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gen

  • 近來「療癒」這個詞經常被提及,有人在身心靈課程中得到幫助,也有人不明所以。對我們來說「療癒」是運用一個個具有相對關係的系統,可以是物理上有距離跟尺度關係的空間、也可以是劇本裡一個可以帶入自己立場的角色,透過個體與整體的關係對照,來尋找自己感受自在的位置。 - 療癒如何透過「空間」來達成? 如果以物理空間為討論範疇,一個會給人帶來「療癒」感受的空間,一半來自於整體物理環境的平衡狀態、另一半則來自經營及維護空間的主人心意。我們會利用物理空間的轉移,帶動心理思緒的轉移,像是透過旅遊、看電影、離開工作城市的抽離感獲得放鬆。也有人的療癒方式聚焦在非空間關係的對象上,例如可愛的玩偶、遊戲、戲劇、哲學辯證等等。 - 物理空間中,物件之間的相對關係,共同構成環境療癒的主題及方向 建築師及使用者角色是整體關係的一部分,所有參與這個空間活動的人、花草、物品,共同導引了這個空間的調性方向。我們可以透過這些空間配置的選擇,理解建築師或使用者的價值觀詮釋,若詮釋結果是某個人所需要的,他就會感受到被療癒。 自然環境亦然,動植礦物之間的互動關係、生長的氣候條件、當下的溫溼度狀態等,也會讓不同的人進入到特定的自然空間當中時,獲得不同面向的療癒結果 - 我們是整體的一部分,整體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在建築教育中的抽象思考,蠻適合讓我們引用以說明這個關鍵概念,因為建築創作在從無到有的過程當中需要跟很多不同的對象對話,所有這些對象的因素都會加入進來、影響最終的成果。然而任何型態的創作練習,都可以將腦中的思辨具象化,幫助我們聚焦、建立一組或多組的相對關係,完成與自己內在的對話。 - 每一個來到我們眼前的事件,也都是能夠幫助我們思考個人與整體關係的練習題。 - 2024.09.13錄音/2024.11.10 整理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兩人都是建築背景,也都做了一些與藝術有關的事情,常常被問及的,就是作為一個「跨域者」,看待藝術的觀點。李霽從植物開始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實踐道路,陳品蓁在大一設計課的教學經驗當中,動態探索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 要怎麼樣,才稱得上是「藝術家」? 我們想先問:您因為這個話題浮現的情緒是什麼?是您對藝術家有屬於自己的定義、而有些人不符合這些定義嗎?是「藝術家」理應代表一種身份地位、有些人「夠格」而有些人「不夠格」嗎?這些問題本身,某種程度也是這集對話的答案。 - 動人的創作,取決於作品與作者本心的距離 「藝術」的核心是「創作」,將個人抽象的感受及觀點,用適當的媒材轉譯出來,如果媒材是文字,便稱為作家或詩人;如果媒材是顏料,便稱為畫家。閱讀這些創作的人,會因爲自身能夠理解的範疇,而有所共鳴、以及好或壞的辯證。創作者創作出來的成果,越接近自己內心想要探索的事情,他與觀賞者互動的結果,也會越接近個人內在核心的探索,因而漸次釐清什麼是想要的、什麼是需要的。觀賞者也會透過好的創作,帶動對應的內在探索旅程。 - 每個創作都有其對應的觀眾,在不同階段、不同領域之中產生影響 創作像是把一個視角帶到我們眼前,它拋出了觀點,有人選擇接球、有人選擇不接、有人想教人怎麼接、也有人想教人怎麼拋。當好的藝術創作帶來啟發,藝術家留下了作品並繼續他的旅程,「知道或不知道作品啟發了誰」是藝術家的事情,「啟發或沒有被啟發」是觀賞者的事情。 - 對創作者來說,「藝術家」這個稱謂,是否是自己想要或需要的?對觀賞者來說,創作者的作品帶來了什麼樣的思考或感受?不懂就不懂、懂了就懂了,可以不想懂,也可以不需要懂。如果「藝術家」的稱謂會影響觀賞者閱讀某位創作者的作品,那麼觀賞者的焦點便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之外的某些事情,也可能與「藝術」無關了。 - 2024.07.06錄音/2024.10.26 整理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Fehlende Folgen?

    Hier klicken, um den Feed zu aktualisieren.

  • 空間創作的教學中,「領域」的覺察是入門課之一。這天我們從談論「領域」起頭,對談「領域」在不同層面、不同學習階段、不同人生階段的呈現樣貌。這集的每個子題,都可以延展為一個完整的討論。 - 最初的領域感:家庭生活與安全感界定 領域感有點像是我們感到「安全」的範圍,而我們最初對於安全感的探索是來自原生家庭,像是父母的背景是大家庭,或者因為父母的職業關係讓通常是私領域的家,變得具有公共性,都會影響我們看待「領域」的觀點。 自我的領域感探索:社群生活的多重對照 開始脫離家庭的時候,身邊的關係都成為我們的對照組,我們會用不同的型式探索自我的安全感是怎麼建立的,例如透過交往對象的投射,或是物質的配置,很像是把內在的想法丟到環境中,可以具體的看到它們的關係及影響,透過它們的存在來確認腦中所想的事情。 領域這件事情像是內在的延伸:創作成為自我辯證的過程 當我們察覺到外在的這些「創造」其實是反映我們的內在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創造」的元素置換與調整,去進行反覆的自我辯證,因此我們說建築也是創作,因為是在創造「形式」之間的關係,不管我們透過甚麼媒材去做「關係」的配置,就是在創造,而創造可以協助自我探索。 - 錄音有一個部分沒有收錄到最終的成果中,但也很有意思,李霽聊他一路從建築領域--開始做植物--藝術家,最後學習靈氣、開啟更廣泛的感官邊界體驗,我腦海便浮現一個人在不斷畫圈,旋轉的核心緩緩地朝著邊界移動,然後越過邊界的瞬間又開始畫另一個形狀的圈。 有些人終其一生盡力的畫好一個圈,有一個專業、然後把事情做好,隨著圈畫的越多越深,透過自己的努力築起一個堅實美好的領域空間。有些人畫圈的時候則是不斷地碰觸邊界,回頭時發現這些圈串起了一個脈絡。 - 更多內容分享,關注兩人Instagram:1331goodnigh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空間具有能量這件事我們都不陌生,但也很玄,因為能量的存在似乎很難被客觀驗證。李霽透過靈氣閱讀到能量,因此我們試圖討論不同層面對於能量運作的共通性。傳統認知上的「信仰」是集體行動,現在漸漸地趨向個體化,「靈性空間」未來可能就是每個人自己的「家」。 創作「空間」會創造能量嗎?「風水」運作能量的原理是什麼? 萬物都是能量本身,「意識」創造實相,實相的呈現方式有可能是物質、空間、繪畫、戲劇等創作。創作者的意圖會決定能量的型態,大量製造的產品在能量層面也會反映該企業的理念。「意識」有很多層次,狹義「風水」的創作源頭來自地方的集體意識。同理,個人的創作源頭來自個人意識。 能量先有還是場域(空間)先有? 場域(此指物質空間及其中的人類行為)是能量的呈現形式之一,在這個脈絡之下,是能量先有。能量的呈現範圍越廣,影響的力道就有優先關係,例如集體意識的「風水」,在使用者未介入空間之前,會有某種程度的主導角色,而個人意識加入後,主導的比例也會浮動。鄉村相對都市,大地能量的主導比例可能也會多一點。 因此當我們重現一個經典的「空間」,我們是重現了某個比例的能量關係,使用者那部分的比例拿掉了,但重現的部分仍然可以做為我們學習的對象。 買入一張沙發,配置在家中的某個位置--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都是在創作自己的空間,也是在定義動態的能量關係。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