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

  •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20日
    【人民时评】优化营商环境 增强民企信心
    作者:李心萍
      “当作自己人”也意味着“要办自家事”,当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政府部门理应靠前服务。靠前一步,多想一层,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不少都指向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截至去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户,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逾九成。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一句“自己人”,给出了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的“金钥匙”。
      对待“自己人”,首先要做到机会公平、竞争公平。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准入壁垒,正被逐步破除。
      重大项目,民企可参与。位于广东的中广核集团控股的陆丰核电站1、2号机组,总投资449.9亿元,民营企业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占比5%。久立集团投资经理王玉箫感慨,以前几乎不可能。
      重大任务,民企有贡献。火箭转运索具、总装索具、分离钢索,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民营企业巨力索具提供了多种专业索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发布,各地各部门依法依规营造更加公正透明的准入环境。前不久,国铁集团宣布2025年将完善联合运输进款清算规则配套机制,健全客运商业化合作经营机制,推进商业服务面向社会企业开放。更多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将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当作自己人”也意味着“要办自家事”,当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政府部门理应靠前服务。
      有效沟通有助于有力行动。民营企业反映国内缺少婴幼儿配方液态奶生产标准,相关部门立即修订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民营企业希望加强公共数据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迅速将涉及自身的数据上传门户网站供各方查询……一桩桩案例,让民营企业真切感受到政府部门的关心、真心。从多地相继组织政企“早餐会”面对面话诉求,到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让信息更畅、信心更强。政企形成合力,有助于识别堵点、破解难点、维护秩序、激发潜力。
      成长会有烦恼,而成长中的烦恼,要靠更好的成长来解决。支持企业健康成长,政府牵好线、搭把手,义不容辞。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就启动了“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活动,嘉兴、温州、台州三地组织上百家企业组团参展抢订单。再比如,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今年将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企业融资需求,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靠前一步,多想一层,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他们就能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心无旁骛谋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相比三季度上升0.1点。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持久仗,巩固正在提升的信心,稳定正在改善的预期,我国民营经济必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12日
    【人民时评】涵养尊师文化 提振师道尊严
    作者:李斌
      厚植尊师重教文化,有助于激励广大教师更好担起筑梦育人、教育报国的使命,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前不久,笔者参加家长会,学校负责人重点介绍了校方立德树人的各项举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既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要任务,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汇聚合力。对家长而言,尊师重教,“亲清”是交往前提。越是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越要理解并支持学校各项工作。
      《礼记》记载:“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向来有着强烈的重教传统和鲜明的师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关心教育问题、高度关注教师队伍建设,扬“强教必先强师”的大义,营造了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推进全社会涵养尊师文化,提振师道尊严,注重尊师教育,开展尊师活动,将尊师文化融入学生日常言行。”推出更多实招硬招、好招妙招,厚植尊师重教文化,有助于激励广大教师更好担起筑梦育人、教育报国的使命,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涵养尊师文化、提振师道尊严,需要牢牢把握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努力为教师想办法、做实事、办好事,为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创造良好环境。对各级党委和政府而言,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优化强师惠师各类举措,切实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比如教师非教学负担重的问题,诸如填报各类表格、参加各类创建活动、开展社会宣教之类的非教学任务,很多来自教育系统外部。只有多部门协同推进、全社会共同监督,严格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才能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让尊重教育工作、关心教师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耄耋之年仍坚持站上讲台的人民教育家于漪,总是勉励年轻的老师们:“什么是教师?教师就是给学生点亮人生明灯的,自己首先要心中有太阳,努力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提振师道尊严,与弘扬师德师风,一体两面,互为辅助。真才实学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为给学生一碗水,就得自身积蓄一潭水。师德师风则是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教师应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提振师道尊严,呼唤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既精通知识,又涵养德行,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份崇高的职业。修身立德方能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方能不负期待。
      放眼未来,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让尊师重教成为全民共识,让教师成为受人敬仰的职业,我们定能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 Episodi mancanti?

    Fai clic qui per aggiornare il feed.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13日
    【人民时评】月饼包装“瘦身”折射风气之变
    作者:邓剑洋
      推动月饼回归大众消费品属性和传统文化本源,符合社会期待,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月饼产品包装“瘦身”明显,小包装、时尚化的“迷你”月饼得到消费者青睐,月饼礼盒越来越平价……中秋节临近,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月饼行业市场趋势》报告显示,月饼过度包装的问题得到遏制,500元以上的月饼礼盒已基本退出常规市场。
      节日需要仪式感。月饼有着吉祥、团圆的文化象征属性,可以寄托美好祝愿、表达思念之情。在中秋佳节买月饼馈赠亲友属于正常的人际交往,但如果月饼礼品追求过度包装、搭售高价券卡,就容易助长奢靡之风,甚至滋生腐败问题。推动月饼回归大众消费品属性和传统文化本源,符合社会期待,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不过度包装,并不意味着摒弃设计、降低品质。从网络购物平台看,带有松柏、荷花、山水等元素的国风月饼礼盒成了今年消费主流。许多月饼企业通过增强文化元素,让月饼产品实现提档升级,增加附加值。也有不少月饼企业围绕低糖低油、绿色健康研发新产品。无论是低糖月饼、代糖月饼还是杂粮月饼、药膳月饼,都顺应了消费者开展营养管理的新需求。高价并不是高级的代名词。拒绝月饼高价,节礼不再奢华,但市场依然红火,折射着消费挖潜与产业创新的良性互动。
      月饼告别虚高价格和奢靡包装,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的生动写照。广大消费者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粽子、月饼、大闸蟹等一度被“天价”异化的食品,走回了亲民路线;“半价菜、小份菜更适合”“剩菜剩饭打包带走”,节约粮食取代了虚浮面子。这些变化,有力说明新风正气深入人心、浸润民心。
      从认知到认同,从跟随到习惯,优良党风凝聚人心、引领社风,生动诠释了“八项规定改变中国”。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刹住“车轮上的腐败”、整治“会所中的歪风”,深入治理高档小区“一桌餐”、调研考察搭车旅游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作风建设从细微之处着笔,实现大改观,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鲜明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抓住“关键少数”正风肃纪,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下一步,必须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2024年遏制“天价”月饼的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强化源头治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行业自律,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并开展市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苗头性问题。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不正之风反弹回潮。
      让月饼回归本真,让节日消费健康发展,见证中国共产党人激浊扬清的治理决心,描绘风气向好、文明演进的时代画卷。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和社会环境,干部作风将更加务实、党群关系将更加紧密、党心民心将更加凝聚,必将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18日
    【人民时评】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效能
    作者:易舒冉
      无障碍环境建设关乎特定群体的权益保障,关乎群众共享“有爱无碍”的美好生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地图导航软件上线轮椅导航功能,为用户提供超过9500万次无障碍路线规划;657种药品列入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名单,“字小如蚁”的药品说明书有了大字、盲文等无障碍格式版本;多地影院配置无障碍放映设备,视障观众可以佩戴耳机收听旁白解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一年多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数据显示,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9亿,加上有无障碍需求的孕妇、儿童、伤病人员等人群,社会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广泛而迫切。无障碍环境建设关乎特定群体的权益保障,关乎群众共享“有爱无碍”的美好生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明确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原则、目标、措施和责任主体,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全国1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通了95128电话约车服务,更好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内蒙古、云南等地研发听障人士“120”无障碍报警平台,提高残疾人应对意外风险能力;江苏南京创新打造无障碍花园,视障人士可以用听觉、嗅觉“欣赏”植物……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让各地各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有法可依、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有据可循,提高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效能。
      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不久前最高检通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阶段性开展情况,2024年2月至8月,全国各地主动聚焦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中存在的突出违法问题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共立案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案件1616件,同比增长165.79%。公检法司各部门聚焦重点人群、突出重点领域,以履职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有力护航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顺利实施。让无障碍环境建设各项要求从法律规定文本变成无处不在的社会细节,必将温暖更多残障人士。
      台阶处配建了轮椅坡道,可惜坡面太陡;马路上的盲道存在许多堵点、断点;无障碍卫生间大门紧锁不开,使用前需要打电话找人开门……无障碍设施应该怎么建、建得好不好,使用者最有发言权。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加强和改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实现无障碍环境建设更加系统连续、规范安全、富有实效,不仅需要在前期设计时广泛征求意见,还需要在竣工阶段开展体验测评、做好调试整改。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才能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细。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使社会加深对无障碍环境的理解,推动优化无障碍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余所高校成立了无障碍研究机构,超40个无障碍社会组织或科研团队相继成立。社会各界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下足“绣花功夫”,有利于不断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精细度。
      无障碍环境建设利国利民。以法治护航无障碍环境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19日
    【人民时评】让更多良种脱颖而出
    作者:常钦
      进一步提升种业竞争力,必须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率,既抓好总量上的安全,也注重品质上的提升
      高矮粗细不同的大蒜,被种植在温室中,每一行都有一个小标牌,注明它们的品种名称、地理来源、主要特点等。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多年生及无性繁殖蔬菜种质资源圃中,收集了上千份大蒜种质资源。这里保存着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种,有辛苦寻回的野生种,还有濒危品种。这些多样化的种质资源为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全面完成,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万份、畜禽和水产遗传材料119万份,加上原有保存资源,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不只是种质资源种类有所增加,我国农业种质资源战略保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已全面投入运行,畜禽种质资源新库和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将于明年建成。届时,将可以满足未来30到50年的发展需求。
      丰富的种质资源,为推动种业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要清醒看到,资源多不等于品质优。进一步提升种业竞争力,必须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率,既抓好总量上的安全,也注重品质上的提升。
      进行精准鉴定,发掘优异种质和优异基因,是用好庞大种质资源的关键一环。比如,我国的郑麦9023、矮抗58等小麦品种,就是在农业种质资源中提取出抗逆和抗病基因,经过科研推广,成为全国种植面积位居前列的小麦品种。加快推动资源登记和交流共享,强化规模化精准鉴定评价,才能推动种质资源向优异基因资源转化,让更多良种脱颖而出、走向沃野。
      做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鉴定,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实现种源自主可控,还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选准突破口,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才能尽快培育出重大突破性新品种,把握种业发展主动权。另一方面,夯实优势种业企业这个供种“基本盘”,要推动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种业基地高效对接,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高效联动。统筹资源、协同创新,着力提升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现代化水平,才能实现好品种和好种子的持续产出。
      国产白羽肉鸡、南美白对虾从无到有,正逐步摆脱对进口种源的依赖;一批高油高产大豆、耐密宜机收玉米等优良品种加快推广,为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良种支撑;一些耐盐碱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了新路径……持续涌现的良种,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在新的起点上,不断优化现代种业制度环境,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努力实现种业振兴由多点突破向整体提升转变,定能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20日
    【人民时评】持续增进群众医保获得感
    作者:孙秀艳
      广西桂林灵川县灵川镇大面村卫生室内,高血压患者老陶接受诊疗后缴费取药,原价近20元的降压药,经医保报销后,个人只需支付2元多。村卫生室配备医保“村医通”,报销不用患者跑腿。“药管事儿、费用低、还方便”,老陶对此很满意。
      老陶的就医获得感,源于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和医疗保障领域改革措施不断推进。《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3389万人,总支出28208.38亿元。医保制度运行总体平稳,看病就医更方便、更实惠、更高效、更顺畅,无数人因此而受益。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广泛的覆盖范围、可持续的筹资渠道是提升群众医保获得感的基础。不久前,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持续做好居民医保筹资、巩固提升医疗保障待遇水平等工作作出安排。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能力,努力解除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后顾之忧,将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
      在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医疗消费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合理提高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标准是客观需要。为实现全民医保目标的同时减轻人民群众负担,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立以来,财政补助一直是城乡居民医保筹资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24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从10元/人增长到400元/人。同期,财政补助标准从20元提高到670元。各级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已成为居民参保人享受待遇最重要的保障。财政补助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见证医疗保障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与此同时,医保公共服务持续优化,从便捷性上推动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跨省异地就医流程更加规范、备案服务更加便捷、直接结算医药机构更多,更多参保人体验到“一卡(码)在手,全国就医”的方便;加大医保基金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支持,推动实现农村卫生室医保村村通,村民小病医保报销“足不出村”;全面推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范围扩展,进一步缓解了家庭看病就医压力……这些举措让参保人以更低的资金和时间投入获得了更有质量的医疗医药服务,人民群众对基本医保的信任和支持与日俱增。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更新,对基本医保提出了新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这一改革部署,为医疗保障领域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既坚持保基本的原则,尽力而为,公平普惠发挥基本医保的主体保障作用,同时也在基金可承受范围内量力而行,持续提升参保人的保障水平,就能不断回应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新期待。
      医保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须臾不可放松。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强化部门协同,推动制度政策落实落细落好,必能切实维护群众医疗保障权益,推动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23日
    【人民时评】让博物馆和观众“双向奔赴”
    作者:王珏
      助力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博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刚刚过去的2024年暑期,探索历史文化的深度游、研学游备受青睐。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暑期国内博物馆的参观人次同比呈现两位数增长,博物馆门票预订量跃居景区第一。
      文博热,反映了人们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需求,体现了人们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望。截至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6833家,位居世界前列。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博物馆举办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博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不久前发布的《2023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南京博物院等7家中国博物馆进入全球前20名。从提升数量、增加供给转向提升质量、改善服务,我国文博事业迈上新台阶。让博物馆和观众“双向奔赴”,既需要观众注重参观礼仪、提升文明素质,也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改进细节,更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期待。
      以进馆服务为例,今年暑期,故宫博物院除60岁以上老人爱心通道和未成年人团队通道外,还在午门中甬道开通了轮椅和婴儿车的专用无障碍通道。根据客流情况,故宫博物院还另开两条无包观众安检通道,缩短观众排队安检入院用时。细节见真章。博物馆座椅数量够不够、布局合不合理,存包处能否满足观众的寄存需求……从这些细节入手,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有助于不断提升观展体验。
      今年暑期,一些大型博物馆游客人数激增,出现了“黄牛”倒票现象,干扰了博物馆秩序,损害了群众利益。有效应对“黄牛”倒票,急需博物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多管齐下、完善治理举措。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调整预约规则、优化技术手段、采取法律手段、配合公安部门执法等措施,有效遏制“黄牛”倒票行为。建立动态的分析应对机制,对现有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再改革、再完善,提升服务和管理的精准度,方能更好保障观众的文化权益。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行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也为完善博物馆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了更好地疏导进馆观众,南京博物院在人员密集的展区进行智能化人流统计,加派人员维护秩序,同时根据展厅承载量监测和游客服务中心信息动态放票,带来了更好的参观体验。实践表明,博物馆加快数字化建设,不仅可以科学疏导客流、规划观展路线,还可以让展览呈现形式更丰富多样,更好满足观众多元需求。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座文化殿堂,有力守护着文明精华、文化原乡。期待我国博物馆在推出更优质展陈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服务措施,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为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文化新辉煌作出新贡献。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24日
    【人民时评】让“流动的历史”永葆生机
    作者:王浩
      不久前,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申报成功。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
      灌溉是农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是农业古国,也是灌溉大国。受季风气候和地形地貌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都离不开灌溉工程。从江南水乡到戈壁荒漠,从西南丘陵到秦巴山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的灌溉方式,对今天的水利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新入选的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新疆吐鲁番,雨水融雪通过坎儿井的暗渠和明渠,滋养绿洲。总长3200多公里的暗渠,被誉为“地下运河”。在安徽黄山徽州区和江西上饶婺源县,古石堨依山形、顺水势,“深淘滩、低作堨,宽砌底、斜结面”,蓄水引水分水。陕西汉阴凤堰梯田,从凤凰山水源涵养林、山溪梯田到山塘湿地,1000多米的垂直空间里汇集了“田、渠、塘、溪”灌溉体系。重庆秀山巨丰堰,渠与河、渠与渠、渠与路相互交错,是藏在深山里的“立体化”灌溉工程。
      悠悠岁月,筑坝起堰,通渠修堤,旱浇涝排,农耕桑织。古老灌区不仅有水利工程遗存,还有与之相关的古桥、古村、古镇、石刻、古籍,以及诗文、传说、习俗和节庆等。比如,40方岁修管理碑刻,记载了婺源石堨的岁修制度;汉阴凤堰梯田周边保存着大量明清两代的碑石遗存和古遗址、古村落,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引水灌溉、农业耕作技术的演变。一座座灌溉工程凝聚古人智慧、见证历史演进、浓缩厚重文化,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的生动见证。这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对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瑰宝”如何保护?加强普查登记、完善认定标准,摸清“家底”,建档立卡,唤醒“沉睡”的历史资源,是第一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设施和建筑长时间被风吹水蚀,维护工程安全是重中之重。应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发,提供更精准、更精心的呵护,特别是要整合各相关部门力量、加强规划引领,形成保护合力。
      申遗成功,是保护利用的新起点。灌溉工程遗产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在用”。据有关调查统计,我国有超400项古代灌溉工程或系统仍在发挥效益,且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值得挖掘。比如,东风堰、都江堰创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把遗产保护利用和水情教育结合起来;汉阴凤堰梯田依托“春踏油菜花浪、夏看水田插秧、秋闻金谷飘香、冬赏雪落山庄”的梯田美景,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为古灌区注入了新生机。开发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多元功能,做好活化利用这篇大文章,才能为灌溉工程遗产的可持续保护注入更强大动力。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流动的历史”,是关于农耕文化、水文化的“博物馆”。一个个造福当代、泽被后世的“超级工程”,不仅彰显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治水智慧,更蕴藏着勤劳勇敢、团结奋斗的民族基因。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守护好前人留下的这些宝贵财富,将带给我们丰厚滋养、长久启迪。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25日
    【人民时评】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作者:李洋
      在不久前闭幕的巴黎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不仅实现了残奥会金牌和奖牌的六连冠,还创造了20项世界纪录。这一优异成绩,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从1984年全国残运会拉开帷幕,到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我国第一次站上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从北京冬残奥会、杭州亚残运会成功举办,到巴黎残奥会上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取得94枚金牌、76枚银牌、50枚铜牌的优异成绩,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了人权保障与国家发展取得的历史性进步。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平亚丽是中国第一位残奥会冠军。1984年,在第七届夏季残奥会上,23岁的她奋力一跃,在女子盲人跳远比赛中夺金。由于当年残奥会早于奥运会开幕,平亚丽为祖国争得的这块金牌,比许海峰还早一个多月。一场场国际赛事,一次次顽强拼搏,我国残疾人运动员以优异成绩和良好风貌,让人们看到“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大时代。残疾人体育纳入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全国特奥日”“残疾人健身周”和“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等全国性残疾人体育活动风生水起,“自强健身工程”“康复体育关爱工程”稳步推进实施……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是全社会共同努力、合力推进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当前,以康复为底色,兼顾普及与提高,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场馆设施、生活环境都对标一流无障碍标准,被很多残奥运动员称为“温暖的家”。45个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分布在全国各地,既为残疾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也为残疾人群众康复健身提供服务。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潮流的残疾人体育发展之路愈发开阔,面向基层、面向机构、面向家庭、面向个人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助力更多残疾人成就梦想、幸福生活。
      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将残疾人事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残疾人保障法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和社会生活、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发挥好我国的制度优势,持续提升包括体育健身在内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优化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持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残疾人事业,营造残健融合、共建共享包容性社会的良好氛围,定能进一步凝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26日
    【人民时评】夯实乡村医卫体系的人才基石
    作者:申少铁
      前不久,山东菏泽单县首批事业编制招聘的乡村医生正式上岗。这32名乡村医生都是“县招乡聘村用”,被安排到32个村庄。县财政为每名乡村医生每月补助2000元,镇卫生院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乡村医生“县招乡聘村用”模式,提升了待遇保障水平,有助于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基本医疗、慢病防控、公共卫生服务等职能,在县、乡、村三级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乡村医疗服务问题,强调“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落实乡村医生待遇”,要求“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以及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提高乡村医生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农村卫生服务条件逐步改善,乡村医生队伍持续壮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确保乡村医生留下来、用起来,落实待遇是前提。一些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生活设施、交通等条件落后,部分乡村医生薪酬水平低、晋升困难,导致乡村医生岗位吸引力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升待遇保障水平,让乡村医生享有与职业相匹配的待遇和地位。
      技能提高与职称晋升是所有专业人才的追求。畅通乡村医生职业发展通道,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内在要求。比如,建立健全服务年限制度和考核、职称晋升体系,为乡村医生畅通上升通道。又如,拓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人才交流渠道,表现优秀、长期在艰苦地区服务的,可以安排到乡镇卫生院或县医院交流工作。此外,还应鼓励乡村医生参加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和相关培训,为其提供更多成长机会。
      有效调动乡村医生积极性,还要进一步解决薪酬水平低、成家困难、养老没保障等现实难题。一方面,要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贴补助力度,深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着力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另一方面,要落实五险一金、住房补贴等政策保障,消除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在山东济南,今年以来2000余名乡村医生完成实践技能培训;福建三明建立的按健康绩效取酬的全员岗位年薪制,扩大至县、乡、村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乡村医生基本年薪可达10万元;广西南宁、北海等地,每年为每名乡村医生缴纳社会保险费超过1万元。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定好发展规划,也需要各地发挥改革主动性、创新能动性,探索更多好用、管用的举措和机制。
      提升乡村医生待遇保障水平,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强化部门协同,持续推进改革,必能推动乡村医生队伍发展壮大,让广大农民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27日
    【人民时评】为未来产业夯实科技基石
    作者:喻思南
      科技创新是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基础。前不久,“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卫星成功升空入轨,我国向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未来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互联网具有低延时、高速率、高可靠性的特点,展现出充满想象空间的产业前景。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方向,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也是赢得国际竞争战略主动权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必须做好前瞻规划布局,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找准科技创新发力点,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的支点。眼下,从技术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基础科学对未来产业的驱动力逐渐增强。比如,得益于在量子信息、先进材料等领域的长期深厚积淀,我国的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产业发展可圈可点,总体走在全球前列。强化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夯实未来产业发展的根基。
      也应看到,在生物制造、基因技术、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上,我们还面临一些“卡脖子”问题。筑牢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底座,必须补上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重要领域的基础研究短板,加强基础共性技术供给,努力实现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加强多学科融合创新,有助于形成共促未来产业发展的合力。通常来说,未来产业是多种技术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结果,有赖于本领域的重大突破,也需要相关领域的科技进展作支撑。比如,卫星互联网产业落地,需要和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大数据等紧密结合,拓展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持续“进化”,少不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部件的不断优化,也离不开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协同创新。未来产业多学科、多领域融合发展的特点,意味着必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协同攻关,形成推动新技术新应用产业化发展的合力。
      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以包容审慎原则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可以增强产业的整体活力。未来产业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同时也有一些不确定性。从科研环节看,必须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通过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等方式,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从转化环节看,可以通过建设示范应用场景牵引等方式,让未来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形成良性互动。
      抢抓未来产业主动权、构筑竞争新优势,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格外重要,体制机制支撑和资金支持也不可或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挥我国体制、市场和人才等优势,鼓励更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战略资本支持创新,我们定能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30日
    【人民时评】以长远眼光推动设备更新
    作者:杨柳
      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山东青岛港,一处最新安装的吊装设备高达52米。为啥要这么高?原来,随着最大载箱量超过2万标箱的集装箱船靠泊成为常态,传统吊装设备已无法满足装卸需要。
      新的吊装设备不仅更高更灵活,而且更智能化,具有智能感知、防摇防撞等功能,驾驶员可以远程操作,再也不用爬上40多米高的狭小驾驶室,作业效率还得到提升。更新设备使青岛港一些旧码头焕发新动能。
      设备性能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方案,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作出系统部署。随后,多地围绕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重点领域,出台政策细则,新一轮设备更新加速推进,取得初步成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也要看到,设备更新往往资金投入大、改造周期长、收益见效慢,一些有意愿的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达不到项目申报门槛等,还没有享受到政策红利。进一步推进这项惠企利民的工作,要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行业发展趋势,加快制定、修订一批标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提升受益度。
      设备更新,主体在企业。提升企业的积极性,要用足政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要用好财税资金,也要注重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文件,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资金规模将近1500亿元;江苏推出担保总规模200亿元的“设备担”,单户企业担保额度最高5000万元;广东省市联动组织开展“供需银”对接、金融赋能制造业“技改服务地市行”等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赋能提升活动超100项……拿出更多真金白银,强化供需对接,撬动更多市场资金,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才能进一步打通政策堵点,释放潜在需求。
      设备更新是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结合点,在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转型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采购新装备,赋能产线,有利于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新设备的制造商也能在产品应用中不断完善技术,实现创新迭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细化政策,充分考虑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降低资金申报的门槛,有效支持单体规模小但点多、量大、面广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这一工作就会既利当下,又惠长远。
      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据估计,我国设备更新的市场年规模将超5万亿元。面对机遇,用长远眼光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以务实精神狠抓项目政策落实,着力形成更新换代的内生动力和规模效应,定能在有效满足当下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好塑造未来竞争力。

  • 《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9日
    【人民时评】从供需两端促进文旅回暖
    作者:王珂
      机票和火车票的搜索量显著上涨、旅游产品的咨询大幅增加、酒店民宿的预订量持续走高……近日,各大出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文旅市场明显升温,一些平台的文旅产品预订热度甚至已超去年同期。数据折射出大众文旅消费需求的加速释放,不仅是助力行业恢复信心的一场及时雨,也是推动市场主体优化产品供给的助推器。
      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文旅行业如今不仅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费市场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无论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还是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都需要促进文旅行业不断恢复,把文旅市场企稳回升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作为接触性、聚集性、流动性较强的行业,文旅行业受疫情的影响比较明显,一些市场主体出现经营困难。疫情让文旅行业需求侧承压的同时,供给侧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仍然突出,进一步制约了文旅消费需求的充分释放。因此,想要激活文旅市场的更大潜力,必须从供需两端采取有针对性的强有力措施,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不断提升文旅供给的质量水平。
      当前文旅市场升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不断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力促进了文旅需求恢复。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接连发布相关政策举措,加快推动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新发布的《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2年12月修订版)明确,“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上限由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不搞‘一刀切’。”这些举措从供需两端发力,带动文旅市场回暖。
      应该看到,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2万美元,是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当前,我国文旅消费快速升级的方向没有变,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没有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也没有变。近年来,我国文旅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年人均出游超过4次,给文旅市场主体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文化和旅游加速融合、市场不断发展,我国文旅消费需求呈现明显升级趋势: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需求更为丰富和个性化。这对于文旅市场主体来说既是新的增长点,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供给侧的市场主体要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打造文旅产品新供给,推出更多符合游客口味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满足并创造文旅消费新需求,有望持续激发文旅市场发展的新动能。
      文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在需求侧,优化疫情防控为文旅需求的释放创造了条件;在供给侧,优化文旅产品和服务逐步成为业内共识。从供需两端发力,让供给和需求在更高水平实现动态平衡,就能推动文旅市场加速升温,促进经济运行实现整体好转。

  •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7日
    【人民时评】非遗无价 保护有方
    作者:邹翔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实践土壤、内嵌于日常生活,并非静态的文化符号,而是活态的文化有机体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各地的非遗年货节也热闹起来。第八届内蒙古非遗年货节现场,非遗传承人“秀绝活”,刺绣、剪纸、灯笼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市民游客还能参与“传统手工艺大课堂”,在指尖感受非遗魅力。因时而进,融入日常生活,这正是非遗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相比于线上线下随处可见的非遗元素,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或许更能引发人们对于非遗保护的总结与思考。此前,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通过评审,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转名录”,意味着某项非遗经过保护、发展而壮大,存续力不断增强,不再濒临灭绝。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机制框架下首次正式实施的转名录程序,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成效的认可。
      有学者感慨,“没有哪一个时代,也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够这么关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把它放在自己的文化战略当中去考虑”。专家的判断、民众的感知、直观的数字、亮眼的成绩,交叉印证着我国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优秀实践和成果。
      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31个省(区、市)出台非遗保护条例,非遗保护的法治网越织越密。认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10万项,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日益健全。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20余年里,中国以行践诺让非遗重焕生机,也不断为各国开展相关工作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非遗无价,保护有方。非遗背后凝结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风俗所系、情感所系。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很重要的一点是赓续深蕴其中的审美趣味、精神内涵,既留存其“形”,更传续其“魂”。
      就拿“光辉艳若云”的黎锦来说,每织绣一幅作品都要经过纺布、染色、编织、绣花4个步骤,至少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复杂的反面织、双面织花费时间会更长。这项用时间打磨的艺术,考验耐心,体现匠心。不仅要传承技艺本身,也要把经丝纬线间的勤劳智慧、创新气质、工匠精神等发扬光大。
      非遗保护,见人见物更应见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实践土壤、内嵌于日常生活,并非静态的文化符号,而是活态的文化有机体。
      作为中国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新年,羌年集历史、歌舞、饮食等于一体。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将羌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保护,夯实了原汁原味传续羌年习俗的自然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助推羌文化载歌载舞活态传承。
      当黎锦成为带动当地黎族群众就业增收的“幸福锦”,当羌年化身助推文化生态旅游、乡村特色旅游的“加速器”,当木拱桥上奏响文化和自然生态协同保护的“协奏曲”,非遗在“活化”中结出累累硕果,绘就的是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共生的动人图景。
      一项项非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无论是“转名录”,还是中国非遗“出海”又“出彩”,抑或是非遗加速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不是终点,而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不断擦亮非遗这张中华文明“金名片”,从整体上提升非遗的可见度,让非遗绽放更绚丽的光彩,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 《人民日报》2022年12月30日
    【人民时评】最大限度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作者:谷业凯
      构建与数字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提出20条政策举措,加快构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这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时代,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数据日益成为不可缺少的新型生产要素,构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一方面,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数据只有流动起来,才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的生产力。不断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能够促进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满足需求而又实现价值。因此,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既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探索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取得了积极进展。从《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到民法典首次将数据纳入保护范围,相继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再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作出重要部署,一系列政策举措和制度安排,形成了数据要素市场的顶层设计和方向性指引,构筑起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四梁八柱。
      此次印发的《意见》,坚持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这一主线,围绕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构建四个制度,推进加强党对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鼓励试验探索、稳步推进制度建设等四项措施,旨在有效破除阻碍数据要素的供给、流通、使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度红利加速释放,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推进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
      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是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持续向纵深推进的标志性、全局性、战略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方面的一次次制度性突破和机制性创新,有效提升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是迭代更新快、使用效率高、应用成本低的新型生产力,数据是具有非竞争性、无限供给、易复制、边际成本极低等属性的新型生产要素。只有因时因势构建与数字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高效流通使用与安全可控等方面的关系,构建更加完备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就能最大限度挖掘数据要素富矿,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08日
    【人民时评】呵护每一株幼苗茁壮成长
    作者:李昌禹
      凝聚合力,用心用情关爱帮扶流动儿童,让他们在充满爱与温暖的环境中自立自强、成长成才,拥有健康、自信和快乐的人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流动儿童群体也愈发受到社会关注。流动人口是一个庞大群体,他们中有很多人把孩子带在身边一起生活,这些孩子被称为“流动儿童”。如何帮孩子们适应、融入新环境,困扰着这些家庭。
      不久前,我国流动儿童群体迎来首个国家层面的关爱保护政策文件。民政部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流动儿童的深切关怀,为各地更好关爱流动儿童提供了政策指引。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牵动万千家庭的民生大事。近年来,各地在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上做了不少探索。有的学校定期组织关爱活动,为流动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有的社区开辟专门的活动中心,供他们学习娱乐;有的城市向他们开放非遗体验点、城市书房等文化场所。这些温暖的举措,让身处异地的流动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拥有更多彩的人生体验。同时也要看到,与居住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长期在异地生活学习,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容易遇到障碍,就学难、陪伴少、心理健康关爱不足、城市和社区融入程度较低,仍是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
      保障儿童权益,呵护每一株幼苗茁壮成长,就要着重解决这些困扰新市民家庭的难点问题。《行动方案》首次建立了《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发展保障6个方面梳理了19项关爱服务具体内容,并要求各地对照制定本地服务清单,覆盖范围和实现程度不得低于基础清单要求。这为各地明确了关爱服务的范围和底线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流动儿童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关爱服务。这些举措既针对现实问题,又具有可操作性,将社会“关爱网”越织越密,可以为流动儿童营造更温暖的环境,为他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
      流动儿童不仅是一个群体,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和多样化的需求。为流动儿童提供精细化、有温度的关爱服务,需要多考虑孩子们的需求和感受,需要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政府部门和社区要把《行动方案》落到实处,建立翔实完备的流动儿童信息台账,为后续的关爱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家庭也要肩负起育儿过程中的首要责任,为流动儿童扣好第一粒扣子。此外,应积极引导、鼓励和推动社群互助、志愿服务、慈善捐赠和非营利育儿服务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流动儿童关爱保护事业,共同为流动儿童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把握人口流动客观规律,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期待各方凝聚合力,用心用情关爱帮扶流动儿童,让他们在充满爱与温暖的环境中自立自强、成长成才,拥有健康、自信和快乐的人生。

  •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09日
    【人民时评】更好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
    作者:王云杉
      数据价值,只有置于应用场景中才能被充分挖掘。加快数据开发利用,必须推动数据要素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创造多样化的价值增量
      “在途车辆增加25%,但通行效率却提升一倍。”笔者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采访时了解到,一家企业从互联网数据中提炼出对交通管理有价值的道路数据,不依赖硬件感知设备,就能分析每个路口的流量特征,帮助车辆在最优时间通过路口。以数据开发利用辅助城市治理、赋能美好生活,充满想象空间。
      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复用成本低的特点。有价值的数据越多,数据多源融合形成的乘数效应就越强。得益于5G、AI、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规模应用,我国数据生产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泽字节(ZB),同比增长22.44%。
      当前,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潜力亟待释放。《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生产的数据量中只有2.9%被保存,在存储数据中,一年未使用的数据约占四成,大量数据价值被低估,亟待挖掘复用。加快数据开发利用,推动海量数据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国家竞争新优势,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公共数据量大质优,是一片机遇广布的蓝海,其开放利用对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近段时间,多地积极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通过分领域分场景授权、整体统一授权等多种方式,在公共数据开发开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北京以场景为牵引,设立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公共数据专区,选择具有竞争力的经营主体开展运营管理,创新赋能行业。目前,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正不断推进,数据供给动力和市场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合规高效流通、保障数据安全,是推动数据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数据流通使用,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存在隐私泄露、数据滥用等风险,兼具正、负两方面外部性。正因此,要不断优化数据流通环境,聚焦解决普遍存在的“不愿流通”“不敢流通”等顾虑,努力实现数据可信流通。比如,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采用数据加密、脱敏脱密、数据沙箱、区块链等安全技术手段,通过“可用不可见”方式向社会提供数据服务。创新机制和技术,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就有了坚实基础。
      丰富应用场景、推动高水平应用,是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根本途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支持上海药物所从文献中挖掘数据,为新药研发提供助力;浙江舟山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打通江海联运数据,完善管理流程,推动江海直达配送每航次物流周期缩短4天以上;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系列商品价格指数等产业数据产品,有效提升大宗商品流通效率……数据价值,只有置于应用场景中才能被充分挖掘。加快数据开发利用,必须推动数据要素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创造多样化的价值增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随着政策供给不断优化,各类数据将实现有效整合与深度利用,数据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也将更为凸显。

  •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0日
    【人民时评】推动微短剧朝精品化方向发展
    作者:刘阳
      微短剧从业者不断提升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共同推动行业生态清朗化、作品内容高雅化
      近年来,微短剧逐渐兴盛起来。这种单集时长最短几十秒、最长十几分钟的网络作品,已成为兼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网络文艺形态。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统计,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占比达39.9%,曾为微短剧内容付费的用户占比达31.9%。有咨询机构估算,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
      作为短视频中备受瞩目的一支生力军,微短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题材同质化、内容粗制滥造、逐利倾向比较严重等问题。推动微短剧朝精品化方向发展,不仅需要相关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内容监管力度,全力打击盗版,规范微短剧创作传播秩序,也需要微短剧从业者不断提升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共同推动行业生态清朗化、作品内容高雅化。
      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灵魂。短小,不意味着浅薄。微短剧完全可以避免陷入闪婚、逆袭、暴富等雷同剧情。以情感剧《一梦枕星河》为例,该剧立足于江苏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复刻桐叶扇和开展古城保护工作为背景展开故事线,打开了更大的叙事空间。善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创作,微短剧的题材可以更丰富、故事可以更丰满。
      近两年,随着微短剧市场规模扩大,一些传统视听内容生产方也开始布局微短剧市场。比如,首部上星播出的竖屏微短剧《南辕北辙的我们》,就是浙江卫视进入微短剧赛道的入局之作。长视频平台、影视剧制作公司和广电媒体纷纷加入微短剧赛道,不仅为行业发展注入动能,也丰富了主流媒体的业务形态,进一步推动了媒体融合发展。
      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加持。国内首部虚拟制片微短剧《柒两人生》,将真人实拍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不仅应用虚拟制片技术,完成4个虚拟场景的完整数字资产创建,还采用了屏幕光片、虚拟天气仿真系统、关卡快照、焦点穿透等多项技术,有效提升了创作效率和视觉效果。积极推动前沿技术与微短剧深度融合,以新技术赋能网络视听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渠道创新,将为微短剧做大做强带来强大助推力。
      微短剧的发展,既需要全行业协同努力,在创作上坚持戏剧叙事逻辑,也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多出金点子、好政策,持续扶持优质内容生产创作。今年初,国家广电总局提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中华文明起源和文化传承、城市文明故事等8个创作方向,全年创作播出100部主题微短剧,催生了一批精品。
      《我的归途有风》播放量可观,剧中展示的跷脚牛肉等美食,吸引网友前往四川乐山打卡;《飞扬的青春》中滑翔伞体验项目令人印象深刻,取景地浙江温州曹村镇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事实证明,“微短剧+”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载体,可以发挥强大赋能作用。
      展望未来,“微短剧+”正成为新的内容创业机遇,“微短剧+学法”“微短剧+教育”“微短剧+科技”等一系列赋能计划将逐步实施。以优质网络视听作品壮大网络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必能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更大动力、更多活力。

  •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4日
    【人民时评】扬青春风采,做“时代舞者”
    作者:仇英义
      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在新征程上奋勇搏击,正是青年一代最美的样子
      广东中山,“红色基因代代传”街舞快闪活动,抒发了新时代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炽烈情怀;重庆大渡口区,“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街区系列活动吸引众多青少年参与,以街舞竞赛形式为国庆添彩……今年的国庆假期,街舞快闪、街舞比拼在许多城市上演,引得人们纷纷为又酷又飒的青春风采点赞欢呼。
      街舞兼具体育的爆发力和舞蹈的艺术性,颇受青少年欢迎。今年以来街舞赛事精彩纷呈,不仅成为青少年以舞强身、磨练技艺的平台,也搭建起以舞会友、交流交往的桥梁。中国运动员刘清漪在巴黎奥运会霹雳舞女子比赛中获得铜牌,为中国霹雳舞队赢得首枚奥运奖牌,在街舞职业选手和青少年街舞爱好者中引发热烈反响。用街舞对话世界,青年舞者以自己的努力,“舞”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新气象,向世人展示出潮流运动的“中国范儿”。透过日益风靡的街舞,可以触摸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气质,感知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底蕴魅力。
      除了在技术上对标国际水准,青年舞者对街舞的理解和表达也越来越呈现出鲜明风格。在不久前的全国街舞大会演出活动中,街舞作品《常山赵子龙》融合霹雳舞与传统武术招式,将战马奔腾、战场厮杀等情节演绎得惟妙惟肖,用既有现代艺术气息又充满东方韵味的方式再现了经典人物形象,赢得满堂喝彩。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赋予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近年来中国街舞创新发展的一大亮点。这是青年一代阳光气质的生动体现,也是文化自信自强力量的有力折射。
      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在新征程上奋勇搏击,正是青年一代最美的样子。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见证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沐浴着党和人民团结一心的奋斗氛围,新时代青年有平视世界、拥抱世界的自信,有赓续荣光、创造辉煌的自觉。越来越多优秀街舞作品、街舞选手涌现出来,必能让全世界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看到中国开放包容、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看到中国人民的志气、锐气和底气。
      从最初的跟随、学习到如今的发展、创新,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几乎都有自己的“时代舞者”。网球运动员郑钦文勇夺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首枚奥运会网球个人项目金牌;返乡创业青年杨丽娜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共享模式,助力落后村变旅游村;湖北光谷实验室青年科学家高亮,与团队攻克短波红外成像芯片新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在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浸润和滋养下,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敢于创新、乐于奉献,书写下精彩非凡的青春篇章。
      美好是青春的别名,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一代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凝聚力量、昂扬精神、展现形象,青年一代必将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为祖国和人民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5日
    【人民时评】守正创新推进“中医药+”
    作者:王君平
      推动实现“中医药+”,能够使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以更好彰显
      陈皮肉桂苹果酥、罗汉果蓝莓欧包等含有中药材的面包颇受欢迎,决明子、茯苓、桑葚等成了奶茶、咖啡的最新“伴侣”……一段时间以来,“药食同源+滋补类食品”成为养生消费的热门选择,“中医药+”成为流量密码。传统中药材融入现代饮食,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打开方式”。
      今年2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从内容供给向产品供给转化”。“中医药+”的流行,有助于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形成“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良好氛围。也要看到,中药材本身属于药品的范畴,不得随意添加到食品中。在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有些中药材也被视为食材,即食药物质。只有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食药物质,才能添加到食品中。明确法律边界,有利于规范中药食品健康发展,避免过度炒作、损害消费者权益。
      “中医药+”为新时代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3部门联合发布《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指南(2024版)》,提出三级综合医院均应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并将其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这不仅为推进“中医药+”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疾病治疗带来多元视角。比如,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病房,开设睡眠障碍联合门诊、中医美容门诊、中医肿瘤联合门诊等多个中西医结合联合门诊,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针药联合的综合医疗服务。推动实现“中医药+”,能够使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以更好彰显。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开放包容中不断接纳人类文明成果,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在2024健康中国(横琴)国际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智能艾灸机器人用机械臂代替人手,模拟中医专家的治疗手法,操作简便,赢得好评。依托数据赋能,传统中医药插上了数字翅膀,传承千百年的中医药典籍得到了激活。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将散落的中医临床经验转化为循证证据,让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全链条,能够更好推动中医药重焕光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近年来,聚焦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和“中医药+”联合治疗,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为群众提供汇聚中西医优势、疗效更加显著的治疗方案。接下来,通过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优势资源重组,让“中医药+”催生更多新成果、新业态,促进中药产业提质升级,就能更好发展“中国药”,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守正创新,以“中医药+”深入挖掘伟大宝库中的精华,推动古老中医药融入现代社会,将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开辟人类健康事业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