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

  • 唔知有幾多人覺得自己係介乎正常同抑鬱之間?我覺得香港應該係幾多嘅,而我應該係其中一個。有時候都幾矛盾,兩種性格同情緒可以同時存在:正面同負面、外向同內向、自信同自卑,有時都唔知邊一面係真正嘅自己。呢排睇得多名家作品同心理書,會令自己覺得「應該好似佢地咁」、「我都可以做到」嘅感覺,但時間證明現實嘅殘酷,將幻想慢慢破壞。本來想睇下本書幫唔幫到朋友,但睇嘅途中發現,可能自己先需要睇,因為佢將我從正能量嘅夢境,拉返入真實嘅日常。

    作者係一個有輕微抑鬱症嘅女仔,而書嘅內容就係佢接受12個禮拜心理治療嘅經歷,主要係佢同醫生嘅對話。入面冇詳細描述治療過程,冇激勵人心嘅勵志道理,冇積極走出人生低谷嘅康復故事。作者嘅心理狀況反反復復,甚至到故事完結時仲係唔穩定,但咁樣反而顯得出故事嘅真實:要改善情緒問題,絕對唔係一朝一夕、簡簡單單就可以完成嘅事情。作者面對情緒時跌跌撞撞嘅經歷,為我加添左一層親切感。

    喺同醫生嘅對話入面,作者詳細描述生活上大大小小嘅事,從家庭、交友、工作、感情上嘅都有,並嘗試表達箇中嘅感受。喜、怒、哀、樂,種種情感,佢都嘗試用言語去表達,時而比喻、時而描寫,雖然作者未必表達得好清楚,思路同情緒有時會混亂,但好欣賞佢努力講出來嘅勇氣,而上一本書都有提到,將感受寫出來亦不失為一個抒解情緒嘅方法,亦可以趁機會整理自己嘅思緒。我都係去到近期開始寫文,先感受到佢嘅神奇效果。

    作者發現自己嘅情緒問題,主要係源於自卑感。因為要迎合他人同社會,導致心理上經常處於矛盾同掙扎。自卑嘅原因有好多,無論係由於自細家庭環境嘅影響,同事之間嘅比較,或者韓國社會對女性嘅刻版印象,都會令佢為自己設下一個理想嘅形象,偽裝成佢認為大家會中意嘅性格。當佢認為自己做唔到佢理想嘅形象,或者得唔到認同,佢就會好自卑;但即使其他人欣賞佢、親近佢,佢亦會因為覺得自己並唔係佢地想像中咁好,認為自己冇資格被愛,而感到羞愧同有壓力。呢種對自己過於苛求,長期唔可以做自己嘅煎熬,導致佢情緒容易受影響,反復嘅心情令佢非常痛苦。

    我之所以對佢嘅遭遇有所共鳴,係因為包括我在內,城市人嘅生活長期處於他人嘅目光之下,令人不經意地迎合家庭、職場、社會放喺你身上嘅形象同價值觀。唔係個個人性格都係樂觀同外向,踏入社會係一個漫長嘅學習過程,跌跌撞撞總會發生,亦會有疲累同挫敗嘅時候。有時人為左適應社會,會刻意迴避自己性格嘅某一面(無論係好嘅定係壞嘅),戴上假面具做人,呢種表面同內心嘅矛盾同落差往往就係令人感到辛苦嘅地方。作者將自己嘅感受赤裸裸咁表達出來,令我感到格外真實,雖然我並冇喺書中領略到咩大道理,身處嘅環境亦有啲唔同,但作者成功地透過文字同我呢個讀者嘅感受連結埋一齊了。

    故事到最後,作者仍然面對緊自己嘅情緒問題,就同好多受到情緒問題困擾嘅香港人一樣,喺高壓嘅環境下努力生存緊。或者我地都應該好似作者咁樣,好好咁擁抱自己嘅情緒,因為即使係負面嘅情緒都好,都係自我嘅一部份。

  • 2020年係我情緒最低落、最唔穩定嘅一年。工作同生活諸多不順,身邊發生嘅好似都係壞事,長期鮑受失眠困擾,亂諗野嘅時間更多,令到自己更加唔開心。記得要直到年尾,疫情穩定啲,生活正常返少少,加上開始睇書(呢樣好緊要),情緒先有改善;有日喺獨立書店見到個情緒專題書枱,睇中左呢本書,發現有啲方法都幫到我,所以希望同大家分享下。

    作者西多昌規係精神科醫生兼大學講師,曾經醫過唔少受情緒嚴重影響嘅患者。佢首先分析容易受情緒影響嘅人有咩特質,再用神經科學解釋情緒受影響嘅原因,之後再講點樣令自己冇咁易受情緒影響。作者用唔同嘅角度,例如心理學、神經科學、生理學去講情緒,內容淺白,容易理解,書中嘅方法亦唔難跟隨。

    你可能覺得,坊間心理書咁多,來來去去都係講嗰啲「老生常談」,再睇呢本書有咩意義呢?表面上可能係咁,但作者所講嘅係根據佢嘅臨床經驗同研究數據,例如瞓覺可以緩和情緒,運動對心理嘅益處;書中有一啲講法亦打破左一般人對情緒嘅認知:例如情緒化同性別嘅關係唔大,除左先天遺傳精神疾病,受基因嘅影響亦有限。

    書中舉出多個建議幫助讀者減低情緒嘅影響,有幾個我係印象特別深刻嘅:第一,「接受」自己嘅負面情緒同狀態,例如失眠,唔好為瞓唔著而緊張煩惱,甚至迫自己瞓,否則會有反效果;第二,有情緒問題唔好怕同人講,搵到信任嘅人講自己嘅煩惱,對我來講係好有幫助,即使嗰刻冇傾訴對象,都可以將情緒寫出來(好似我呢家咁);仲有啲觀點同《被討厭的勇氣》係相輔相乘嘅,例如為自己而生活、做好「課題分離」,唔好受過去束縛等,接受自己嘅不完美,同時認清同自己無關嘅所謂「影響」。

    每個人煩惱都唔一樣,受情緒困擾嘅原因都唔同,書中嘅方法未必全部啱用,但總可能有啲建議,可能會幫助到讀者面對情緒。根據調查,2020年近六成香港人精神健康「不合格」,情況比2019年更差。環境未必能夠控制,出現負面情緒係好正常,我地應該逃避同否定佢,定係面對同接受佢呢?

  • Episodi mancanti?

    Fai clic qui per aggiornare il feed.

  • 我大概由上大學開始,就開始煩惱自己嘅人生。大學嘅環境比中學複雜得多,我開始發現我唔可以淨係做自己,開始在意人哋點樣睇我,喺人際關係同學業上都有啲挫折。踏入社會之後,遇到嘅挑戰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工作上複雜嘅人事令我透唔到氣,事業上嘅跌跌撞撞令我覺得,自己係咪注定唔會成功。我花咗若干年嘅時間,先開始識得調整自己嘅心態,但到左今日,人際關係嘅問題、環境嘅動盪同挑戰,有時都會令我感到徬徨,我哋係咪真係咁無力,好多嘢都改變唔到呢?

    岸見一郎嘅《被討厭的勇氣》,未必可以解決到你身邊嘅問題,但佢提供一個面對問題嘅方法,幫助解決你心裏面嘅煩惱。佢利用希臘哲學同阿德勒心理學,建立左一套獨特嘅人生觀,書中有啲論點係我從來冇想像到嘅,雖然未必完全認同,但的確提供左另外一個角度去面對人生。

    好多人會認為,呢個世界係由因果連結而成,弗洛伊德指出過去嘅經驗會塑造我哋嘅人格,從而決定我哋嘅未來。但阿德勒就反其道而行,唔係經驗決定自我,係我哋嘅諗法決定點樣睇過往嘅經驗。經驗再唔係客觀嘅事實,只係我哋主觀嘅解釋,所以經驗係好係壞,對我哋嘅影響正面定負面,完全係由我哋自己去決定。

    例如有人會覺得自己生於破碎嘅家庭,所以佢嘅人生係不幸嘅,但其實佢係利用緊過去來支持佢認為自己係不幸嘅觀點,事實上佢嘅過去同佢而家嘅感受係冇直接關係。此外,好多人認為自己冇將來,唔會成功,好多時係先有呢種諗法,再從過去或者自己當中搵原因,例如自己有劣根性、壞習慣,或者歸咎於自己嘅出身、身處嘅社會等等。只要你明白過去嘅經驗並唔係絕對,我哋就可以自由咁詮釋過去帶俾我哋嘅意義,發掘佢積極嘅一面,並為未來保留更多嘅可能性。作者稱之為「接納自我」:接受自己嘅過去,分辨出可以改變同唔可以改變嘅事,將心機放喺可以改變嘅事度,就可以創造自己嘅未來。

    書中另外一個重點,就係「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人係群居嘅動物,生活離唔開其他人,但當我地一旦將目光轉移至「人哋點諗」嘅時候,就會為自己製造煩惱,因為一旦在意他人嘅目光,就變成「為他人而活」,唔係過緊屬於自己嘅人生。

    如果你習慣咗諗人哋點睇你,你都會好容易將自己對其他人嘅諗法投射喺佢嘅身上,例如你作為父母,認為仔女應該努力讀書聽話,事實上依樣只係你對佢嘅期望,而唔係佢嘅睇法。當你嘅期望同佢實質上嘅行為有落差,你就會感到好唔高興,因為佢辜負左你。此外由於你太注重別人嘅目光,會變得很容易同人比較、將身邊嘅人視為你嘅競爭對手,你同他人就建立唔到信任。

    事實上,你嘅意義並唔係由他人賦予嘅,其他人其實並唔係咁在意你嘅價值,你其實係同一個理想中嘅自己比較,而唔係其他人。只要你唔再在意所謂他人嘅目光,你就能夠開始過屬於自己嘅人生;只要你唔再將自己同他人比較,就會明白其他人同你只係「唔同」,而唔係「敵對」,真正嘅人際關係,係可以自由盡情地展現自我嘅關係。

    咁點樣先至可以建立良好嘅人際關係呢?作者就提出左「課題分離」,分辨出邊啲係你需要關心,邊啲係他人所關心嘅。例如人哋批評你,冇考慮你嘅感受,呢樣係人哋嘅課題,何必要為人哋嘅諗法而唔開心呢?同時你亦唔需要因為身邊嘅人所做嘅嘢感到失望同憤怒,因為佢點樣做係佢嘅課題,我哋唔應該干涉,亦唔需要為佢哋唔高興。「課題分離」並唔係提倡自私,而係尊重雙方嘅自主,建立一種互相接納,而唔係互相要求嘅關係。大家唔會評價自己同對方,但會為自己同他人嘅付出表示感謝,覺會突顯自己同他人嘅價值。所以我地要做嘅就係「信任他人」,既然對方點做係對方嘅課題,我地就無必要多加質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即使知道人生係自主嘅,同他人亦都做到「課題分離」,但人同人之間嘅關係應該係點呢?人生嘅意義係咩呢?作者就提出「社會意識」呢個概念。每個人都歸屬於一個共同體裡面,共同體建構自我同他人、他人同他人之間嘅連結,大家都係共同體嘅一份子,縱使每個人都唔同,但冇高低之分。對自己來講,自我係獨特嘅;係共同體來講,我地係「平凡」嘅。所以唔好自以為「特別」而想得到認同。我地要做嘅,就係為共同體作出貢獻,而呢種貢獻並唔係為左得到某人認同而做(否則就會跌入「為他人而活」嘅苦惱中),而係彰顯自我嘅價值。而個人嘅價值,唔喺過去,唔喺將來,而就喺「當下」,所以我地要諗嘅,就係呢家應該做咩,點樣先喺當下活得有價值。依作者所講,就係做到「接納」、「信任」同「貢獻」。

    書中對我最大嘅啟發,就係令我重新認識自己嘅經驗,唔會受過去束縛;我亦都學識真正嘅人際關係並唔係互相爭奪認同感,而要做好課題分離,信任他人。荀子話:「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人生嘅價值並唔係人地賜予嘅,亦唔係由外在環境決定:價值係由自己去創造。唔知你睇完本書之後,會唔會對你嘅人生,都會有啲新嘅體會呢?

  • 繼《人生種種》、《哲學的陌生感》之後,不如返到去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嘅民國,睇下當時嘅知識份子點睇人生。三十年代係一個思潮激蕩嘅年代,各種思想同主義互相角力,如民主主義、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新儒家等…由身處不穩定嘅政局,到面對國破家亡嘅危機,知識份子如何透過反思人生,安身立命?

    馮友蘭係民初最重要嘅思想家之一,佢寫嘅《中國哲學簡史》曾經係外國學者了解中國哲學嘅必讀書,對華人學術界(特別喺中國大陸)影響深遠。作為新一代儒者,馮友蘭透過融薈中西嘅哲學,發展出一套獨特嘅人生觀。

    古代士人嘅人生目標有三個層次:立言、立功、立德。放喺現代來講就係知識、事業同德行。馮友蘭認為,三種目標分別受 「才、命、力」影響:每個人都有唔同嘅天賦(才),所以精通嘅知識會唔一樣;要事業有成當然要靠能力同努力,但亦受到外在條件限制(命);唯獨德行方面,無論你能力點、環境係點,都可以靠努力(力)去實賤。由於「德」喺三種目標入面係最重要嘅,馮友蘭認為即使覺得自己唔夠才華,或者外在環境可能不利於發揮自己所長,但只要努力做一個有德行嘅人,人生就已經充滿意義。民初政局動蕩,知識份子點樣喺權力鬥爭嘅洪流之下,堅持自己嘅理想同正義,呢種精神好值得現代人借鑒。

    但下下都要求人做道德L,會唔會好苛刻,好「離地」呢?其實馮友蘭並冇否定情感同慾望嘅,只要做到「中、和、通」就可以:「中」就係儒家嘅「中庸之道」;從道德方面睇就係「和」,即既滿足私利亦不妨礙他人之利益,就好似孔子所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從制度上來講就係「通」,尋求一個可以滿足最多人、解決最多問題嘅「通義」。所以,馮友蘭所講嘅「德」,其實都係一種類似互惠互愛嘅態度,只要做到呢一點,自己同社會都會得到最大嘅幸福。

    最後,佢認為人應該不斷追求人生嘅最高境界:由低至高依次序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同「天地境界」。頭兩個境界分別係動物(順從慾望)同小人(追求私利)所有,而道德境界就係上一段做到「中和」之道嘅賢人,而最終境界就係「通」天地:為整個社會、整個世界、整個地球謀福祉嘅,「為萬世開大平」嘅聖人境界。雖然馮友蘭認為人死就歸於無,但你留低嘅足印就係不朽嘅:你曾經嘅言行會影響到後世。所以做人應該要立德,貢獻社會,為他人做個榜樣,如果做到好似孔子、耶穌、佛陀、蘇格拉底等聖人咁樣,你嘅精神就真係「大不朽」了。

    呢本書同《哲學的陌生感》都有著墨人生同死亡嘅問題,亦有一啲共通之處(如陶國璋嘅自我層次同馮友蘭嘅人生境界),可見即使身處唔同時代,大家嘅環境雖然會有唔同,但面對嘅問題大致都一樣。睇前人點樣思考人生,都可以令現代人有所啟發。馮友蘭嘅人生觀,令我更加堅定咁相信「以義安命」,無論世界變成點,都要做好自己應做嘅事,堅持自己嘅正義,希望自己嘅少少綿力可以幫到身邊嘅人,做到「小不朽」嘅目標。

    唔知下一位思想家嘅人生觀,又會對我有咩新嘅衝擊呢?

  • 唔知點解我會喺周末嘅夜晚飲咖啡,結果當然就瞓唔著,所以決定講下陶國璋先生本《哲學的陌生感》。陶生以前喺中大教人文通識同哲學,所以睇完《人生種種》,就當然要睇埋佢地嘅師父點講。

    本書以「陌生感」為軸心,分自我、死亡、人生三個主題。點解要強調「陌生感」呢?因為人生入面,陌生感係會不斷喺唔同嘅經歷中呈現出來。

    首先以死亡做例子。人對死亡嘅恐懼,就係源自我地對死亡嘅陌生。人類對未知嘅事物會感到恐懼,而死亡係絕對不可知嘅,我地可能知道生物學上死亡嘅定義,但冇人會知道親歷死亡會係點。有冇死後嘅世界?靈魂會唔會存在?書中有段講得好好,宗教令人臨終有所寄託,因為佢地所講嘅死後世界賜予你存在嘅延續,即使你落地獄,你嘅自我都「仲喺度」。我地嘅存在會消失,呢一點更令人無法想像。

    咁我地應該點樣去面對死亡呢?作者引用海德格所講:生死係一個整體,死亡嘅虛無突顯存在嘅迫真,所以人先會珍惜有限嘅生命,拋低得失榮辱,享受生命嘅每一刻。孔子都有一句:「未知生?焉知死?」

    我地自生出來就不斷地被賜予唔同身份,喺咩地方人、係邊個個仔、做緊咩職業…但呢啲功能上嘅標籤,可以幫助瞭解自己嗎?無論我描述得幾具體,我都好似當左自己係一個「他者」咁去觀察,就好似你照鏡嗰陣,你知道鏡中嘅係自己,但同時又唔係自己,因為佢只係從自己投射出來嘅形象。我係邊個?咩係自我?點先可以搵到真正嘅自我呢?

    作者將自我由低到高分為幾個階段,由生物自我、心理自我、美感自我、到價值自我等,逐級而上。而人唔應該停留喺生物層面、情緒層面嘅自我,而要追求較高層次嘅階段,突顯自我嘅自主性、自我欣賞、自我價值嘅建構等,要透過自我反思去逐步領會。

    當自我同死亡都係陌生嘅,咁人點樣面義自己嘅人生呢?有存在主義者就強調「荒謬感」:生命無常,冇事物係必然。例如卡謬用希臘悲劇去表達人生嘅荒謬感,我地就好似悲劇嘅主角,受到「命運」嘅玩弄,好多事都無法控制。但咁樣係咪代表人生就係冇意義?非也,就正如希臘悲劇嘅主角,佢地勇於面對命運,冇逃避同接受現實,「活著就是一種反抗」。沙特亦都話,人冇左上帝,所以「註定」係自由嘅,但正因為呢種自由,一切都有可能,我地可以創造自己嘅人生,唔受「命運」嘅束縛。

    認識自我、面對人生、接受死亡,人自出生就無法迴避呢三大課題。孔子都要「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對於人生,我究竟需要幾耐先至睇得透?

  • 2021年就快過去,呢三年發生過太多事,彷彿好似已經過左十年咁,經歷左好多,思考左好多…由當初諗個城市點解會咁、社會應該要點樣,直到知道現實嘅限制,開始反思自己身處嘅位置:我應該點樣面對?我仲可以做啲咩?甚至,乜嘢對我來講先係最重要?究竟做咩先至有意義?當你做人做到懷疑人生嘅時候,你就會發現,世界上種種問題,都不及自己人生總總嘅問題來得切身。

    由2020年開始follow好青年荼毒室,當初睇佢地係因為對哲學有興趣,坊間又冇乜廣東話嘅哲學平台,但佢地畀到我嘅並唔係哲學咁簡單。佢地好努力咁用哲學知識回應時代,喺我當時迷失嘅時候,為我提供一種解答;除此之外,佢地所講嘅野,成員表達嘅感受,好多都正正係我嘅諗法同感覺,有好多野唔敢講、唔識點講,佢地都幫我講出來,令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書入面有提過一個哲學家馬格列Avishai Margalit,佢提出身份認同係來自共同嘅記憶,而共同體嘅成員除左有責任記住大家嘅共同記憶之外,仲要將記憶共享。我相信荼毒室做到了。

    《人生種種》係佢地出版嘅第五本書,無論係小日常定係大時代,在街上定係疫情下,都有佢哋同你探討裏面嘅哲學,刺激你去思考身邊發生嘅事背後有咩意義。喺《人生種種》入面,佢哋探討人生課題,你都可能有諗過:從友誼到愛情、從出生到死亡、從慾望到犧牲等等。全書由探討意義開始,在思考自己的身份,到最後一章探討人生係乜嘢,除咗篇章前後呼應之外,首章同終章都引用到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嘅講法,就係「存在先於本質」:人存在喺世界上並唔係因為某啲目的,但唔代表我地嘅人生係冇意義,反而因為咁,人係絕對地自由,可以為自己嘅人生創造意義。咁人點樣搵到人生嘅意義呢?就係發掘自己嘅內在價值,正如尼采所講,將人生當作藝術品看待,藝術品本身就價值。就好似去一趟旅行一樣,目的地未必係最重要,旅行嘅過程先係最令人回味嘅。

    要活出自己嘅精彩人生,又談何容易呢?喺其中一章「執著」入面,我從儒釋道三種東方思想入面得到一啲啟發。首先,儒家提倡以義安命,盡心知天,做好自己應該做嘅事,唔好為控制唔到嘅事物而煩惱。點解有啲野我地控制唔到呢?佛教嘅「空」令我哋知道事物都係變化無常嘅,冇野係永恆嘅,所以唔好對人生太執著;另外,文中對道家「有」同「無」嘅思想有一個好好嘅比喻:人生嘅「無」就好似隻杯咁,滿咗就會瀉,所以如果對事情太執着,不作取捨,就會冇左生命中嘅「可能性」,得唔到真正有價值嘅野。我地要了解自己隻杯(無),先至會知道自己應該「有」啲乜,所以重點唔係你擁有啲乜,而係你係一個點樣嘅人。(純粹自己主觀嘅詮釋同解讀請見諒)

    講到最後,究竟人生嘅意義係咩呢?書入面並冇一個標準嘅答案,但會鼓勵你透過思考同實踐去搵答案。哲學唔係解答我哋人生嘅疑難,而係你反思嘅工具。蘇格拉底講過,「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唔思考人生,唔直接去體驗人生,又點知活着有咩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