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relato
-
200 years of true crime stories
-
人稱才子的蕭若元,為資深傳媒製作人,憑其淵博的學識,從歷史、文化、哲學、政治、經濟,多角度嬉笑怒罵,剖析時弊。星期二、四,晚上10點至11點30分,在《蕭遙遊》的時間領大家遊走古今時事,道盡文史哲理。
-
香港由昔日小漁港變成今天國際城市,擁有傳奇無數,透過《香港老花鏡》,聽眾可窺看以往香港人的生活情況,好好認識這片土地。本節目由吳昊、張建浩、陳耀華、鄭啟明主持,於1988年至1998年間播出。
-
「常念為經,常數為典。」
為你道出前人的道德夢想與生活智慧,朱少璋與你解構經典。
第一至六十四集,主持朱少璋為你分析儒家經典《論語》中的不同章節,解讀孔聖之言。
第六十五至一○四集,網羅流傳千古的名篇鉅著,《道德經》、《戰國策》、《世說新語》等,探究我國經典文學著作。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史,从人文角度切入去看待当时的战争与故事,人类大洪流背景下的人性与抉择是历史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概要做10期的样子,能够基本反映一战的轮廓,如果有不着调的竟然喜欢这种风格,那我可能会再出一些吧,主要还是自己的兴趣使然。 很早以前做过一版在KLFM上的作品,但是没出完,偶尔上去看了看,发现还蛮多人喜欢,想传到喜马拉雅,却已找不到源文件,干脆重新录制了一版,这次会更新完的,时间嘛还是偶尔吧。 本专辑内容主要依据押沙龙老师的博文,我非常喜欢,可惜没能出版,所以在这里分享下,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押沙龙老师。
-
資深電視人程乃根,邀請歷代電視業前輩,與聽眾重溫電視風雲半世紀。
監製: 羅曼穎 -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軍攻陷當時中國首都南京以後,展開維期六個星期的大屠殺、強姦、搶掠等戰爭罪行,超過三十萬名中國平民被殺。
今年年底是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 -
香港十八區,區區有睇頭。在節目內,我們會以本地旅遊角度出發,尋找香港有趣的地方。
-
"There is a history in all men's lives".... so said Shakespeare, and every week Conservator Paul Harrison details the history of a person or part of Hong Kong on Naked Lunch with Sarah Passmore, from the beginnings of banks and businesses, the police to pirates, to the people behind street names. Paul's peering into the past always sheds some light onto the Hong Kong of today.
-
由公民教育委員會與香港電台聯合製作的「文化長河 - 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共13集,拍攝以民間美術、曲藝、民俗、手工技藝、民間音樂、傳統戲劇、雜技與競技、民間舞蹈及民間文學等10個「類別」為依歸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到訪中國各地,讓香港觀眾,尤其是年青的一代去瞭解,文化是既遠且近。
-
本輯節目繼續以歷史地標、人物、事件作為核心,描繪香港自開埠以來,直至二次大戰之後,當中深具意義的事件。藉著認識歷史,從而增進我們對香港的感情。
節目屬於「重組式紀錄片」,在歷史地標範圍內,應用電腦特技重組多年前的片段,務求營造出當時的境況,使觀眾有親歷其景的感受。本輯節目題材包括「製作歷程」、「香港開埠」、「寨城內外」、「烽火中的文人」、「百年築城」、「西學先驅」、「海員大罷工」、「調景嶺歲月」、「早期的洋人生活」及「傳教與辦學」。
監製:李耀明、利子良
節目播映資料:
2010年12月10起,逢星期五晚
19:00 – 19:30 無綫電視翡翠台
21:00 – 21:30 香港寬頻bbTV公共資訊台
22:00 – 22:30 無綫收費電視新聞二台
23:00 – 23:30 有線電視直播新聞台 -
地球已經有 45 億年的歷史。現代人類學及考古學都認為人類文明只是出現在最近的萬多年之前。越來越多的新發現,在更早之前應該有未知的文明在地球上活動過。究竟,他們是我們的祖先,還是外來的智慧物種?
-
當慈禧太后遇上維多利亞女皇,當秦代百姓要公審秦始皇;歷史原來是可以這樣解讀的……
香港電台文教組、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合辦,全港40隊中學師生攜手演出。
主持:白耀燦
編導:鄭曦暉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
香港電台電視部與公民教育委員會聯合製作,透過以人文山川為主題的八集文化紀錄片,讓觀眾瞭解中國千年民族文化和歷史,也認識中國傳統人文價值。如何尋找千年留傳下來的人文文化,深察現在人民生活新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切始於足下。
中國之大,走過萬里後方能體現。艷麗的四川九寨溝,淳樸的香格里拉,睿智的納西族,玄妙的諸葛村,呼喊中的台灣原住民,燒不斷的龍窯,綠色的石上寶藏及與大自然共生的山人。每一個族群有著它獨特而美麗的文化及生活方式,要了解中國不同文化,必先靠雙腳走,雙眼看,用心感受。
走過萬里後,方能體會到人的渺小。置身於天地中,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是人類的終極目標,亦是唯一依靠。
旁白: 黃德斌 -
Explore the life, work and legacy of a thinker that some call the last of the great public intellectuals and a figure widely credited with being the founder of cultural studies: this man is Stuart Hall.
-
鑑古知今,從歷史事件和人物看現今中國發展。
-
-
以往談及「收藏品」,大家多會聯想到拍賣場內價值不菲的玉石古董,或是各大博物館裏的珍貴文物。原來香港有不少有心人歷年來憑一己之力,以積少成多的方法,收藏起比常規博物館數量更多、範疇更廣闊的「民物」,構成一所似有還無,但規模龎大的「民間博物館」。
第二十輯「香港故事」,會專訪這所「民間博物館」裏的收藏者,從他們的收藏品中,大家可以捕捉到不少栩栩如生的歷史和生活片段,有些是百年舊事,有些是你我的童年生活花絮,在在惹人回味。
一連十集的「民間博物館」題材包括:不只為兒童帶來歡樂,而且為低下層家庭帶來收入的香港製造玩具;見證着香港社會流轉的電影院廂座、戲票、海報;描繪不同年代、不同階層婦女地位和生活的旗袍;印證了日治時期香港市民經歷三年零八個月艱苦生活的「民物」;滿載了流金歲月的影樓舊照片和事物;看似平面的香港地圖,勾勒着風起雲湧的社會蛻變,當然有收藏者趨之若鶩;有市民23年來積極收集香港人每年追思「六四」的紀念品,為歷史留一點佐證;有收藏者醉心於研究古舊家庭用品,如電話和電視機,以緬懷昔日的生活情懷;鞋是女士們的寶貝,可反映不同時代的消費模式,有女士珍藏的卻是數百雙與皮鞋無異的紙造的鞋;有收藏者認為精緻的模型最能訴說百年香江歲月,不只收藏,還要親手製造 ……。
監製:陳耀雄
策劃:鄧敏媚
編導:鄧慧玲
鄧敏媚
冼惠芬
陸素嫺
余永泉
節目旁述:鄧藹霖
播映日期:2012年9月30至12月2日
播映時間:逢星期日晚七點至七點半
播映頻道:亞洲電視本港台 -
十七世纪,哈布斯堡家族在这里已经拥有一座供消夏的享乐宫。168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第二次围攻维也纳时,宫殿遭到摧毁。稍后,奥地利巴洛克建筑家费歇尔•冯•埃尔拉赫授命在此建造一座皇家猎宫。五十年后,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命宫廷建筑师尼可劳斯•帕卡西将猎宫按照罗可可风格改建成正式夏宫。玛丽亚•特蕾莎和她的拥有1500人的宫廷都在这里度过夏天。宫内不少房间的内部装饰都是由皇室成员亲自设计的,它们保存完好地流传到今天,包括当时的起居日常的样式和风格,仿佛历史重现,让人感受当时哈布斯堡家族的日常生活。 玛丽亚•特蕾莎的后代也在这里留下痕迹。特别是她的玄孙、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他在这里出生,执政68年以后,于1916年在这里去世。 您已经上了一楼,请向右进入所谓鱼骨地板厅。 您能通过窗户看到皇帝大院,从这个厅可以去儿童博物馆,在那里,参观者不仅可以了解很多有关皇室成员的生活,还可以亲自实践体验一下。 从开着的门,我们能够看见皇帝副官的房间。皇帝副官的主要任务是将军事情报立刻呈交给皇帝。他能够住在离皇帝这么近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