蟲心智昏闇,長生暗冥無有智慧,貪身愛命喜好隱蔽之處,以冥為家不樂光明;若待其一覺醒來,已過了很長的時間!如此久遠纏繞在罪業之網,不求出離。今日,你終於罪畢福生,能生而為人,更得以出家修行;為何還要重蹈覆轍,貪著睡眠以待來日墮落?」
比丘聽了過去生懈怠受苦的因緣,全身毛骨悚然,心生懺悔;自此一心念道,以精進勇猛之力漏盡煩惱,證得羅漢,不再受生死之苦。
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猜疑,皆是蓋覆清淨心日的烏雲,當中尤以「睡眠」的需求最難調伏。修行之初須善調身心,常自省察是否放逸而眠;亦不能過於逼迫,不休不眠。常行中道,道可得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十三)
本末倒置
為何達不到平等?因為眾生迷惑顛倒─既迷色迷心又顛倒執著。顛倒即是將不淨當做淨、淨當做不淨;真當做假、假當做真,觀念顛倒了。心性本具,可是不知在心地用功,而只在色身上努力。例如有很多人修氣功,而不知修心才是正順圓覺,將身體當做實有,拼命在身體上用功夫,這就是本末倒置。
由於心迷、色迷,因迷而執外境為實有,執著身體為真實,而不明白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心當中起迷惑,不知這念心才是最實在的,產生貪心、瞋心,因而失去了本心,不知所起的心念只是受想行識的變化,且又不知去保養這念心,不知如何隨順覺性,這就是本末倒置。
《大般涅槃經˙卷十二》
佛為迦葉尊者開示,世間一般人經常本末倒置,貪愛、沉迷於五欲之樂中而不自拔,諱言老、病、死,不肯面對。菩薩卻與凡夫不同,智慧了達人在一生下來時,就是生老病死的流轉,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的苦患,因此從不貪著生死。
過去,有一位容貌美麗、婀娜多姿、穿戴華麗的女子,來到一戶富人之家。主人看見她進來,便好奇地詢問她的名字、來自何處?女子回答:「我是功德天女。」主人再問:「不知您到這裡有什麼事?」女子告知:「只要是我所到之處,就會充滿種種金、銀、琉璃、琥珀等奇珍異寶,有好車、好馬可以騎乘,以及眾多的奴婢、僕役可供使喚。」主人聽了之後,非常高興地說:「我今天一定是福報具足,所以才能感得您到我家中來。」忙不迭地準備上等好茶、飲食、鮮花來供養這名女子,對她細心地照護、恭敬禮拜,可以說是無微不至。
就在此時,主人也看見一名容貌醜陋、衣衫襤褸污穢、皮膚龜裂、臉色死白而慘不忍睹的女子立於門外,主人驚訝地詢問她的名字,以及為何而來?女子答道:「我是黑闇」。主人不明白她為什麼被喚作「黑闇」?女子解釋道:「只要是我所到之處,這家人通常就會家財散盡、門庭衰危、時運不濟,所以被稱作『黑闇』」。主人一聽,馬上去拿了一把鋒利的刀子,威脅該女子:「如果你不趕快遠離我家,我就要你命喪黃泉。」女子對主人的舉動深感可笑,告訴他說:「你實在是愚蠢又沒有智慧!」又驚又怕的主人疑惑的問:「你憑什麼認為我愚蠢又沒有智慧?」「黑闇」告訴主人:「現在已經住在你家中的功德天,正是我的姊姊,我們姊妹倆一向都是同進同出,如影隨行,如果你趕我離開,那麼也同時是在驅逐我的姊姊。」
於是,主人趕忙回到家中,詢問功德天:「外面有一名喚作黑闇的女子,聲稱是您的妹妹,這件事屬實嗎?」功德天回答:「沒錯!她的確是我的妹妹,我們倆人無論何時何地都會結伴而行,不曾分離。當我為人帶來功德、善報等順境的同時,她也會令人遭遇禍害、不幸等逆境;當我令人獲得福報利益的當下,她也會使人折福損利。然而,無法避免的是,喜愛我的人也必須要喜愛她;對我起恭敬心時,對她也必須同樣起恭敬心。」主人聽了功德天女這番話後,即刻說:「如您所言,要享有功德天,就必得接受黑闇天,光明和黑暗是一體的兩面,無法割捨,必須同時收受;若真如此,那麼我寧可二者都不要,請您們離開吧!」看到功德和黑闇兩名女子一起離去,富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歡欣喜悅。
離去的功德和黑闇這兩名女子,接著一起來到一戶貧窮人家,貧人熱烈地歡迎她們的到來,並且立即邀請她們常住家中。功德天女疑惑地詢問貧人:「我們才剛剛被人驅離,為什麼你會願意邀請我們留住家中?」
貧人回答:「因為您願意眷顧我,我就理當眷顧你妹妹;以此回報,尊重、恭敬您們,所以誠懇地希望您們一起安住下來。」
富人如同菩薩,不耽溺於人天福報,因為菩薩清楚老病死苦一定會伴隨而來,所以菩薩不住生也不住死,對於自己的報身、世間的欲樂都無貪著、眷戀之心。貧人如同一般凡夫眾生,不知生命當中同時含藏著老、病、死等種種苦患,貪愛、沉迷於五欲之樂而不自拔,因此在生死輪迴中不停流轉,不得出離。
《四十二章經》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佛法的智慧如甘露,讓人熄滅欲望的熱惱,帶來清涼。當自己還在汲汲營營於名利、奔波追逐於五欲時,不妨停下腳步思考,看清楚伴隨著名利、欲望而來的是什麼?真只有功德快樂嗎?還在功德背後,隱含著生命八苦交煎的黑闇?智者識之,當調整生命努力的方向,放下對名利欲望追逐的無益之苦;精進行道,斷除煩惱淨化自心,趣向解脫生死之道。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隨順覺性(十二)
自性平等
修了之後,沒有能修、所修,但仍必須要修;度眾生,沒有能度、所度,還是要度;建道場,沒有能建、所建,但仍須要建;做了事,沒有能做事的人、所做的境界,但還是必須要做。悟到這個道理,就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般若,即是契入大圓覺海。
譬如眼睛只能看到外面,除非是得到天眼通的人。本性就如同眼根,當看外面的境界,有能看、所看;看自己的眼,還是有能看、所看。既然是有能、有所,自性就不得平等,是相對的境界。所以要修到沒有能看、所看,一念不生,這念心當下即是,動念乖真,這個心性就是自性平等。達到平等之後,進一步還要不執著平等。
過去,宋朝有位叫崔公群的相國,在湖南巡視的期間,到寺院去拜見如會禪師。到了大殿裡面,剛好看到一隻麻雀停在佛像頭頂上痾屎,然後就拍拍翅膀飛走了。崔相國一看,心想:“奇怪!麻雀怎麼會把屎拉到佛頭上?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為什麼雀子不認識佛祖?這哪裡找什麼佛性?”“可是佛經里明明記載得很清楚: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啊!”他在那裡想了半天,還是想不通。於是,就問禪師:“師父,佛經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我剛才看到麻雀把屎拉到佛祖頭上,這麻雀怎麼這麼糊塗,它到底有沒有佛性呢?”禪師說:“麻雀當然有佛性啊!它知道佛祖如如不動、很慈悲的,所以才敢把屎拉到佛祖頭上,為什麼它不到老鷹頭上去拉呢?因為老鷹一看到麻雀就會要它的命,你想想看,這個麻雀有沒有佛性?它知道哪裡好、哪裡不好。它知道佛祖頭上是最安全的,所以才會找個最安全的地方去拉屎,這個覺性就是它的佛性。”聽禪師這麼一講,他就悟了。
唐朝宰相裴度,是一位發心學佛的大居士。裴度有個兒子叫法海,考取進士後被父親送到溈山老人那裡去出家。法海出家後,溈山老人派他去挑水供養大眾。過去的叢林,水源地是在半山上,挑水可說是件苦事情。法海每天從山下到山上,來回很多趟,挑水挑到肩酸、肩痛,甚至磨破了皮。有一天,挑完了水,他就發牢騷:“和尚吃水秀才挑,縱然吃了也難消。”因為法海先前是個秀才,現在來道場做粗重的工作,心中不免委屈。溈山老人聽到了之後,說:“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打坐時堅住正念、隨順覺性,“萬擔糧”才能消。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我們修行就是要做到不打妄想,要能破除執著,我執、法執破除了,妄想沒有了,“道”是現成的、是本具的。《楞嚴經》說:“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佛性是本具的,“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就是如來住世,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從因當中去努力。
佛法講“佛性平等”,是很有意義的,帶給我們無窮盡的希望、無窮盡的光明,為什麼呢?佛性是本具,並不是求來的。徹底瞭解這個道理,在事上薰修、磨煉,使覺性時時現前,沒有絲毫的迷惑,心自然能夠安定下來。明白平等的真義,知道“人人都能成佛”,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待人處世將會更圓融無礙。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Mostrar má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