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
-
【文稿:】
首先很感谢大家能把教学学到现在,为什么要现在感谢大家?因为这是我整篇教学的最后一集,几百集的内容全是我个人的原创,唯独这最后一集我打算用他人的智慧做个总结,没错、这个人就是我们熟知的巴菲特。以下是他老人家给位投资者的忠告,每句话的后面会附上我个人的解读。
第一,“投资股票的第一原则是不要赔钱。”这句话的意思是,比起如何赚钱你要先学会如何不赔钱,保住本金的意识远比盈利更重要,只要不亏、盈利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二,“金钱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至少它买不来健康和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金钱之外也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炒股并不是必选项。
第三,“把每次的投资当成一桩生意来做。”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投资其股票,而不是只盯着股票的价格波动。
第四,“理智是投资股票最基本的要求。”这看似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并非这么简单,股价的波动总会勾起人内心身处的贪婪和欲望,人也会在这时候丧失理智,而失去理智的结果就是犯错。
第五,“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一次买卖都要有相应的依据做支撑,你的买卖依据可以错、但不能没有。多数投资者的问题并不在于买卖依据不对,而是压根就没有任何依据,通俗点讲就是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完全是毫无依据的在买卖。
第六,“准备是最重要的,诺亚不是下雨之后才开始造方舟。”这句话的意思是,投资的准备工作远比交易时段更重要,在买入前你就应该做好所有的准备,比如随着后期股价的无序波动,你都应该提前制定好相应的操作方案,而不是等买进去之后再去应对这些不确定性。
第七,“如果股市可以用理论去有效分析,我早就变成路边的流浪汉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投资没有正确答案,你会的东西别人也会,大家用相同的方式去分析市场,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一起犯错,所以多数人注定要亏损。投资要学会做另类,做个反人性投资者,这种人往往会脱颖而出。
第八,“要投资成功就要拼命阅读,除了读感兴趣的公司资料外,也要阅读其他竞争者的资料。”投资要了解自己买入的企业,但所谓好坏都是对比出来的,所以比起你持有的股票,你也要多了解其竞争对手的情况,有时候股价不涨并不是因为你手里的公司不够好,而是对手公司更优秀,于是资金都跑去了对手那里。
第九,“如果你不打算持有某只股10年,那就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这句话不是说买股就得拿10年,而是指一种投资觉悟,如果你确信自己投资的股票没有问题,那你至少要拿出持有10年的准备,因为好公司的成长不可能连10年都持续不了,但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觉悟,那索性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今天集中回答一下许多网友向我咨询过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会教你如何投资,但却是在投资中必不可少的价值观。我们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开始今天的内容。
首先第一个问题:“炒股到底是不是赌博行为?”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说当然不是,但不得不说炒股确实有赌的成分在里面,因为投资没有完全之策,总有意料外的风险会发生,当你冒着这样的风险去追求收益的时候本质上就是赌。换句话说:任何一种投资都有赌的成分,只不过程度不一样。
就连投资债券也不是百分百确信的,虽然背后的风险非常低,但非常低不代表0风险,只要你承担了风险去博收益,那背后就有赌的成分,只不过承担的风险越小,赌的成分就越少而已。既然炒股有赌的成分,那为何那么多人还在炒股?说白了,他们想以更大的风险为代价博取更多的收益罢了,炒不炒股只是一种选择,不分对错。
第二个问题:“炒股能一夜致富吗?能实现财富自由吗?”
我的回答是炒股实现不了一夜致富,因为炒股没有那么高的赔率,一张2块钱的彩票能撬动500万的回报,这中间的差价就是高赔率换来的,想象一下:你用2块钱去投资股票,股票涨的再高能涨到500万吗?赔率决定了炒股很难实现许多人口中的一夜致富。
但凡事无绝对,加杠杆的情况除外。所谓加杠杆就是借钱,有人为了撬动更多的收益,选择用借钱的方式增加本金,这么做的确可能实现所谓的一夜致富,毕竟杠杆加的足够多,你能撬动的收益也就越大,但我说过:加杠杆是极其危险的行为,等同于你拿着仅有一次的生命去搏长生不老是一样的,这种游戏谁也输不起...
那炒股能实现财富自由吗?我的回答不是否定,但我认为实现财富自由也很难,因为多数靠炒股实现财富自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已经财富自由的人,换句话说:这些人的本金很多,本金就足以实现财富自由,所以拿着庞大的本金在股市中赚取微薄的利润,自然也能实现财富自由。
比如我有一个亿,拿到股市只追求每年5%的收益,那么我一年就有500万的收入,这就是所谓的炒股实现财富自由的案例。我们所熟知的巴菲特也是一样,手里几千亿美元的资金并不是他本人的,而是客户的...拿着客户积累的庞大资金量,当然很容易实现财富自由。
说到这你应该发现问题所在了,能不能通过炒股实现财富自由取决于本金的大小,你若有能力搞到足够多的本金,自然就能实现财富自由,如果不能,想从小资金不断做大、直至实现财富自由实在太难了,这个概率百里挑一都不止...所以我一直在说炒股是为了让你的财富增值、而不是一夜暴富。带着前一种思想炒股那叫投资,带着后一种思想炒股那就是赌博。
第三个问题:“我应该鼓励孩子或父母去炒股吗?”
如果您面对的是孩子,我的建议是要教会他有关股市的机理,对于一个专业的投资者来说,他懂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懂得宏观经济的运作机理,所以让孩子去了解这些有助于培养他的宏观视野,让他知道经济社会运转的原理,至于要不要炒股的问题不用刻意去鼓励他,也不要去阻止他,而是让他步入社会之后自行选择。
如果您面对的是父母,我的建议是不要让他们去炒股,正所谓年轻就是资本,年轻人有无数试错的机会,年轻人被套几年也不怕,因为年轻所以未来还有无数种可能,而老年人没有这样的机会,奔波一辈子,没必要把精力放在炒股上,如果担心手里的资金会贬值,那可以考虑投资债券等无风险资产。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Episodi mancanti?
-
【文稿:】
今天跟大家聊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那就是你认为炒股最难的是什么?我知道很多人会说预测涨跌,认为很多人亏损就是因为猜错了涨跌。我承认预测涨跌确实难,但这显然不是我今天要讲的答案。炒股最难的不是猜涨跌,而是“择时”。
择是选择的择,时是时间的时,顾名思义:选对某个时间远比猜对涨跌要难的多。如果理解这句话?所谓择时就是指选对上涨或下跌的具体时间,仔细想想我们日常中的操作,亏钱真的都是因为猜错了涨跌吗?还是因为猜错了涨跌的具体时间?
有人可能会问:“这二者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而且区别还很大。实际上当你有了一定的投资经验后,预测涨跌也并没有形象的那么难,真正难的是“择时”。不信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编写这篇教学的时间是2024年9月23号,截止到今天大盘在2700点附近,以目前的点位为准,我预测未来的大盘会涨,你觉得我预测的对还是错?
有人肯定发现了问题所在,我只预测了大盘会涨,但没有说在什么周期内会涨,是明天涨?还是十年后涨?的确,我只是预测了结果,却没有预测时间,但在剔除时间因素的情况下,你们觉得我预测的对还是错?
我相信有点常识的人都会认为我预测的对,毕竟大盘只有2700点,虽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涨,但只要把时间拉的足够长,它大概率会涨到比现在更高的位置。这个道理充分说明预测上涨并非最难的事情,预测上涨的具体时间才是难倒所有人的地方。
如果大盘明天会涨,你一定会在今天去买,如果大盘十年后涨,你一定会等十年后买,道理大家都懂,但很多人不懂得是“择时”是最具有风险的操作,很多时候的亏损就是因为多数人在择时。看似大家都在预测涨跌,实际上大家做的都是择时,可因为择时的风险很高,所以多数人都会栽在“择时”这个操作上。
既然择时的风险如此之高,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答案当然是不要“择时”,你可以去预测涨跌,然后根据你预测的方向去下注合适的筹码,但不要在这基础上再去预测涨跌的具体时间。你认为价格会涨,那么最好的买入时间就是现在,如果买完后没涨那你就继续拿着,一天不行拿一周,一周不行拿一年,一年不行拿十年。具体要拿多久取决于你当初买入的逻辑是否还在,只要逻辑还在,那你就一直拿着,如果逻辑变了、到时候再去考虑卖出的问题,记住:价格不涨不应该成为你放弃的理由,逻辑生变才是。
就像你看好一个姑娘是因为她善解人意,所以你放弃她的理由一定得是因为她变得的无理取闹,如果姑娘的品性始终如一,但你却萌生了放弃的想法,这时候问题不在姑娘身上,而是在于你。炒股也是同理,你看好某只股肯定是有原因的,只要这个原因还在,哪怕股价一直不涨你也要坚持。你放弃它的原因一定是因为当初买入的理由不在,而不是因为股价没涨。
当然,这时候有人会提出质疑:“如果不去择时,那我看好的股票十年后才涨了1%,这能称得上是成功的投资吗?”,十年赚1%确实不算成功,但很多人忘了,如果你十年来不断的去择时,那么很可能十年后连这1%的收益都没有...这不是我危言耸听,有十年八年经验的股民有很多,这些人到目前为止的收益仍然是负的,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今天不是教大家如何利用仓位,而是教大家如何正确理解仓位,只有理解仓位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承受的真实风险。我相信大家在炒股的时候都遇到过以下几种情况,比如我此刻的收益是5%,但当我减掉持有的一半仓位时,系统显示我的收益变成了10%。相反,如果我额外买了一倍的仓位进去,收益就会变成2.5%。
这就是算法给人的迷惑性,这里说点题外话:现在很多自媒体上的“大师”都喜欢用这种小伎俩,比如通过大量的减仓把原本不算高的收益率大幅提高,然后截图进行对外宣传,说自己的收益有多高等等...所以套路不光在股市中,股市外也充满了套路。
言归正传,除了以上现象外你肯定还遇到过以下现象。比如花费8成仓买入股票,但随着股价的波动,仓位竟变成了7成仓。也就是原本持有80%仓位的股票,因为股价的下跌变成了70%的仓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股价在波动,道理虽然很好理解,但对于今后的操作却非常有迷惑性。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对你说他只有3成仓在股市中,你会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肯定会觉得此人的仓位非常低,无惧风险,必要时还可以选择补仓。但实际上这个人的仓位是从7成变成了现在的3成....他的本金是10万,当初用7万买入了股票,此时的股票仓位也就是7成,但随着股价不断的下跌,持有的股票市值也在不断下降,此时系统显示他持有的仓位变成了3成,也就是30%。
系统计算的没错,他告诉你的也没错,但你理解的肯定是错的...你误以为他的真实仓位就是3成,但实际上是7成,只不过由于股价下跌让系统显示的仓位从7成变成了3成,所以在计算仓位的时候一定要理解仓位具体指的是什么?仓位是指去除掉股价的波动后,你花费的金额占本金的比值。
举个例子:如果你本金是10万,股票持仓是8万,但8万的股票跌到了只剩5万,这时候你不能用5万去计算仓位,而是要将亏损去除,用8万比上10万去计算仓位。盈利时也一样,如果8万涨到了9万,你需要将盈利去除,继续用8万计算出仓位,这么做可以让你清晰地理解真实投入的仓位,仓位的多少意味着你承担风险的多少,如果仓位随市值的变动而变动,很容易对今后的操作带来误导。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市场中的主力分两种,一种是以长线配置为主的机构主力,还有一种是我们熟知的游资主力,因为游资做的是短线,这与多数散户的需求一致,所以当提到主力的时候,多数人默认的也都是游资主力。
主力控盘的意思是控制盘面,在通俗点讲就是控制价格的走向,能达到这个目的也就实现了控盘。今天我们从主力的视角出发看看他们是如何炒股的?作为散户的我们又能学到哪些经验?
主力选股多数时候会选择小盘股,也就是市值比较小的股票,理由在之前的教学中都讲过,因为市值小的票更容易控盘,如果某只股只有10个亿的流通市值,那意味着主力拿着10个亿就可以买下所有的流通股,但如果他面对的是2万亿市值的茅台,那10个亿连小浪花都激不起来。
另外,很多人总觉得主力的对立面是散户,总觉得主力的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对付散户...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以前讲过:主力最大的对手是其他主力,他们最担心的是同行之间的博弈,散户只不过是顺带解决掉...
当主力开始选择具体目标的时候,他们最想搞清楚的是该股的筹码结构,也就是想知道这只股里有没有其他主力,如果有、他的实力又如何?如果里面没有主力,那外面是不是有其他主力在虎视眈眈?为了搞清楚这些信息,主力通常会选择小仓位试盘,不知道“试盘”的人可以去听我早期的教学。
通过试盘带来的反馈去判断有无其他主力、以及其他主力的实力如何。如果没有其他主力那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有、那就通过判断对方的实力决定要不要动手。这里说明一下:不要过分神话主力,不要误以为只要是主力就一定会获利,跟散户一样他们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亏损也是兵家常事。有时候试盘也很有可能会误判里面的情况,毕竟判断都没有百分百,一旦出现误判,主力之间也可能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况。
以上内容给了散户一个启发:最为散户的我们总说要揣测主力的想法,但很多人是站在“主力对付散户”的角度去揣测,但实际情况是:主力之间往往会杀的不可开交,所以你要揣测的是不同主力之间会以什么形式博弈,而不是总想着主力如何蒙骗散户。如果你看过与股市相关的电影题材,你总能看到两拨大佬拿着电话给交易所下单,这就是两个主力之间的博弈,而散户永远是电影中烘托气氛的存在。
最后也不要忘了,无论是主力还是散户能做的操作只有买和卖。你肯定听过“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这句话,这说明比起买的对,卖的对更考验投资者的水平。主力也是一样,比起建仓他们更在意的是出货,因为卖出的位置才决定有没有利润。
买的对不对完全是由卖点说了算,你以10块钱的价格买入,请问这是买对了还是买错了?这个答案由卖出说了算,如果你卖在了15块,那你证明你买得对,如果卖在了5块,说明你买错了。作为散户我们不要总想着主力建仓的行为,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方如何出货上。很多人都经历过高位套牢的悲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思考过主力出货的问题,而是一直在想着主力会不会继续拉升?
既然想着在主力背后喝汤,那就一定要从主力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不要受到自己成本的影响进而丧失客观性。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当你成功开户之后也就有了股民的身份,准确的说是证券投资者的身份,有了这个身份你即可以投资股票、也可以投资ETF基金。不知道何为ETF的人可以去看最早期的教学。ETF是基金,也是场内基金,“场”可以理解为证券市场,也就说成为股民之后,你也可以随意买卖ETF。
同时ETF也是指数基金,最常见的就是行业指数,比如你看好白酒行业,你既可以投资具体的白酒股票,也可以直接投资白酒指数,因为白酒指数几乎囊括了整个白酒行业的股票,只需要投资指数,你就相当于投资了整个白酒行业。
说这么多是为了引出今天的重点:在投资中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个股和指数?对于很多新手来说,成为股民就意味着必须要投资股票,这种略有“封建”思维的想法也不知道是谁灌输的,好像投资其他品种是“红杏出墙”的行为...
投资是为了获利,能获利就是好投资,有些时候投资指数远比投资个股来的稳妥,巴菲特也建议普通人投资指数而不是个股。但我今天想对成熟的投资者给点建议,指数投资确实适合绝大多数人,但具体选择个股还是指数,不同的情况应该有不同的选择。
投资指数等同于买下来了整个行业,比如投资白酒指数,等同于买下了整个白酒行业,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买下来所有的白酒股。那么什么情况下选择指数更合适?答案是行业处在发展初期的时候,由于整个行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这虽然意味着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也意味着行业内部竞争将十分激烈。
在发展初期如果你选择投资个股,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踩雷。都知道买股要买龙头,但行业初期谁是龙头则是未知数,“百花齐放”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好事,但对于投资个股的人来说难度极大。曾经线上团购兴起的时候,有无数的企业都挤进了这个赛道,也被人戏称“百团大战”。
作为投资人,你看出了团购模式在未来必将大放异彩,但请问你会投资哪家企业呢?作为一个过来人,事后我们都知道“百团大战”的结果是“美团”胜出,美团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但当时没人能预测到这个结果,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整个行业全买下来,也就是投资行业而不是投资个股,买行业在股市就对应着买指数。
或许团购行业很多人没了解过,但是家电行业很多人都熟悉,假设你必须要投资家电,请问你是买个股还是指数呢?我的建议是挑个股,因为这个行业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一说到家电,那就是格力,美的,海尔...
三家地位非常稳固,很难再有人撼动,所以投资这种成熟的行业可以直接投个股,把行业的前三家龙头都买下来就是最好的做法。个股的波动比指数要大,这说明个股的风险和收益都很高,你选择个股一定是因为个股上的不确定性变得很小,所以才愿意去搏个股上的高收益。如果个股上的不确定性很大,那你留意的应该是个股上的高风险,进而选择指数才是明智的做法。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人在股市混,哪有不套牢?套牢是所有股民一定会经历的事情,但是面对套牢的做法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答案。做教学这么多年,经常有人会问我股票套牢后该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答案,所以我一般不会选择正面回答,这不是因为我束手无策,而是因为所有人想要的答案是如何解套、如何回本,其本意与炒股如何能赚钱是一样的问题。
“怎么做才能解套?”这个问题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是“套牢后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有答案的。首先明确一点你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套?是满仓重仓被套?还是轻仓被套?不同的情况不同做法,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是满仓或重仓被套,那么留给你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止损、也就是割肉。因为你手里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做腾挪,留给你的操作也只有割肉止损,所以当你满仓或重仓被套的时候,该怎么做其实变得很简单,因为你也没有其他选择...
有人会说:“不对啊,除了止损还可以选择硬抗、也就是持仓不动,这难道不算是一种选择吗?”这算是一种选择,但我们今天只考虑操作,操作只有两个方向,也就是买或卖,持仓不动或空仓不动并不属于操作,也不是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既然满仓被套留给我们的只有割肉这一个操作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割肉止损呢?总不能刚被套就止损吧?什么时候止损取决于你的止损位,而止损位的设定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如果你是技术派,你可以利用技术指标设定止损位,比如告诉自己股价跌破30日均线你就止损。
当然,对于研究个股基本面的人来说,你的止损位也可以根据财务指标进行设定,比如净资产收益率跌破15%就是你止损的条件,经营现金流低于多少就要触发止损等等..总之,止损位的设定是根据个人的判断而来,而且止损都是买入前设定好的,不要在买入后再去设定止损,因为那时候你会受到股价波动带来的情绪影响。
接下来就是第二种情况:轻仓被套后该怎么做?有人肯定会说补仓!这么说只对了一半,如果你是轻仓被套,那意味着你多了一项操作的选择,但并不代表你一定要选择它。假如我是半仓被套,这意味着我手里还有一半的资金可用于补仓,我比满仓被套的人多了一项选择,但用不用还得根据情况而定,比如该股是否已经触及了你设定好的止损位?
你处在被套牢的状态,但还没有触及你设定好的止损位,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优先考虑补仓,通过补仓操作摊薄成本,这样股价反弹后就可以加快回本的速度。相反,如果你持有的票已经跌破了止损位,这时候你优先执行的是止损,而不要去考虑补仓的问题,这是很多新手会忽略的细节。
轻仓被套比满仓被套多了一项操作选择,但具体如何选择首先要确定的是有没有跌破止损,没跌破的前提下才需要考虑补仓。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在股市频繁交易几乎是所有人都存在的毛病,但想克服这个毛病并不容易...说正题之前我得先解释一下频繁交易的弊端是什么?如果连这点都不知道,你就无法说服自己改掉频繁交易的毛病。
首先,从成本的角度来说,频繁交易意味着有更多的税费、佣金的产生,这些都是你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越高留给你的利润自然就越少。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心理建设,告诉自己:频繁的买卖只会增加成本,喂饱了券商,还交了比别人多几倍的税。
通过这种安慰方式你可以避免充当冤大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交易作用。第二,频繁交易并不能提高你的胜率。很早以前我就说过,胜率跟你的能力有关、与买卖频率无关。你买卖10次的胜率和买卖100次是一样的。当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提高胜率时,买卖多少次也无法改变胜率,很多人频繁买卖只是因为赌性侵蚀了内心,不断的交易带来了不断的快感,所以这些人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他们手上的操作永远不会停。
亏钱的时候说是为了回本,赚钱的时候说为了延续手气,反正总有借口去交易。所以克服频繁交易的第二条就是保持理性,用小学学过的理论就足以证明概率与频率无关的事实,既然提高频率无法提升概率,你又何必做多余的买卖呢?如果你买卖十次是亏钱的,那么买卖一百次大概率也是亏钱的...
第三,任何一笔交易开始前,我们都要提前做好周密的交易计划。炒股最重要的时间是在交易前,交易前你需要提前规划好所有的交易计划,而交易过程中只是在执行你的计划而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提前制定交易计划意味着在买卖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你未来所有的交易动作,这就很好的杜绝了频繁交易的可能。
因为很多人的交易是临时起意,并不是计划内的行为。当你决定买股之前,你就要提前计划要在什么价格去买?一次买多少钱?总共分多少批次去买?止盈和止损定在什么位置?后面伴随着股价的涨跌你要补仓还是减仓?面对股价所有可能性的走势,你要提前做出相应的交易计划,当计划做好之后,后面就是去严格执行你的计划,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频繁交易的行为。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经验丰富的老股民都有着丰富的盘感,尤其是对于短线交易的人来说,盘感往往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当某只股的k线图展现在你面前,然后让你预测后面可能出现的走势,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除了猜没有太好的办法,而对于有着很强盘感的人来说,虽然同样是猜、但他们猜对的概率会高很多,原因只是因为他们有着很强的盘感。
所谓的盘感就是指对盘面的感觉,而这种感觉需要“阅盘无数”才能练就。阅人无数的人自己就是个人精,能读懂很多人的想法。阅盘无数的股民也是同理,面对此刻的k线图,他总能想到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走势。
这些话在很多人听来可能有些玄乎,其实不然、生活中也有很多依靠“盘感”工作的人,比如司机,比如理发师等等。只不过这些领域中的盘感不叫盘感而已。司机依靠“感觉”能准确的把握距离,理发师依靠“感觉”能准确的把握长短。
这些“感觉”不就是股市中的盘感吗?从来没有人精准的测量过距离或长短,靠的都是师傅的经验和感觉,这种感觉教不会,只能由当事人在实战中不断的自我积累才行。
说到这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绝望,“难道股市中的盘感只能靠时间的积累获得吗?英俊小伙熬到油腻大叔才配拥有盘感吗?”当然不是,经验这种东西必然需要时间的积累,但很多人并没有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如果你只在股市交易时间看盘,那你可能需要十多年才能练出优秀的盘感。
但是换个思路,你如果能把每只股的历史走势都看一遍,那不就等同于短时间内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吗?训练盘感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我们训练盘感的方式就是画k线图,对着大盘也好对着个股也好,把它们经历过的走势全部画下来,而且要画的足够像。
这么做不是为了训练绘画功底,而是为了让你专注于每一根k线和每一种走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画的越多你记住的k线走势就越多,脑海中的数据库也就越丰富,这时候你的盘感就会逐渐增强。
当实战中看到某一种走势时,你总能在脑海中找到与这种走势类似的图形,这时候你就能大致判断出后面的走势。你发现在历史中出现某种k线走势时后面总会连接反弹,而当你再次遇到类似的k线走势时,你对未来的判断自然也是反弹。
虽然这种判断不是百分百正确,但也好过毫无根据的猜测。我们在网上总能看到有关技术分析的教学,一张k线图加几行文字,告诉你出现这种k线图形的时候,后面会出现反弹或下跌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老股民通过盘感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我上文说过:经验这种东西是教不会的,这就是为什么面对网络上的大量教学,很多人一学就会,但一用就废...
因为他们自身没有经验的积累,只是将别人的经验死记硬背。就像开车一样,教练教的再好你也学不会,想学会就得自己开,无数次的开。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这堂课虽然讲的还是仓位,但与之前不同,这次的仓位配置不再局限于股市本身,因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稳定获利,所以能到这个目的就是好的投资,而不是局限于在单一市场上获利。
“固定比例投资法”主要是在股市和债市之间进行资产配置,适用于较为成熟的投资者,并不适合短线投机的玩法。所谓的固定比例是指将本金以固定的比例投向股市和债市,并且不断维持这一比例。
投向债券是因为债券收益稳定、波动小,几乎不会亏损,这部分资金属于保护性资金。而投向股市是因为股票波动大,潜在收益也大,这部分资金属于风险性资金。
接下来我们举例讲解:假设我的投资本金是10万元,我决定以5:5的比例进行股债分配,也就是5万买入债券,5万买入股票。因为债券的波动很小,所以这部分市值的波动我们暂且忽略不计,本金的变化主要是受到股票这部分资产的影响。
假设我买入的5万元股票出现了增值,从5万涨到了8万,这时候你发现一个问题,5:5的股债平衡被打破了,由于股票出现了大幅上涨,所以股票的占比得到了明显提高,这时候为了维持股债5:5的比例,我需要卖掉一部分股票然后买入债券。
也就是卖掉1.5万的股票,然后转为买入1.5万债券,这时候股票市值是6.5万,债券市值也是6.5万左右,二者再次回到了5:5的比例。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兑现股票那部分的利润,债券几乎不会亏损,把股票上的利润转入债券,几乎就锁定了这部分利润,不用担心利润再跌回去的可能。
第二是为了降低风险,股票是风险资产,而股票涨的越高说明风险越大,风险越大自然要通过减仓降低风险。以上是以股票上涨举得例子,如果股价下跌也是同理,假如5万的股票跌到了4万,这时候5:5的股债比例再次被打破,股票的占比明显下降,所以我们要卖掉债券然后补仓股票,目的是还是为了保持5:5股债平衡。
也就是卖掉5000元的债券然后补仓到股票上,这时股票的市值就是4.5万,债券的市值也是4.5万左右,二者再次回到了5:5的比例。当然了,这个比例设定并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你的风险承受力比较小,在设定比例的时候股票的占比可以小一些,比如5:5。相反,如果你的风险承受力较高,你就可以适当提高股票的占比,比如股7:债3的比例。
确定了股债比例后剩下的就是严格执行它,当比例被打破的时候,你需要通过调仓去维持最初的比例。至于股票的那么部分仓位具体应该怎么买?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教过的仓位分配法。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继续讲解关于仓位的内容,之前讲的是我个人在实战中的总结,而这次要讲的是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仓位管理法,从实战性来讲,我总结的内容会更好一些,但市面上流行的东西通常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容易理解...
今天要说的三种仓位管理法分别为,矩形仓位管理法,三角形仓位管理法和倒三角新仓位管理法,按照顺序先来讲第一个:矩形仓位管理法,具体图片大家可以查看下方的简介。
我们可以把手里的本金进行等分,你可以进行五等分或十等分,具体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假设把本金进行五等分,那意味着你每次可调用的仓位就是20%,也就是每次买卖都需要动用20%的仓位,这个道理很简单,不需要过多讲解,因为将仓位进行了等分,用图形显示的话就是一个矩形,所以叫做矩形仓位管理法。
第二种是“三角形仓位管理法”,三角形的特点是底部面积大、顶端面积小,这意味你的本金也要分配成初期仓位大、后期仓位小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本金划分成三份,这三份比例为50%,30%和20%,这样共计刚好是满仓。因为分配的比率是由多到少的过程,所以用图形显示的话就类似于三角形。
这种仓位分配法适用于中短线交易,短线交易的特点是右侧交易,也就是在股价上升趋势中去买入,这种做法的特点是短期的胜率高。既然短期的胜率高,那么初期建仓的时候就可以多买一些仓位,比如50%。至于剩下的30%和20%是预留的仓位,你能否赚钱取决于前面50%仓位的利用,而后面两部分仓位是为了发生意外时的应对仓位。
换句话说,做短线每次投入50%仓位即可,只要你择时做得好,这些仓位也足够你赚的,剩下的30%和20%的仓位是保险栓一样的存在,当走势出现意料之外的风险时,你可以用剩下的仓位去自救。先用30%去救,不行再动用最后的20%仓位。但切记,这些仓位是用于补救的仓位,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乱用,无纪律的操作只会增加亏损。
最后一种就是“倒三角形仓位管理法”,与上面相反,这次分配仓位的时候要从少到多去分配,你可以将本金分配成五份,每份分别是10%,15%,20%,25%和30%。初次建仓的时候只用10%的仓位,后期再加仓就是15%,20%以此类推。这种方法适用于长线投资。长线玩的是左侧交易,也就是在股价经历过长期下跌后去抄底的做法。
这种玩法的优点是长期看赔率很高,但短期看胜率却很低。也就是你买完后短期很有可能会面临浮亏,所以初期买入的时候我们要用小仓位去建仓,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去加大补仓的金额。每次补仓的间隔不要太短,尽量拉开2-3个月的时间,当然、如果股价相较上次补仓的位置有明显的回落,你也可以选择提前补仓。
换句话说,你每次补仓要么看空间,要么看时间。空间上如果股价出现了明显的回调,那么你可以按照分配好的仓位去补仓,但如果空间上没有明显的跌幅,那么你就可以看时间,距离上次补仓至少过去了2-3个月时间之后,你也可以选择补仓。
以上是三种仓位管理法,除了第一种较为简单之外,后面两种需要区分操作周期。三角形适用于短线,倒三角形适用于长线,千万别记错了。如果有对左侧和右侧交易不了解的人,建议你们回听之前的教学。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接着上期讲解,上期讲过分配仓位要先看宏观,先对市场打个分,然后押注相应的仓位,比如给此刻的市场打8分,那你最多可以买进去8成仓位,但问题来了,这些仓位具体要买什么呢?
答案是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这里说的不是个股而是行业。先去确定行业再去这些行业中挑选个股,挑选几个你最看好的行业,然后把8成仓分配出去即可。挑选行业的时候最好不少于3个行业,道理很简单、为了分散风险。就算你买了50只股,如果都是相同的行业,那么当该行业板块出现回调的时候,这50只股大概率也会全军覆没。
所以多挑几个行业就是为了均摊风险,假设你最终挑选了三个行业,分别是医药,科技和能源,那么你就可以用8成仓位买入这三个板块,至于每个行业买多少仓位取决于你,你最看好的那个行业可以多买点,但总之三个板块加起来不能超过8成仓,因为8成仓是你的底线,这是你基于宏观市场得出的仓位。
假设你最看好的是医药,那么你可以花4成仓投入医药,2成仓投入科技,2成仓投入能源,如此分配不但分散了风险,而且重点突出了你最看好的行业。三个行业都是你看好的,所以你都要买,这其中最看好的是医药,所以你投入的仓位要高一些,但所有的仓位加起来需要控制在8成以内,因为8成是此刻的市场最适宜的仓位,是你给市场打过分之后才得出的结论。
行业的问题解决后就是个股的问题,毕竟对于多数人来说最终的买入对象是个股,如果是基金投资者只需要参考到上文就可以了,但如果是股票投资者,你需要将最终的仓位落实的到个股上。买个股也很简单,就从你刚才挑选的三个行业中选择。行业是你挑的,你自然要在相应的行业板块中挑选个股,也就是在医药、科技、能源板块中挑选具体的个股。
挑选的时候同样要平衡风险,每个行业至少要挑两到三只股,具体多少只根据自身精力和资金量而定,但切记不要单买一只股。有人可能会好奇:都是同一个行业为何还要挑两三只不同的股?个股与板块的波动存在一致性,板块跌了,多数个股也会跌,买那么多个股似乎是多此一举?
这么理解倒是没错,所以我的建议是每个行业挑两三只个股就好,不需要太多,但不建议只买一只是怕有爆雷风险。板块走的很好,多数个股走的也很好,你挑选的板块没有任何问题,可问题很可能会出在那唯一的一只股上,这种事情时有发生,为了避免在一只股上爆雷,所以你可以多挑几只。
最后总结一下:押注仓位先看市场、也就是大盘,先给大盘打分,打多少分你就押注多少仓位,假如你给大盘打八分,那就投8成仓进去,然后拿着8成仓位去挑你看好的行业,然后在看好的行业中挑选最终的个股,无论你最终买了多少只股,总仓位一定要保持在8成仓以内。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上期说过,一次成功的投资仓位的利用占一半功劳,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堂价值千金的课程。首先声明一下,今天要讲的仓位分配是针对投资而言,而不是投机。投资是基于市场基本面和估值去分配仓位,而投机更看重的是市场情绪。玩法不同,做法也不同,千万别混淆。
在学会这套仓位分配法之前,你需要认真学习以往的课程,这样你才能对股市基本面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否则仓位就是无稽之谈。废话不多说,正片开始:假如你现在要开启一笔投资,请问你要买多少仓位进去?我知道这一句话就能问倒很多人,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问这句话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答案,因为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正确答案,可虽然没有正确答案,却有科学的答案,那就是市场越便宜,你买入的仓位自然就要多一些。我们可以先把本金分为10份,每1份就是1成仓,10成仓就是满仓。
买入之前不要着急去挑个股,而是要分析市场、分析大盘。你要学会给现在的市场打分,告诉自己:分数越高你投进去的仓位也要随之变高,相反、分数越低,仓位也要降低。问题来了:如何给市场打分?答案很简单,大盘跌的越低分数就越高,大盘涨的越高分数就越低,满分十分为准,你可以给此刻的大盘打个分,你给大盘打多少分,你就告诉自己花多少仓位去买。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大盘越跌反而要打高分?道理很简单,投资是低买高卖的过程,便宜的时候说明投资价值更高,不给高分给什么?熊市是用来布局的,牛市是用来兑现的,这才是正确的思路,但很多散户都做反了。
当然,判断大盘的高低不要以点位去判断,而是用估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盈率。为了更好理解,我举个例子讲解:我们假设未来的大盘会在1000点到5000点之间波动,假设大盘跌到1000点的时候估值变得很便宜,这时候我会给大盘打高分,比如8分,这意味着我此刻要用8成仓去买股,买什么暂且不论,但你一定要先明确你要买的仓位。
假设未来大盘开始上涨,从1000点涨到3000点,估值有所抬升,但还没到高估的时候,这时候我可能会给大盘打6分,较比之前的8分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我也要之前的8成仓降低至6成。假如大盘最终涨到了5000点,估值非常高,我认为这个点位风险较大,我最多给大盘打3分,这意味着我需要将之前的6成仓降至3成。这一套流程下来,只要我对市场的大方向没有严重的误判,那么无论市场如何波动,我都有应对之道。
有人可能会问:5000点的大盘我还有3成仓在里面,如果后期大盘从5000点开始暴跌该怎么办?暴跌就让它暴跌,我只有3成仓在里面还怕它暴跌吗?随着大盘的下跌性价比又会显现,性价比高了我自然就会选择去加仓,毕竟我还有7成仓在手,弹药很足,可腾挪的余地也很大。
以上就是基于宏观的仓位分配思路,这套方法安全性非常高,唯一的风险在于你对市场基本面的判断。判断可以不精准,大致正确就可以,但如果你不具备任何宏观分析的能力,那么即便是大致判断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投资做的好不好,方向的判断占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对仓位的利用。但在现实中,所有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判断方向上,对于仓位的研究却很少。押对了方向只能说有一半的概率赚钱,而另一半则取决于仓位。
那些“命中率”很高的人长期下来依旧亏损,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仓位押注的不科学,这导致赚钱的时候小赚,亏钱的时候大亏。对于如何分配仓位的问题我们留到下期再讲,这里卖个关子。今天我们先来讲点简单的仓位教学。
股票投资中你经常能看到满仓和空仓的状态,这两种状态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极端,就像饿死和撑死一样,不吃饭和吃太多的饭结果都是一样的,而我对于多数人的投资建议就是不要轻易的满仓或空仓。前半句很多人都能理解,但对于空仓很多人可能会有质疑,“难道空仓还有错吗?”
既然你知道满仓是一种错误、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那么空仓自然也是一种错误。不要轻易满仓的道理很好理解,满仓意味着你要冒最大的风险去搏最大的收益,但股市是变换莫测的,即便你很有把握,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确信,既然做不到百分百,又为何把仓位提到百分百呢?满仓不就是百分百仓位吗?
空仓的行为与满仓没有本质区别,空仓意味着你冒着0风险去搏0收益,也就是不冒风险也不想赚钱的行为,这就很有趣了,你不冒风险来股市干啥?你不想赚钱来股市干啥?我知道有人肯定会反驳说:“我空仓是因为我看到了风险,为了规避风险我才选择了空仓”
解释看似很合理,但请问又有谁能做到对风险的百分百预测?对于机会的预测没人能做到百分百,风险又何尝不是?你既然做不到对风险的百分百确信,但仓位却选择了空仓,这本质上也是百分百押注的行为。
既然满仓和空仓都不对,那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案很简单,就如标题那样:“不要轻易的空仓或满仓”。如果你对上涨非常有把握,你可以把仓位提的很高,比如8成仓甚至9成仓,但就是不要满仓。反过来也是一样,即便对下跌很有把握也不要轻易的空仓,你可以把仓位减到只剩3成或2成,但空仓意味着你离开了市场,也意味着你存在踏空的可能。
无论满仓还是空仓都是一种极端行为,而极端意味着你将失去灵活性。比如做多的过程如果你已经满仓,那意味着你只能期盼股价上涨,一旦下跌,你将没有任何补仓的余地,因为仓位已经打满,此时你将陷入被动,留给你的只有煎熬和割肉两个选择。
如果你以空仓的行为看空市场,那意味着你只能期盼价格下跌,一旦上涨你将全部踏空,即便想买你也只能买到上涨后的价格,如果当时学会留点一点底仓在里面,也不会出现所有筹码全部踏空的局面。
最后提醒一下,我上文说的是关于仓位的建议,注意是仓位不是个股,个股的取舍并不代表仓位的取舍。你将一只股全部卖掉,这不叫空仓,因为你可能在其他个股上还有仓位。不要因为我说了句不要轻易空仓,就认为所有的股都必须拿着...仓位指的是你为了买股而花出去的钱,而并非单指在某只股上花的钱。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从今天起我们将进入到新的篇章,我将其称为经验分享篇,顾名思义,主要就是把我在投资中吸取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同时针对诸多网友提出的疑问,我也会在该篇做集中解答。
今天就来解答一下很多散户都存在的疑问:为什么我一买就跌,一卖就涨?有这种感觉的人还不在少数,说明背后一定有科学依据,否则也不会这么多人出现相同的问题。
先记住一个结论:人都会在感受最好的时候去买,感受最差的时候去卖。作为投资客,绝大多数人分析行情时用到的并不是客观的数据,而是身体的直观感受,而身体感受往往具有欺骗性。举个例子:当你蹦极的时候,明明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安全举措,但你仍然会感到害怕和恐惧。很显然,相比你得到的安全保障而言,你的恐惧明显是多余的,因为不必要的恐惧,你的身体反而变得更加危险。
当一个人隔着玻璃用手戳向你的眼睛,即便他的手绝对碰不到你的眼睛,但你还是会害怕的闭上眼。以上这些都来自你的身体感受,有些感受甚至是本能。炒股也是一样,一买就跌,一卖就涨,那说明你总是买在高点,卖在低点,可问题是为何多数人会这么愚蠢,总是高点去买?低点去卖?
没错,因为多数人都在用身体感受去理解风险和机会。面对一个不断下跌的股票,有人拿出充分的依据和严谨的逻辑像你证明了它的价值,但你敢买吗?即便对方的分析很有道理,但面对不断下跌的股价,比起道理你更愿意相信身体感受。下跌使你恐惧,恐惧支配你的大脑,最终你的选择会忠于感受,而不是对方强有力的分析逻辑。
所以面对不断下跌的价格,多数人会跑,而不是去买。相反,当一个人拿出充分的证据证公司的基本面在走坏,但对面对此刻不断上涨的股价,你会相信这个人说的话吗?大涨使你兴奋,看着大涨所有人都会遐想自己身处其中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再次支配了你的理性,你再次选择相信身体感受,而不是客观的数据,甚至还有一套歪理邪说“如果公司没有价值,它的股价又怎么会涨呢?”
很多人口中的价值实际上就是价格,价格跌了他们就认定没价值,价格涨了,就会盲目认为这是价值的体现,却忘了股市还有炒作一说。很多人都是基于感受去定义价值,所以多数人都会买在感受最好的高点,卖在感受最差的低点,于是就有了高点买、低点卖的神操作,而这种操作带来的后果必然是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我常说投资是反人性的,想要做好投资首先要做的就是舍弃情感,像机器一样用绝对客观的数据去衡量胜率和赔率,不要用身体感知到的信息作为买卖的依据,这里指的身体感受包括你看到的和听到的。为什么市场会有那么多传闻和小道消息,为什么现在的交易软件有那么多花花绿绿的功能?这一切都是为了刺激你的感官,让你做出冲动的决定。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接着上期内容讲解,今天我们要聊的是“贝塔”β系数。“阿尔法”α是针对市场而言的超额收益,而“贝塔”是针对市场而言的风险系数,或者你也可以理解为与市场波动的相关性,我知道这句话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接下来进入举例环节。
“投资有风险”这句话都听过,那么请问风险来自于哪里?答:来自波动,波动越大风险越大,波动越小风险越小。波动并非单只涨或跌,而是指有涨有跌,涨跌幅越大,波动就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买过银行理财,不谈收益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觉得银行理财没有任何风险,其实并非银行理财没有风险,而是风险非常低而已,因为银行理财波动非常非常小,注意,是波动非常小,不是没有波动。因为波动非常小,所以潜在的风险也很小,而正是因为风险很小,所以人们普遍觉得没有风险。
相反,如果做的是股票或基金投资,你会发现市场波动非常大,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亏钱,但剧烈的波动伴随的一定是风险。举个例子:A股票一年涨了10%,B股票一年也涨了10%。不同的是A股票波动非常小,每天的涨跌幅非常有限,就这样一年涨了10%。而B股票的波动很大,途中经常出现暴涨暴跌,最终一年下来涨幅也是10%。
从结果来看你持有任何一只股都能得到10%的收益,但很显然A股票的风险更小,你更容易在A股票上获得10%收益,而B股票的波动太大,你很有可能在中途就选择了割肉离场,或者是在途中做出许多盲目的操作,导致收益的丢失。所以即便二者最终的结果一样,但由于波动不同,所以风险不同,而风险决定了你能否赚钱,而不是赚多少钱。
所谓的“贝塔”系数就是衡量收益与市场波动的关系。比如你持有一只白酒股票,对你而言市场收益指的就是白酒指数、或者是白酒板块的走势。经过观察你发现:当白酒板块涨10%的时候,你的个股就会上涨11%,当白酒板块跌-10%,你的个股就会跌-11%。通常人们将市场的贝塔值默认为1,也就是白酒板块的贝塔值是1,那么你的收益贝塔值就等于1.1,也就是说你的波动总是市场的1.1倍。
从中也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你做的是基金投资,你选的基金贝塔值是1,那就说该基金的波动完全等于市场波动。比如该基金是一只投资白酒的指数基金,而该基金的贝塔值正好等于1,那意味着该基金的收益波动与白酒板块完全一致。相反,如果该基金的贝塔值大于1,那就说明该基金的波动比白酒板块更大,板块上涨时它的涨幅更大,板块下跌时它的跌幅也更大。
如果该基金的贝塔值小于1,那说明该基金的波动小于白酒板块的波动,板块上涨时它的涨幅更小,板块下跌时它的跌幅也更小。如果你是基金投资者,你可以多留意贝塔系数。如果你追求的是某个市场的收益,不想承受任何其他波动风险,那你就可以选择贝塔值接近1的基金。
当然,贝塔系数他只代表波动、代表持有时的风险,但并不代表最终的收益,它与最终的收益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无论贝塔值大于或小于1,都不代表你最终的收益,这一点你可以回想我上文举的A、B两只股的例子。以贝塔值大于1为例:有时候你挑选的贝塔值越高,反倒越有利,比如当股市处在牛市初期的时候,这意味着未来股市会大涨,此时如果你挑选了贝塔值较高的基金或股票,这意味着市场反弹的时候,你的持有的标的会以更快的速度反弹。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阿尔法与贝塔系数可以说是每位投资者都懂的知识点,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专业投资者,对于多数散户来讲,可能更多的是听说而不是运用,但大家也不用担心,内容并不难理解,认真听都能听明白。
阿尔法和贝塔可以用两个字符来表示,阿尔法的简称类似于英文字母α,而贝塔类似于英文字母β。无论是股市还是基金市场,你都能用到阿尔法与贝塔,尤其是在基金市场。基金是基金经理帮老百姓投资的行为,所以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是关键。
任何一个人的投资他的收益都由阿尔法与贝塔构成,基金经理也不例外。我们先来讲讲什么是阿尔法:阿尔法主要表达的是超额收益,一个人的投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来自市场本身,另一部分来自你选择的个股。如果市场处在牛市,那么你大概率也会随市场赚钱,这就是市场给你的收益。
而另一部分收益来自个股,也就是你选择的标的决定了另一部分收益,如果你的个股选的好,那么你的收益将超出市场给的收益,反之、个股选的不好,收益将低于市场。比如牛市期间大盘涨了30%,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大概率也会盈利,但你最终的收益却仅有5%,收益远不及市场的涨幅,主要原因就出在个股的选择与操作上。
相反,如果大盘涨了30%,你的收益却是50%,收益明显跑赢市场,原因则是因为你在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足够优秀。人们把超出市场收益的部分称为超额收益,而这个超额收益其实就叫阿尔法。超额收益也就是超出市场的那部分收益,他可以是正数也可以负数,正数意味着你的收益跑赢了市场,负数意味着你的收益跑输了市场。
比如大盘涨了30%,如果你的收益也是30%,这不能代表你的实力很强,因为你的收益几乎都是市场给的,但如果你的收益是50%,比市场多出的20%就属于超额收益,也叫阿尔法收益,阿尔法收益越高,说明你获得的超额收益越多,也证明你的个人选股能力很强,有着超越市场的能力。
所以当挑选基金时,如果你追求的是超额收益,那么就要留意阿尔法数值较高的基金。在通俗点讲:无论今后的市场如何表现,你对收益的追求是要超越市场,那么你就可以挑选阿尔法收益高的基金,这些基金往往有着超越市场的能力。相反,阿尔法收益越低,说明这类基金总是在跑输市场,市场涨30%,他们可能只涨了10%,市场跌了-10%,他们可能跌了-15%等等。
投资股票也是一样,虽然未来无法预测,但你可以通过历史窥探未来,你可以用刚才的方式计算一下自己过往的阿尔法收益,看看自己有没有超越市场的能力。如果你的收益始终没能超越市场,即便你过去一直在盈利,那也只能说明这是市场在赏饭吃,并不是你的能力有多强,相反、个人收益跑输市场说明能力还有待提高。
至于贝塔系数我们留到下期再讲。有些人追求的是超越市场的收益,但有些人只追求市场收益,对于这部分人可以多留意贝塔值。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学习了国债价格和收益率之后,我们需要弄明白另外两个问题,第一:国家为何要发行国债?第二:发国债是借钱的行为,国家又如何偿还欠下的债务?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政府为何要发行国债?先思考一下作为普通人为何要去借钱?答案是因为缺钱...
所以发国债的理由之一是政府缺钱,这是与普通人相似的地方,但是请注意:缺钱只是政府发债的理由之一,很多时候发国债也并非因为国家缺钱,而是为了调节经济,而这一点又是与普通人借钱不一样的地方。举个例子:假设目前全社会的经济很差,居民和企业都不愿意消费和投资,也就是大家都不愿意花钱,不花钱意味着经济很难发展,此时必须要有人出来花这个钱才行。
大家都不愿意花钱,那就政府来花钱,这时候政府就可以发行国债,债券发出来后被公众买走,这时候公众的钱就跑到了政府手里,这就等同于政府向社会借钱了一笔钱,这笔钱留在公众手里的话,大家都会选择存着而不是消费,但是这笔钱跑到国家手里,国家就会选择花掉进而刺激经济。通俗点讲:“既然你们不愿意花钱,那我就把钱都借来替你们花”。
那国家会把这些钱花在哪呢?花在哪都有可能,但按照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最有可能花费的地方是基建。比如某地修建了一座跨海大桥,因为这一座桥的工程带动了一部分人的就业,也带动了周边建材等行业的效益,此时就为经济复苏增添了一份力量。所以一个国家发行国债并不一定是缺钱,有时候只是为了调节经济所采用的手段。
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国家欠下的债务应该怎么还呢?要知道借钱都是要还的,普通人还钱的过程很好理解,那就是通过工资或经营收入去偿还欠下的钱,国家也是一样的道理。政府虽然不是盈利机构,但他们也有收入,比如税收就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另外还有土地出让的收入,这比收入也不小,算是中国的一个特色。另外,央国企的收入也会纳入到财政,所以想还钱,政府就要提高以上这几个方面的收入。
比如发债借钱修了个地铁,地铁需要付费乘坐,地铁公司都是国企,营运地铁产生的收入自然也归国家,而这部分收入就可以拿来偿还当时为了修建地铁而欠下的债务。当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是收费的,比如城市公路都是免费通行,很多桥梁也是免费通行,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好奇:“政府花钱修建这些东西能赚回本钱吗?如果不能,当初因为发债欠下的钱又该如何偿还?”
其实有些项目的附加值远比该项目本身的经济价值更高,比如因为城市多修了几座桥,于是大大改善了这个城市的交通和物流状况,而交通的发达也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这会吸引很多企业来建厂、企业的效益也会提高。企业赚的钱变多了,自然就会给国家纳更多的税,而税收正是国家的收入来源之一,所以政府修桥虽然不赚钱,但因为几座桥间接带来了其他方面的收入,收入提高后自然就有能力偿还当时的债务。
这时候有人又会有疑问:“万一以上收入仍不足以还清政府的债务该怎么办?”答案是到时候可以选择借新债还旧债。假如最近有一笔债务即将到期,但是政府手里没有钱偿还,这时候就可以选择再发行一笔国债,比如再发行一笔10年期国债,然后将拿到的钱去还之前的债,之前的债务还清了,而新的债务需要等到10年后才到期,这就解决了燃眉之急。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今天聊聊国债的内容,人们常说的债券市场通常指就是国债,所谓的国债就是一国政府发行的债券,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发行属于他们的国债,以我们最熟悉的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就叫美国国债,简称美债。而美债这个词想必很多投资者都听过,每次听到相关新闻时总是会出现美债收益率或美债价格等字眼,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国债收益率和价格的关系。
如果大家对可转债的内容还有印象,那么关于国债的理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假设一个国家现在要发行国债,期限是1年,利息是5%,价格为100元。这就意味着国债发行时的价格是100元,拿着这100元的国债等1年时间,到期后你就可以拿回105元。这其中国债的价格是100,国债的利息是5%,你可以先将利息理解为收益率,那么此时的收益率也是5%。
但国债这个东西跟股票类似,它也可以在市场中自由交易,也就是在不同投资者之间来回交易,而只要有交易发生价格就会出现波动。国债刚发行时的价格是100元,假如我是第一批申购者,那么我将以100元的价格买到国债,我本来是想拿到一年后到期,但家里突然着急用钱,于是三天后我就打算卖出手里的国债。
为了方便卖掉我自然不会以100元原价卖掉,而是报价99元卖出,假如这时候小张正好以99元的价格买走了我的国债,成交后国债的价格就会从100元跌到99元。记住这个结论,国债的价格出现了下跌,也就是从100元跌到了99元,同时小张以99元买到了我手中的国债,这意味着到期后小张可以拿到105元的收益,但请注意:由于小张是以99元持有的国债,所以他到期后享有的收益率并不是5%、而是6%,因为它持有的成本更低。
105元是国债到期后享有的收益,这个钱是确定的、不会变,但是投资者以多少钱成本买入的国债是不确定的,对于最初持有国债的我而言,我的成本是发行价、也就是100元,所以对我来说持有到期的收益率是5%,而对于小张来说因为他的成本是99元,所以对于他来说持有到期的收益率是6%。
至此你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国债的价格与收益率波动呈现反比,即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就会下跌。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就会上涨。我们假设小张买了国债之后也不打算持有到期,而是中途就选择卖掉。为了快点出手,他也选择降价出售,假如小张的报价是98元卖出,而此时有投资者刚好以98的价格买走了小张的国债,成交后国债价格就会变成98元,相比之前的99出现了进一步下跌,而此时的国债收益率却出现了上升,由之前的6%变成了7.1%,因为所有以98元买入国债的人,如果持有到期的话都能拿到固定的105元,而这中间的收益率就是7.1%。
以上是国债价格与收益率的关系以及原理,说白了国债也可以像股票一样自由交易,所以国债自打发行之后就会在广大投资者之间来回买卖,而随着买卖的发生,国债价格就会出现波动,到这一步与股票的原理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债券还有收益率而已,而收益率的变化与价格成反比波动。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文稿:】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量很大,很难被美元收割,但按理说只要美元还是国际货币,那么对于所有非美国家来说都存在被美元收割的可能性,所以你有必要了解美元的收割套路。
先明确一点,一个国家去另一个国家投资时,大概率是拿着美元去投资的,比如一个日本人去中国投资,他拿着的大概率是美元,然后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最终拿着人民币在中国投资。所以并不是只有美国或与美国有经贸往来的国家才用美元,而是只要涉及到国际上的结算,大家用的基本都是美元。
明白了这些你就能真切的感受到美元的国际地位,而有了这样的地位,美元就有足够的手段收割世界的资产。收割方法也很简单,最常见的就是加息和降息。也就是通过美元的加息和降息收割他国资产。举个例子:当美元开始加息的时候,国际上的大量美元就会回流到美国本土,这时候国际上流通的美元数量就会减少,这对于其他国家的股市、汇市、楼市等都是利空。
以我们最熟悉的股市为例:很多国家的股市都有外资的成分,而这些外资普遍都是美元。当美国开始加息时,外资就会撤离这些国家的股市,回流到美国本土,这时候部分国家的股市就会面临暴跌、乃至崩盘。通俗点讲,美国开始加息,外资看到美国当地的利息开始上涨,于是他们决定将美元带回美国然后去吃固定的高利息,此时他们会卖掉手里的股票,然后换成美元拿回美国,这时候对应国家的股市就有暴跌的风险。
当这个国家的股市跌到足够低的位置时,美国反手再来一波降息,这时候大量的美元又会从美国流向国际,在国际中寻找价值洼地,而当时因为加息崩盘的某国股市就很可能成为美元的目标,大量美元就会以极低的价格再去抄底该国的股市,而随着往后几年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该国的股市大概率会从谷底慢慢上涨,涨到让美国人流口水的时候,他们又会选择加息,这时候大量外资又会卖出该国的股市,形成一次完整的低吸高抛,然后拿着卖出的美元跑到美国吃利息。
另外再仔细想想,如果美元降息且利息非常低,换做是你会怎么做?作为中国人的你大概率会跑到美国,然后向美国的银行贷款,因为利息实在太低了....拿到贷款后手里就有了美元,此时你又会做什么?没错,当然是去投资便宜的资产,哪个国家的资产足够便宜,你就拿着美元去投资它。假如你看好了印度的股市,那就拿着美元去投资印度股市。那为什么当美元加息的时候,你又会选择卖出印度的股市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手里的钱是借的...
当初因为美元降息的缘故,你以极低的利息就借到了美元,然后将这些钱买了印度的股票,但随着美元开始加息,你借的这些钱需要偿还的利息也越来越多了,这时候你会倾向于提前还款,把当初借的美元全部还给美国的银行,因为利息太高你无力承担,这时候你需要先卖掉印度的股市,然后拿着美元去还款。
我们假设印度股市中有很多的外资,而大部分外资都是像你一样,在美元利息极低的时候借的美元,那么当美元开始加息的时候,他们也会像你一样倾向于提前还款,理由就是借贷利息太高,没有继续借的必要。当多数人都这么做的时候,大量外资就会卖出印度股市,而这有可能导致该国股市出现大跌。
以上是用股市举的例子,其实汇率市场也是同理,而且汇率的变化比股市更敏感,美元收割往往也是从收割他国汇率开始的,先干崩对方的汇率,进而干崩该国的经济。当经济被干崩之后,遍地都是便宜的优质资产,然后通过下一轮的美元降息,大量美元又会去抄底这些资产,为下一次的收割做准备。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 Mostra di pi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