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gen

  • 自从我来到中欧后,谦虚谨慎,不打架不骂人,不哄抢课间茶歇,不让秘书代接班主任电话,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主动参加游学,积极要求进步,并在班委竞选中当选了文娱委员——享受副班级待遇。

  • 在中欧上课是会上瘾的,总有同学问,怎么才能在规定的学分外再多上课,钱不是问题。


    我总是笑而不语,仿佛有秘籍在心底。直到有一天考试挂科的同学在参透了学生手册后,悟了,说:「考试不及格补考,补考不及格,付费重修。这不就又上一遍。」


    他喜大普奔地分享秘籍。我只是悠悠地加了句,要是每次挂科的都是你,钱你付得起,但脸你丢得起吗?



  • Fehlende Folgen?

    Hier klicken, um den Feed zu aktualisieren.

  • 开学典礼上,班长新波调侃说,创业的艰辛,只有他花白的头发知道。


    典礼结束后,我偷偷问他:「你这头发怎么白得恰到好处?」新波看看四周,小声说:「兄弟,我这头发既有真白,也有染的。」


    「我最近在见投资人,白的太多,投资人会说,这么小个公司就把你熬成这样了,看来能力不行;要是全染黑,又怕投资人说,这小子心思不在创业上啊。你说我难不难?」



  • 去年呢,我有了强烈的想法,要报考一所好的商学院。通过调研,我瞄上了中欧,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身边的企业家朋友。


    朋友问:「学校在哪?」我说:「中欧。」


    朋友表示很失望:「金龙,你不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吗?你应该报清华、北大,再不济,也应该在西欧、北欧啊。去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多乱呐!」



  • 刚入学没多久,我满心欢喜地上完了苏锡嘉教授的财务报告课,但很快班主任Stella打电话给我,通知我需要补考。


    她安慰我说:「海洲别太难过,在中欧,考试不及格比得A还难。」听完这句话,我忍不住流下了人生中第二次悔恨的泪水,第一次是多年以前嫁给我老公的那个晚上。



  • 收到咱们中欧E家人脱口秀的邀请,我很困惑,为什么会邀请我?虽然说「中国的相声演员,一半来自德云社,一半来自新东方」,这话不假,但我毕竟离开讲台很多年了。


    可后来又想了想,哦,这不年底了嘛,其他同学都比较忙,没时间准备,只有我们教培行业比较闲吧。


  • 职场中,人人都喜欢标榜自己是“经济人”,但现实中人性与大众心理经常会战胜经济人的理性。如果有两个选择:选A可以立刻获得100万元,选B有50%的机会获得1亿元,但有50%的机会分文不得,你会怎么选?一边是唾手可得的小富即安,另一边是理性判断的价值最大化,实验结果显示,有近八成的人选择了A,心甘情愿被理性所嘲笑。大多数人的人生发展也遵循着这种规律,他们习惯从自我角度出发,做着看起来尽可能安稳的、确定的选择,最终泯然于众生;只有少数人跟随着理性、克服恐惧,超越了大众。中欧校友刘捷(中欧EMBA2015)认为,想要职场进阶,首要的事情就是改变思维,这比单纯提高技术和管理能力更重要。

    “经济人”未必懂得如何做经济估算,或者是懂得了经济估算却仍不愿按照估算结果行事。

    培养真正的经济学思维的五个要领:

    1,要克服“懒”

    2,跳出自己、跳出局部,从他人、从全局角度看问题

    3,看到的未必是事实

    4,眼见的结果未必是结果

    5,克服肤浅的道德感

  • 本期音频节选自“长三角之声”《企业家论坛》节目。

    品牌定位:买瓜子送快乐

    > 让瓜子更好吃:藤椒瓜子,你想尝试吗?

    > 创意营销:它不只是一种食品,还是一个精神产品

    > 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和前景

    > 走出国门从口味到包装进行本土化改造 

    成立于2001年的洽洽食品总部位于安徽,这家以生产坚果炒货为主的企业于2011年上市,2019年的营业收入高达48.37亿元。洽洽食品副总裁、首席增长官王斌(中欧EMBA 2019)表示,小小的瓜子不仅是茶余饭后的零食点缀,还能通过品牌建设变成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将助力洽洽开拓市场,走向更多国家和地区。

  • 2020年,中欧北京校区主办的“中欧预见”演说论坛已走到第五届,30多位中欧EMBA同学和教授先后登台,腾讯视频播放量累计突破两百多万。它已逐渐超越校园演讲论坛的范畴,开始承载一定的社会传播性与影响力。

    在中欧人的价值体系里,商业向善,努力是为了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中欧预见也因此更强调对社会价值的关切。比如,EMBA2019级同学冯彦红从一位临床医生走向互联网医疗教育创业,即是典型案例。

    医护人员是2020年中国受关注度最高的群体,但医疗问题仍是中国社会的痛点之一。冯彦红的团队所做的,就是从赋能一位又一位基层医生开始,相信专业+市场的力量,相信滴水之力汇聚,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如果问大家,2020年,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可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一个名字:白衣天使。在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人民健康勇敢逆行。我们看到的是鲜花和掌声,没有看到的,是全国一千万医务工作者的坚强后备,是近四百万临床医生的默默耕耘。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个有关基层医疗的话题。


    我国乡镇级以下医疗机构

    承担着数亿人口就医的重任

    城市医疗与基层医疗之间

    存在着各方面的“断档”



    我曾是北京一所三甲医院的医生。每一个夜班,我都能在急诊室的墙角里,看到舍不得住旅馆、蜷缩在角落里熬红眼睛的家属。每一个白天,我经常遇到一些外地老乡,他们四处颠簸,求医问药,很多人卖房卖猪、债台高筑,很多人赶到北京时却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诊疗时机。

    在乡镇患者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打油诗:“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急诊室一转,三年活白干。小病拖,大病扛,病危等着见阎王。”

    作为一名象牙塔中成长起来的医学博士,这些现象曾带给我深深的无力感,让我无比悲悯和困惑。为了寻求解决方案,我深入对比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并逐渐认识到:从民生角度而言,我国医疗最突出的问题,并非前沿水平的差距,而是城市医疗与基层医疗之间的“断档”。

    这种“断档”体现在哪里呢?

    近40年来,我国城乡之间的人均医师比例,差距始终在2倍以上。

    近8年来,随着各大医院纷纷扩院加床,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床位数对比差距越来越大,从2013年的3.3倍,增加到了2019年的4.21倍。

    数据来源:据《2020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制图

    这组折线图上的数据,记录了我国近35年来设有卫生室的村庄占行政村总数的比例。我们从中看到两个关键点:

    第一,时至今日,我国仍然有5.2%的行政村没有卫生室,这些老百姓看病需要跨村;

    第二,这条曲线时高时低,缺乏稳定趋势,说明在政策层面,对这个问题还缺乏前瞻性的规划和部署。

    事实上,在很多偏远地区,患者只有同时具备“家境尚可”、“子女孝顺”两个条件,才有可能到县医院就诊。大多数村民的首诊和长期治疗,还是乡镇级以下的医疗机构解决。因此,城市的医疗条件再先进,都很难普惠到这个环节。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来自山西吕梁山的女孩。她的父亲患脑梗塞住院三个月,持续高热不退。当地医生用尽了各种办法,都无法有效降温。当他的父亲进入弥留之际,当地医生说,我们实在没办法了,要不你去北京试试吧。

    我见到女孩的时候,她穿着洗白的衣服,提着父亲的胸片,刚在火车上哭了一夜,眼睛又红又肿。我们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真菌感染,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女孩还没来得及对我们说声谢谢,手机就响了,电话那边的妈妈告诉她,爸爸已经永远地走了。

    从医学角度客观来看,这个病例并不复杂。真菌感染虽不如细菌病毒感染常见,但尤其好发于脑梗塞这种慢性病长期卧床患者,这位患者的病史和症状都是非常典型的。

    所以,发生这样的悲剧,无论是对医生,还是对患者,都是莫大的遗憾。而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村庄,一个失去了唯一男性劳动力的家庭,一对背负巨债的母女,她们未来的日子又将面临怎样的困境。

    每次复盘上面这个病例,我们都会感慨:如果当地的医疗水平再高那么一点,检查水平再先进那么一点,如果转诊体系再健全一点,患者能在起病初期及时转诊到上一级医院,而不是在终末期才辗转来到北京明确诊断,那么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当然,相对于全国7.2亿农业人口,这个病例只是沧海一粟。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在上演,我们不敢去想。

    然而,这是一个医院、一个医生的问题么?显然不是。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村庄和乡镇医生都是子承父业,或者拜个师傅就当了医生。师傅是什么水平,尚且不得而知。他们并非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医学教育,而专业医科大学毕业的孩子们又不愿意回去。面对当地软硬件设备的落后,再加上对患者经济方面的顾虑,对乡村医生而言,要实现专业诊断和规范转诊,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红利

    打破时间和距离的壁垒

    给基层医生送去最实用、便捷

    又浅显易懂的医学知识


    2011年起,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为了帮助那些基层医生,开始想到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直播平台为他们“开课”。当时,娱乐性直播尚不普及,一些专业领域课程还是寄一大包光盘的形式,我们有幸成为中国医药专业领域最早的直播课堂,并从兼职逐渐走向创业,坚持至今。

    我们的初心也非常简单,希望充分利用当时互联网教育的红利,打破时间和距离的壁垒,给基层医生送去最实用、最便捷、最专业的医学知识。

    这是一名医生用户给我们的真实留言,再现了中国一代乡村医生的成长经历。总结这一类用户画像就是——师承从医、专业基础薄弱,考医师上岗证都非常困难,但是他们以一己之力,负担着一个村、甚至周边几个村的村民就医。他们任劳任怨,责任心也非常强,受到村民们几代人的信任,有的甚至已经德高望重,碍于面子也不敢说自己不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环境中,这是他们珍视一辈子的名声,比生命都重要。

    另一方面,一个人外出学习,诊所关门,全村人甚至邻村人都没处看病,他们也分身乏术。他们内心非常渴望接触到专业的医学知识,提高从业能力,自己也会悄悄通过函授、远程、夜大等多种途径来自我提高,走过不少弯路,也被骗过钱。

    这些基层的医生有多努力呢?

    照片上这位72岁高龄的孙大爷,是河南驻马店的一名乡村医生。这个年龄的赤脚医生,专业基础怎么样,大家可想而知。但他们,是真正一辈子走村串乡,哪里有病去哪里,卷两裤腿泥巴,从来不知疲惫,守护周边老百姓健康的一代人。

    现在孙大爷为了自我提高,每天晚上诊所关了门,就会坚持在我们的平台上学习,每天三小时以上。我们对这位老爷爷印象非常深,因为有一次他给我们辅导员电话说:“老师,我要请教个问题,电脑怎么开?”辅导员很意外,问:“您原来怎么开的?”他说:“原来都是孙子给开,今天孙子没在。”

    就是这样一位老大爷,在坚持学习一年之后,居然高分通过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全国上机统考。这个考试堪称我国最难的职业资格考试,专业医科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通过率都不高。大家可以想象,这位老大爷付出了怎样的坚持和努力。

    很多基层医生向我们反馈,他们也参加过很多培训,有的甚至更官方、更正规,但是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听不懂、跟不上。

    这我们也可以理解,对这些乡村医生,你和他讲细胞转运,讲分子机制,讲黑板上一行写不完的药代动力学方程和英文名称,他怎么能听得懂?

    因此,我要求我们的团队在打磨课程时,做到的第一条标准,就是必须让学生能听懂。

    这个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这要求我们,把浩如烟海的医学知识,把每一个晦涩难懂的知识点,都用一种极其生动、浅显、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低学历人群甚至中学生、小学生都能听懂。

    为了提起他们的兴趣,加深他们的记忆,我们创新性地引入了“直播脱口秀”和“绘图记忆法”,教他们手绘解剖图,并鼓励他们把所学知识,尽快应用到工作中。

    昭昭教育推出“绘图记忆法”

    有一位贵州的学生曾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我在泌尿外科工作,每次遇到尿道结石患者安排他们去做碎石手术,患者眼神中都透着怀疑,仿佛我是为了赚手术的钱。我也觉得很委屈,情绪顿时就不好了。但自从开始学画解剖图,每次遇到结石患者,我就给他画一个简单的尿道解剖图,指着图告诉他,你的结石在输尿管这里,如果不碎石,上端的输尿管会积水扩张,再往上延伸,就是肾盂积水,严重的还会压迫肾实质导致肾衰。患者看完会觉得我非常专业,非常信任我,后面的沟通和治疗都变得很顺畅。”

    学员做的画图笔记

    很多医生用户在参与我们的学习后,还自发做志愿者,进行新用户的在线解答和咨询,互帮互助。他们中的一些人,也逐渐从忠诚的C端用户,成为我们的B端“分中心”,和我们一同进行社群化管理和服务。在医学这种专业门槛较高又相对小众的教育领域,专业背景的师资和运营团队,得以让我们的课程内容和服务最大程度地符合临床和基层的需要。


    真正的信任

    需要由专业能力去构建

    抛开专业能力谈医患关系和医德

    那是个伪命题


    其实绝大部分医生,并不像很多老百姓想象的那样功利,他们其实非常渴望患者的信任。但我们会告诉他们,真正的信任,需要由专业能力去构建。抛开专业能力,谈医患关系,谈医德,这是个伪命题。要想得到患者信任,打铁先要自身硬,先把专业基础学扎实。

    一名基层医生,要掌握多少专业内容呢?

    基层不像大医院,病人在大医院就诊时,已经进行过基本的分科,一般情况下,内科只看内科的病,外科只看外科的病。

    但基层医生是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什么样的病症都有可能会遇到,所以必须具备全科素质。但其实医学中的每一科,都是一本几百页甚至上千页的教材,这些书摞起来比人都高,一下子掌握根本不现实。

    所以我们会给他们灌输这样的理念——医学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学科,必须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基层当医生,不能只图面子,只当是份营生,而是要实实在在为周边群众的健康负责任。基层医生至少要做到,不遗漏重要体征,不延误诊疗时机。

    针对于基层检查设备相对落后的现状,我们会手把手地教他们临床技能操作,专业的说法叫做“视触叩听”,是老一代医学人吃饭的本事。近年来,随着各种高端检查仪器的普及,一部分临床医生这方面的能力在逐渐退化。但是在基层,可能没有那么先进的检查仪器,所以人的技能必须加强。在我们的学生中,90%以上都通过我们的辅导,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技能考核。

    有一位黑龙江漠河的医生曾告诉我们,有一天他接诊了一位转移性右下腹痛的患者,这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但由于刚刚跟我们学习过专业的体格检查,他对患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腹部查体,结果发现,患者的肝肺浊音界扣不到了,这是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特有体征。是由于胃溃疡穿孔时漏出的胃内容物流到了右下腹,所以引起了一个短暂的迷惑性症状。

    如果病人被当做阑尾炎来治疗,耽误了时间,会发展成弥漫性腹膜炎,在当地的医疗水平下,病人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名医生利用他所掌握的临床技能,成功地诊断出了这例疾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8年来,昭昭教育依靠口碑和信誉积累了上百万忠诚度极高的精准临床医生用户,成为医学教育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每年有数十万临床医生,通过在昭昭医考和昭昭题库平台上学习,考取医师资格、正式步入临床岗位。

    医生也是人,他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都做不到百分百无误差的精准,更何况是人。几乎每一名临床医生,在外表光鲜的职业生涯背后,都有几个毕生难忘的失误,这是一种不为人知的伤痛,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这就是他们心头的朱砂痣,需要用一生的救死扶伤去实现自我救赎。

    我们经常想,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的百万用户,哪怕每人每年少误诊一例患者,那么积累起来,都是极大的社会价值。

    这种信念支撑着我们,也让我们快速发展。目前,我们拥有数十位专业核心医学师资队伍,在全国260余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每年新增付费用户数量是始创期的200倍。销售和服务终端基本覆盖全国各省市、县、乡镇的各级医疗机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断面对规模、速度与质量的挑战。从分中心、代理商到规范的加盟商体系,数次体系调整,是因为市场总会给我们最直接的反馈——只有把用户的口碑和医生的满意度放在首位,我们才能赢得持续的发展,树立自己的品牌


    我们的用户群体在换血

    说明中国新一代从医人在崛起

    承接这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事业

    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理解和支持


    近年来,我们平台上的用户有了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他们更热情、更活跃,喜欢秀笔记、晒自拍。

    这位年轻女孩来自山东临沂的一个普通医生家庭。孩子在小学五年级时,无意中跟随妈妈一起在我们平台上听课,从此对医生产生了兴趣,立志做医生。今年,她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青岛大学医学院。她妈妈发来这张照片向我报喜,我也由衷地为她高兴,还邮寄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送给她。我相信,中国医学的未来在他们身上。

    有一位四川大凉山的医生,从一上班就开始跟着我们学习,成为大凉山历史上第一个一年就考取医师证的传奇。从那以后,大凉山所有的年轻医生,都会在我们的平台上学习。很多医生会发来宝宝看书的照片,开玩笑说,要从现在就要开始让孩子看书听课,以后继续做医生。

    我们明白,我们的用户群体在换血,也说明中国新一代从医人在崛起。如何让他们一边快乐地学习,一边树立积极正向的医学职业信仰,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这些基层医务人员,他们抱着朴素、执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他们需要更多网络和媒体正向的关注,需要更多国家政策的支持,需要更多商业力量的帮扶,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理解、信任以及鼓励。

    同时,基层医疗领域还有许多工作亟待完善,健全的转诊机制,先进的远程会诊体系,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医疗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医疗数据的开发和分析等等,都蕴藏着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希望有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和中欧校友们,加入到提升基层医疗能力的事业中来;希望整个社会给基层医生多一点关注,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网红”。

    当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医生愿意扎根基层,把这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事业承接下去,那将会是我们的医学之幸、民族之幸、国家之幸!

    编辑 | 边晓璇

    本文据中欧预见演说论坛演讲内容整理而成,经本人确认发布。文中图片由本人提供。

  • 大家好,我是孙伟,来自于EMBA2017级北京1班。我有超过十年的跨国投资银行经历,之后创业四年,目前做早期投资。接近20年的资本市场与企业的职业生涯,让我有机会得以以一个观察者的形象,近距离了解我自己以及我周围的很多创业者,如何在经济周期的大潮中搏杀。今天,非常有幸与大家分享我的观察。


    下行周期出现了吗?


    有人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除了股市,还有债市违约、P2P爆雷、楼市全面转冷,实体经济弥漫着焦虑的情绪。近来有不少讨论经济形势的文章在朋友圈广泛传播,其中,有一篇文章名字叫做《裁员潮滚滚来》,几乎一夜刷屏,让朋友圈里的很多创业者心有戚戚。


    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小微企业用人需求较第一季度平均下降26.6%。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巨头也没有幸免。根据财经杂志的报道,在10月8日恒大集团会议上,许家印宣布全集团停止招聘,开始精兵简政。而万科更是喊出了“活下去”的悲情口号。


    让我们来看几个有意思的指标:


    第一,汽车销量。

    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乘用车销售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2018年9月更是同比下降12%。这是中国乘用车销售第一次出现了近十年以来真正意义上的负增长,引起了普遍震惊。震惊是有原因的,汽车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行业,覆盖了钢铁、石化、橡胶、旅游、保险等上下游产业,如同房地产一样,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行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二,电影票房。

    进入2018年以来,中国的电影市场持续出现破纪录的现象,电影票房突破50亿用了50天,比2017年少了10天;突破400亿,仅仅用了217天,比2017年整整少了30天。作为解读这个数据的背景信息,在过去几十年,美国出现了大大小小七次经济不景气,其中有五次电影票房不降反升,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美国本土和海外的电影票房第一次创了历史新高。


    第三,空调销量。

    2018年8月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中国的家用空调销售出现了29%的剧烈下浮,这是一个断崖式的下跌。消化家庭空调的主力军是新房,没有新房入市,自然也就没有地方安置空调。


    第四,方便面销量。

    近几年受到外卖市场的持续冲击,中国的方便面销售持续萎靡,今年方便面终于雄起了一次,尼尔森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的方便面销售同比上涨5.9%,在失宠了近五年之后,方便面又一次抬起了傲骄的头颅。


    有人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是戴着不同的面具出现”。在所有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所有的疑问集中到了一个问题,下行周期真的来了吗?


    “人生就是一场康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缅怀一位44岁英年早逝的经济学家周金涛先生。周总生前是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因为对经济周期的深入研究而被世人所知,被称为“周期天王”。周金涛先生成功预测了2007年的次贷危机,2013年提出了房地产周期拐点,2015年成功预测了全球资产价格动荡,并在2015年底预言中国经济将于2016年第一季度触底。可惜天妒英才,周金涛先生于2016年12月因病逝世。他常说的“人生就是一场康波”已经成为名言,被广为流传。斯人已逝,我们认为记念周金涛先生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入研究他对经济周期的观点,并以此为借鉴。


    所谓康波周期,是1926年俄罗斯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理论。康波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全世界的资源商品和金融市场都将按照50-60年的周期进行波动。

    在2016年初一次小范围沙龙聚会上,周金涛先生做了一场主题演讲,名为“人生就是一场康波”,对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分析。根据他对康波理论的深入研究,在这篇文章中,周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未来十年注定在箫条中度过。


    中国的A股市场貌似沿着周总的预测进入了一个衰退期,但是反观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2018年7月之后,道琼斯指数一骑绝尘,2018年9月21日达到了历史新高。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的股指互为反向指标,所以对于康波理论的解读是否完全精确还有待商榷。而且股指也不是唯一的指标,但是信心是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


    穿越周期的核心是什么?


    有一个数据:北京市的人均寿命是82岁,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从个体的角度来说,82岁的人生也仅够经历一次康波周期。如果我们认同周总对康波理论的研究,那么下一个问题可能变成——面对这个滚滚而来的大时代,作为个人和企业如何穿越下行周期,并且在周期中找到个人的小确幸和企业的生存之道?


    阿里巴巴内部有一个名言: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理由。在任何恶劣的经济环境下,都会有企业穿越周期。我们现在耳熟能详很多国际大公司,包括杜邦、百事可乐、迪士尼,都崛起于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我们必须认识到——蒙眼狂奔、水大鱼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基于人口红利发展模式的日渐衰退。在当下,“回归、出清、重塑”变成了新的主题:

    · 回归商业本质,从关注外在风口到关注内生业务;

    · 出清历史包袱,从粗放发展到精细运营;

    · 重塑商业模式,从关注指数级的增量市场到深耕存量市场。

    如何穿越下行周期呢?在这里给出三个小的建议:


    第一点,保持足够的乐观和悲观。


    保持足够的乐观,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过去的创业和投资过程中,我发现周围有很多创业者和他们的创业方向,有的是TO C模式,有的是TO B模式,还有很多是TO VC模式。尤其是在增长红利存在、流动性相对充裕的上行周期里,很多创业者追逐风口,投资人喜欢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但是在漫长的冬天里,最幸运的人是那些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并且为之付出努力的人。如同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用了50年时间只做了一家寿司店,但是却穿越周期做到了极致。在下行周期里,所有追逐风口而不是听从内心召唤、关注商业本质的创业者和他的企业,大多会在上行的过程中变成一地鸡毛。


    当然,也不要想当然认为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好,不要认为低谷过后一定是反弹,低谷过后也许是更深的低谷。70年代伊朗的女性着装告诉我们,历史经常开倒车,保持足够的悲观,意味着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并积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1931年,美国“证券分析之父”、37岁的格雷厄姆在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股市下跌过程中抄底破产;192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也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抄底破产。


    现在的下行周期也许对在座的每一位来说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历,既不要盲从专家,也不要被煽风点火的标题党所蛊惑,保持冷静和镇定。

    第二点建议,跑过你的同伴。


    在环境恶劣、弱肉强食的非洲大草原上,你跑不过狮子没有关系,跑得过同伴就可以。如果你炒股,2018年前三季度你的亏损是16%,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中国股票类基金管理公司的平均水平;如果你的亏损是1%,那么更是要恭喜你,你的水平可以进入中国股票类基金经理前十名的水平了。


    别的行业也一样,你不要期望成为这个行业的独角兽,更不需要成为阿里和腾讯,你只需要比隔壁老王好一点点,比竞争对手活得久,就依然可以做到胜者为王。工商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四年,超过五年就是健康企业,超过八年就已经是长寿企业了。从几年前的千团大战,到近年来直播市场数百家公司的惨烈竞争,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你只要比竞争对手少烧一分钱,比竞争对手的效率提高1%,就是决胜和生存的关键。

    第三点建议,在存量市场中进行竞争。


    在过去十年,我们的思维方式被定在增长模式里,各个行业尤其是所谓新经济行业,从创业者到投资人,都在绞尽脑汁地寻找指数级的增量市场。因此,当市场不可避免地增速放缓的时候,我们依然在惯性地寻找增量市场。可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件事可以长期、持续、稳定的保持高速增长呢?这根本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定律。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中美所进行的贸易战,本质上也是因为在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竞争的空间越来越激烈,即使作为超级大国,也必须在存量市场里进行竞争。


    美团的王兴曾经提出“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当红利消退的时代,只有深耕存量市场,才能持续创造价值。任何公司无论行业有多不同,业务有多复杂,最终市场判断它的标准都是企业的营收或者盈利能力。而企业的营收公式无非等于企业拥有的用户总量乘以能从每个用户身上赚到的钱。当用户处在高速增长红利期的时候,市场往往用DAU(日活)数据来判断企业的估值。很多VC机构可以给出一个DAU100-150美金甚至更高溢价的估值水平。过去几年,很多社区和社交类、游戏类的公司都是沿用这样的估值标准。


    但是当红利时代过去、高速增长不再的时候,市场就会判断你从单一用户、从存量用户身上能赚到多少钱,你的变现能力有多强,单一用户变现能力本身有没有增长?一言而蔽之,在存量里淘金。存量周期之后会有新的外力打破现有平衡,重塑新的增量市场,重启增长周期。


    1918年11月,前清民政部的一个小官员在投湖自尽之前,问了他在北大当教授的儿子梁漱溟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到今天,一百年过去了,尽管代价巨大,但是我们终于可以对自己说:我们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如果你问我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我会告诉你:我们要活下去,谨慎乐观地活过周期。

    如果你问我以什么样的方式活下去,我会告诉你:精耕细作、日拱一卒地活下去。


    在这个大时代,尽管每个人卑微如尘埃,但是汇聚凝结,我们仍然是这个百年中国的中流砥柱。岁月悠长,山河无恙,行者无疆,这就是我们的信仰!


    * 本文和音频内容根据孙伟在中欧预见·新锐演说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经本人授权发布,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 被称作“金三银四”的春季招聘转眼已经过半,但在疫情的冲击下,今年的春招市场显得格外冷清。许多企业以降薪、裁员、缩减用人需求等手段寻求自保,不少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犹如石沉大海。在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20年之春,874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究竟该怎么走?广大中小企业又如何才能打赢特殊时期的人才招聘战?作为一家致力于服务大学生成长和实践的企业,刺猬教育创始人、CEO李亚平(中欧EMBA2005)校友得以近距离观察和思考这一现象,以下是她的分享。


    在疫情阴影的笼罩之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整体来看,这次疫情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比较大,人才市场的低迷状态估计也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20年之春,应届毕业生到底有多难?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874万;留学归国的毕业生大约在60万;此外,300多万考研大军中的失利者也将回流人才市场,三者构成了校招市场的主力军。


    受疫情影响,截至目前,不少行业的人才需求还未被唤醒。此前Boss直聘发布的《2020春节后七周就业市场追踪报告》显示,餐饮、酒店、广告传媒、线下教育、旅游行业等服务业的人才需求量尚未恢复到去年同期的50%。此外,可以看到每年为毕业生提供了70% 以上就业岗位的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春季招聘岗位供应也严重下滑,令大学生的就业环境雪上加霜。


    宅在家里的毕业生们都在干什么?


    一般来说,大学生参加春招和秋招的热情是最高的。在这个特殊的“金三银四”招聘季,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宅在家里一定非常“着急”。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应届毕业生目前在家主要还是以娱乐为主,想要等疫情过去再开始求职。很多学生家长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也不太鼓励孩子做过多外出尝试。于是今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氛围:学校和老师们包括社会各界都十分着急,而有些毕业生们却还是气定神闲,淡定自若。


    其实一直以来,中国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高。从刺猬实习的数据一手来看:大二、大三年级中有实习意愿的学生占总体比例仅为20%;而真正能够出去实习的不超过一半,且其中很多人做的是兼职工作,能够坚持三个月以上真正实习的人数或许要再缩减一半,这样也就只剩5%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们的很多专业学习更多停留在书本层面,因此我们一直强调,具备社会实践经历对于毕业生来讲是一个突出优势,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们应该利用宝贵的学生时代积极地去试错,通过实践去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少走弯路,寻找内心热爱的职业道路。


    先做好职业规划,再决定是否考研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政策,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在上世纪90年代,上大学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今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了。去年大家讨论的大约4%的中国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相当一部分得益于20年来持续的高校扩招政策。因此,今年的研究生扩招对缓解短期就业压力一定有着积极作用。当然,随后高校增配导师、未来研究生就业等一系列工作也要跟上,这也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困难之处在于这可能会导致未来的2022年的毕业生们面临更大的就业困难。而更核心的问题是为什么去考研,数据显示,今年有350多万大学生参加考研,即使加上扩招,也意味着将有200多万毕业生在考研成绩出来后才开始找工作,这会让他们在求职中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这个现象并非孤立事件。归根结底,我认为还是跟整个社会的人才观有关。


    一方面,当今社会上很多公司比较看重学历,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在招聘时将研究生学历作为一个门槛。另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找不到热爱的职业和努力的方向,在迷茫中懵懂地随大流,被动选择了考研。


    我的建议是,大家还是要通过实践了解自己,认真做好职业规划,之后再决定是否真的值得用年轻时宝贵的两年时间去读研。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薪,真心想要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才应该去考研。要记住,选择学术道路的原因,永远应该是内心的热爱,同时还要守得住枯燥和清贫。


    而且每年除了考研成功“上岸”的那60-70万名佼佼者,大量考研失败的毕业生懵懵懂懂进入社会,恍然发现已经错过了岗位最多的秋招机会。很多人只能被迫地接受一个并不喜欢的offer,或者选择一个并不了解的行业参加工作。工作一两年后,又发现自己无法热爱这份工作,只能再换一个,甚至连续换几份工作。


    有数据统计,2019年90后的平均离职时间已缩短到了7个月。而企业很可能花了很长时间,刚把一个员工培养出来,而他却突然对企业说这不是我想要的。企业也非常委屈,从而导致很多公司不再想要应届生了,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很大的资源浪费,非常期待这个现象在未来能得到改观。


    给年轻人的三个求职锦囊


    刺猬实习是中国最大的实习平台之一,每年我们服务的用户达几百万人,通过观察和总结在此我想给年轻的大学生们提3点非常真诚的建议。


    首先,拥抱变化。我们坚信,中国经济的未来一定是向好的,在疫情的倒逼之下,会出现更多的新兴岗位和工作方式。这就更需要同学们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珍惜时代给予的机会,开放自己,拥抱潮流和拥抱变化。


    第二,自律,让人生多一种可能。这段时间虽然还待在家里不能返校学习,但更应该坚持自律。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律,比如可以用一些工具,也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并切实执行。大家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但我们这里说的“学习”,不仅仅是看本书或只是在B站上刷一刷视频,而应该像在学校里一样,认真、系统性地学习行业知识和补足技能。


    第三,适应当下的招聘潮流。可以预见,视频面试在未来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面试形式。关于这点,不管是刺猬实习,还是其他平台都给了大家很多指导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好的表现依然依赖不断的练习,建议大家注重细节,从小处着手。


    特殊时期中小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


    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稳”字摆在了求职需求的首位,对于竞争力相对不那么强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如何才能吸引和留住心仪的人才呢?简单来说,有这么几个步骤:


    第1步,先让别人看到你;

    第2步,把优秀人才吸引过来;

    第3步,留住Ta;

    第4步,让Ta死心塌地成为你的伙伴。


    这其中的关键是,虽然资源有限,但是中小企业要勇敢地站得足够高、声量足够大、覆盖足够广,增加自身吸引到优秀人才的概率。


    我常常告诫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要认清现实,这点对企业家也十分重要。中欧有很多优秀的校友原来在大平台上做到很高的职位,自己创业后依然想用原平台的标准招募员工,这其实是不现实的。在新的阶段,我们就要接受从零开始,更努力地去寻找和培养人才,找到自己的创业伙伴。


    最后,我想给中小企业朋友两点人才招聘建议:

    一是逆向思维与长期思维。由于整体经济的联动效应,现在其实大部分企业都很难,但请不要忘记,这其实也是收获优秀人才的好时机。此时开展招聘的公司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如果这时候你愿意把岗位真正放出来,可能会有机会收获比以往更加优质的人才。


    二是修炼内功,自强不息。相信不少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巨大压力,但这个时候刚好我们有机会,一边坚守业务,一边有时间来健全和完善自己的员工成长体系,包括新员工培养、晋升体系的搭建以及完善很多制度。当下,我们要稍稍停下来,把土壤刨松,才能让新的人才更好地在公司落地和成长。


    疫情就像一场大雪,大雪过后很多东西会没有了,但也一定有很多东西留下来。在大雪之后能破土而出的,一定是最强韧、最蓬勃的生命力。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求职招聘季,祝愿每位求职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合适的职业发展平台,每位企业家也都能招揽并留住心仪的人才。

  • 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EMBA18级2班的张贝克,我是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大学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创业,可以算是一名“斜杠青年”。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分享这些年我们在智能制造领域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观点和探索。


    没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就不会有世界一流的制造业

    大家都知道,没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就不会有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但是怎样培养一流的人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当我们问企业家,这个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人?没有一个企业能够给我们一个全面、准确的答案。学校也从来没有关心过企业如何去构建自己的人才战略,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所以我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弄清楚中国制造业如果要转型升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走访了国内国外超过300家制造业企业。这一次,我没有直接问这些企业“你要什么样的人”,而是反过来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调研他的产品属性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企业处在工业发展的哪一个阶段等等问题。我希望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为了支撑他的发展战略,我们应该给他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发现这个方法非常奏效。


    当然在我调研的企业当中,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已经在行业里占据了龙头地位,他们接近甚至已经完成了工业3.0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革命性工作。甚至在一些非常棒的企业里,我们还看到了工业4.0的雏形:一些智能的协作机器人在帮助人类工作。这样的柔性生产线既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定制化需求,同时还能实现高效率,我想这应该是制造业的未来。


    生产线的柔性是指制造单元对于生产订单灵活要求的适应能力。在大规模生产阶段,往往一条生产线对应一个单一的产品型号。随着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普遍,生产线也相适应地往混线(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多个型号)生产,甚至生产一个品类产品的方向发展。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线)目前还是处于工业2.0的状态,也就是在非常严格的生产节拍下,人像机器一样工作。


    当然,过去工业2.0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我们的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只是随着全球技术不断发展,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已有日趋成熟的工业4.0技术,他们很快会在效率、成本与品质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准,大大削弱我们的制造业竞争优势。

    同时,一些新兴的制造业国家拥有比我们更低成本的劳动力,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目前依靠人海战术为全球提供商品的做法已经很难再持续下去了。


    那么我们的制造业如何转型?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并不是说给企业融资或者更好的技术,企业就能从2.0自动进化到3.0甚至4.0。这需要企业考虑自身的战略特点、竞争对手情况,还有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的创新力等等方面。如果技术引进和企业发展的战略发生错配,那就意味着花大价钱买进来的高新技术,对企业来讲可能是一个成本中心,而不是一个利润中心。


    因此,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如果想要成功地进行转型升级,我们需要的是一大批能够在复杂的商业和技术环境下准确预测下一步该怎么走,并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做出规划、富有决策能力的人才,我们称其为“新工程师”。

    新工程师和过去传统的工程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首先他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技术、管理、商业和人文四个学科的背景知识;同时,要具备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和深度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应对智能制造时代层出不穷新的技术,新工程师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自我迭代能力。


    这样的优秀人才当然每个企业都想要,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我们到底怎样去破题,去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人才?我想通过我自己亲历的三个故事,引发大家共同的思考。

    01  从大学生挑战赛开始

    第一个故事, 2006年一次机缘巧合的合作,我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创办了一个公益活动——全国大学生过程仿真控制挑战赛,刚开始它只是一个夏令营,希望给学生一些工业上的挑战,告诉他们将来工作之后会遇到哪些问题。没想到13年后,这一项公益活动从一个民间赛事,演变成了受到官方认可的中国目前智能制造领域最大的学生竞赛之一——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在比赛中,我们作为主办方会用仿真系统软件去模拟工业上的问题,包括正常工况和各种异常工况,把仿真系统和实际工业中的控制器、信息化系统等工业手段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复杂的工业环境,然后以甲方的角色将这套工业环境交给学生。


    所有参赛的学生要以一个乙方的角色完成整个工程项目从分析、设计、规划、实施到运营的过程,并且需要平衡生产指标、安全指标和优化指标等等,最终根据运营的实际效果来判断名次。

    这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挑战,涉及到80%以上的知识和技能,是在正规大学课堂里都没有教过的。但这个比赛却获得了全国绝大多数工科院校的热烈欢迎,也获得了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的支持。发展到今天,它已经从一个赛项变成了八个赛项,覆盖了智能制造领域相关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人机协作、工程创新等等方向,每年超过1700多个学院组织数万名学生来参加比赛。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学习,我们在全国100多所学校中创办了学习小组,并且大部分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来运营。


    今年发生了一件让人特别高兴的事情,2019年全国总决赛年度冠军是由成都理工大学获得,而他们的领队“老师”居然是一名研二的学生,他叫孟令宇。孟令宇是我们大赛的忠实粉丝,之前曾经多次参赛,由于今年老师在国外,他就承担起了老师的角色,带领他的师弟师妹们在八个正式赛项当中拿到了三个特等奖。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只要给学生一个激活的学习环境,学生所爆发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

    02  德国人的教育方法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求学的故事。2016年我带着团队到德国,向德国同行学习如何培养世界一流的工程师。但让我非常惊喜的是,德国人用的方法和我们在大赛中用的方法几乎是一样的,他们同样也给学生一套复杂的工程实训项目,然后给予一定的指导输入,让学生们自己组队相互PK和交流。

    这种教育方法实际上被称之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体系下,老师变成了教练,他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复杂的实训环境,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然后通过各种办法去激励他们,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非常新的方法。很多年以前我们大学就已经引入了,但为什么没有推广开?因为我们的课时太有限了,总觉得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完成这么复杂(多)的课程教学(任务)。


    03  德国人是如何利用课时的?


    所以,接下来,我想讲第三个故事,讲一讲德国人是如何利用课时的。


    有一天德国教授把我们组织起来,用一天的时间去玩了一个游戏。游戏的核心是想说明在生产线设计上产能分配要均衡的道理。在中国的教育场景下,这个知识点可能是两页PPT加十分钟解说就结束了,因为它本身确实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们却用了一天的时间去玩这个游戏。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这个小组用40多分钟完成一个产品的装配,经过不断改进迭代之后,我们在这天的结束时能做到5分钟生产一个产品,我们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德国教授告诉我们,在他们正规的教学当中,这样的游戏要贯穿整个学期。学生们要在一学期中想尽一切办法去改进这条生产线。他们有史以来最高的记录,是五秒钟就生产出这个产品。


    怎么做到呢?学生们会发明各种标准化的方法(以减少失误),无论是对颜色、字母、数字标号,还是设计各种防错机制。他们还会收集各种各样的数据,来分析这个系统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以消除任何一秒的浪费。通过一学期反反复复练习这个简单的知识点任务,这些学生不仅收获到的是面向“精益生产”的应用能力,更关键的是学会了如何创新地学习与解决问题。


    从人脑的学习过程来看,一个人真正地学会新知识大约需要分为五个步骤:知道、理解、应用、掌握,最后进行创新。

    大脑从接受一个新的概念转化为创新能力,是通过一种叫做LTP的“长时加固机制”来完成。说白了,就是要反复地练习。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达到深度的思维。


    LTP(Long-term Potentiation),也称“长期增益效应”,指给突触前纤维一个短暂的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效率和强度增加几倍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保持这种增强的现象。


    但如果我们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塞进去太多的知识点,那么我们大脑里另外一个自我防御机制就会起作用,深度思考会迅速切换成为强制记忆,学生们就会用记忆来代替思考,这样的后果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永远停留在低层次。


    如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道、理解和应用的话,那么就只能对别人所创造的新产品、新技术进行点评或者山寨,我们离真正的创新就永远隔了一道鸿沟。


    所以我们的德国同行非常聪明,他们不像我们那样迷恋那些非常时髦的技术,也没有把学时用在新知识和工具上的传授,而是用大量课时来对学生进行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们在知识、工具上做了非常大的减法,只教给学生最基础的知识和工具,他们更看重这些基础的知识在新的领域中的迁移能力。

    因为等到这个学生毕业真正工作的时候,这份工作所需要的特殊知识、工具和技能,可以利用在学校里培养的学习能力快速掌握。即使某一天这家公司不幸破产了,这些人才(因其卓越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深度)也可以迅速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所以,德国的双元制从本质上来讲是学校和企业之间接力的人才终身培养机制。作为一名教育者,我非常羡慕这样一个机制,希望中国某一天能够建立起相似的、校企合作的体系。

    所以,最近我们成立了一个智能制造新工程师联盟,希望在若干年以后,学校和企业能够结合起来,共同制定人才契约,共同来建设和开发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正在全国招募最优秀的老师,组成开发小组,来开发这类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能力和深度思维的课程。


    当然,我们也非常欢迎企业和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希望企业能够给我们提供你的典型案例、典型人才(模型),由我们的专家团队把它变成行业的通用能力模型,进而改进我们的课程。企业的需求变化,会不断地迭代反映到课程中,形成一个动态的改进过程。未来通过大赛和联盟这两个平台,在一两千家学校中进行课程部署。我想若干年以后,我们就能为中国制造提供卓越的工程人才。

    最后,我想引用一位著名的未来学家Alvin Toffler在1970年说过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


    21世纪的文盲,

    不是那些不会写字和读书的人,

    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育以人为本。谢谢大家!


    * 本文和音频内容根据张贝克在中欧预见·新锐演说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经本人授权发布,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 大家好,我是中欧EMBA2018级北京一班的何金,来自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个话题:中国式职场关系的进化。


    年轻人的职场是这样的


    谈到职场关系和职场社交,大家最直观想到的可能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如果过去让大家用一个词去形容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服从,令行禁止、高效执行,是我们对一个优秀下级的赞誉。


    但对于90后和95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曲玮玮是一位自媒体创业公司CEO,在2018年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30位精英榜单,但她的员工都称她为“渣男”CEO。为什么?原来她对待员工的方式,就像“渣男”对美女一样,送花、说情话,让员工和整个团队都非常开心。其中有一个95后女孩,能力非常好,但家人对于她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非常有意见。曲玮玮直接飞到了员工的家乡成都,跟她的家人进行沟通,还请她按摩、和她谈心,最终以诚意留住了这位员工。她以一种打破传统上下级互动关系的方式,让所有员工感到贴心、温暖,愿意跟她一起去创业。


    在投身移动互联网创业之前,我在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工作了十年,当时在我们公司里大部分同事都是70后甚至60后,像我一样的80后已经算是年轻一代。到2015年我投身到移动互联网创业,身边的同事清一色变成了90后和95后,我突然发现自己要去重新适应这个世界。


    以前我在用聊天工具的时候,非常喜欢用“呵呵”来表达我的善意。但在互联网圈里,如果你跟一个人聊天用“呵呵”,所表达的意思大概是不屑。


    如果你跟90后或95后员工安排工作或者进行业务交流,他回答你“哈哈”,你不要认为他很开心,其实他只是在非常间接的告诉你,对这件事情他认为“Just so so”。如果他回答“哈哈哈”,可能仅仅是指勉强同意。如果他回答了六个“哈”或七个“哈”,那么恭喜你,他对你非常认同,愿意听你的一些指令。这是属于90后的职场文化。


    有种声音可能会认为90后和95后是扶不起来的一代,但虽然他们每天都会把“人生不值得”、“没有意义”挂在嘴边,但却一直不停地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是表面上非常丧但实际上非常努力的一代。


    从职业成长的角度来讲,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整个中国社会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只要公司好,我们就好,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为了让公司产生更好的业绩,所有的改变、流动都被认为不稳定。中国千千万万的丈母娘在选女婿的时候有一个普遍要求,就是稳定、有前途。


    但是在90后和95后的世界里面,一切变得不一样。比如王昌贵是在脉脉上的一个普通职场用户,2017年,我们偶然发现他在脉脉上写了一个职业成长的故事:他大学读的是石油石化专业,毕业后到塔克拉玛干地区的油田做工程师。但是他一直梦想到北京投身到互联网创业浪潮中去。然而北京和塔克拉玛干相距三千公里,如何实现这一职业的变迁?


    王昌贵就在脉脉上加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好友,交流自己对于互联网发展、互联网产品和商务的理解。再后来他通过百度的一个好友,以内推的方式成功加入了百度,成为了一名互联网BD经理。可谓是“职业赛道随心换”。


    最近有一档节目非常火,叫做《乐队的夏天》,其中很多年轻的音乐人非常棒,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们都是斜杠青年。


    什么是斜杆青年?就是他们的主业并不是音乐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可能来自字节跳动、奥美或者唯品会,只是利用闲暇时间来做音乐,但很多人用自己的努力,通过这个节目成功地把主业转为音乐人。可谓是“主业副业随心换”。


    另外一个是关于职场社交方式的改变。在过去如果我想认识吴晓波,方法就是去问我身边所有的高管或者媒体圈的朋友:你认识吴晓波老师吗,能帮我去引荐一下吗?如果我很幸运,身边正好碰巧有吴老师的朋友,那么可能会通过线下聚会或者喝咖啡的方式帮我去引荐。但如果恰好没有,那我就没有任何办法。


    但是新的时代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首先我可以通过微信群和万能的朋友圈去广播问一下,这个效率比线下方式快了很多。如果没有人回应我,我也可以打开脉脉,找到吴晓波的主页,去查看我跟吴晓波老师之间有没有共同好友,通过共同好友去相识。


    我们已经进入半熟社会


    前面举了三个例子向大家说明过去30年中国的职场以及职场社交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那么是因何而改变呢?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每一个人都是以自己的地缘、血缘、亲情,甚至政治地位以及知识水平构建了一个生活圈子。


    但在过去3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熟人圈子慢慢被颠覆、被改变。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讲,城镇化使许多闲置劳动力离开了家乡,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非常熟悉的熟人圈子,进入到陌生人的圈子。


    而互联网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也让每一个人的社交半径得到了很大的扩展,我们不仅仅依靠于自己在线下认识的好友关系,通过线上各种社交媒介,可以跟很多人建立联系、成为好友。


    所以脱离于乡土的熟人社交网络,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我们已经慢慢形成了一个半熟社会。


    半熟社会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过去熟人关系的效率在逐渐减退,另一个特点是半熟关系裂变式扩展。


    这是我在脉脉上的一个主页,里面有我自己的介绍,有我自己的从业经历,求学经历,以及我的合作伙伴,我的同事和前同事对我的背书。


    然后以我为核心,会有我的“五同”二度好友关系,包括我的同事、同学、同乡、同行、共同好友,他们构成了我的半熟人关系体系。


    总结来说,在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切换过程中,职场关系在哪些方向上发生了改变?我认为是三个方面:


    职场社交的进化

    职业成长的进化

    员工关系的进化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了“六度”空间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六个熟人关系链认识世界上的另外一个人。2008年,微软基于MSN把这个数字修正为6.6个人。2011年facebook已成为美国当时最大的社交平台,测算到六度已经缩小到4.7。去年我们也做了一个相应的数据分析,结论是在中国职场上99%的人工作两到三年,只要通过四个人就可以认识到在中国职场上的其他白领。


    人脉连接的效率,在技术的推动下极大的缩短。所以对于职场社交来说,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处关系,不只是关于他人,更关于己,我们要维护好自己的形象,更好地向外告诉别人我的价值是什么。


    我们曾在脉脉上做了一个调研:在现代的职场社交里面,你认为人脉重要,还是你自己更重要?81%的用户都投票支持“我”更重要,我的价值体现了我的人脉关系的整体价值。


    所以不同的用户会基于不同的目的去运营和经营自己,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谈到更好的合作,或者突破自己的边界实现职业的变迁,这一切都是在新时代下中国新职场关系的一个缩影。


    你的每一步都形成“职脉”


    我们还做了一个调研:你认为选择大于努力,还是努力大于选择?79%的用户认为选择大于努力。当然这并不代表大家认为努力并不重要,相反,积累和机遇应该是职业成长的双轮驱动。我们每一个人在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中,不断通过重复性的锻炼、学习,实现了一个由量变向质变的变换。


    基于此,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中国职场社交公式,就是:职场=人脉×职脉。


    “职脉”的意思就是你的职业轨迹和脉络,你的成长发展,从求学开始到第一份工作,到你在工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会成为你人设的一个重要备注,是未来别人跟你开展合作的信用背书,甚至是向更高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


    过去只有一个机遇场,每个人可能在定时的求职季或者是招聘季去找工作。在半熟人社会的推动下,你无时无刻都在维护自己的形象,你的一点一滴都构建成你的Profile,形成了一个机遇场和社交场的双促闭环。


    因此,每一个公司、每一个职场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Profile、自己的人设,甚至很多公司花大气去构建自己的雇主品牌,让自己的员工通过一些社交平台去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雇主形象,以及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些特色,以此吸引主动求职者和被动求职者。


    当然我们也关注到,很多企业也非常重视用户对于自己公司的评价,很多高管甚至通过这些来推动公司内部管理上的升级与优化,这一切都让我们的职场生活跟过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另外,随着半熟人关系网络逐渐扩大和扩散,企业的招聘方式和用人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我们通过站内数据的分析,目前企业42%的用人岗位都是通过内推的方式来完成。大家更希望依托于半熟人的关系来实现对有价值的人才更高效的招募和留用,这也是职场一个很大的变化。


    简单总结一下,中国的职场在职场社交、职业成长和员工关系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和信息技术的加持之下完成的。


    最后我想引述杰克·韦尔奇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我今天演讲的一个结束:

    我们每天都在全球竞争战场的刀光剑影中工作,而且在每一回合的打斗之间,甚至没有片刻时间休息。


    目前,中国商业社会和职场关系都在经历颠覆性的进化,我们如何在职场的刀光剑影之下实现自我的更迭进化,是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我们希望与各位不断进击的职场人一起不忘初心、共同努力,来打造更好的职场生活。


    * 本文和音频内容根据何金在中欧预见·新锐演说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经本人授权发布,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 与很多企业家朋友们相比,我的角色应该是离年轻人比较近的,因为刺猬CIWEI主要服务的是大学生群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95后和刚进入大学的00后。


    刺猬CIWEI创立于2015年,包括刺猬实习、刺猬体验、刺猬大学三个业务板块。之所以叫“刺猬”,是希望年轻人保持内心的柔软善良,又不要丢失青春特有的锋芒。 CIWEI 代表 curious、independent、warm-blooded、explored 和 international,是我们对年轻一代的期许和祝福。


    如今,95后的年轻人就活跃在我们身旁,他们或者是我们的子女,或者是职场中年轻的同事,他们看似离我们很近,但又总让人感觉捉摸不透。有时,我们听到了他们说的每一个字,但听不懂那些话的意思,有时,我们理解不了他们的举动,仿佛这些年轻人来自一个不同的世界。


    网络上对他们的报道往往比较片面,有时甚至会引发担忧,但从刺猬CIWEI的调查数据来看,真实情况比我们看到的更加乐观。刺猬教育每年服务几百万大学生,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95后和00后在看似叛逆不羁的外表下其实非常理智、注重个人成长,并且极具社会责任感。


    成长环境

    孤单、与网络为伴


    我们70后小时候大多是散养,掏鸡窝、爬墙、堆泥巴的经历很多人都曾有过,如今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变,孩子们都在上培训班、玩QQ、看动漫中度过童年。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父辈又忙于打拼事业,他们内心会有一种孤独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叫做“淡淡的忧伤”。


    智能手机和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颠覆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带来了一些问题。你也许会感觉到,如今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好像懂得不够多,这是因为他们在大学里很多时间都用来“吃鸡”了。80%的男生会经常玩游戏,有的课堂上甚至50%以上的人都在玩手机。但也因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他们的眼界变得越来越宽,有创意的想法也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不少人曾担心95后和00后对网络过度依赖和沉迷,但我们的调查显示,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刺猬CIWEI自己的一手调查资料显示,在被问及新兴社交软件的使用程度时,将近60%的同学表示会正常使用,不会沉迷其中,甚至4%的同学表示几乎不用,只有11%的同学在离开手机时会感到焦虑。


    独特的应援文化


    这一代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亚文化,就是应援文化,这一文化起源于日本。同学们会自发组成明星的粉丝后援团,去为偶像接机和打气,还为他们制作精美的工作餐,甚至包装上都精心贴上偶像的卡通头像。很多70后父母曾对我感叹,孩子对自己都没这么尽心过。


    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去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文化。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很多人在孤单中长大,因此渴望有一个认同自己、爱护自己的组织。另一方面,虽然我们看到他们好像在疯狂追星,但实际上有80%的同学是非常理智的,他们或者对不同的艺人都持欣赏态度,或者完全不追星,真正热衷于追随偶像一举一动的同学只有20%,这部分是被媒体放大化了。


    观念转变

    责任感强、更加包容


    由于没有兄弟姐妹,95后从小独享父母长辈的爱,常被外界误认为是“冷漠青年”,但事实上,他们是非常有爱的一个群体。


    我们曾经组织过一次全国范围的净滩活动(海滩垃圾清理),参与活动的20000多人中,70%是大学生。他们这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意愿在我们的调查中也体现出来。68.7%的同学在受访时表示,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且可以为此付出时间和努力。


    由于资讯变得发达,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了解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看到自然环境的变化,看到贫困人群的生存状况,还看到了诸多其他的社会问题,因此想要把世界变得更好。62.6%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不是大家口中的“弱鸡”。


    我们还做了一些好玩的调查,发现95后和00后更加遵从内心,也更加包容。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会遵从内心的第一感知来做出选择,“我喜欢”是他们判定事情的重要标准。


    在择偶方面,他们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尤其注重三观。72%的人在选择未来伴侣时最看重“三观相符”。大概五年前,我们还听到“宁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如今的年轻人则更看重灵魂的默契,这多少让人感到欣慰。


    对待工作

    追求成长胜过金钱


    我们的数据还显示,大学生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最在意的并不是高薪和福利,他们更看重职业的挑战和发展,稳定的铁饭碗不再是95后的追求。


    在问及第一份工作最看重什么时,40%的同学选择了大公司、大平台,35%的同学选择了挑战性强、成长快的公司。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在40%的群体里面,男生数量多于女生,而在35%的群体里,女生数量多于男生,现在大家应该能了解为什么工作中“女汉子”越来越多了。


    与此同时,在择业最关心的因素中,排在前三的依次是个人未来发展、领导和团队的水平、行业前景,这是这些年来薪酬因素第一次跌出了前三名,排在第四位。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是个比较好的信号,如果你的公司足够有吸引力、足够有趣,你依然有可能吸引到非常优秀的人才。


    在一些网络报道中,职场95后经常被塑造成“一言不合就辞职”的形象,但在我们收集的数据中,遇到领导批评,79%的年轻人是比较理性的,即使心里会吐槽,但还是会听取领导的意见,积极调整自己心态。


    在辞职理由中得票最高的是“被调去不感兴趣的岗位或工作”,这点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团队蓬勃向上,一定要考虑给员工的任务是他感兴趣的,或者想办法激发他的兴趣。


    所以整体来看,95后虽然有个性,但是仍然比较理智,明白哪些公司能提供真正的舞台,懂得什么样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只是他们更注重个人兴趣和相互成就。我们要重视的,就是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与其进行交流。


    时代如潮汐

    谁的青春不迷茫


    时代就像潮汐一样,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喜欢和珍视的东西。60后、70后、80后的朋友们可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曾真心喜爱过披头士,是不是也曾焦急地等待过翁美玲的海报,是不是也曾为周杰伦痴狂?如今95后和00后青春登场,我们是不是应该用更包容的眼光看待他们?当你试着去了解他们的喜好、学习他们的语言时,也许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管理95后并与之和谐相处呢?我有几点建议:


    首先,永葆好奇。不论多大年纪,我们都要学会跳出自己的视线范围,了解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不要认为他们玩的东西很low或很浅薄,希望你也尝试沉浸其中,体会另一种精彩。


    其次,学点审美。年轻一代是非常崇尚美的,打个比方,如果你和年轻人拍照,却不会PS,你就会暗暗被鄙视。物质提升了,有了对美的追求,是时代的进步,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自己欣赏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与他们分享。


    第三,有趣很重要,换句话说,你身上的“斜杠”可以多一点。我一个在腾讯做HR的朋友告诉我,他每天都要去健身房,因为有腹肌的话比有高学历更容易受到年轻人的钦佩,他们会觉得你很有意思、很cool。所以大家可以勇敢地尝试一些年轻时没有机会尝试的东西,比如弹吉他、跑马拉松,这样你在年轻人眼中就很cool,你不断追求自我,和他们就有了更多的对话空间,也可以发挥榜样的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是下一个四十年更加令人期待,很多企业家朋友也刚四十岁左右,我们可以和年轻人一起铸就下一个辉煌。


    未来,我们除了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外,还可以一起做一件更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培养身边的95后和00后,拥抱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更多机会成长。当我们把自己变成一颗颗坚石,为青年人铺平道路,让他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行,中国一定会迎来更加伟大的四十年。


    本文根据李亚平校友在2019中欧之约华南欢聚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已经本人确认。

  • 关于996的三点看法


    近来大家都在讨论996,作为一个在职场上工作了30多年的管理者,我有三个观点。


    首先,任何一家企业,不论中资外资,不管是大企业还是新创企业、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要在中国遵纪守法,包括我们中国的《劳动法》。


    第二,对于那些有追求的个体,特别是希望能够在事业中有所突破的个体来说,如果从事的工作是自己特别喜欢的,那么几点上下班不会成为大问题。过去30多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每周工作60个小时,但我享受其中,觉得这是极其正常的,因为我在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


    第三,这个社会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如果每个人都是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够精彩,不够多样化。所以,有的人想多工作一点,就可以多做一点;而有些人就喜欢在家做全职太太或全职丈夫,也无可厚非。人们对自己的某一个爱好特别感兴趣时,就会愿意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这是很自然的事。


    就我个人来说,虽然我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是我一直保持着六点下班的习惯,回到家吃好饭以后再继续办公,因为我不想给同事和下属带来压力;而下班以后在家里工作,也能够让家人感到我陪伴在他们身边。


    高效管理时间的8点建议


    当然,我相信每一家规定996工作制的企业,其初心都是希望能够提高组织的产出。实际上,延长工作时间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状态,毕竟每位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状态不同,一刀切地实行996,很可能会导致大家在办公室“磨洋工”,工作效率反而降低。


    与其强制996,我认为,企业更应该做的是鼓励员工高效、正确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充分利用好每天的8个小时,提高工作效率。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如果能高效进行时间管理,那么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还能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时间管理往往是职场人的痛点,很多时候我们拥有“宏伟”的目标,却感觉缺乏时间予以兑现。特别是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所追求的年轻管理者而言,更是会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在平日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中,我总结出八条有关时间管理的建议。


    高效时间管理的8个建议

    1,明确目标,确保工作时间与目标挂钩。

    2,明确时间去哪儿了,要确保挂钩目标,知道时间是如何使用的。

    3,重新安排时间,把时间用在重要的活动和项目上。

    4,在选择重要的活动和项目时,平衡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5,对于无法具体管理的事情,有效地授权并跟进。

    6,高效处理各种正式的会议与非正式的交往,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管理的效率。

    7,在对自己的工作和时间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控之后,重建工作清单,落实各项任务。

    8,审核结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建议一

    挂钩目标(做正确的事)


    你的工作目标是什么?你每天忙忙碌碌所做的工作与这些目标相关吗?如果这两个问题没有清晰的答案,你就不知道如何安排优先排序、如何有组织地完成清单上的任务。


    在越来越多的组织里,每年的年初或年底,主管都会花1-2个小时的时间与下属一起制定一套年度的绩效目标。在讨论中,你应该明白这些目标是如何与组织的目标和使命息息相关的。


    与此同时,你可能也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提高管理团队、培养人才的技能,把所管辖的产品线的市场份额提高五个百分点,使旗下某个业务扭亏为盈,成功开发和导入一个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现在,你可以把这些目标写在纸上或者输入到组织的绩效管理系统中。当然也可以用Post-it把目标和工作任务写下来,从而高效管理你的目标和业绩。


    让你每日的工作与你和主管的、甚至是组织的目标相挂钩,是提高时间管理的第一步,它可以确保你在做正确的事,你所花费的时间“物有所值”。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效率是正确做事,成效是做正确的事。”挂钩目标就是确保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建议二

    明确时间去哪儿了


    彼得·德鲁克指出:“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工作,他们往往会从时间安排上着手。他们并不以计划为起点,认识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才是起点。”


    在完成了第一步挂钩目标以后,你就应该关注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你忙碌的工作能帮助你达成目标,还是本已捉襟见肘的时间被不相关的任务或意外的危机所占用了?


    我建议你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详细记录你在两周内完成的每个活动和每项其他的工作任务。这个记录将帮助你发现你的工作和所花费的时间是否与目标相一致,帮助你找出可以改进、调整的机会。


    然后,你需要追踪你在每项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这样,你将清晰地知道自己终日忙碌的是哪些事,哪些工作对完成目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哪些工作对完成目标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建议三

    活动与项目


    一旦明确了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哪里,你就可以着手优化安排你的工作。对于管理者而言,最终进行考核的不是你有多忙,不是你在工作中花费了多少时间,而是你和你所在的组织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为市场、为客户创造了多少价值。

    创造成果需要活动,更需要项目。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业务现在最大的挑战是发现新市场、找到新应用、实现新的销售,那么,开发、进入到两个新的行业或者新的区域就是一个项目。


    我建议大家重新审核一下,如果你的项目超过五个,就要重新调整;超过十个,就要缩减,因为如果有十几个项目,你根本就做不过来了。


    建议四

    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


    优化安排你的活动和项目很重要,要选择重要的、有代表性的项目来管理。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我时常看到、听到关于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的争论。


    你可能会说,我们都是做高级管理的,一些小事就不用麻烦我的领导了。不过我的领导怎么好像总在抓小事?千万注意,在许多组织中,管理者大的小的都要抓:销售收入的增长、客户满意度的提高、现金流量的改善、员工的敬业度的报酬、新市场的开拓等等。


    如何进行微观管理?选最重要的!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假如今年价值百万美元以上的订单不多,是否可以把这些订单每个都看一遍,同时,价值五十万的项目挑几个,价值十万的挑两个。这样还是在微观管理,但是确保了重大项目和典型项目的成功。你可以关心一些项目、几个行业,但不能所有的东西都管,这叫微观管理。


    微观管理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参加下属的会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好处就是了解最佳实践。假如你所管理的团队中有五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一两个好的实践,这些实践就可以拿来与大家分享。


    在进行微观管理的同时,也要考虑长远(三到五年)。比如,未来哪个行业比较有机会?我们初步讨论下来发现,环保领域未来机遇广阔。


    建议五

    授权与监测


    我们谈了如何平衡微观和宏观,即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那么,对于没有被选择的项目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听天由命?当然不行,这里要用到授权的管理方法。


    管理不同的员工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授权一定要做,不做授权的话你应付不了,因为你的时间永远不够。我们授权的是任务,不是职责,授权不会变更我们的职责。


    我一直坚信,下属做得不好是管理者的错。霍尼韦尔有个词叫MOS(Management Operating System,管理操作系统),是每天、每周还是每月与下属进行交流,是面对面还是打电话,你自己选,方法有很多。霍尼韦尔已经有了这个体系,你可以自己做调整。


    建议六

    正式会议与非正式交往


    作为管理者,我们的工作是很琐碎的,甚至不知道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多少份儿才够。管理无小事,职位越高越重要。


    当有人跟你打招呼时,如果你花时间跟他坐下来聊一聊,问候他一下,你给他的信息就是尊重他。实际上,你就花了几分钟时间,但是这几分钟会让员工感觉领导对自己特别关心。


    与此同时,还要考虑非正式的交往。比如倒水的时候碰到了兄弟部门的同事,你怎么反应?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去接触、传达信息?怎么让那些觉得公司糟糕、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的员工在与你接触后能够信心满满?我们要做好这种准备,利用好这几分钟的时间,取得一些成果。


    建议七

    重建工作清单(落实正确的事)


    在明确了解工作的目标、了解时间都用在哪些工作上以后,你就要重建工作清单。


    在这个步骤中,你需要识别对完成今年任务而言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不管是完成销售指标、增加现金流量、大幅度降低客户的投诉、成功进入新的细分市场还是提高创新活力(创新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员工的敬业度和参与度,都是极富挑战并且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你需要花费9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些最重要的工作上。


    建议八

    审核结果


    高效的管理者不仅在做事前积极准备、做事的过程中认真投入,而且在完成任务后会进行总结回顾,比如还有哪些可以改善之处、如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从中可以学到什么、下一次是否可以做得更为漂亮、是否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他人分享、是否可以把它们标准化、是否需要继续跟踪确保取得成功等等。


    有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知道如何将有限的时间利用好。


    挂钩目标、明确时间去哪儿了、活动与项目、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授权与监测、正式会议与非正式交往、重建工作清单、审核结果这八条建议,可以帮助你更为高效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凯文·克鲁斯:《高效15法则》

    来源 | 霍尼韦尔互联工业与环保

  • 大家好,001EMBA校友洪慧捷,前来报到。我一直是个非常幸运的人,生而逢时,总能赶上历史的机遇。


    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中国的大门进一步对外打开了,我跟随着“下海潮”从秦山核电站来到一家瑞士外企工作。


    当年在外资企业工作可以享受到很多好处,比如有机会带着家属外派到其他发达国家轮岗。当年,在跟我妻子商量之后,就择去瑞士轮岗,可是没想到突然有一天老板问我:“有一个去EMBA读书的机会你想去吗?这个学校叫中欧,刚成立,什么事情就要做第一个,但是你如果决定去的话,那个外派就没了,你只能二选一。


    我挣扎了整整一个春节假期,年都没有过好。一边是出国,另一边是读书,而且学费很贵,1994年中欧每年的学费是一万两千美金,按照当时的汇率,差不多是十万多人民币,一个刚刚成立的名不见经传的商学院,值得我付出这么多吗?最后做教师的妈妈跟我说,“还是读书好


    【为什么是第一位校友】


    就这样,我来到了中欧参加了入学面试,我还记得我的面试官是李家镐院长。录取通知书来的那天,我激动的不得了,当天就跑去找老板签支票,拿到支票十分钟以后就冲到学校去报道,到了之后发现原来自己是第一个来交学费的新生,于是就成为了中欧的第一位校友,拿到了第一张手写的学生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EMBA952001


    大家好,我是MBA 001号校友蔡廷忠,学号MBA 951001


    94年的时候,我还是国企上陵集团的员工,比较关心国际上的形势,对于MBA我是知道的,但觉得离我比较遥远,因为要到国外去读的话,费用很高,很难实现。


    大概是9410月份左右我突然看到了招生简章,我觉得太好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赶紧开始着手准备。第一关:笔试。入学考试要考GMAT,而我根本没学过,要自己找教材去自学,而且竞争极为激烈,听说有几千人来应试。第二关则是面试,我也似乎顺利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天天期盼着发录取通知书了,可当offer真的来了之后,却让我喜忧参半。因为中欧说我没有申请到奖学金,如果想来上学,只能自费。我当时工作两年全部的积蓄就是3万块钱,相当于全部要交学费了。


    在犹豫了很长时间后,我终于下定决心,辞掉工作,拿出所有的钱,外加两年时间,成为了中欧MBA的第一届校友,我的学号是951001


    【从未见过的认真治学】


    94年的中欧,是我从未见过的认真的学校。还没真正入学,就迎来了读书生涯中从没有过的课业压力。第一个预科模块就吓到了我们所有人,历时两个月,英文、高数统统要学。这个模块的残酷之处在于,即便你已经收到了学校的offer,如果没有通过预科模块考试,就有可能被学校淘汰回家,所以像我这样已经辞掉工作,拿出全部积蓄,没有退路的学生,只有拼了命地努力学习。而且只后的每个模块都要考试,随时都不能松懈,那两年辛苦的学习经历让我切身体会到,在中欧,除了努力精进自己,没有捷径可走。


    洪慧捷:【感谢母校】我其实也在心里默默计算,到中欧读书的这笔投资值不值。最终事实证明,无论知识,还是眼界,统统有了质的飞跃!在中欧的宝贵时光和深厚的校友感情,成为我日后无价的财富,感谢中欧!


    蔡廷忠:【感谢母校】当年可以称得上破釜沉舟的决定,换到了我如今丰富的人生,自己都不的不称赞一下,今天中欧的全球排名取得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好成绩,我由衷的为中欧自豪!非常荣幸我们可以成为第一批的探路者和受益者,见证了中欧的诞生和壮大,愿中欧越来越好,校友们借助这个平台,越飞越高!

  • 广州市凡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广远(总经理课程2019)讲述了他年少得志却遭遇破产,而后自救还债的故事。他说:“做企业要有使命感,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需要更多的知识和努力。如果早点来中欧,我或许可以躲开破产这个劫。”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2003)在演讲中说:“我第一次去欧洲访问,看到飞利浦做得很大,当时我就想把TCL做成像飞利浦那样的全球性企业。拥有这个梦想可以给我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 “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青年企业家之一”、中欧创业营四期学员、霸蛮牛肉粉创始人张天一先生,用一种霸蛮精神,展现了有血有肉的90后和新生代的强大力量。张天一说,霸蛮就是死磕不服输,是“土里刨食”的能力和毅力。这碗牛肉粉承载的,是他对这份事业的爱,也是未来的一个机会——做中国一流的消费者品牌。

  • 中欧EMBA校友、曾担任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的赵晓钧先生,不但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资深建筑师,更是一位拥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的企业家。他用一场主题为《企业生命的新陈代谢》的精彩演讲,揭示了现代企业如何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当下取得不断地突破和成功。赵晓钧说:“如果理解新陈代谢带给我们的,可能是某种伤害,那么这件事情就错了。事实上新陈代谢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让我们每个人去寻找自己生命的宽度。不管在什么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要在内心种下新陈代谢的种子,时时刻刻地提醒我们,不断地去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