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

  •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1日
    【观沧海】粤港澳居民共享大湾区发展成果
    作者:孙天霖


      今年“五一”假期,内地旅客到港澳购物、逛书展、听音乐会等;港澳居民赴广东广州、深圳、中山、珠海等地,看演出、赏美景、品美食……粤港澳三地居民共享大湾区发展成果,“一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


      粤港澳三地居民往来热络,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各项机制衔接和互联互通政策的与时俱进。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完善、规则机制“软联通”持续发力,三地人员交往和经贸往来越来越畅通。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等一系列互联互通政策落地,港澳居民到内地越来越便捷;“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模式推广实施,更让粤港澳三地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港澳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对内地居民有着很强吸引力。近年来,港澳打造特色项目,持续提升接待能力,优化旅游环境,为旅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旅行体验。在香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戏曲中心、中环石板街等景点富有文化特色,不少旅行社推出“定制化”文化之旅;乘坐观光巴士游香港、“城市漫步”等,近期成为深受旅客追捧的热门项目。在澳门,“旅游+演艺”“旅游+体育”“旅游+美食”等跨界融合、精彩纷呈……今年以来,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先后增加陕西省西安市、山西省太原市等10个城市为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参加“琴澳旅游团”人员可多次往返琴澳……诸多利好政策的推出,既为内地居民出游度假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又为港澳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录得约76.6万人次内地旅客经各海陆空管制站访港;据初步统计,澳门接待超60万人次旅客,其中内地旅客48.6万人次。内地访港澳旅客数量增长、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交流热络,促进当地基层服务业发展和民众就业,助力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北上吃喝玩乐心愿单”“消费攻略”……内地旅客赴港澳旅游热情高涨的同时,港澳居民赴内地游也不断升温。近年来,深圳等地积极推出优化港澳旅客消费服务、完善跨境支付环境等创新举措,不断便利港澳居民赴内地消费。当前,内地新型消费不断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接连涌现,为港澳居民消费生活提供了更便捷多元的选择。


      港澳与内地间的热络往来,使得同胞之间亲和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也有利于不断挖掘和拓展港澳与内地交流合作的潜力与空间。近段时间,试点实施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内地居民赴港澳商务签注实行“智能速办”“全国通办”、扩大赴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实施范围……一系列不断优化的出入境政策,将更好促进内地和港澳之间人员交往、经贸往来、互利合作,服务保障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立足自身特色、不断苦练内功,港澳与内地优势互补、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相信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将走得更稳、更实、更远,背靠祖国,港澳也必将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好发展。

  •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1日
    【教育时评】把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作者:黄超


      走进山东五莲县一家农机企业的总装车间,几名职校学生正在学习安装线路。怎样减少磨损,如何经得起行驶颠簸?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近日,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山东等地举办,深化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能工巧匠的生动缩影。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畅通学生技能成长成才渠道,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从科技创新到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大国工匠,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承载了更加重要的使命。


      为此,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围绕企业各生产环节进行成规模、成建制、成体系的资源匹配,让企业成为办学育人的重要主体之一,加快培育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降低人才培养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要结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产引教、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五莲县为例,当地立足整车与零部件制造、机械加工等支柱产业,开设汽车制造与检修、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建设农业装备等校内产教融合基地,推动专业建设全方位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对地方来说,经济社会发展要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凝聚职业教育发展共识,把准产业与教育的发展规律,让校企合作实现精准供给。


      为加快培养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使命。从国际产业竞逐的视角看,职业教育的战略价值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优化办学模式。高技能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占有重要位置,培养目标须转向复合型人才,要具有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胜任复杂操作、解决复杂问题。与此同时,学校要在产业链上主动寻找位置,精准服务企业生产、服务“端到端”智能化升级。


      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又旨在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新征程上,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认识和把握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彰显职业教育的新担当。

  • Episodi mancanti?

    Fai clic qui per aggiornare il feed.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人民论坛】用好生活这个“课堂”
    作者:石羚

      在云南宣威一所小学,上百亩劳动教育基地成了热火朝天的“课堂”,一堂堂田间劳动课、户外美术课、情境语文课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新知,更有对粮食的珍惜、对生命的关爱、对艺术的感悟以及在劳动中磨炼的勤劳品格、形成的团队意识。

      “萌娃变身大厨”——江苏徐州一所幼儿园,孩子们做饭的视频,引得网友惊呼连连。孩子们在劳动课上添柴烧火、揉面炒菜,一个个有模有样、有板有眼。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增强了动手能力、掌握了生活技能,还学会了分享。

      这些新颖的“课堂”教育场景,不仅让孩子和家长欢欣、引发社会关注,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就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实践表明,真正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在拥有一个快乐童年的同时,获得心智的开化、生命的启迪、人生的成长。这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如果只有分数与排名、没有思考与阅历,只有书本和试题、没有真善美的启迪,就会为成长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

      一些地方的探索实践表明,学校教育远不止于“我在上面说,你在下面听”一种模式,课堂也远不只是教室里面的几十分钟。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孩子认知特点出发,课堂可以无处不在,教育可以随时发生。

      探秘湖北武汉光谷,体验前沿科技带来的心灵震撼,在心中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走进毛乌素沙地,亲手种下沙柳,体会“人进沙退”的来之不易;前往宁夏固原任山河烈士陵园,徒步祭英烈,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思政课“行走”起来,更具有穿透力。

      在山东青岛,一名小学生乘坐公交车时因卡内余额不足而得到驾驶员的帮助,女孩郑重写下“1元欠条”。不久后,妈妈带小朋友来到公交车站表示感谢,并捐赠了一张公交卡,用于帮助有相似经历的人。家长善于寓教于事,与孩子共同参与、共同经历,让这堂诚信与感恩的课上得生动而深刻。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当孩子们走出校门、走向辽阔的大地、走进火热的实践,教育也就走出了围墙。在广袤大自然中探索奥秘、感悟哲思,在广阔社会生活中了解社会变化、历史变迁……孩子们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书本本”真正刻进了“心窝窝”。

      有人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大到危难之际能否挺身而出,小到十字路口是否红灯停、绿灯行,那些耳濡目染中形成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往往会伴随孩子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当有师者的自觉,努力做到一言一行树形象、一举一动见文明,全社会协同育人,一起营造孩子成长的大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各地把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打通连接起来,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礼物。让我们葆有这份关心关爱,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教育的规律,不断丰富完善“成长课程”,共护祖国花朵向阳生长。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和音】让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大道充满阳光


      发展中阿关系顺应民心民意,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前途广阔、前景光明。中方将继续同阿拉伯朋友一道,弘扬中阿友好精神,团结共创未来,让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大道充满阳光


      5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阐释中阿关系对和平发展、文明互鉴和全球治理的典范意义,提出共同构建中阿“五大合作格局”,宣布将于2026年在中国举办第二届中阿峰会,为深化中阿合作擘画了清晰蓝图,为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世纪以来,中阿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阿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提炼“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规划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方向,提出推进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一年多来,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步伐坚实,成为凝聚中阿政治共识、发展共识、安全共识、文明共识的光辉旗帜,引领中阿关系开拓进取、阔步前行。中方2026年在中国举办第二届中阿峰会,将充分发挥中阿峰会对双方全方位合作的战略引领作用,持续推动中阿关系跨越式发展。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肩负着实现各自民族振兴、加快国家建设的时代使命。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彰显双方开辟中阿关系新纪元、开创美好世界新未来的共同愿望。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阿方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紧密协作,把中阿关系建设成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标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样板、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探索全球治理正确路径的表率。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主张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方向,将指引中阿关系更好促进双方各自发展振兴,并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全球发展繁荣、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优化全球治理贡献更大力量。


      自习近平主席提出推进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以来,双方全方位合作不断推进,取得重要早期收获。以此为基础,中方愿同阿方构建更富活力的创新驱动格局、更具规模的投资金融格局、更加立体的能源合作格局、更为平衡的经贸互惠格局、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构建“五大合作格局”有利于双方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同阿方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现代农业、空间信息等领域共建10家联合实验室,同阿方设立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支持中国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阿拉伯国家参与总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继续积极推动实施30亿元人民币的发展合作项目,同阿方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每年邀请阿方200名政党领导人访华,未来5年同阿方力争实现1000万游客互访……一系列具体合作举措将推动中阿继续共走繁荣开放之路,以互利合作激发更加澎湃的发展动能,给双方人民带来更大福祉。


      去年10月以来,巴以冲突剧烈升级,人民遭受沉重苦难。习近平主席郑重指出,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正义也不能永久缺席,“两国方案”更不能任意动摇。中方坚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支持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中方将继续为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和战后重建提供支持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一以贯之站在公道正义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一以贯之推动停火止战、保护平民安全、扩大人道救援、落实“两国方案”,中国的作为担当得到阿拉伯国家高度评价。


      发展中阿关系顺应民心民意,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前途广阔、前景光明。阿拉伯谚语说,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中方将继续同阿拉伯朋友一道,弘扬中阿友好精神,团结共创未来,让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大道充满阳光。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人民时评】科技“加速跑” 田野焕新机
    ——传统产业新观察②
    作者:常钦

      锚定关键环节,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着力夯基础、破卡点、提质量、控风险,方能早日补上农机领域突出短板,实现稳链强链

      牵住“牛鼻子”、解决“掉链子”、突破“卡脖子”,装备制造业不仅能开拓发展新空间,更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优化生长期和采收时间,糖分由15%增加到17%,亩产提高约15%——内蒙古通辽市20万亩甜菜用上自动辅助驾驶拖拉机,效益实实在在。广袤田畴里,一台台收割机奔忙田间,不断刷新麦收进度——“三夏”农忙,夏收一线成为农业科技装备的展示场。

      拖拉机平整土地、播种机埋下种子、收割机完成收割脱粒……农业走向现代化,离不开农机装备。当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农机作业面积超过73亿亩次。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主导的新阶段,农业机械的需求已由“非刚性”转变为“离不开、还要好”。这既是产业挑战,更是发展机遇。

      农机给力,种地省力。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生产要素。没有农机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全力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作物播种收获机械应用水平还不高,高端智能农机等机具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较大,大马力机械还不够强,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机械相对缺乏。这些问题,既有亟待填补的技术空白,也有待供给发力的市场空白。锚定关键环节,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着力夯基础、破卡点、提质量、控风险,方能早日补上农机领域突出短板,实现稳链强链。

      每秒喂入量可达15公斤,作业效率高达每天500亩,中国一拖自主研发的大型高效谷物联合收割机东方红YT6668,填补了国内大喂入量高端收割机的空白。这样的庞然大物,全身上下有5000多个零部件,整机电控系统有30多个控制器、上百个传感器。农业机械装备是农业科技集成和大规模应用的重要载体。要实现“从0到1”的研发突破,迈向“从1到N”的产业化拓展,惟有自主创新,惟有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依靠科技创新锻长板,促进产业向“新”而行,才能集聚发展新优势,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粮食收获环节为例,如果三大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每年全国就可减少120亿斤左右的粮食损失。实践中,一些农机产品可靠性不高、耐用性不强、性能不佳,售后保障存在欠缺,对机收质量产生影响。这启示我们,要向性能和质量要效益,在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两端发力。面向实际应用挖潜能,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统筹提升产品研发制造水平和售后保障能力,才能加快推动先进农机应用于生产一线,助力实现颗粒归仓。

      农业机械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领域。“落差”就是“势能”,“差距”就是“空间”,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短板清单”,就是产业的“潜在订单”。这个道理对装备制造业普遍适用。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制造业的脊梁。高端装备制造业,更是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于一体。牵住“牛鼻子”、解决“掉链子”、突破“卡脖子”,装备制造业不仅能开拓发展新空间,更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装备一小步,产业一大步。紧盯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装备制造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健骨”,我国必将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和强国。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30日
    【钟声】美国严重威胁和阻碍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美国假人权、真霸权的面目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美方应认真检视本国政治体制的根本缺陷和弊端,切实保障人权,而不是不顾自身人权劣迹斑斑,继续以“人权教师爷”自居    


      5月2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3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用事实和数据揭露美国人权状况继续恶化的现实。公民和政治权利沦为空谈、种族主义顽疾贻害深远、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日益加剧、妇女和儿童权利遭受持续侵犯、无证移民悲惨境遇触目惊心、美式霸权制造人道主义危机……美国存在的诸般人权问题,不仅使人权在美国实质上异化为少数人享有的特权,也严重威胁和阻碍着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如何,事实最有说服力。观察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不是要看其怎么说,而是要看其怎么做。美国2023年约4.3万人死于枪支暴力,平均每天死亡117人;警察滥用暴力导致至少1247人死亡;少数族裔面临系统性、持续性、全面性的种族歧视;贫富差距达到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程度;妇女儿童权利长期遭受系统性侵犯,保障性别平等的宪法规定付之阙如……事实充分表明,美国人权正朝着日益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美国国务院不久前发布所谓国别人权报告,对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横加指责、说三道四,唯独不提美国自身存在的严重人权问题,再次暴露出美国霸权霸道霸凌的自私本质和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双标。


      政治极化、两党恶斗深度嵌入美国政治,严重威胁美国人权。美国学者福山撰文指出,当一个社会的制度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就会出现政治衰败。美国政治极化日益严重,枪支管控、堕胎权、移民问题、妇女人权保障等都成为两党恶斗的筹码。“否决政治”的闹剧不断上演,导致美国政府在保障人权方面难有作为,让美国民众深感失望。美国多家研究和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民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度长期处于历史低位,2023年仅为16%;2023年1月至12月,有76%至81%的美国民众对国家发展态势表示不满意,76%的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正处于错误的发展方向。


      美式民主只重表演、不求实效、漠视人权,必然失信于民。长期自诩为“人权卫士”的美国,为什么无法弥合自身人权赤字?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很能说明问题:65%的美国民众认为,多数美国政客参选公共职位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这些美国政客把党派、选区、利益集团、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之上,甚至为此不惜撕裂社会,更不会顾及普通民众的人权。英国《泰晤士报》网站刊文指出,严峻的信任危机与美国政坛频出的乱象怪象互为表里,深深侵蚀美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美国长期以来大搞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滥用武力和单边制裁,在世界上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后果。美国布朗大学“战争代价”项目网站2023年5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9·11”事件后,在美国进行海外“反恐”战争的战区,总死亡人数至少为450万至470万。美国大肆实施“外国代理人”行动,破坏他国社会稳定,侵犯他国人权。美国持续向冲突地区提供集束弹药等武器,加剧区域紧张局势和地区武装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美国无视加沙十几万平民伤亡,连续几次否决联合国安理会推动加沙立即停火的行动努力。这是美国漠视人权、践踏人权的最好证明。


      美国假人权、真霸权的面目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美方应认真检视本国政治体制的根本缺陷和弊端,切实保障人权,而不是不顾自身人权劣迹斑斑,继续以“人权教师爷”自居,对他国人权状况指指点点,打着人权、民主的旗号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人权,对外输出冲突动乱。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30日
    【评论员观察】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作者:常晋

      关怀劳动者权益,就是关心企业的前途命运;稳定员工队伍,就是稳固企业的发展根基

      “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在“外卖诗人”王计兵笔下,如他一般的外卖骑手,怀揣对生活的责任,起早贪黑、穿街过巷,守护人间烟火。不只是他们,包括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都在用辛勤付出为大众生活带来便利。

      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新就业形态具有雇佣关系灵活化、工作内容碎片化、工作方式弹性化等特点,部分从业者面临工作时间过长、平台规则制定不够透明等问题。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是一道必须细致解答的现实课题。

      前段时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系列指引指南,引导企业进一步依法合规用工,进一步畅通劳动者权益维护渠道。这一举措,有助于传递劳动者声音,推动相关群体获得更好的薪酬待遇。

      保障劳动者权益,不是给企业加“包袱”。企业与职工是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受雇企业也不例外。以快递行业为例,一些快递企业的报酬与权益保障相对较好,快递员服务的专业性、积极性就更高,无形中提升了服务口碑、增加了用户黏性,继而助推企业增收。最终,员工权益保障与企业效益增长形成了良性循环。在这个意义上,关怀劳动者权益,就是关心企业的前途命运;稳定员工队伍,就是稳固企业的发展根基。不断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为企业带来的将会是更健康、更长久的发展动力。

      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不妨让科技多一些人情味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依赖于平台经济。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网约车司机,劳动者收入水平都高度依赖包括算法在内的平台规则。部分平台收入分配规则不清晰且常变动,有损劳动者权益;一些平台对工作时长和时限设置“硬杠杠”,也容易导致过度劳动,有碍劳动者身心健康。引导企业提高用工规则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让算法“有智慧”也“有温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也需多方形成合力。新就业形态用工模式较为复杂,劳动关系认定不易,职业伤害保障不足。2023年12月,江苏南京的外卖骑手戚建忠在送餐途中不慎摔倒骨折。在平台工作人员帮助下,他申报了职业伤害保障,约1000元医药费报销了875元。这一新型工伤保险,由平台企业缴费,既能发挥兜底保障功能,也有助于分散平台企业经营风险。截至2024年3月末,已有801.7万人被纳入新型工伤保险保障范围。有必要总结经验,研究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实施范围。同时,在普通劳动者举证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法院、工会、企业等应共同探索创新适合新就业形态特点的劳动者维权服务方式,改进和优化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维权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为他们创造更为良好的从业环境、更有前景的发展环境,是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30日
    【金台锐评】司法保护促社会协同发力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作者:金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权益不容侵害。“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多次公布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典型案例,公益诉讼溯源治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问题……近年来,司法机关采取有力举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取得新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未成年人保护还面临一些新形势新问题,应该积极应对,不断提升未成年人保护质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业态的出现,未成年人保护面临一些新场景。因为触网较多,一些未成年人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猎物”,还有的被诱导参与其中,涉嫌帮信犯罪;有的犯罪分子借助网络,实施新形态犯罪,未成年人往往难以防范,不久前最高检就公布了一起通过网络手段“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而电竞酒店、桌游吧、私人影院等新兴起的娱乐业态,容易存在监管死角,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维权难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这些新场景、新问题,可以及时总结司法机关办案裁判经验,通过公布指导案例、细化规定等方式厘清相关问题。


      预防犯罪就是保护,惩治违法也是挽救。对于尚不构成违法犯罪的“小错”,应该及早干预教育,避免滑向犯罪深渊。而对确有违法行为甚至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要坚决依法处置,当宽则宽、该严则严。惩戒不是终点,而是帮扶的起点。对罪错未成年人绝不能一罚了之、一关了之,放任其“自甘堕落”“交叉感染”。要推动健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利用好专门学校等矫治机构,促进加强未成年犯管理、教育、矫治等工作,推动做实“监护+呵护”“改造+帮教”,帮助罪错未成年人迷途知返,尽早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不仅是惩处和预防违法犯罪,而且要推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机制落实完善,从满足办案需求转向满足未成年人需求。应针对未成年人特点和需求,全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比如,完善“综合履职适用率”等指标机制,推动检察机关利用办案中掌握线索,以公益诉讼溯源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各项问题;针对未成年人诉讼能力偏弱、无法有效行使诉权问题,可以依法加大对涉及监护、抚养等问题的支持起诉力度;逐步推动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系统;强化对低龄未成年受害者在诉讼过程中的心理干预与治疗;等等。


      孩子的美好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我们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以司法保护促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协同发力,精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30日
    【人民时评】创新赋能,织出新优势
    ——传统产业新观察①
    作者:邱超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指出“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化压力为动力、变短板为潜能,强根基、延链条,传统产业大有可为。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聚焦若干有代表性的传统产业,探讨如何抢抓机遇、转型升级,推动更多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在新赛道上迸发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编者  

      不懈探索“从无到有”新可能,不断攀登“人有我精”新高度,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向先进制造业、高附加值产业迈进

      当纺织业闯入新赛道,会跑出怎样的姿态?

      在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走进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尽可以打开关于纺织品的无限想象:轻薄柔软的手套,能够承受机械切割的冲击;医用防护口罩,在自然环境中能被生物降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全球纺织行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盛泽镇拥有“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完整产业链。从这里观察中国纺织,可以发现新质生产力的活跃因子。

      传统产业开辟出不胜枚举的新赛道,凸显了科技创新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纺织是传统产业,也是举足轻重的民生产业。我国纺织制造产业能力与贸易规模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堪称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纺织业的直接就业人口超2000万,是就业的蓄水池。对于这样的传统产业,“不能简单当成‘低端产业’一退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以创新之钥打开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大门。

      应当看到,随着产业梯度转移、要素成本上升、价格竞争加剧等,纺织业正遭遇不少传统产业面临的共性挑战,以往那种贴牌代工、以价取胜的老路更难走了。不懈探索“从无到有”新可能,不断攀登“人有我精”新高度,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向先进制造业、高附加值产业迈进,是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巩固传统优势、锻造新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聚焦需求,美好生活里有机遇。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纺织服装直面超大规模的“刚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趣味日益多元,纺织服装消费趋向“千人千面”。从冲锋衣、瑜伽裤,到滑雪服、马面裙,瞄准细分赛道,在垂直领域“深挖一眼泉”,也能创造“长流不竭”的经济效益。不仅是民用服装,如今纺织品的产业应用领域大为拓展。从“人造血管”,到航空航天材料,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融合加速的背景下,纺织业市场潜力广阔。打开视野,转变思维,融合创新,就能开拓发展新空间,释放产业新活力。

      补齐短板,转型升级中挖潜能。我国纺织业产能大、链条长、发展集中度不高,创新发展的能力不均衡。例如,截至2023年9月,纺织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56.5%、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为49.3%。无论是研发国产设备,还是改进工艺流程,抑或是优化库存管理,行业弱项、堵点还有不少。这是不少传统制造业都存在的短板,也是大家都拥有的升级潜力。借鉴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经验,强化问题导向,把“卡脖子”问题当科技创新“突破口”,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定能塑造中国制造的竞争新优势。

      文化赋能,打造品牌延伸价值。一些国际大牌即便将羽绒服卖到上万元、瑜伽裤标价上千元,在市场上仍然受追捧,印证了高端品牌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汉服唐装引领流行时尚、国货品牌广受大众欢迎,中华文化影响力正全面提升。借“国潮”之风,用好产品说话,让好手艺传承,将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底蕴融合,培育更多有影响力的国货名牌,包括纺织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必将更好融入时尚、引领风尚,激活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巨大消费潜力。

      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瞄准新需求,攻关新技术,引领新时尚,求新求变、乘势而上,传统制造业必能历久弥新,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29日
    【人民时评】堵疏结合实现“人机共舞”
    作者:黄骥

      应用不等于滥用。合理善用,才能实现“人机共舞”。对学术写作而言,AI理应是“助手”,而非“替身”,更不应沦为学术不端的“帮凶”

      近期,许多高校发布论文写作规范时,对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设定了明确规则,禁止利用AI实施学术不端行为,并规定了AI生成内容检测、学生自查自纠、教师专项指导等配套机制。这些举措,有利于规范AI的应用,确保学生自主完成论文。

      在学术写作中,AI的“双刃剑”效应尤为明显。一方面,AI根据指令进行“跨领域、跨语言、跨体裁”的信息整合,可以在资料整理、图表制作、语法检查等方面完成大量简单、初步、重复性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灵感创意、拓展视野思路,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术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面对专业学术问题,AI的“作答”时常“不走心”“不靠谱”,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倒果为因等错误。“一键生成”的文章,大多存在千篇一律、言之无物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这也容易诱发剽窃和侵权等乱象,背离学术研究的宗旨,干扰误导后续研究工作,甚至引发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隐患。放任AI学术写作野蛮生长,将会助长投机取巧、惰于思考的风气,导致学术精神、研究能力、教育质量的滑坡。

      面对AI浪潮,应该与时俱进、拥抱变化,也需要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应用不等于滥用。合理善用,才能实现“人机共舞”。对学术写作而言,AI理应是“助手”,而非“替身”,更不应沦为学术不端的“帮凶”。可以用它来查漏补缺、提高效率,但绝不能用来捉刀代笔、造假作弊;可以用它来做简单重复的事,但绝不能把创意、想象和逻辑的建构也全都让渡给AI。

      有鉴于此,对论文写作使用AI应该加强监管,采取有堵有疏的平衡之道。有学者建言,学生在人工智能辅助学习的过程中应当追求“可解释性”,比如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出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不能是任凭AI随机生成的东西,而是学生经过思考和主动学习的结果。一些高校和期刊规定AI生成内容在学术作品中的比例上限,反对完全依靠AI来确定写作思路、完成作品关键部分。这些具体要求,在清晰厘定AI学术写作边界方面不失为有益探索。在严禁代写、堵住风险的基础上着力规范应用,体现了平衡包容、精准治理的思维,有利于兼顾发展和安全、活力与秩序。

      当前,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机交互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人机共舞”不断涌现更多可能性,新的规则和范式理应未雨绸缪。相信,在堵疏结合、完善规范的思路下,“AI向善、学术向好”的良性循环将得以形成。“人”的领舞和“机”的伴舞,将会更加和谐、更为精彩。

  •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29日
    【人民论坛】“三省吾身”学党纪
    作者:庞宇静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同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都息息相关。

      学习贵在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在党纪学习中强化自律、提高觉悟、锤炼党性,不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方法,对照《条例》“三省吾身”,在反躬自省中,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

      一问是否本根不摇。学出忠诚,锤炼坚强党性,筑牢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回首奋斗征程,我们党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机勃勃,靠的就是广大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和对初心使命的执着坚守。如今,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甚至滑向腐败犯罪的深渊,根本上还是因为丧失了理想信念。本根不摇,才能枝繁叶茂。学习《条例》,就要从字里行间感悟信仰的味道,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

      二问是否守牢底线。学出敬畏,加强自我约束,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条例》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学习《条例》,要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一旦干了不能干的,会受到什么样的处分,从而引起重视、得到警醒。“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要把《条例》变为约束自己言行的“紧箍咒”,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问是否知行合一。学出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日用而不觉。我们党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要逐章逐条学《条例》,从中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维护”这一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融入思想深处、变为言行准则、始终坚决做到,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用铁的纪律赢得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新征程上,我们应当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时刻自警自省,砥砺初心恒心,向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

  •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29日
    【评论员观察】发展风险投资 壮大耐心资本
    作者:周人杰

      通过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是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

      改善经营主体预期、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同样需要进一步激活耐心资本,助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供需更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

      谈及创业期,江苏一家网络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不少科创企业的“共性难题”:作为初创期科创企业,既要开拓市场,又要加强研发,对资金的需求很迫切。但在这个阶段,许多银行“看过去、看财报、看抵押”,结果往往是“不敢贷、不愿贷”。幸运的是,有银行联合创投机构,以“小股权”为纽带,提供3000万元信用贷款,缓解了这家公司的资金压力。

      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通过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是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今天,中国的科创企业正竞相涌现。以北京为例,2023年北京新设科技型企业12.3万家,相当于平均不到5分钟就有一家科技型企业诞生。这些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但自身规模小、资产轻、难估值,融资渠道受限,一旦资金供给难以撑过前期的技术研发和积累阶段,就极易陷入发展困境。这就需要耐心资本作为“长跑搭档”,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等提供稳定的金融活水。

      耐心资本,耐心何来?深刻把握技术创新规律,才能对科创项目的孵化沉下心、有耐心。今天的科创项目往往聚焦于未来产业,是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这就要求耐心资本与“快进快出”、投机套利的短期资本不同,要更注重价值投资,更看重项目的未来成长性。只有做长期资本、战略资本,才能稳定投入、承受较高风险,陪伴企业穿越经济周期,以高度的耐心换来高额的回报。

      改善经营主体预期、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同样需要进一步激活耐心资本,助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供需更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比如,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32条务实创新举措,打造投早投小投科技的风向标,驱动更多资本成为耐心资本。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风险投资创造更好发展环境,引导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融资体系结构匹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就能让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优质企业始于技术、成于资本,让更多社会资本成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助推器。

      不久前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培育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要深化金融创新,探索“股贷债保”联动,推广“中试险+研发贷”等创新模式,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风险投资转变理念,我们有条件有信心乘势而上,推动耐心资本成长壮大,为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力量。

  •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29日
    【观象台】深化拓展优势产业开放合作
    作者:正语


      与合作伙伴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全价值链开展合作,积极探索本地化经营模式,实现业务耦合、成果共享,中国优势产业“走出去”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日前,随着奇瑞汽车西班牙工厂项目签约,中国汽车进军西欧市场迈出实质性步伐。与常规海外产能布局不同,这座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的整车工厂不是新建,奇瑞也没有控股,品牌更没有悬挂“奇瑞”标识。


      据介绍,这座工厂原为某跨国车企的西班牙基地,曾于2021年停产关闭。根据协议,奇瑞与西班牙一家汽车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对方控股。奇瑞汽车将于今年三、四季度率先投产新型电动汽车,使用奇瑞全球征集的国际化品牌OMODA商标,合作方旗下车型也将在此生产。预计至2027年,年产量达到5万辆,2029年增至15万辆,此举将为当地提供约1600个工作岗位。


      既能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又能给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奇瑞的新举措得到了海外合作伙伴的欢迎,也启示我们:深化拓展开放合作,是推动我国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借快速的产品迭代能力、高效敏捷的供应链以及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加上全球最大、最完备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支撑,已经锤炼出全球竞争优势。业内公认,当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的最佳时间窗口,而用开放共赢的心态拥抱全球化,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必须要跨过的门槛。


      再看动力电池产业。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占比63.5%,装车量全球前十的企业中,我国占据六席。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无论在核心技术、制造能力、产业链还是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今年一季度,欧洲新能源汽车增速回落,当地车企对电动化进程也进行了调整。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帮助海外车企降低动力电池成本,提升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可以让合作伙伴享受到中国技术成果,更能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蛋糕,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深化拓展开放合作,要坚持长期主义,以产业链的深度嵌入实现成果的更好共享。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合作方式的创新。合资、入股、产品出口、技术授权……各种有利于合作双方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都值得尝试。前不久,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出“开放式创新”观点,其核心是与全球车企、其它电池公司分享电池技术,助力能源可持续转型。去年,宁德时代通过提供专利许可、设备支持、生产现场管理和供应链质量管理等协助,不占有股份,只收取技术服务费的方式,已经尝试用技术授权模式为福特在美国本土建设电池工厂。


      合作方能共赢。与合作伙伴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全价值链开展合作,积极探索本地化经营模式,实现业务耦合、成果共享,中国优势产业“走出去”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8日
    【人民时评】多管齐下补齐护士缺口
    作者:白剑峰

      加快补齐老年、儿科、重症等护理服务短板,切实推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共同营造关心、尊重、理解护士的良好氛围,定能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护士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超过80%,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2023年末,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有478万人,注册护士则为563万人。按照“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的要求,护士缺口接近400万。如何补齐护士缺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命题。

      当前,护士短缺问题之所以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的观念。例如,一些医院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以低薪合同聘用护士,有编制护士与合同制护士收入差距较大,同工不同酬。这也是导致护士队伍不稳定、护理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医院认为,“进医生挣钱,进护士赔钱”。护士创造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护理、注射、输液等方面,但这些服务项目定价偏低,为医院创造的经济效益较小,不足以弥补护士的人力成本。因此,医院缺乏增加护士数量的积极性。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是距离患者最近、接触患者时间最长的医务人员。临床护士数量少,不仅导致许多护士超负荷工作,而且使护理服务“缩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隐患。

      如何解决护士短缺问题?根本在于扭转“重医轻护”的观念,依法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落实好各种惠护政策,不断改善护士执业环境,让其舒心、安心地投入工作。

      进一步促进护理事业发展,要落实《护士条例》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保障护士获得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卫生防护、执业安全等合法权益。特别是,要在护士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统筹考虑,增强护士职业的吸引力、减少护士外流。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上班,手术是一台接一台,马不停蹄。”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麻醉科护士这样描述她的日常工作状态。从一名普通临床护士的工作日常可以看出,临床护士深度参与医疗过程,对患者康复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健全完善护士队伍激励机制,应该以临床工作业绩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评价指标,优先保障临床护理岗位护士配备到位。

      在北京协和医院,院方添置了移动护理车、智能药柜,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也保证了分配药物的准确性。通过信息化建设,减少护士的非护理工作时间,可以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病情观察,进行护理照顾、健康指导,真正让他们回到患者身边。可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减少临床护士不必要的负担,不仅能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贴近临床,还能以松绑减负实效增强护士职业的吸引力。

      逐步优化医护比例,加快补齐老年、儿科、重症等护理服务短板,切实推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共同营造关心、尊重、理解护士的良好氛围,定能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8日
    【评论员观察】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谱写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篇章⑥
    作者:何娟

      紧贴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既有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边民富、边关美促进边境稳、边防固,也能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人心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用好音乐、体育、节庆活动等载体,找寻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点、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5个村寨”重点展示各民族的音乐、美食、织锦等非遗项目,“民歌一条街”以歌声唤醒民俗记忆,三街两巷、亭子码头吸引各族群众共游共乐……不久前,为期一个月的“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落下帷幕。各族文化各美其美,传统现代共生共融,尽显山水之美、人文之美、民俗之美,广西深耕的这一文旅品牌,也成为促进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的盛会。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既包括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民族自治区,又涉及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省份。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繁荣安全稳固,是重要任务。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六个坚持”的重大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将西部地区打造成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美丽家园,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对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能力,使之有一定的人口和经济支撑,才能更好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比如,内蒙古兴安盟成立20多个专业合作社,打造特门郭勒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出一批“草原绣娘”;西藏山南市建成现代化养鸡场,墨脱县做大茶旅文化产业,许多边境地区以产业为引领,闯出增收致富新路,也带动各族群众自觉固边守边护边。又如,川藏铁路建设稳步推进,和若铁路、丽香铁路开通运营,西部交通留白不断填补,快高铁、慢火车并行,织就团结网、幸福网。实践表明,紧贴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既有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边民富、边关美促进边境稳、边防固,也能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人心。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邻里节百家宴”上,同吃一桌饭、同感民族情;在社区“居民说事”点,畅聊家中烦事、邻里小事、生活难事……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聚居着14个民族的群众,少数民族群众占比约2/3。这里流传着“百万不换好邻居”的暖心故事,延续着“一切问题都可以在‘桌子’上解决”的好传统。西部地区类似的多民族社区、村屯还有很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不胜枚举。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巩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定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需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做“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于包容多样中增进认同。贵州榕江,“村超”“村BA”中场休息时间成为民族歌舞、服饰的秀台;天山南北,文化润疆工程深入实施,持续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感染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用好音乐、体育、节庆活动等载体,找寻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点、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切实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必将浇灌出更加丰硕的“石榴果”。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必能以各民族大团结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8日
    【金台随笔】找准群众关切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
    作者:陈凌


      “慢工”并不等于“坐等”,而是小步快走、稳扎稳打,是积极的进取    


      前段时间,听基层工作的朋友讲起一件关于社区治理的事。当地有个比较大的社区,居民多、流量大,引来不少流动摊贩。小区一个出入口前,数百米的路段,一度聚集了60多个摊位。占道经营,既堵塞了交通,也破坏了环境,社区居民意见不小,但诉求多元。既有改善环境的需求,又有便利生活的需要,还得坚守安全的底线,怎么办?


      怕麻烦换不来“最优解”。社区征集意见、调研分析,最终决定改造小区外一块荒地,将流动摊贩疏导过去,并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功能区分——白天是居民散步健身的休闲公园,晚上则是秩序井然的夜市。一个举措,不仅盘活了荒废的空间,也解决了流动摊贩整治的问题,还让居民有了休闲、消费的好去处。


      不仅是社区治理,其他领域的工作,都可能会遇到两难甚至多难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有三种选择:一种是怕麻烦,听之任之,视而不见,如此,问题容易越拖越大;一种是“一刀切”,顾其一边而不顾另一边,结果可能“按下葫芦起了瓢”,看似解决问题,实则也是偷懒;还有一种则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如此才有可能真正把问题解决。一些工作涉及人群多、利益关系复杂,要想把工作做好、做到群众心坎上,就需要不怕麻烦,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和进展,把握平衡、综合施策,防止畸重畸轻、顾此失彼。


      慢工出细活。处理复杂问题,同样如此。保持耐心,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才有可能解好复杂的“多元方程”。但“慢工”并不等于“坐等”,而是小步快走、稳扎稳打,是积极的进取。


      以治理大气污染为例,这件事曾被国外一些观察者认为“不花三五十年是不可能改变的事”。但我国在一天一天的治理中,在一点一滴的改变里,雾霾少了,蓝天多了,空气质量在较短时间跨度里实现了可喜的变化。锚定目标、步步为营,既不畏难、也不浮躁,点滴的改变,最终实现的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看似“慢”,实则“快”。


      解决复杂问题,也需要找准群众关切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北京朝阳公园,因为野生鸟类众多,野鸭岛北边的湖畔经常聚集大量拍照的人群。然而,湖畔比较湿滑,游人容易滑倒,甚至落水。即便公园在岸边立起了警示牌,依然挡不住大家的热情。风险要规避,人们亲近自然的热情也要照顾。如何兼顾?公园另辟蹊径,在湖畔建起了亲水平台,既满足了大家亲近自然的需要,也极大降低了落水风险,受到游客欢迎。这里的关键,正在于以群众需求为方向,找到群众关切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事实上,结合点也是突破口,找准了结合点也就找到了努力方向。


      千难万难,不怕麻烦就不难;千计万计,步步为营是上计;千头万绪,掌握方法就能理出头绪。拿出应有的勇气、韧劲和智慧,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事必有所成,业必有所进。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8日
    【金台潮声】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
    作者:吴储岐


      “温水煮青蛙,前车之鉴不可忘却,每个人还是要好好复习一下。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抓好党纪学习教育。


      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就意味着党员、干部时刻要用纪律这把“戒尺”敲打自己,保持“吾日三省吾身”的清醒,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本色。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亦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履霜,坚冰至”,一切腐化、变质莫不先由心性堕落、欲望泛滥开始。贪心一动,信仰就开始动摇,底线就逐步失守。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时常念念脑子里的“紧箍咒”,不断拧紧守纪律的发条,就能防微杜渐、慎始慎终。从这个意义上讲,纪律是“紧箍咒”,更是“安全带”。党员、干部要多念“廉洁经”,培养“自觉的纪律”。


      在原则面前懂得坚守,在需求面前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坚决抵制,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创造出经得起检验的业绩。焦裕禄不让孩子“看白戏”,建议县委作出“十不准”的规定;谷文昌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从不占用公家一寸木材;杨善洲一辈子坚守着下乡和出差自己缴伙食费、公车不私用的习惯……这些党的好干部之所以受到群众爱戴,不仅因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在于他们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使纪律和规矩真正在心中立起来、严起来。


      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贵在日常、抓在经常。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决好对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学纪是前提,守纪是关键。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做任何一项工作时,党员、干部都应当自觉拿起纪律这把尺子,量一量自身的言行,判断是否合乎党的纪律要求,把遵守党的纪律贯穿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养成纪律自觉、保持纪律定力。


      心存敬畏有坚守,手握戒尺葆初心。党员、干部只有脑子里时常念一念守纪律的“紧箍咒”,在行动上自觉遵守、时时检视,才能经得起各种风险困难的考验,经得起各种名利诱惑的考验,砥砺前行、行稳致远,成就一番事业。

  •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27日
    【评论员观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谱写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篇章⑤
    作者:周人杰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做好民生工作意义重大

      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

      重庆沙坪坝区的三河村,毗邻大学城和缙云山,被称为“嵌在城市中的乡村”。依托全长9.8公里的农村公路盐堰路,三河村吸引了40余个项目入驻,从曾经的“空壳村”发展成如今远近闻名的“艺术家村落”,2023年实现乡村游35万人次、营收1.2亿元。三河村的发展惠及普通村民,彰显着城乡融合发展的蓬勃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六个坚持”的重大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要看到,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不小差距,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重道远。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做好民生工作意义重大。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加大对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也需要激发内生动力、提高造血能力。一方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有序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庆早在2022年就出台23条硬措施,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要求驻村干部确保每月2/3以上时间吃、住、干“三在村”,目的就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另一方面,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助力农民在家门口增收就业。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周家窑村,得益于当地银行提供“农贷通”,德喜隆养殖场的牦牛养殖规模从2020年的70头扩大到今年的300多头,还形成产销一体的牛羊肉产业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体制机制,既守住底线又谋求增量,既有外部支持又有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区域经济布局来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的纽带和桥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就能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助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在陕西石泉县,当地充分发挥鎏金铜蚕出土地、先秦文化重要发祥地的文化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发展新路子。在四川普格县,“高原艾草”引领中药材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县艾草种植规模达1.5万亩,参与农户650余户、户均增收约1.2万元。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进程。

      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既包括物质获得感,也包括精神获得感。内蒙古把网格化调解模式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起“网格+调解”工作机制,将矛盾止于微澜、化于基层,让“枫桥经验”在祖国北疆迸发旺盛的生命力。新疆阿克苏市探索推行“文明实践积分超市”模式,在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方面获得积分就能兑换奖励,各族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可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用好“以小带大、小中见大”的方法论,就能更好运用“枫桥经验”,保持基层稳定、群众平安。

      抓落实、求实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能让西部地区广大群众更好分享国家改革发展红利,从而有效增强西部发展动力活力,推动西部大开发不断迈上新台阶。

  •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27日
    【人民时评】电助力自行车缘何受到海外采购商青睐
    作者:刘家玮

      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正是传统行业企业实现华丽转身、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关键

      支持与手机操作系统连接,拥有地图导航、心率监测等多种功能,这样的自行车是否很时尚?前不久,在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一辆辆智能化的电助力自行车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成为海外采购商最青睐的自行车产品之一。

      曾经,自行车与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并称为“四大件”,是许多人家中珍贵的物件,“二八大杠”承载了多少年代记忆。如今,自行车这个传统产业非但没有过时,还开辟出新赛道,走向国际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自行车整车1099.9万辆,其中电助力自行车是一大亮点。一些新兴国产电助力自行车品牌纷纷建立海外销售总部与研发中心。出海势头强劲,创新活力奔涌,成为我国“两轮”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从外形看,电助力自行车与传统自行车结构相似,但其内部加入了以传感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还配备电机与锂电池,在保留骑行乐趣的同时,比普通自行车省力,相较于传统电动车也更轻便。在一些山林多或坡道多的地方,骑普通自行车会比较吃力,而电助力自行车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痛点,让更多人能享受绿色出行的乐趣。正因如此,尽管售价相对较高,海外消费者对电助力自行车的购买热情依然高涨。就此来看,绿色低碳发展,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新机遇。抢占机遇,开辟赛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主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和实现“弯道超车”的动力之源。我国自行车产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七成以上,但一段时间内,变速器等核心部件“卡脖子”、品牌“多而不强”等问题困扰着自行车产业。在电动、智能赛道上加快创新,成为不少自行车企业寻求“突围”的发力点。有的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在力矩传感器研发上取得突破,成为国际上少数掌握该项技术的企业之一;有的侧重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内置软件学习骑行者的骑行习惯,自主调节电机系统输出以及变速器变速,让骑行更省力、续航里程更长。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正是传统行业企业实现华丽转身、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关键。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从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在全球产业变局中站稳脚跟、夯实优势,到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凭借新技术叫响全球,再到国产电助力自行车、取暖设备等受到国际市场青睐,一个个案例无不启示我们:坚持在开放中发展,在竞争中成长,敢于到国际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搏击风浪,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市场瞬息万变,但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和生活的追求从未改变。转型升级不易,但经风历雨之后的彩虹格外美丽。更多中国企业不惧风雨、劈波斩浪,锚定国际市场个性化需求,高扬创新风帆,必能以高品质供给更好惠及全球消费者。

  •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27日
    【人民论坛】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
    作者:李斌

      “自己的私心,就是这样打开这个缺口”“始终没有认识到我自己这点本事、这点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出了问题”……一些落马干部的忏悔一次次证明,“破法”无不始于“破纪”,“破纪”无不从思想滑坡始。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这启示我们,加强党纪教育,既要重视正面引导,也要加强反面警示,共同促进纪律规矩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做到自律,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纪律规矩就摆在那里,有的干部仍然我行我素、顶风违纪,说到底是没有敬畏之心。敬畏人民,就该明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不敢做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敬畏权力,就要知道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运用得不好,则会祸国殃民、害人害己;敬畏法纪,就要清楚对党规党纪多一分敬畏,就多一分清廉、多一分安全。所谓“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始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生的路才能免于灾祸,越走越宽。

      党规党纪是令行禁止的高压线,换个角度看也是自我保护的安全线。只有手握戒尺,才能对底线和边界心中有数,做到行有所止。面对“糖衣炮弹”的诱惑,遭遇“温水煮青蛙”的陷阱,稍有不慎就会名节尽毁。越是当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遭到消磨和侵蚀的时候,越需要紧握手中的戒尺,以党纪国法“击退”步步紧逼的“围猎”,以警钟长鸣摁住内心潜滋暗长的欲望。同样,也只有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真正弄明白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拒腐防变只有进行时。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党员、干部要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手中的戒尺握得更牢一些,随时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更要在诚意正心上下实功夫,让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练就拒腐防变、正气充盈的“金刚不坏之身”。

      陈毅同志在《手莫伸》一诗中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让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用权成为习惯,党员、干部必能以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品格,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